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194部分

西窗烛话-第194部分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艘刚刚装修完成、偷工减料的英皇号邮轮,就有了劫持,就有了枪战,有了英雄救美,就有了大海沉船。很肤浅、很一般、很简单。只是看着主演迪伦奥尔什和他的漂亮女友跳下大海,又在救生艇上和有钱女热吻,就有些为他发愁了。(2008…12…23)

品头论足 看《通缉令》

什么兄弟互助会,什么从织物的纤维间获取秘密名单,还有超现实的能力,就把一个长着斯拉夫人模样的一个普通办公室白领变成了杀人狂,甚至奉命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就幡然改悔了,最后设计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很压抑、很血腥,真与假,善与恶,对与错,幻觉与现实,绝望与信念交织在一起,全在一线之间,有些莫名其妙,提心吊胆。麦卡沃伊和安吉丽娜朱莉主演,倒是很有名气的(2008…12…25)

品头论足 看《游轮大浩劫》

看过了感天动地的《泰坦尼克号》,也看过了令人叹息的《冰海沉船》,还看过一部不记得片名的同类型的灾难片,就对这部美国影片有了些看法。亿万富翁的独生女、身手不凡的保镖,漂亮的新闻记者,一群穷凶极恶的土匪,还有一艘刚刚装修完成、偷工减料的英皇号邮轮,就有了劫持,就有了枪战,有了英雄救美,就有了大海沉船。很肤浅、很一般、很简单。只是看着主演迪伦奥尔什和他的漂亮女友跳下大海,又在救生艇上和有钱女热吻,就有些为他发愁了。(2008…12…23)

品头论足 看《中国往事》

因为喜欢,张国立主演的电视剧几乎都看过,从脍炙人口的《铁齿铜牙纪晓岚》到收视率很好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从那部被张国立认为遗憾最少的《五月槐花香》到前不久热播过的《金婚》都很有看点,也有不少的拥护者,不过在电影界,除了在冯小刚的《手机》里露了一把彩,请那个戴眼镜的超女周笔畅主演的《601个电话》完全叫人倒胃口,就证明人有所长,也有所短。

这部根据刘恒的小说《苍河白日梦》改编的百集电视剧《中国往事》很有些力度,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挺有个性,情节也很紧凑,语言也很有特色,精美的画面,考究的场景,有些夸张的表现形式。不同于陈宝国主演的《大宅门》,那是北京同仁堂的事;也不同于陈建斌主演的《乔家大院》,那是山西晋商的事,《中国往事》写的是江南的故事,写的是曹家大院的事,一个封建的大家族,一个固执而有些神经质的老爷(张国立饰演),一个荒淫无道又有些小心眼的大少爷和他的一帮妻妾们,一个从海外归来,想投资实业,兴办火柴公社的二少爷(朱雨辰饰演)和一个在省城念过女子学堂,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聪明伶俐的头脑的二少奶奶(宋佳饰演),就把一个处于清末民初的封建家庭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当然还有那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耳朵,那个从妓院抬进曹家的婊子,那个一心念佛吃素的太太(朱茵饰演),那个清纯的小丫头白玲,就很值得期盼了。

从资料上看,《中国往事》的导演是张黎,这部电视剧花费了5000万,张国立个人出了1500万,每集100万,的确有些贵,不过据说首轮就收回了成本,就更值得期盼了。三峡台首播的时候没看,这次得跟着东方卫视喜怒哀乐了(2009…1…10)

品头论足 看《潜伏》

因为不听话、乱说话,央视一套将原定的孙红雷主演的一部电视剧换成了《走西口》,惹得一些山西人骂起娘来,说是丑化了他们山西人。不过孙红雷在电视剧《潜伏》里的表演还是很有看头的。对于一个受党国栽培多年的军统特务来说,国共立场的转变、世界观的转变是很困难的,而他投靠共产党,就是因为对戴老板的失望,以及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想念,很合情合理。剧中说,因为工作的需要,中共的地下组织没有把他送去延安,而是让他潜伏,还给他送来一个女游击队长装扮成他的太太,有些意思,有些力度,前几集还不错,就看下去了。(2009…1…17)

品头论足 看《张艺谋的2008》

这是央视体育频道录制的张艺谋在筹办北京奥运会关键的2008年的一部纪实片,也就是如实记录了他在那段日子里的所作所为。和老谋子自己承认的那样:一定要创新——于是就有了开场的2008面缶阵,就有了孔子三千弟子吟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有那幅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画卷,就有那令人折服、绝对中国元素的活字印刷;

学会了妥协——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老谋子都在与各方神圣、包括来自他的团队内部的干扰,进行不断的以理抗争,也在不断地进行妥协,有一个工作人员也承认,所有的团队成员只有他最敬业,从来没有在凌晨两点离开过,而且有些人还抽空做做私活,只有老谋子始终如一,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成功地进行协调——那么多的演员、那么多的职员、那么多的部门,还有那么多的婆婆,想把这么庞大的队伍集中起来,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人的微笑,那是需要高超的组织技巧和协调能力,看着他在开幕式的头天夜里口述的那些注意事项,就不得不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就不得不承认有老谋子这样的导演,中华之幸事也!

