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武唐 >

第140部分

武唐-第140部分

小说: 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了,这时节的长安城,弥漫的最大风潮便只有两个字——享乐!

帝王在享乐,所以可以抛下繁重的国务,自得其乐地拥美而居,来一个病遁;皇后在享乐,挺着大肚子坐在含凉殿看太液池春风阵阵波光粼粼,不管外头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说法;元老宰相在享乐,许敬宗和李绩日日在家里悠闲地翘足而坐,喝上几盅老酒享受着春日的明媚阳光;学子在享乐,科举已经过去了,不管成绩如何,怎能不去踏春出游?

李贤也很想去享乐,要知道,他这个最会偷懒的人已经足足小半个月没休息了——因为于志宁一下子加大了授课量,与此同时,李绩忽然也加入了疯狂的行列,竟是命家将把他操练得死去活来。

老于好歹还是亲身上阵给他讲课,这也就罢了。而李绩这位便宜师傅却是在演武场边上支起巨大的遮阳伞,在下头一边品尝醇美的葡萄酒,一边在那里指点家将和他过招。半个月下来,他这个冬天好容易养出的几分厚膘愣是被全部减了下去。原本有些倦怠地眼神也变得杀气腾腾。

他并非不喜欢习武,这么多年来,因为李绩这个师傅的督促。练武仿佛已经变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早上起来要不能练上一个半时辰,那他就会浑身不舒服。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天天被人用真刀真枪的方式杀得屁滚尿流是一种很好地体验。

李绩的家将都是昔日战场上的佼佼者,最老地那个甚至还在瓦岗混过一阵子,剩下的那些个也是个个彪悍。按照李贤的本事,他可以在一个家将地狂攻下支持两百招不败,只比程伯虎和薛丁山的成绩差一点点,可是。如果一下子上三个呢?

一声尖厉的兵刃交击声之后,李贤的长剑终于脱手飞出,斜斜地插在演武场的泥地上,而距离李贤的脖子不到十公分的地方,则是一截亮晃晃的枪尖。而在他一左一右,则是一个使长刀地汉子和一个使双鞭的年轻人。

使枪的是号称家将第一高手的李节。那一杆亮银长枪出神入化,此时此刻,见李贤已然满头大汗。喘息声更是粗重,便瞥了瞥那边遮阳伞下的李绩,低声问道:“殿下若是不想再来,我们可以去代为向英国公提一提,这样苗助长也不是办法。”

李贤确实是汗流浃背腿脚无力,但是,一看到那边李老狐狸优哉游哉地模样,他便感到满腹火气。勉为其难上去拔起自己的宝剑,他便低喝一声道:“再来!”

这一次地交战只持续了几招功夫,腿软手麻的他只是顷刻间便再次兵刃离手,而他亦摇摇晃晃几乎瘫软在地。正当李节上来扶了他一把的时候,一边优哉游哉地李绩终于开口发话道:“你们几个搀扶沛王殿下过来!”

李贤几乎是在两个人挟持下脚不沾地地来到了李绩跟前,见老狐狸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他,他不禁满肚子火气地回瞪了过去。谁知李绩揪了两下小胡子,打发走了那三个家将和自己身边的仆役,见李贤虽然摇摇晃晃,却依旧硬撑着站在那里,不觉莞尔一笑。

“六郎,你知道自己有什么最大的弱点么?”

李贤没料到李绩忽然会问这么一个问题,登时愣住了。他反应贼快,不消一会儿就领会到李绩这么操练他别有用意,两眼立马大放精光。激动归激动,但他亦觉得浑身无力,干脆一屁股盘膝坐下,直截了当地反问道:“请师傅指点!”



“你这个小子!”

虽说知道李贤永远是这种不吃亏的性格,但李绩还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老脸上说不清是高兴还是恼怒。良久,他才略微前倾了一下身子,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李贤的眼睛:“你最大的弱点,就是逞强

你看上去圆滑得很,但骨子里却太骄傲,不肯退缩。节他们对战七次兵器脱手七次,但你到第四次的时候就已经脱力了,为何不肯先停下来?”

李贤没料到李绩仿佛是一点精神没有似的在那里打瞌睡,居然还能够眼睛这么尖,不禁愣了一愣。仔细一回想,李绩还真是没有说错他,他圆滑是得看人的,当初面对那眼睛朝天的李义府,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和这家伙和平共处。至于刚才……他一再败北,心里恼火得紧,当然不会自个认输。

“记住,该低头的时候低头!”

