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淮南子 >

第24部分

淮南子-第24部分

小说: 淮南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诈佯者也。錞钺牢重,固植而难恐,势利不能诱,死亡不能动,此善为充榦者

也。剽疾轻悍,勇敢轻敌,疾若灭没,此善用轻出奇者也。相地形,处次舍,治

壁垒,审烟斥,居高陵,舍出处,此善为地形者也。因其饥渴冻暍,劳倦怠乱,

恐惧窘步,乘之以选卒,击之以宵夜,此善因时应变者也。易则用车,险则用骑,

涉水多弓,隘则用弩,昼则多旌,夜则多火,晦冥多鼓,此善为设施者也。凡此

八者,不可一无也,然而非兵之贵者也。

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见

人所不见,谓之明;知人所不知,谓之神。神明者,先胜者也。先胜者,守不可

攻,战不可胜,攻不可守,虚实是也。上下有隙,将吏不相得,所持不直,卒心

积不服,所谓虚也。主明将良,上下同心,气意俱起,所谓实也。若以水投火,

所当者陷,所薄者移,牢柔不相通而胜相奇者,虚实之谓也。故善战者不在少,

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夫实则斗,虚则走,盛则强,衰则北。吴

王夫差地方二千里,带甲七十万,南与越战,栖之会稽,北与齐战,破之艾陵,

西遇晋公,禽之黄池,此用民气之实也。其后骄溢纵欲,拒谏喜谀,憢悍遂过,

不可正喻,大臣怨怼,百姓不附,越王选卒三千人,禽之干隧,因制其虚也。夫

气之有虚实也,若明之必晦也。故胜兵者非常实也,败兵者非常虚也。善者能实

其民气,以待人之虚也;不能者虚其民气,以待人之实也。故虚实之气,兵之贵

者也。

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即今国有难,愿请子

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宿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

受鼓旗。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趋至堂下,北面而立。主亲操钺,持

头,授将军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头,授将军其

柄,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斧钺,答曰:“国不可从外治也,

军不可从中御也。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以受制于前矣,鼓旗

斧钺之威,臣无还请。愿君亦以垂一言之命于臣也。君若不许,臣不敢将。君若

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乘将军车,载旌旗斧钺,

累若不胜。其临敌决战,不顾必死,无有二心。是故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

于前,无主于后,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利合于主,国之实也,上将

之道也。如此,则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如驰骛。是故兵未交

接而敌人恐惧,若战胜敌奔,毕受功赏,吏迁官,益爵禄,割地而为调,决于封

外,卒论断于军中。顾反于国,放旗以入斧钺,报毕于君,曰:“军无后治。”

乃缟素辟舍,请罪于君。君曰:“赦之。”退,斋服。大胜三年反舍,中胜二年,

下胜期年。兵之所加者,必无道国也,故能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民不疾疫,

将不夭死,五谷丰昌,风雨时节,战胜于外,福生于内,是故名必成而后无余害

矣。

卷十六 说山训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

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

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

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

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顾,

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人莫鉴于沫雨,而鉴于澄水者,以其

休止不荡也。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曾子攀柩车,引楯者为之止也;老母

行歌而动申喜,精之至也;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

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螾无筋骨之强,

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暗,河水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

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

不能有为也。人无言而神,有言者则伤。无言而神者载无,有言则伤其神。之神

者,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用者为用矣。

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

念虑者不得卧,止念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

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用所以言也。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

非其诗也。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是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循

迹者,非能生迹者也。

神蛇能断而复续,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

笼。

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窥之。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

教刺舟。

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世已变矣,而守其故,

譬犹越人之射也。

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

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一渊不两鲛。

水定则清正,动则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无不动也。

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

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墙之坏,愈

其立也;冰之泮,愈其凝也,以其反宗。

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不见埵堁,远之故也。秋豪之末,沦

于不测。是故小不可以为内者,大不可以为外矣。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

莫知而止休。

夫玉润泽而有光,其声舒扬,涣乎其有似也。无内无外,不匿瑕秽,近之而

濡,望之而隧。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豪,明照晦冥。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

出于山渊之精,君子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

陈成子恒之劫子渊捷也,子罕之辞其所不欲,而得其所欲,孔子之见黏蝉者,

白公胜之倒杖策也,卫姬之请罪于桓公,子见子夏曰:“何肥也?”魏文侯见之

反被裘而负刍也,儿说之为宋王解闭结也,此皆微眇可以观论者。

人有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

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此全其天器者。

拘囹圄者,以日为修;当死市者,以日为短。日之修短有度也,有所在而短,

有所在而修也,则中不平也。故以不平为平者,其平不平也。

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则后难复处也。故沮舍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傍,不

可以立。

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寿,心无累也。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夫至