为了工作绞尽脑汁——记得巩俐在回忆与老谋子分手的缘由时曾经表示,张艺谋是个工作狂,而她却期待平静的生活。前半句是正确的,张艺谋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印象;而后半句却是胡说八道,那个女人用无数个男人毁了自己的形象和一生,只好跑到别的国家当侨民去了,

一个敬业的男人,一个认真的男人,一个创新的男人,一个会妥协、会协调的男人,一个为了事业绞尽脑汁的男人,这样的男人可是宝物,无怪乎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盛典还会要老谋子领衔主演呢。(2009…2…8)

品头论足 看《马未都讲收藏(杂项篇)》

我喜欢看那个一头霜发的马未都先生在《百家讲坛》里讲收藏,就和喜欢易中天在《百家讲坛》里讲历史,纪连海在《百家讲坛》里讲历史人物的感觉一样。易中天可以让你和那段久远的历史第二次握手,讲得令人拍手称快,纪连海可以让你和那些风云的历史人物同生死、共患难,而马未都则可以让你跟着他一起重返上世纪八十年代去淘宝,体会中国古玩的博大精深、体会他收藏经历的喜怒哀乐。

易教授可以把一部中国古代名著讲得慷慨激扬、大义凛然,也可以诙谐幽默、妙语连珠,纪老师可以让那些书本上呆板的历史人物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也可以添油加醋、叫人忍俊不禁,而马先生则是知识渊博,对古玩和收藏娓娓道来,或慧眼识珠、或失之交臂、或大喜过望、或失望而归,这三个《百家讲坛》重量级的人物肯定也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不像阎崇年,被人打一大嘴巴是活该的,谁叫你胡编乱造、歪曲历史的;于丹被骂成为富不仁也是对的,过分的夸大和磨灭都不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应有的风范,当然,前者是满人,后者是女人。(2009…2…9)

品头论足 看《非诚勿扰》

很喜欢看冯小刚的作品,很喜欢看葛优的表演,这么多年来,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手机》、《大腕》和《集结号》都是好评如潮,只有《夜宴》不怎么样,和张艺谋的作品撞车,就有些东施效颦了。不过谁会不犯错误呢?除非是圣人。

《非诚勿扰》据说在票房很成功,秦奋(葛优扮演)与那些形形**的女人相亲很搞笑,也有一些冯氏语言,就有些笑声不断,加之葛优的本色表演,也就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舒淇(扮演梁笑笑)的唇很美,这是网络上说的,在影片的表演也很到位。当然也看见了备受质疑的日本元素,不能不承认,北海道的空旷和荒凉与杭州的小桥流水和青翠欲滴之间形成很大的视觉反差,很震撼,加上不是还要考虑日本的观众吗?没必要求全责备。(2009…2…10)

品头论足 看《狼牙》

一个自称来自草原的阿布(吴京主演),为了报仇,杀了毒犯的老大,拿走了他的首级,与一个具有欧洲血统的女警察邂逅,为了那个女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老实说,武打电影已经日薄西山,没什么好看的,这部还可以,加上还是一部新片,还敢与《梅兰芳》叫板,阿布和晓禾在互相要教对方几招的那段对打镜头幻化成舞蹈动作,很新颖,很好看,令人难忘,不过也就是拳脚功夫好一些罢了,以一敌百就太夸张了,不会是万人敌吧?(2009…2…11)

品头论足 看《春去春又回》

这是一部情节拖拉、故事老套、人物幼稚、哭哭笑笑的电视连续剧,完全就是以前曾经风靡大陆的那些琼瑶的肥皂剧、爱情片的翻版。爱的死去活来,恨得咬牙切齿,哭得一塌糊涂,笑得毛骨悚然,一些夸张的表演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如痴似狂?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上好几遍也不嫌罗嗦,还叫了李宗翰(扮演张来福)和一些台湾的过气老演员等等一起登台。不值一看,却因为老婆喜欢得很,霸着电视不放,也就稍稍看了几眼。(2009…2…13)

品头论足 看《大搜查》

现在的一些电影越来越向现实化、白描化的方向看齐,无论是情节和人物的塑造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不是像陈奕迅那样的黑帮老大,提着八千万现金跑到大陆去救自己被绑架的儿子,幼稚的令人发笑;就是和郑秀文那样的女警员,单凭着电话分析和几张传真就能搞定那桩绑架案,还和一个搞艺术的怪人同居十年没用完一盒安全套,想想就叫人听成天方夜谭,可能吗?香港人现实着呢,不会是白痴吧?有些侨情,不好看。(2009…2…19)

