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168部分

西窗烛话-第168部分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否认,能说会道是一个为官之人首要的本领,偶尔喊几声口号,适度的表现对战胜困难的信心也是情有可原的,更是无可厚非的,但要记住那句名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说的多么好,可是有些人对严峻的形势和困难的考量避而不谈,闭着眼说瞎话,打肿脸充胖子,一方面对外国人卑躬屈膝的像条哈巴狗,一方面却经常深入灾区问寒问暖像个救世主,就有些纳闷了。赵忠祥念了一首自己的诗引起了一阵哄笑,就被大家嘲笑的无地自容,却对另一个喜欢在媒体面前表现自己、也喜欢说些大话、念些冷僻的诗词、做些照相姿态的人宽宏大量,就有些厚此薄彼了,看来还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诚然,我不喜欢那个把《泰坦尼克号》吹得天花乱坠的家伙,也不喜欢那个喜欢绷着脸去趟地雷阵的人,但现在的这位却有些做的更加登峰造极了。说大话、说空话、心血来潮、拍脑袋做决定,和他的前任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看来只能指望那个绵里带刚的胡哥力挽狂澜、拨乱反正了,怪不得人们要疾呼:胡哥,雄起!胡哥,加油!

立春的这一天出门走走,有绝大多数的临街店铺都没有开门,看来两千万的农民工是个再培训的过程,而那些因为金融危机而破产的小业主呢?恐怕又是个沉重的话题。看了一项统计,春节期间中,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提高了百分之十四,主要是服装、食品、家电这三大类。半价销售的服装铺天盖地,过年总的添一件新衣服吧?再说家里总的买一些年货吧?各级政府的困难补助、物资发放、还有无数的各种慰问,一些省里发出的购物券,不知是否有人细细统计过没有,肯定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吧?说是家电下乡,其实不过是倾销积压产品,就是淘汰过时的电器而已。我倒有些担心,如此这样做现在似乎可以力见成效,可是以后如何启动新的市场呢?当然这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天塌下来自有长子顶着呢!(2009…2…6)

灯下漫笔 不得不苦笑

北方七省、一亿四千三百万亩、百分之四十三的小麦产区分别遭受到三十年或者五十年不等的旱情,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四个月,有三百七十万人、一百八十五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国家防总为此启动一级红色响应,中央再次紧急下拨了三亿资金组织抗旱,确保农业丰收……春旱就和去年的冰雪灾害一样,就这样突如其来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想想几天前吹嘘的北京空气质量,想一想小麦期货一路高歌,就知道的确是迫在眉睫;想想去年的雪灾气象部门的错误预报,今天居然又来一次,就有些叫人不得不苦笑了,莫非真的是三回为定?

央视《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分头下去采访旱情。灌溉沟渠已经坍塌,农民直言,四十年前修的,后来一直没维修过,分田到户了,集体经济也没有了;农田里有水井,可是没有电源;有些麦田与河流仅隔三米,可水泵、管道都坏了;农民认为每亩三、四元钱的灌溉成本过高;还有农民向记者投诉,去年一袋化肥二十二元,今年涨到三十二元,谁也吃不消;倒是一些官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坦言,期待中央的资金支援,又吹牛说有多少万人投入到抗旱中去,记者的镜头所到之处,也不过就是寥寥几人而已。就有些叫人不得不苦笑了,弄虚作假到了如此地步,难道没人察觉过?

古往今来,都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以前很多年前,每逢农闲总要组织农民大办水利,到处红旗招展、人们精热火朝天,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以后就有了分田到户,就有了乡镇企业,历史在中国一下子真的被画了一个很大的圈,连机械化、规模生产也放弃了,水利建设当然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就有了取消农业税、允许土地流转,却没有多少人感到兴奋,农民工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土崩瓦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再加上一个涨字了得诞生的,就把越来越多的农民赶进了城市。我有一个农民亲戚就在城里打工,包吃包住、早出晚归,每天六十元工资,他很满足,说是辛辛苦苦的扛一袋柑橘到城里卖,还没有这么多呢,还不算车费、人工、化肥和开销,我就只好不得不苦笑了,言之有理,米贱伤农,这样的古训谁都应该听说过的吧?

