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史 >

第192部分

明史-第192部分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已上永乐十五年置)建州右卫益实左卫阿答

赤卫塔山左卫(旧《会典》作塔山前)城讨温卫(旧《会典》作“成”,已

上俱正统间置)寄住毛怜卫(此下正统已后续置)可木卫失里卫失木鲁

河卫忽鲁木卫塔马速卫失烈木卫吉滩卫和屯卫禾屯吉河卫亦失卫

亦力克卫纳木卫弗纳河卫忽失木卫兀也卫也速伦卫巴忽鲁卫兀

牙山卫塔木卫忽里山卫罕麻卫木里吉河卫引门河卫亦里察卫只卜

得卫塔儿河卫木忽鲁卫木答山卫立山卫可吉河卫忽失河卫脱伦兀

卫阿的纳河卫兀力卫阿速卫速温河卫纳剌吉卫撒剌卫亦实卫弗

朵脱河卫亦屯河卫兀讨温河卫甫河卫剌山卫阿者卫童山宽卫替里

卫亦里察河卫哈黑分卫秃河卫好屯卫乞列尼卫撒里河卫忽思木卫

兀里河卫忽鲁山卫弗儿秀河卫没脱伦卫阿鲁必河卫咬里山卫亦文

卫写猪洛卫答里山卫古木河卫剌儿卫兀同河卫出万山卫者屯卫

喜辰卫海河卫兰河卫朵州山卫者亦河卫纳速吉河卫把忽儿卫镇真

河卫也速河卫者剌秃卫也鲁河卫亦里河卫失里兀卫斡朵里卫秃屯

河卫者林山卫波罗河卫朵儿平河卫散力卫密剌秃山卫甫门卫细木

河卫没伦河卫弗秃都河卫者列帖卫察札秃河卫出万河卫者帖列卫

兀失卫忽里河卫失里绵河卫兀剌河卫爱河卫洽剌察卫卜忽秃河卫

没伦卫卜鲁卫以哈阿哈卫速江平卫兀山卫弗力卫失郎山卫亦屯卫

木河卫竹墩卫河木卫哈郎卫岁班卫失山卫考郎卫筑屯卫黑里

河卫右城卫弗河卫文东河卫阿古卫弗山卫兀答里卫纳速河卫失

列河卫朵儿玉卫兀鲁河卫弗郎罕河卫赤卜罕山卫老河卫竹里河卫

吉答纳河卫者不登卫也速脱卫阿木河卫颜亦卫(已下添设)山答卫

塔哈卫弗鲁纳河卫行子卫兀勒阿城卫阿失卫吉真纳河卫法卫薄罗

卫塔麻所卫布儿哈卫亦思察河卫失剌卫卜忽秃卫撒里卫你实卫

平河卫忽里吉山卫阿乞卫台郎卫塞克卫拜苦卫所力卫巴里卫

塔纳卫木郎卫额克卫勒伏卫式木卫树哈卫肥哈答卫盖千卫英秃

卫乞忽卫阿林卫哈儿速卫巴答卫脱木卫忽把卫速哈儿卫马失卫

塔赛卫劄里卫者哈卫恨克卫哈失卫交枝卫葛卫艾答卫亦蛮卫

哈察卫革出卫卜答卫蜀河卫秃里赤山卫赛因卫忙哈卫

○所二十四

兀者托温千户所哈鲁门山千户所兀者揆野木千户所兀的罕千户所兀

者稳免赤千户所得的河千户所鱼失千户所五年千户所兀者已河千户所

真河千户所兀的千户所屯河千户所哈三千户所兀者屯河千户所古贲河

千户所五音千户所锁郎塔真河千户所兀者揆野人千户所敷答河千户所

兀秃河千户所可里踢千户所哈鲁门千户所兀讨温河千户所兀者撒野人

千户所

△站七

别儿真站黑龙江地方莽亦帖站弗朵河站亦罕河卫忽把希站忽把希站

弗答林站古代替站

○地面七

弗孙河地面木温河地面埇坎河地面撒哈地面亦马河咬东地面可

木地面黑龙江地面

○寨一

黑龙江忽里平寨

西北诸部,在明初服属,授以指挥等官,设卫给诰印。

○卫六

赤斤蒙古卫罕东卫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哈密卫

西番即古吐番。洪武初,遣人招谕,又令各族举旧有官职者至京,授以国师

及都指挥、宣慰使、元帅、招讨等官,俾因俗以治。自是番僧有封灌顶国师及赞

善、阐化等王,大乘大宝法王者,俱给印诰,传以为信。所设有都指挥使司、指

挥司。

○都指挥使司二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朵甘卫都指挥使司

○指挥使司一

陇答卫指挥使司

○宣尉使司三

朵甘宣慰使司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

○招讨司六

朵甘思招讨司朵甘陇答招讨司朵甘丹招讨司朵甘仓溏招讨司朵甘川

招讨司磨儿勘招讨司

○万户府四

沙儿可万户府乃竹万户府罗思端万户府别思麻万户府

○千户所十七

朵甘思千户所剌宗千户所孛里加千户所长河西千户所多八三孙千户

所加八千户所兆日千户所纳竹千户所伦答千户所果由千户所沙里可

哈忽的千户所孛里加思千户所撒里土儿千户所参卜郎千户所剌错牙千户

所泄里坝千户所润则鲁孙千户所

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初,永乐十三年诏边将及河南、

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诸卫官,简所部卒赴北京,以

俟临阅。京操自此始。仁宗初,因英国公张辅等言,调直隶及近京军番上操备,

谕以毕农而来,先农务遣归。既而辅言:“边军比悉放还,京军少,请调山东、

