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黄庭 >

第184部分

黄庭-第184部分

小说: 黄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景就是在那座小龙王庙外摆摊的,才一个多月后,他的名字便已经传遍了整个卧虎城。谁都知道城东的龙王庙前有一个能测算节气时令道士。



纷纷猜测着陈景到底是什么来头,又将他与那龙王庙联系在一起,不少人说是龙王显灵,要不然哪能这么准确的说晴雨天气呢。



这一天突然有一个文士来到了陈景。



“真人真乃高人也,短短一月之间便已经名满卧虎,声传君安。”文士站在陈景缓缓说道:“当日真人西来,文某不识真人,还望恕罪。”



陈景只是看着,面上没有笑容,因为他是石像之身,只是微笑的话根本就看不到。那文士又介绍自己姓文,名叫文俊卿,是总兵吴士奇身边的人,说总兵好结交奇人异士,想请陈景过去总兵府里坐一坐。



陈景并没有拒绝,随着那文俊卿去了总兵府里。



这一个多月以来,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他在这座城里已经有了淡淡的信仰,那信仰就像是山中的淡雾。



进了总兵府后陈景才知道,总兵找他并不是简单的结交。



现在中元国内神祇极多,每一座城中都有一个神祇,而那些镇守一方的将军也有许多本身就是神祇,还有许多是道门子弟或者山中妖怪化为人形在人间行走。



这座卧虎城中曾在多年前出现过一场斗法,最终却没有一个神祇留下,所以现在都是一些神力低的小神在,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总兵吴士奇在,一般的神祇根本就无法在城中传播信仰,无法建神庙。



而陈景第一个进入卧虎城中而没有被他察觉的神祇。



第一零七章不应恶祈,不涉人祸



卧虎城的总兵府中只有总兵坐在一张大椅后面,而那个文俊卿在陈景进来之后便退了出去。



相对于总兵吴士奇在这府里都穿着的一戎装来,陈景一身的普通衣袍却并没显得怯弱半分,一个是山间猛虎,一个则是云端野鹤。



他坐在宝玉雕琢而成黄金镶嵌边的椅子上,双脚交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一把长剑正在用一块蚕丝帕轻轻地擦拭着。



“不知真人在哪座宝山修行?”



修行之人都喜欢探人根脚,然而又不用凭法术神通去探,所以大多是开口问。



陈景身穿蓝布衣袍,手中还拿着白幡。说道:“有生灵的地方就是我的修行之处。”



吴士奇抬眼看了看陈景,说道:“原来不是道人,而是神祇。”



“是人还是妖怪?”吴士奇又问道。



陈景眼中一片混浊水云,看着吴士奇,说道:“既是神祇,又何分人与妖。”



“哈哈,哈……”吴士奇大笑。‘锵’的一声还剑入鞘,大声道:“说得好,既是神祇,又何分人与妖。”他还剑入鞘后大步走到陈景面前,一身的古铜色铠甲穿在身上吴士奇比陈景要高大许多,他走动之间,隐有一种上人之威。



陈景本是石像之身,比一般人要高大得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经在朝他以前的身形变化着,缩减了许多,相对于一身铠甲的吴士奇来说显得单薄了一些。



“那么,你来我的卧虎城是纳满城信仰一身的吗?”他突然咄咄逼人起来。



陈景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人这样直接的问出这么一句话,虽然这只简单直接的一句问话,但是陈景却发现自己回答不出来。



他嘴上没有回答,心中却在想:“是为了信仰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为了什么?”



“哈哈哈哈……”吴士奇大笑,说道:“这句话我问过许多神祇,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样回答的吗?”



陈景说道:“将军,请讲。”



吴士奇缓缓退步,眼中闪过讥诮,说道:“他们可以分成三种,其中一种是直言回答是为信仰而来,另一种是说为了卧虎全城人的不受乱神奴役而来。还有一种则是和你一样,无法回答。前两种一种我将之称为虚假之神,那第三种你觉得是什么神呢?”



陈景回答道:“第三种比之前两种尚且不如,做为神祇,为信仰,却不敢直言,做为神祇,让众生不为乱神奴役本就是职责,却又不敢开口,所以比起前两种来,第三种更是不堪。”



吴士奇又回头看着陈景,眼中光芒如剑。他盯着陈景一会儿之后,突然大笑,极为不屑的挥手示意陈景离去。



在陈景出一会儿,文俊卿进来,问道:“将军觉得怎么样?”



吴士奇则是说道:“第三种可能是随大流行于世,无抱负无思想的神祇,懦弱而胆小,无担当,但也可能是真神,律己慎言,以重定天地神道秩序为生命意义者。你觉得他是哪种?”