吩咐了这一句之后,李绩旋即话锋一转道:“刘仁愿遇刺的事情,朝廷不想再追究了,横竖是高句丽背黑锅。我朝兵士都是府兵,常驻海东势必士气低下,真的要打高句丽,新罗人的助力是很必要的。发兵海东就是这两年的事,如果我身体还能支撑,少不得亲自走一遭。如果你想让我履行当初的诺言,你自个得好好想想,用什么名义才能去。”

原来是这么个缘故!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武德殿,李贤的心中却着实感激李绩——虽说这个师傅是他使小伎俩方才拉过来的,但这些年李绩对他着实没话说——兵法原本说不传,最后还是传了;武艺更没得说,几乎是倾囊相授;就连那为人处世的道理,老狐狸也暗自点拨了不少。

就要打仗了么?任凭两个侍女在身上揉搓着,李贤的心神却被这个问题填得满满的。适逢盛世,打仗当然没有皇子亲自上的道理。毕竟,有了功劳难免功高震主,有了闪失却得让下头人倒霉。李绩当初就算答应了他的要求,要做到也不容易。当然,亲临前方当一个后勤保障部长,然后伺机看看能不能拉上去练练,这倒还有些可能。

别看他和李敬业程伯虎薛丁山屈突仲翔在长安城混得风生水起,但这是长安城,谁敢招惹一群背景深厚的世家子弟?战场上的弓矢刀剑可不长眼睛,就是功夫再好的人,谁能说得准上战场不碰到意外?

他干脆把整个脑袋都埋在了水面下,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实在憋得难受,方才探出头贪婪地吸了几口空气。而在这个时候,他恰好看见阿箩面色沉重地站在一边,刚刚侍浴的两个侍女全都不在。显然,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刚刚盛允文来报,说是蓉娘找到了。”阿萝见李贤一瞬间眼睛大亮,紧跟着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她身上有伤,似乎是从家乡到长安的路上遇着了劫道的匪人,幸好有一位官员路经救了她,但也险些为匪人所伤。亏得殿下您找对了人,否则一行人全都得没命。”

这就是大唐盛世?长安城附近还有盗匪横行?

李贤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见阿萝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的面色渐渐冷沉了下来。又问了几句蓉娘的情况之后,他终于想起那位好心施以援手的官员,连忙问道:“救了蓉娘的那人是谁?”

“盛允文只是说,这官员似乎是工部尚书阎立本推荐的,这一趟进京只是为了看看阎大人,似乎阎大人举荐他前去出任的新官职正是在皇后娘娘的老家并州。咳,殿下若是想知道,奴婢再去问问盛允文也就是了。”

()

工部尚书阎立本……那个画得一手好画的?朝廷上人头一大把,李贤能够记得清名字的大多在当官之外另有一手绝活,比如这个阎立本。歪头思索片刻,他便否决了直接上门道谢的意思——眼下这种时候,他着实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蓉娘去引起别人的注意,他老爹还在发动人手找寻蓉娘呢!

“嗯,让盛允文带话出去,让老霍他们好好谢谢那一位,多多送些钱。当然,千万别忘了问人家名字,就算不能亲自去谢一声,我在背后使把力总还是没问题的。”

李贤轻轻挥了挥手,阿萝便立刻退了出去,而他则攀着木桶的边缘,好生忖度着是不是先请旨意去剿匪试试手。咳,让堂堂皇子去剿匪只是一桩笑话,这种念头想想可以但完全做不得。话说回来,那个救下蓉娘的官员还到得真及时。

然而,没多久,前去询问盛允文的阿萝便再次回转了来,带回了一个让李贤目瞪口呆的消息。救人的那个居然是即将上任的并州都督府法曹狄仁杰!

第二百六十二章 … 妾有意,郎可有情

光明媚,万物复苏,熬过了一整个冬季,人的心情自了起来。而刚刚度过了人生第一个关坎,狄仁杰同样感到满身轻松。三十出头的年纪还不过区区一个汴州判佐,当然算不得春风得意,但不管怎么说,能够遇上阎立本这样一个明察秋毫的高官替自己脱罪,更可回到老家并州任职,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一桩幸事了。

“狄大人!”

听到背后这个声音,狄仁杰回头一瞧,却是面色依旧苍白的蓉娘。虽说相识至今不超过十日,但那趟惊心动魄的旅途着实惊人,谁知道这承平盛世居然还有这许多盗匪!一路奔逃下,他的两个家仆因此丧命,若非后来那批人及时赶到,只怕他这条命就真的不保了。

即便如此,他却也不懊恼自己路上管了那趟闲事,含笑点点头道:“言姑娘伤势还未痊愈,还是多多休养为宜。”

蓉娘嗫嚅了一阵想要说话,不想却看见霍怀恩兴冲冲地进了院子,顿时把想说的话都吞了下去。而霍怀恩一进门便兴高采烈地嚷嚷道:“言姑娘,我家老幺带信来了,说是六公子听说你没事高兴得紧,嘱咐你好好将养身子,他得空了就过来看你!”