河南、中都、淮、扬诸卫校阅。”制曰“可”。又敕河南、山东、山西、大宁及

中都将领,凡军还取衣装者,以三月毕务,七月至京,老弱者选代,官给之马。

岁春秋番上,共十六万人:大宁七万七百余,中都、山东递杀,河南最少,仅一

万四千有奇。定为例。后允成国公朱勇等请,罢巩昌诸卫及阶、文千户所班军,

代以陕西内地卒。山东卫士沿海备倭,沿海卫士复内调,通州卫士漕淮安粟,安

庆卫士赴京操,不便,皆更之。已,并放还陕西班军。正统中,京操军皆戍边,

乃遣御史于江北、山东、北直选卒,为京师备。景泰初,边事棘,班军悉留京,

间岁乃放还取衣装。于是于谦、石亨议三分之,留两番操备。保定、河间、天津

放五十日,河南、山东九十日,淮、扬、中都百日,紫荆、倒马、白羊三关及保

定诸城戍卒,属山东、河南者,亦如之。逃者,官镌秩三等,卒尽室谪边卫。明

年,谦又言:“班军分十营团练,久不得休,请仍分两番。”报可。

成化间,河南秋班军二千余不至,下御史趣之。海内燕安,外卫卒在京只供

营缮诸役,势家私占复半之。卒多畏苦,往往愆期,乃定远限罪,轻者发居庸、

密云、山海关罚班六月。重者发边卫罚班至年半。令虽具,然不能革也。

弘治中,兵部言占役之害,罚治如议。于是选卫兵八万团操,内外各半。外

卫四万,两番迭上。李东阳极言工作困军,班军逾期不至,大率坐此。帝然之。

末年,归大宁卒两班万人。正德中,宣府军及京营互调,春秋番换如班军例。迄

世宗立乃已。

嘉靖初,尚书李承勋言:“永乐中调军番上京师,后遂踵为故事,卫伍半空,

而在京者徒供营造。不若省行粮之费,以募工作。”御史鲍象贤请分班军为三,

二入营操,一以赴役。通政司陈经复请半放之,收其粮募工。皆不行。久之,从

翊国公郭勋言,宽河南因灾不至班军,而谕后犯者罪必如法。兵部因条议,军士

失期,治将领之罪,以多寡为差,重者至镌秩戍边。报可。其后边警棘,乃并番

上军为一班,五月赴京,十一月放还,每岁秋防见兵十五六万。仇鸾用事,抽边

卒入卫,凡选士六万八千余。又免大宁等卫军京操,改防蓟镇,班军遂耗减。丰

城侯李熙核其数,仅四万人,因请改征银召募,而以见军四万归营操练。严嵩议

以“各卫兵虽有折干之弊,然清核令下,犹凛凛畏罪。若奉旨征银,恐借为口实,

祖宗良法深意,一旦荡然”。帝是之。折干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

则召募以应。亡何,从平江伯陈圭奏,仍令中都、山东、河南军分春秋两班,别

为一营,春以三月至,八月还,秋以九月至,来岁二月还,工作毋擅役。

隆庆初,大发治河,军人惮久役,逃亡多。部议于见役军中,简锐者著伍,

而以老弱供畚锸。

万历二年,科臣言,班军非为工作设。下兵部,止议以小工不得概派而已。

时积弊已久,军士苦役甚,多愆期不至。故事,失班脱逃者,罚工银,追月糈。

其后额外多征,军益逃,中都尤甚。自嘉靖四十三年后,积逋工银至五十余万两。

巡抚都御史张翀乞蠲额外工价,军三犯者,不必罚工,竟调边卫。而巡视京营给

事中王道成则言:“凡军一班不到,即系一年脱伍,尽扣月粮。本军仍如例解京,

罚补正班。三年脱班,仍调边卫。”并报可。卫军益大困。

后二十九年,帝以班军多老弱雇倩,令严饬之。职方主事沈朝焕给班军饷,

皆佣诸丐,因言:“班军本处有大粮,到京有行粮,又有盐斤银,所费十余万金,

今皆虚冒。请解大粮贮库,有警可召募,有工可雇役。”部议请先申饬,俟大工

竣行之。是时专以班军为役夫,番上之初意尽失矣。

又五年,内庭有小营缮,中官陈永寿请仍用班军,可节省。给事中宋一韩争

之,谓:“班军输操即三大营军,所系甚重。今边鄙多事,万一关吏不谨,而京

师团练之军多召募,游徼之役多役占,皇城宿卫多白徒,四卫扈从多厮役。即得

三都司健卒三万,犹不能无恐,况动以兴作朘削,名存实亡,缓急何赖哉?”不

听。四十年,给事中麻僖请恤班操之苦。后六年,顺天巡抚都御史刘曰梧言班军

无济实用,因陈募兵十利。是时,法益弛,军不营操,皆居京师为商贩、工艺,

以钱入班将。

启、祯时,边事汹汹,乃移班军于边。筑垣、负米无休期,而糗粮缺,军多

死,班将往往逮革。特敕兵部右侍郎专督理,铸印给之,然已无及。

 卷九十一 志第六十七

◎兵三

○边防海防(江防民壮士兵乡兵)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

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

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

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初,洪武六年,命大将军徐达等备山西、北平边,谕令各上方略。从淮安侯

