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史 >

第266部分

明史-第266部分

小说: 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帝位,陈瑛言是修不顺天命,请追戮。帝曰:“彼食其禄,自尽其心,勿问。”

是修外和内刚,志操卓荦。非其义,一介不苟得也。尝曰:“忠臣不计得失,

故言无不直;烈女不虑死生,故行无不果。”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其学

自经史百家,阴阳医卜,靡不通究。为文援笔立就而雅赡条达。初与士奇、缙、靖

及金幼孜、黄淮、胡俨约同死。临难,惟是修竟行其志云。

程本立,字原道,崇德人。先儒颐之后。父德刚,负才气不仕。元将路成兵过

皂林,暴掠。德刚为陈利害。成悦,戢其部众。俗奏,官之,辞去。本立少有大志,

读书不事章句。洪武中,旌孝子,太祖尝谓之曰:“学者争务科举,以穷经为名而

无实学。子质近厚,当志圣贤之学。”本立益自力。闻金华朱克修得朱熹之传于许

谦,往从之游。举明经、秀才。除秦府引礼舍人,赐楮币、鞍马。母忧去官,服除,

补周府礼官,从王之开封。二十年春进长史。从王入觐。坐累,谪云南马龙他郎甸

长官司吏目。留家大梁,携一仆之任。土酋施可伐煽百夷为乱,本立单骑入其巢,

谕以祸福,诸酋咸附。未几,复变。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紞知本立贤,属行县典

兵事,且抚且御。自楚雄、姚安抵大理、永昌鹤庆、丽江。山行野宿,往来绥辑凡

九年,民夷安业。三十一年奏计京师。学士董伦、府尹向宝交荐之。征入翰林,预

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俸入外,不通馈遗。建文三年坐失陪祀,贬官,

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自缢死。

黄观,字伯澜,一字尚宾,贵池人。父赘许,从许姓。受学于元待制黄冔。

冔死节,观益自励。洪武中,贡入太学。绘父母墓为图,赡拜辄泪下。二十四

年,会试、廷试皆第一。累官礼部右侍郎,乃奏复姓。建文初,更官制,左、右侍

中次尚书。改观右侍中,与方孝孺等并亲用。燕王举兵,观草制,讽其散军归藩,

敕身谢罪,辞极诋斥。四年奉诏募兵上游,且督诸郡兵赴援。至安庆,燕王已渡江

入京师,下令暴左班文职奸臣罪状,观名在第六。既而索国宝,不知所在,或言:

“已付观出收兵矣!”命有司追捕,收其妻翁氏并二女给象奴。奴索钗钏市酒肴,

翁氏悉与之持去,急携二女及家属十人,投淮清桥下死。观闻金川门不守,叹曰:

“吾妻有志节,必死。”招魂,葬之江上。命舟至罗刹矶,朝服东向拜,投湍急处

死。

观弟覯,先匿其幼子,逃他处。或云覯妻毕氏孀居母家,遗腹生子,故黄氏有

后于贵池。

初,观妻投水时,呕血石上,成小影,阴雨则见,相传为大士像。僧舁至庵中。

翁氏见梦曰;“我黄状元妻也。”比明,沃以水,影愈明,有愁惨状。后移至观祠,

名翁夫人血影石。今尚存。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右并征至。

叔英固辞归。二十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岁旱,

绝食以祷,立应。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曰:“务问学、谨好

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皆援证古今,可见之

行事。又曰;“太祖除奸剔秽,抑强锄梗,如医去病,如农去草。去病急或伤体肤,

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帝嘉纳之。

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

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

词,藏衣裾间,自经于元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其词曰:

“人生穹壤间,忠孝贵克全。嗟予事君父,自省多过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见缠。

肥甘空在案,对之不下咽。意者造化神,有命归九泉。尝念夷与齐,饿死首阳巅。

周粟岂不佳,所见良独偏。高踪渺难继,偶尔无足传。千秋史官笔,慎勿称希贤。”