他也没注意蓉娘的反应,又三步并两步上前对狄仁杰一拱手道:“此番若不是狄大人看顾,就算我们赶到了也是枉然。六公子听说狄大人为此丧了两个家仆,颇感内疚,不日将亲临致谢!”他昔日交结四方八面玲珑,这场面话自然说得无比顺溜。

“我此番也是你们相救才能逃出生天,怎敢当这个谢字?倒是这位六公子如此重情义。我倒是真想见一面。”

这话却是出自狄仁杰肺腑。当初救下蓉娘的时候,他就听她说,是昔日旧主放了她自由身回乡,但家中境况不好。因此她才上长安投奔旧主。而霍怀恩等人适时出现救下他们的时候,又声称是奉了那六公子之命。他出身官宦世家,还不曾听说过哪家主人如此爱重一个昔日旧婢。这好奇心自然不是一星半点。

三人闲话一阵便各自散去,狄仁杰自从举明经任官之后还是第一次回长安,便把另两个惊魂未定的家仆留在了房里。自己一个人换了便服出了门。这大好时节路上自然是人多,看着大队年轻男女风驰电掣一般从身旁疾驰而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他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

吃一堑长一智,此番回并州任职,他有足够地信心不会重蹈覆辙,必定还并州一个朗朗乾坤!只要讼案清平,想必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沦为匪盗!

()好看的txt电子书

从他眼下的临时居所到熙熙攘攘的长安西市。不过是一刻钟的脚程。随处逛了逛,他便看到了不少人手中拿着折扇,不禁很是奇怪。及至随便挑了一家酒肆进去歇脚,眼观六面耳听八方之后,他听到人们提到最多地一个名字便是李六郎。

在那些唾沫星子乱飞的人说起来。这位李六郎做得一手好诗,想的一肚子好主意。任性豪侠,挥金如土,爱醇酒爱美人。端地是最最风流潇洒的人。几桌人说到最后,无不露出了欣然神往的表情,几个文士模样地年轻人喝多了,更是在那里一个劲地感慨。

狄仁杰在汴州也听说过沛王李贤的一些逸事,倒是觉得其人很有趣,此时听着听着更是莞尔一笑。他做过几年官,自然比旁人更为敏锐,一番话听下来,他很快察觉到,这位沛王仿佛是一点都不管政事的,心中不觉一动。

在西市逛了大半天,又用各色小食填满了肚子,他这才优哉游哉地打道回府。才一进门,他便看到院子里拴着几匹高头大马,看那形状皆是神骏已极,绝非寻常人家能够拥有。情知来了客人,他不禁加快了脚步,到得堂前便听到里面传来了一阵笑声。

“老霍,幸好我这次找上了你,否则若是出了事可了不得。尤其是那位狄大人,他好心救了蓉姐,若是因此而有什么闪失,我可要后悔一辈子了!”

李贤嘴上这么说,心中也同样唏嘘不已。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狄仁杰,谁知道会因为这样的事而和自己产生交集。谢天谢地两个人都平安,否则若是听到狄仁杰的死讯,他不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表情。

正这么说着,他忽然看见一个人进了门。来人三十出头,乍一看去普普通通,既不是貌若潘安,也没有什么精光闪闪的眸子,一身普普通通地青色长袍,整个人看上去显得异常朴素。但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

那里,却有一种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这位可是狄大人?”

李贤不待对方开口就一下子蹦了起来,那眼睛端的是大放异彩,恨不得上去拉着对方的手好好道一番仰慕。大唐向来名相如云,眼前这一位更是有无比地智慧,他早就想设法去寻找一下,如今人家自个送上门来,他又怎会错过?

对于李贤热络的表现,狄仁杰很是吃了一惊。眼前地少年郎虽说并不是满身名贵,但举止气度绝非寻常平民,很可能是出自高门。这种家族出来的人往往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矜持,即使表现感激也往往疏离得有如隔着十万八千里,少有如此热情的。他慌忙还礼地同时,却在那里绞尽脑汁思量着对方的身份,正好错过了李贤那热切的目光。

见李贤兴高采烈,盛允文便拉着霍怀恩出去,而张坚韦韬看看这里不需要他们,干脆也就顺势退出,就连在一旁的蓉娘也蹑手蹑脚走了。诺大的厅堂中只有李贤和狄仁杰两个,李贤在那边无限好奇地打听着狄仁杰的经历,时不时插上几句,而狄仁杰说着说着,也忘了只是初次相识的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直到饥肠辘辘,李贤方才暂时停下了话头,一瞧外头却已经是天色昏暗,这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还不等他开口说什么,便只听狄仁杰笑道:“想不到六公子年纪轻轻却对世情如此熟悉,倒是有别于一般世家公子。刚刚我倒是忘了请教尊讳,实在不恭得很。”

尊讳……攀谈了这么久,李贤隐约觉得狄仁杰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要是他坦白自己就是沛王,没准人家立刻翻脸不认人,以后也甭想深交下去。因此眼珠子一转,他便笑答道:“我姓周,单名睿,在家里行六。今日能见到狄大人着实是有缘。”

姓周……似乎临川长公主的驸马是周道务,莫非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