华云龙言,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于

紫荆关及芦花岭设千户所守御。又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

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九年,敕燕山前、后等十一卫,分兵守古北口、居

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烽堠百九十六处,参用南北军士。十五年,又于北平都司

所辖关隘二百,以各卫卒守戍。诏诸王近塞者,每岁秋勒兵巡边。十七年,命徐

达籍上北平将校士卒。复使将核辽东、定辽等九卫官军。是后,每遣诸公、侯校

沿边士马,以籍上。二十年,置北平行都司于大宁。其地在喜峰口外,故辽西郡,

辽之中京大定府也;西大同,东辽阳,南北平。冯胜之破纳哈出,还师,城之,

因置都司及营州五屯卫,而封皇子权为宁王,调各卫兵往守。先是,李文忠等取

元上都,设开平卫及兴和等千户所,东西各四驿,东接大宁,西接独石。二十五

年,又筑东胜城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设十六卫,与大同相望。自辽以西,数千

里声势联络。

建文元年,文帝起兵,袭陷大宁,以宁王权及诸军归。及即位,封宁王于江

西。而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之保定。调营州五屯卫于顺义、蓟州、平谷、

香河、三河,以大宁地畀兀良哈。自是,辽东与宣、大声援阻绝,又以东胜孤远

难守,调左卫于永平,右卫于遵化,而墟其地。先是兴和亦废,开平徙于独石,

宣府遂称重镇。然帝于边备甚谨。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缘边皆峻垣深濠,烽堠相

接。隘口通车骑者百户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武安侯郑亨充总兵官,其

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傍开井,井外围

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御暴之意,常凛凛也。

洪熙改元,朔州军士白荣请还东胜、高山等十卫于故地。兴州军士范济亦言:

朔州、大同、开平、宣府大宁皆藩篱要地,其土可耕,宜遣将率兵,修城堡,广

屯种。皆不能用。

正统元年,给事中朱纯请修塞垣。总兵官谭广言:“自龙门至独石及黑峪口

五百五十余里,工作甚难,不若益墩台瞭守。”乃增赤城等堡烟墩二十二。宁

夏总兵官史昭言:“所辖屯堡,俱在河外,自河迤东至察罕脑儿,抵绥德州,沙

漠旷远,并无守备。请于花马池筑哨马营。”大同总兵官方政继以马营请,欲就

半岭红寺儿废营修筑。宣大巡抚都御史李仪以大同平衍,巡哨宜谨,请以副总兵

主东路,参将主西路,而迤北则属之总兵官都指挥。并如议行。后三年,诏塞紫

荆关诸隘口,增守备军。时瓦剌渐强,从成国公朱勇请也。既而也先入塞,英宗

陷于土木。景帝即位,十余年间,边患日多,索来、毛里孩、阿罗出之属,相继

入犯,无宁岁。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张杰言:“延庆等境广袤千里,所辖二十五营堡,每

处仅一二百人,难以应敌,宜选精锐九千为六哨,分屯府谷、神木二县,龙州、

榆林二城,高家、安边二堡,庶缓急有备。”又请分布鄜、庆防秋军二千余人于

沿边要害。从之。七年,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大筑边城。先是,东胜设卫守在

河外,榆林治绥德。后东胜内迁,失险,捐米脂、鱼河地几三百里。正统间,镇

守都督王祯始筑榆林城,建缘边营堡二十四,岁调延安、绥德、庆阳三卫军分戍。

天顺中,阿罗出入河套驻牧,每引诸部内犯。至是,子俊乃徙治榆林。由黄甫川

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

头,西终宁、固,风土劲悍,将勇士力,北人呼为橐驼城。十二年,兵部侍郎滕

昭、英国公张懋条上边备,言:“居庸关、黄花镇、喜峰口、古北口、燕河营有

团营马步军万五千人戍守,请益军五千,分驻永平、密云以策应辽东。凉州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