品头论足 看《叶问》

一直不喜欢看武打片,尤其是不喜欢看那些以武打为目的的武打片,除了电视剧《霍元甲》曾经无邪崇敬的看过以外,其他的武打片也就是泛泛而过了。当然,《卧虎藏龙》看过,《英雄》和《十面埋伏》看过,《鹿鼎记》和《天龙八部》也看过,不过就是喜欢看周润发的潇洒,老谋子的导演技巧,还有金庸先生讲的那些武打以外的故事而已,完全与武打无关。不过只是听见网络上吹捧这部电影,也就看了看,结果认为不过就是一般而已。一个佛山的叶师傅身怀绝技,打败了前来挑战的外乡人,又把日本的一个将军给放滚了,当然就会被恼羞成怒的日军给打死了,可是电影的最后,身下一大滩血、从比武台上摔下来的叶问只是负伤而已,一家人安全脱离了佛山,就有些胡编乱造了。有些好奇,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叶问原来是李小龙的师傅,也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2009…2…20)

品头论足 看《梅兰芳》

前不久,陈凯歌带着这部影片在柏林电影节铩羽而归,有媒体说陈红的衣着和章子怡相比,完全是相见形拙,自然也就败下阵来了。我却依然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因为在贺岁档期《梅兰芳》有过一个亿的票房记录,这次看后十分失望,主要原因是陈凯歌对传记片的理解有很大的误点,主演黎明对梅兰芳的个性也缺乏理解,对京剧艺术更缺乏了解,就有些胡编乱造,就有些情节好笑,就有些不好看。

电影对梅兰芳的三个关键时刻进行了极大的渲染。其一是与十三燕谭鑫培的打擂台,是情节选择错误,首先就给人一种争强好斗的感觉,也有些少年得意的意思,不好;其二是与名伶孟晓冬的感情纠葛,把一切的原因都说成是三哥为了成就梅兰芳的艺术,使他的表演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峰,就有些幼稚可笑了;其三,蓄须明志本来是梅兰芳最深明大义的一笔,仁义理智信,中国人的尊严,可是把日本人描写成一帮粗鲁而又疯狂的军人就和历史事实大相径庭了,人家不过就是打了胜仗,找几个戏子出来唱唱戏、热闹热闹而已,不来也就罢了,记者招待会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这部电影的败笔太多,例如大段的唱段的选择,镜头摇动的呆滞,还有黎明的表演的确不能叫人恭维,不过人家黎明还是在事后承认不懂京剧,就是诚实的,也就说明梅葆玖不过是拉虎皮做大旗罢了。演的出色的有孙红雷扮演的那个三哥,还有王学圻扮演的那个被梅兰芳称作爷爷的谭鑫培,章子怡扮演的那个孟晓冬和陈红扮演的那个福芝芳优劣一比就全明白了,最后,英达也演得不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放映过程中,老婆竟然呼呼睡熟,也是很好的说明了。(2009…2…21)

品头论足 看《无间道》

看《无间道》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无间道》都是香港电影里里程碑似的经典作品。情节构思严谨,从开始到结尾都在紧张、血腥、道义、邪恶和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快速闪过,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让观众知道水落石出的结果,的确叫人叹为观止,同时,可以把老掉牙、司空见惯的警察抓小偷的故事演绎成智慧与胆略的对决,这部影片算是开了一代先河。

为了控制对方,也为了知己知彼,琛哥(曾志伟扮演)派出了一批手下从警校开始就打入了警察队伍,其中就有刘德华扮演的刘建明,而同样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切断那些帮会的毒品走私,黄警司派出了陈永仁(梁朝伟扮演)打入黑帮里面当了十年的卧底,也算是用心良苦,卧薪尝胆了。有人说这是刘德华的改型的大戏,倒不如为梁朝伟的演技而叹为信服,头发梳的油光水滑,他就是****,咧嘴一笑,他就是情圣,衣服满是皱褶,他就是平民百姓,几缕散发,一些短短的胡茬,偶尔闪现的睿智的眼光,他就是《无间道》里面的卧底警察。(2009…2…28)

品头论足 看《无间道2》

这是《无间道》之前传,写的依然是警察与黑帮之间的较量,依然是卧底之间的斗智斗勇,可是却变成了黄警司和琛哥联手,与另一个黑帮老大倪家进行火拼的过程。由于少了刘德华和梁朝伟,整个故事的精彩就大打折扣,也有些黯然失色了。胡军的表演令人失望,刘嘉玲成了琛哥的女人,也成了杀手,表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