又题其案曰:“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燕王称帝,

陈瑛簿录其家。妻金氏自经死,二女下锦衣狱,赴井死。

叔英与孝孺友善,以道义相切劘。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书曰:“

凡人有才固难,能用其才尤难。子房于汉高,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于汉文,不能用

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时受其利。虽亲如樊、郦,信如

平、勃,任如萧、曹,莫得间焉。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

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载一时。但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

是也。有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

而民乐其利。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时井田虽不行,然孝孺卒用

《周官》更易制度,无济实事,为燕王藉口。论者服叔英之识,而惜孝孺不能用其

言也。

时御史古田林英亦在广德募兵,知事无济,再拜自经。妻宋氏下狱,亦自经死。

黄钺,字叔扬,常热人。少好学。家有田在葛泽陂,钺父令督耕其中。钺从友

人家借书,窃读不废。县举贤良,授宜章典史。建文元年,举湖广乡试。明年赐进

士,授刑科给事中。三年丁父忧。方孝孺吊之,屏人问曰:“燕兵日南,苏、常、

镇江,京师左辅也。君吴人,朝廷近臣,今虽去,宜有以教我。”钺曰:“三府唯

镇江最要害。守非其人,是撤垣而纳盗也。指挥童俊狡不可任,奏事上前,视远而

言浮,心不可测也。苏州知府姚善,忠义激烈,有国士风。然仁有余而御下宽,恐

不足定乱。且国家大势,当守上游,兵至江南,御之无及也。”孝孺乃因钺附书于

善。善得书,与钺相对哭,誓死国。钺至家,依父殡以居。

燕兵至江上,善受诏统兵勤王,以书招钺。钺知事不济,辞以营葬毕乃赴。既

而童俊果以镇江降燕。钺闻国变,杜门不出。明年以户科左给事中召,半途自投于

水。以溺死闻,故其家得不坐。

曾凤韶,庐陵人。洪武末年进士。建文初,尝为监察御史。燕王称帝,以原官

召,不赴。又以侍郎召,知不可免,乃刺血书衣襟曰:“予生庐陵忠节之邦,素负

刚鲠之肠。读书登进士第,仕宦至绣衣郎。慨一死之得宜,可以含笑于地下,而不

愧吾文天祥。”嘱妻李氏、子公望:“勿易我衣,即以此殓。”遂自杀,年二十九。

李亦守节死。

王良,字天性,祥符人。洪武末,累官佥都御史,坐缓其僚友狱,贬刑部郎中。

建文中,历迁刑部左侍郎。议减燕府人罪,不称旨,出为浙江按察使。燕王即位,

颇德之,遣使召良。良执使者将斩之,众劫之去。良集诸司印于私第,将自杀,未

即决。妻问故。曰:“吾分应死,未知所以处汝耳。”妻曰:“君男子,乃为妇人

谋乎?”馈良食。食已,抱其子入后园,置子池旁,投水死。良殓妻毕,以子付友

人家,遂积薪自焚,印俱毁。成祖曰:“死固良分,朝廷印不可毁。毁印,良不得

无罪。”徙其家于边。

陈思贤,茂名人。洪武末,为漳州教授,以忠孝大义勖诸生。每部使者涖漳,

参谒时必请曰:“圣躬安否?”燕王登极诏至,恸哭曰:“明伦之义,正在今日。”

坚卧不迎诏。率其徒吴性原、陈应宗、林珏、邹君默、曾廷瑞、吕贤六人,即明伦

堂为旧君位,哭临如礼。有司执之送京师,思贤及六生皆死。六生皆龙溪人。嘉靖

中,提学副使邵锐立祠祀思贤,以六生侑食。

又台州有樵夫,日负薪入市,口不贰价。闻燕王即帝位,恸哭投东湖死。而温

州乐清亦有樵夫,闻京师陷,其乡人卓侍郎敬死,号恸投于水。二樵皆逸其名。

程通,绩溪人。尝上书太祖,乞除其祖戍籍。词甚哀,竟获请。已,授辽府纪

善。燕师起,从王泛海归京师,上封事数千言,陈御备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

王徙荆州。有言其前上封事多指斥者。械至,死于狱。家属戍边。并捕其友人徽州

知府黄希范,论死,籍其家。

叶惠仲,临海人。与兄夷仲并有文名,以知县征修《太祖实录》,迁知南昌府。

永乐元年,坐直书《靖难》事,族诛。

黄彦清,歙人。官国子博士,以名节自励。坐在梅殷军中私谥建文帝,诛死。

蔡运,南康人。历官四川参政。劲直不谐于俗,罢归。复起知宾州,有惠政。

永乐初,亦追论奸党死。

石允常,宁海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官河南佥事,廉介有声。坐事谪常州同

知。建文末,帅兵防江。军溃,弃官去。后追录废周藩事,系狱二年。免死戍边。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