我就有些纳闷了。中央全会不是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提倡以工代赈吗?不是在年初的一号文件中也谈的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吗?不是也在两万亿的大蛋糕里给农业切了一大块吗?怎么就不会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把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统统修一遍呢?还是一转身忘了个精光,管理技巧的缺乏,有些捉襟见肘了。这就是政策的摇摆性,这就是被抨击的胡乱折腾,还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忘记了纲举目张和正本清源这样的至理名言,却还有一些粉丝在高呼中华盛世,就不得不叫人为之苦笑了,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按下葫芦浮起瓢,如果再遇上一次全国范围的大旱灾,又将如何是好?(2009…2…7)

灯下漫笔 难舍难分——对《看书网》读者的几句话

《红杏枝头》是在《**文学》首发的一部长篇小说,加上个人文集《西窗烛话》,《**文学》就成了我新的根据地,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那里就会是我的井冈山。经过一年的驻守和耕耘,也有了一些舒服的感觉,也有了一些随意的洒脱,也开出了一些星星点点的小花,只是看官的留言少了一些,有些孤独感,不像有些网站,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应接不暇。这次把《红杏枝头》放在《看书网》连载,却是又一次尝试,就和两个就要分手的情侣有些难舍难分,在最后的时刻决定再来一次,叫做旧情难忘也对,叫做死灰复燃也对,叫做从头再来似乎更好一些。

天知道我在各家网站上遇见过多少《看书网》的编辑,全都是满腔热忱的邀请我到《看书网》做客,遇见的邀请多了,有些不好意思,盛情难却嘛,就带着一部长篇小说《门板挡不住(修正版)》去投奔梁山了,糊里糊涂的与废才先生签订了协议,不料后来就没有下文了,也没人理睬了。自己过于老实,不会到处活动,也不会结党营私、不会拉帮结派,也不会呼朋唤友,自然是不能上架了,点击率在红火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急剧下滑,加之《看书网》本身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就有些冷冷清清了,自己也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就想卷铺盖、收拾东西走人了。

以前总是很注意一个网站的点击率却忽视了对作品的收藏数的注意,这个错误是慢慢悟出来的,也是开始对网络文学的一个新的认识。一些大的文学网站,每天的点击都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只能说明那些匆匆过客对一部作品的关注度的多少而已,那基本上都是一些普通的浏览者,碰上,随便看看也就放过了,只有那些收藏者才是真正喜欢你的作品的人,把作品放在书架上,等到有空的时候再来慢慢品味,就给人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看书网》就有一些这样的读者群,就有些难舍难分。

《红杏枝头》是峡州三部曲系列的第一部,先后在《**文学》、《****》、《新浪原创》、《搜狐原创》、《腾讯原创》、《幻剑书盟》、《红袖添香》、《翠微居》、《世纪文学》和《逐浪小说》上面连载,转载的各家网站大致数了一下也有上百家。后来,因为点击率太低,淘汰了《幻剑书盟》,是因为我不适合那家网站;后来因为不打招呼就删去了我的《门板挡不住》,就从《红袖添香》撤退。现在增加《看书网》,不过就是想再试一次水。不求点击率一飞冲天,不求好评如潮,只是希望收藏者多一些,知音多一些,留言多一些,心情好一些,千万不能辜负期待,免得在末位淘汰的时候被迫放弃,这一次就是难舍难分,下一次可就是永别了。

正好顺便给自己的峡州三部曲的系列小说做个义务宣传。其一的《红杏枝头》是写王大为和他的女人们的爱情故事,其二的《紫气东来》是写王大力和他的朋友们的友情故事,其三的《直插云帆》是写王大年和所有人的亲情故事,一部比一部好看,一部比一部感人。当然每部书都有自己的单独故事,可是彼此的关联度还是很大,如果不看《红杏枝头》,有些故事的发展就会摸头不是脑,犹豫了很久,还是把《红杏枝头》在《看书网》开始连载,因为《紫气东来》很可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就会陆陆续续和读者们见面了。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窗外在淅淅沥沥的落着小雨,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过去的是个鼠年,前有南方雪灾、四川地震,中间虽然有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可是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却使得过去的一年所有的希望空空如也。今年是牛年,当然会牛气冲天、牛年大发!所以这部《红杏枝头》在《看书网》连载开始的时候就给所有喜欢宜昌石头作品的读者送去美好的祝福。

在牛年开始的时候,让宜昌石头和你一起唱邓丽君的那首“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在牛年开始的时候,让宜昌石头和你一起唱成龙大哥的那首“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在牛年开始的时候,让宜昌石头和你一起唱阿牛的那首“拍拍手,往前冲,拍拍手,为你加油!拍拍手,噢嘿哟,全世界你最牛!”(2009…2…16)