“不清楚。”文俊卿说道。



吴士奇从新坐回那玉座上,缓缓道:“我以势压之,他无惊慌色,我讥诮之,他不怒;我问他来这是否为了信仰,他虽不答,却有深思之色。无惧、无畏,有所思,这是一个还在寻找中的神祇。”



“那他的法力怎么样?”文俊卿问道。



“就我看,这天地间,没有一个神祇有资格在重定天庭秩序。法力的高低并不重要。”吴士奇说道。



陈景又回到了龙王庙前为人算风雨,偶尔还有人来祈福,甚至有儿孙起名的都有。



这天他回到租住的一处房子里,这房子是一处偏避的独立小院,院中有一棵大槐树,夜色正浓,陈景站在那棵大槐树下,抬头看着树叶,那树叶上有虫子,树上有鸟窝,树干上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小孩子刻上去的许多名字,有男有女,有些还很幼稚,有些看上去却要正经的多,从这些字体可以看出在这树上刻了字的人处于不同的年纪。



若是这是一棵普通的树的话那也罢了,可是这棵树分明是一棵开了灵的树。



“你一直站在这里,应该看到了许多事情吧?”陈景突然开口向老槐树问道。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是陈景第三次与老槐树说话了。



就在陈景以为老槐仍然不会回答时,老槐树开口了,他的声音从树叶间伴随着沙沙声洒了下来。



“我之所以不回答,是因为我只是一个小树妖,哪里有资格与您这样的天神说话。”老槐树说道。



“我哪里是什么天神,我只是一个力气大一些普通人而已。”陈景说道。



“我虽然不知道你的法力有多高,但是你的身上有着天神的气息,这个我是不会认错的。”老槐树说道。



陈景知道,只有三品神位以前的神祇才有资格进出天庭,所以三品和三品之上的神祇都被称之为天神。



“你见过很多天神吗?”陈景问道。



“一千多年前见过不少,后来就没有见过了,不过十年前却见过一个。”老槐树道。



陈景有些意外,说道:“原来你是天河劫前就开灵了的。”



老槐树叹息一声,说道:“即使是混沌开灵又能怎么样呢,曾经能乱天地破轮回定乾坤的大神通者现在都在哪里呢?”



“他们都不在了,但是你在,可见他们有着不如你之处。”陈景说道。



“不是我有比他们过人之处,而是我甘于平凡,所以我活着,而他们消失了。”老槐树说道。



陈景沉默了一会儿,自语道:“甘于平凡吗?难道活着就不想做点什么吗?”



“做点什么?为天地澄清宇?为众生开太平?”老槐树说道。



陈景默不作声,在树下站了一夜,第二天又去了龙王庙前为人测算天气,为人画护身符。一连几天,天天如此。



突然有一天,卧虎城的人们都聚集到一条街道上去,原来是总兵奉命带兵去北海平乱。那条街上都是前来送行的亲朋友人,陈景不怎么突然生出一种感觉,感觉这些人离自己非常的遥远。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是人类,面对这一幕却从无法如城中的人们一样生出那份现在整座城都散发出着的悸动。



“原来,我已经离他们很遥远了。”陈景心中生出了这种念头。



转眼之间便已经过去了三个月,陈景依然是在那里摆着摊,测算着天气,无一不准,名声越传越神,即使是城中的几个小毛神都来到过摊位面前,只是他们原本想好的说辞在一坐下之后便乱掉了,面对着陈景那充满了云气般的眼睛,只觉得自己的一切都被看透了,他们在这种眼神下不知所措。还有一些路过卧虎城的修行者也都会为到龙王庙,他们或是与陈景论道谈玄,或是要探知陈景的根脚。



突然有一天,一直在外随军征战的那个文俊卿回来了,直接来到了陈景的面前。陈景看着他那一身的风尘,身上仍然带着一团战场才会有的肃杀之气。



“现在有三万将士的性命摆在你的面前,你救还是不救?”文俊卿一才到陈景的面前便开门见山的说道。



“救。”陈景肯定的回答道。



“那就跟我走。”文俊卿说道。



陈景却坐着没有动,望着文俊卿,说道:“我救人,但是不能因救一人而杀一人。”



“非我族人,皆不是人。”文俊卿快速的回答道。



陈景摇头,看着文俊卿,不再说话。文俊卿继续说道:“你若不动,有三万将士死去,无一人感激于你。你若去,纵然会有三万将士怨恨你,但也会有三万将士感激你,继而信奉你,你将会得到整个卧虎城的信仰。”