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

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

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

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

论时政。用事者方义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略曰:“高皇帝分封诸

王,此之古制。既皆过当,诸王又率多骄逸不法,违犯朝制。不削,朝廷纲纪不立;

削之,则伤亲亲之恩。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

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

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

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赏之。骄逸不法者,初犯容之,再犯赦之,三犯不改,则告

太庙废处之。岂有不顺服者哉!”书奏,帝颔之。

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

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自

称:

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殿下: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

戴,皆曰“内有圣明,外有藩翰,成、康之治,再见于今矣。”不谓大王显与朝廷

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今在朝诸臣,文者智辏,武者勇奋,执

言仗义,以顺讨逆。胜败之机明于指掌。皆云大王“藉口诛左班文臣,实则吴王濞

故智,其心路人所共知。”巍窃恐奸雄无赖,乘隙奋击,万一有失,大王得罪先帝

矣。今大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兵兴以

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蕞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

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大王与天子义则君臣,亲则骨肉,尚生离间。况三

十万异姓之士能保其同心协力,效死于殿下乎?巍每念至此,未始不为大王氵丽泣

流涕也。

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太祖在天

之灵亦安矣。倘执迷不悟,舍千乘之尊,捐一国之富,恃小胜,忘大义,以寡抗众,

为侥幸不可成之悖事,巍不知大王所税驾也。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

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迳庭乎?虽大王有肃清朝廷之心,天下不无篡夺嫡统之议。

即幸而不败,谓大王何如人?

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

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

巍亦可以无愧矣。

书数上,皆不报。

已而景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

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郁疏略曰:

诸王亲则太祖遗体,贵则孝康皇帝手足,尊则陛下叔父。使二帝在天之灵,子

孙为天子,而弟与子遭残戮,其心安乎?臣每念至此,未尝不流涕也。此皆竖儒偏

见,病藩封太重,疑虑太深,乃至此。夫唇亡齿寒,人人自危。周王既废,湘王自

焚,代府被摧,而齐臣又告王反矣。为计者必曰:“兵不举则祸必加”。是朝廷执

政激之使然。

燕举兵两月矣,前后调兵不下五十余万,而一矢无获。谓之国有谋臣可乎?经

营既久,军兴辄乏,将不效谋,士不效力。徒使中原无辜赤子困于转输,民不聊生,

日甚一日。九重之忧方深,而出入帷幄与国事者,方且扬扬自得。彼其劝陛下削藩

国者,果何心哉?谚曰:“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殊有理也。陛下不察,

不待十年,悔无及矣。

臣至愚,感恩至厚,不敢不言。幸少垂洞鉴,兴灭继绝,释代王之囚,封湘王

之墓,还周王于京师,迎楚、蜀为周公。俾各命世子持书劝燕,罢兵守藩,以慰宗

庙之灵。明诏天下,拨乱反正,笃厚亲亲,宗社幸甚。

不听。燕师渡江,郁弃官遁去,不知所终。

高贤宁,济阳儒学生。尝受学于教谕王省,以节义相砥砺。建文中,贡入太学。

燕兵破德州,围济南。贤宁适在围中,不及赴。是时燕兵势甚张,黄子澄等谋遣使

议和以怠之。尚宝司丞李得成者,慷慨请行,见燕王城下。王不听,围益急。参政

铁铉等百计御之。王射书城中谕降。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射城外。王悦其言,

为缓攻。相持两月,卒溃去。燕王即位后,贤宁被执入见。成祖曰:“此作论秀才

耶?秀才好人,予一官。”贤宁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