灯下漫笔 不得不走——告别《红袖添香》

已经决定将红袖添香文学网站从自己上传作品的网站名单中删除,这肯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不是春节期间为了体验他们网站对后台的改版,我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想到会发生那样的情况。我发现峡州三部曲之一《红杏枝头》的前身,长篇小说《门板挡不住》居然会打不开,而且是一部没有一个章节的空书,就吓了一身冷汗,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转回到旧版一看,站内短信的邮箱里被塞得满满的,全是要求我对章节进行修改。这样的例子以前也有过,不过只是针对某个章节而已,这很正常,也是编辑对作者、对网站的自我保护,无可厚非,可是这次却是将一部书完全封锁,以前在《爬爬书库》也遇上过,没办法,惹不起、打不赢,咱们走还不行吗?

我和红袖添香的开始源于喜欢这个极富诗意的网名,从首页的编排就知道这是一个女性化的文学网站,刚开始还是小心翼翼的,找了些短文发表,也是良莠不齐,好一些的发表了,差一点的退回了,还给你一份热情洋溢的信,希望能继续支持工作,就有些感动,就把长篇小说《门板挡不住》、《紧紧的握你的手》和这一部《红杏枝头》放在这家网站上连载了。

两年多来,我与红袖添香不离不弃,虽然上传的方法很繁琐,虽然一段时间系统常常出错,我依然还是坚定不移。也就有了一些读者或者作者朋友,彼此之间也有些愉快的交流。想想是不是很傻,自己还在信心百倍、充满憧憬,人家已经在你的身后举起了大棍,虎视眈眈地望着你的一举一动,最后给你一闷棍,让你防不胜防,躲闪不及,连什么都没明白过来就倒下了,岂不是江南奇冤?

想想都可怕,一个作者热爱这座网站,就应该对人家热情款待,让人家有客至如宾的感觉,况且像我这样的作者,不要稿费、不要推荐、不要褒奖,日复一日的更新着作品,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修改是肯定会有的,各家网站都有,因为有些爱恨情仇,有些隐晦的描写,就有人如临大敌,真是可笑、真是可悲,就认真地改正一遍,重新上传就是了,也不是经常的事。可是红袖添香居然将一部八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一声不吭的统统删去,这简直就是明火执仗,尤其是如此吹毛求疵、如此蛮横无理、如此兴师动众、如此恩断情绝倒是绝对少见。不谈什么职业道德和艺术修养,就是对作者最起码的尊重和体谅都没有,就不得不叫人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现在还有这部《红杏枝头》正在连载,如果花上一年的时间辛辛苦苦的连载,最后又被封杀了呢?不敢想,也不愿想,只好逃之夭夭。这是一个很痛苦的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下下策,好在各大网站依然在继续连载《红杏枝头》以及即将上传的《紫气东来》和《直插云帆》,好在还有上百家小网站还在锲而不舍的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就在连载《红杏枝头》,再说换一个地方把《红杏枝头》看下去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不得不向红袖添香的广大读者和朋友说声对不起了,不是我想这样,而是不得不这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收藏的时候曾经讲到过“红袖添香”这个词,指出那是用一种上面有盖、还有小孔的铜熏炉来熏衣服,不会烧着衣服,也不会把香灰撒在衣服上。马先生指出,现在有些拍电视剧的,古人读书的时候点三柱香,说这就是红袖添香,马先生笑道:“那是祭祀!”我不想参加祭祀,只好溜之大吉。(2009…2…15)

灯下漫笔 数字的联想

1.50万美元限薪令

奥巴马决定将那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政府援助的企业高管的年薪限制在50万美元以下。此举果然不同凡响,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拥护和一致好评,这也是一种警告罢了。贫富差距太大、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政府关注的不对称、还有政府与民众之间产生的紧张对峙,都是社会动荡的温床,也都是火山爆发的前兆,大意不得。共产党、毛泽东当年能够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就是团结的那些被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民大众,就是依靠的那些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恶痛绝的普通百姓,奥巴马这一招做的不错,很有必要,也很有警示作用。

2.7000万小灵通

工信部踌躇满志地宣布,小灵通将在三年后完成退市,并解释说,小灵通技术落后、通话质量不高,加之目前2G、3G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听起来很有道理。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