巧不用剑,善闭者不用关楗,淳于髡之告失火者,此其类。

以清入浊,必困辱;以浊入清,必覆倾。君子之于善也,犹采薪者见一芥掇

之,见青葱则拔之。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阴阳不能且

冬且夏,月不知昼,日不知夜。

善射者发不失的,善于射矣,而不善所射;善钓者无所失,善于钓矣,而不

善所钓。故有所善,则不善矣。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物固有近不若远,远不若近者。

今曰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紫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

慈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

水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广其地而薄其德,譬犹陶人为器也,揲挻其土

而不益厚,破乃愈疾。

圣人不先风吹,不先雷毁,不得已而动,故无累。月盛衰于上,则蠃蠬应

于下,同气相动,不可以为远。

执弹而招鸟,挥棁而呼狗,欲致之,顾反走。故鱼不可以无饵钓也,兽不可

以虚气召也。

剥牛皮,鞟以为鼓,正三军之众,然为牛计者,不若服于也。狐白之

裘,天子被之而坐庙堂,然为狐计者,不若走于泽。

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断指而免头,则莫不利为也。故人之情,于利

之中则争取大焉,于害之中则争取小焉。

将军不敢骑白马,亡者不敢夜揭炬,保者不敢畜噬狗。

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藜藿为之不采。

为儒而踞里闾,为墨而朝吹竽,欲灭迹而走雪中,拯溺者而欲无濡,是非所

行而行所非。

今夫暗饮者,非尝不遗饮也,使之自以平,则虽愚无失矣。是故不同于和,

而可以成事者,天下无之矣。

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

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

申徒狄负石自沉于渊,而溺者不可以为抗;弦高诞而存郑,诞者不可以为常。

事有一应,而不可循行。

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六畜生多耳目者不

详,谶书著之。

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趋。物固有众而不若少者,引车者二六而后之。事

固有相待而成者,两人俱溺,不能相拯,一人处陆则可矣。故同不可相治,必待

异而后成。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圣人从外知内,以

见知隐也。

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驺也,知音非瞽也,知味非

庖也。此有一概而未得主名也。

被甲者非为十步之内也,百步之外,则争深浅,深则达五藏,浅则至肤而止

矣。死生相去,不可为道里。

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故泽失火而林忧。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乾谷;上求楫,而下致船;上言若丝,下言若

纶。上有一善,下有二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

大夫种知所以强越,而不知所以存身;苌弘知周之所存,而不知身所以亡。

知远而不知近。

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不孝弟者,

或詈父母。生子者,所不能任其必孝也,然犹养而长之。

范氏之败,有窃其钟负而走者,鎗然有声,惧人闻之,遽掩其耳。憎人闻

之,可也;自掩其耳,悖矣。

升之不能大于石也,升在石之中;夜之不能修其岁也,夜在岁之中;仁义之

不能大于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包。

先针而后缕,可以成帷;先缕而后针,不可以成衣。针成幕,蔂成城。

事之成败,必由小生。言有渐也。

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

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

水浊而鱼嚕卫投衤摇9使邢途鄢逋蚶铩

因媒而嫁,而不因媒而成;因人而交,不因人而亲。行合趋同,千里相从;

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海水虽大,不受胔芥,日月不应非其气,君子不容

非其类也。

人不爱倕之手,而爱己之指,不爱江、汉之珠,而爱己之钩。

以束薪为鬼,以火烟为气。以束薪为鬼,朅而走;以火烟为气,杀豚烹狗。

先事如此,不如其后。

巧者善度,知其善豫。羿死桃部,不给射;庆忌死剑锋,不给搏。

灭非者户告之曰:“我实不与我谀乱。”谤乃愈起。止言以言,止事以事,

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而救火。流言雪污,譬犹以涅拭素也。

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骐骥一日千里,其出致释驾而僵。

大家攻小家则为暴,大国并小国则为贤,小马非大马之类也,小知非大知之

类也。

被羊裘而赁,固其事也;貂裘而负笼,其可怪也。

以洁白为污辱,譬犹沐浴而抒溷,薰燧而负彘。

治疽不择善恶丑肉而并割之,农夫不察苗莠而并耘之,岂不虚哉!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

与。

杀戎马而求狐狸,援雨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

智如此,岂足高乎!

宁百刺以针,无一刺以刀;宁一引重,无久持轻;宁一月饥,无一旬饿。万

人之蹪,愈于一人之隧。

有誉人之力俭者,舂至旦,不中员呈,犹谪之。察之,乃其母也。故小人之

誉人,反为损。

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谓其母曰:“社何爱速死,吾必

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而知著书,以类取之。

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乞者,窃简而写法

律,蹲踞而诵《诗》、《书》。

割而舍之,镆邪不断肉;执而不释,马牦截玉。圣人无止,无以岁贤昔,日

愈昨也。

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玉待礛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无

锱锤之礛诸。

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况受光

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前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浅;所受者

大,则所照者博。

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

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

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