陈景道:“我不对凡俗之人显神通。”



“不要你来为我们对付凡人,将军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对方有神祇在军中,只要你降住对方的修士神祇即可。”文俊卿说道。



陈景想了想后便同意了。他同意并不是为了那三万将士的感激,也不是为了那些信仰,而是觉得如果他们都回不来,卧虎城里一定将会有许多人伤心,而他们如果回来了,定然会有许多人很高兴。他突然当全城人都高兴的那一幕一定会比出征时的感觉好很多。



只是尽管如此,他也在心中给自己再定下一条训言:“神不应恶祈,不涉人祸。”后来他又加了一句:“天下间,无论是人类修士还是山间成精鬼魅或妖怪,亦或是神祇,都不应在人间显主动显露神通。”



第一零八章天神司雨



陈景答应了文俊卿后,他又去城中请了其他的神祇,陈景并没有跟着过去,所以并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说动那些神祇的。他也没有随着文俊卿和那些神祇同路。



卧虎城正是九月,天气正热,而北海却是冰天雪地。



一处背风山坳里立着卧虎城的大营。山坳如同一个躺着的“几”字。在那“几”字的外面两角分别又立了一座大营,正对着的外面临冰海之处又有一座大营,那一座在外面的大营是最危险,最容易受到偷袭,不过一受到袭击,后面的大本营中一定会来相救,几座大营相互应。在那山上高之处又有几座瞭望塔,有兵士日夜守护警戒,可直望数里之外,只要外面的那座大营有任何的动静这边立即就能知道,在塔上有挂着号角,这是传递信息用的。



吴士奇所在的大帐之中,他大刀金刀坐正中央,在这兵营之中他反而没有穿铠甲,身上穿着的是常服,颇有一种慵懒的味道。上将临战轻盈,正是这种感觉。



“怎么?那位在龙王庙前断晴雨的没有和你一起来吗?”吴士奇问着文俊卿,那些随着文俊卿一起来的神祇却并没有什么不悦,一个神祇只要不是被某些东西蒙蔽了正常的感知,那他总是感受到另一个神祇身上的气息,不过那种气息是真是假就要看双方的境界了,他们都觉得陈景确实要比自己等人高明,吴士奇这样重视再正常不过了。



“他说随后就来。”



吴士奇应了一声不再问,而是朝四位与文俊卿一起而来的神祇说道:“诸位能来,吴某代全军三万三千将士感谢了。”他站起来抱拳朝四位来自卧虎城的神祇说道,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没有一丝的做作和勉强。



四位神祇分别回礼,他们进了这军营之中便发现这军营笼罩着凶煞之气。这是所有的军士身上杀气凝结而成,这让他们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而面前的这个将军,举手投足之间,便像是能将所有兵煞挥出,直逼眉心神源。



双方落座之后,吴士奇便朝四位神祇讲着眼前的兵事。



“与我军交战者本是我中元的一个诸侯,近十年来新王继位,竟是再在纳贡,今年国君遣使问之,他不但不知罪,反将使者削首悬于厉海城头。大王命本将讨之,一路得胜,奈何兵进于此,已寸步难行。”说到这里,吴士奇环视了下,这里不但有着四位从卧虎城而来的神祇,还有着军中的将官。



他继续说道:“非是我军怯弱不堪战,而是逆贼之中有神祇修者施法术,我虽有军阵,却也堪堪自保。现在我军中缺粮,不足七天用度,路上运粮的兵士总是受到对方修行之人的偷袭,天气越来越严寒,若是不能在七天之间破逆,则我军中三万三千将士都将埋骨冰雪之中。”



吴士奇看着众人,问道:“诸位可有破敌之法?”



那些将军们都没有回答,都看着那四个后面而来的神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无法抵挡对方法术。



“不知逆军之中有何神通之士?”其中一个神祇问道,他名叫董程,本是一棵千里草,机缘之下化了形,成了神祇。草木一类化形全靠机缘,化形极难,然则即使是化形了法力比起兽类来也要弱上许多,不过草木一类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神通法术。



这时文俊卿回答道:“曾见敌阵之上密布的乌云之中曾出现过鲛人,他手持一面巨鼓,以锤击之之,我军士闻之昏沉不能与敌战,每逢此时便唯有结阵退守。”



“除了这个鲛人呢,还有吗?”董程又问道。



“其他的尚未发现,也许有,也许没有。”文俊卿说道。



“有与没有,一探便知。”吴士奇说道,随之便下令击鼓,集结三千兵士结阵搦战。



吴士奇坐在一头浑身银白大马上,一眼看去,那马竟有着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