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蜀山问天书 >

第8部分

蜀山问天书-第8部分

小说: 蜀山问天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一真人带着“蜀山四妖”师徒六人下了金顶,御剑到了峨嵋后山。一兰大师等人只觉得此地元气充沛,忙环顾四周,看清这个所在,端的是仙灵窟宅,洞天福地。只见四面俱是灵秀峰峦,天半一道飞瀑,降下来汇成一道清溪。前面山阿碧岑之旁,有一棵大楠树,高只数丈,树身却粗有一丈五六尺,横枝低极,绿荫如盖,遮蔽了三四亩方圆地面;树后山崖上面,藤萝披拂,许多不知名的奇花生长在上面。绿苔痕中,隐隐现出“凝碧”两个方丈大字。



螳螂仙不禁脱口问道:“此地莫非就是凝碧崖么?”妙一真人笑答道:“此间正是凝碧崖。凝碧全崖共有五峰九泉十八洞,你们可任意找地方修行,日后就是你们今后修行的场所。峨嵋弟子在没通过右元火宅和左元十三限的考验之前是不可以下山的,所以以后你们在道法没有大成前都住在这里了。”



这右元火宅和左元十三限是为了考验弟子的道术和道心是否稳固而设立的。因为峨嵋派的新生代弟子越来越多,众弟子多半入门没几年,功力虽然不是很深厚,但全凭借根骨、福缘深厚,有了今日的道行。本身法力虽然不深厚,而遭逢异数、奇遇良多。很多弟子得到的法宝、飞剑,都是奇珍异宝,奇缘和福缘之多,得到奇珍异宝之好,远远胜过前辈之人。用来护身御敌,遇见道行稍微差一点的邪魔外道,未必不能以之取胜;即使遇见强敌,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同心御敌,而且有各位师长前辈随时救助,也不是不能成功。



但毕竟修业太浅,各邪派妖人邪术厉害,稍微有一点不慎,万一被诱惑,难保不会身败名裂,玷辱师门。其实每个人的法力深浅还在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知努力,行道的时候,随时勤修苦炼,同样可以与日精进。然而道心是否坚定、稳固,却是最关紧要。



这两洞的设立,有两个目的:一是借此磨砺峨嵋新生一代,让他们知道成败的关键,用来时刻警惕;二来留山修炼,操行艰苦,虽然迟早成就一样。但人多好胜,大都不肯在人后。如果不经过这两道关卡比试,弟子们表面功力多半半斤八两,未必心悦诚服。而且这两洞也是修道人成败关键。要是通过了的话,无异就说明获得成仙得道的门票,一只脚已经踏入仙界的门槛了。但是这两关奥妙无穷,厉害非常。稍一不慎,轻则灵元耗损,身心两伤;重则走火入魔,身心如同木石。须受多年苦难,还须坚忍强毅,奋志勤修,始得复原。再重一些,便须重堕轮回,转劫能否再转世投胎,还不一定。关系修道者等本身的吉凶,非同小可。



这右元火宅和左元十三限,分为左右兩洞。别看两洞的关卡神妙精微虽然是一样的,其实里面大有不同。这右元火宅听起来很艰难危险,实际上不是这样。关口只有一处,只要你能稳守元神,道心坚定,就一定能内火不生,外火不煎,不为情欲杂念所扰。说过就过了,脱险很快的,就在一瞬间,反之,走火入魔也在一瞬间。所以,说难,确实很难,说容易,确实也很容易。比较适合性格坚毅,能够忍耐的人。而心性比较柔弱,易受动摇,克制能力比较差的人是万万去不得的。一旦稍有差池,心魔入体,心火焚烧,立马走火入魔,就是后悔也来不急了。



而这左元十三限的关卡有十三道之多,过完一道又是一道,一道接着一道。十三道里面分六贼七害,只要你动念即至,防不胜防,但是来势比较柔和,所受的伤害也比较轻。尤其是你哪怕身入困境,只要聪明灵慧,可侥幸能知道警觉起来,便可化险为夷。再往前进,只要能连忍耐过十三次魔头侵扰,哪怕定力稍微差一点的,只要你能悬崖勒马,临机省悟,仍然可以勉强通过。即使你没通过,最厉害的伤害也只不过是元气耗损过多,晕倒在内,出洞后再修炼些日,即可复原。不像那右元火宅,一旦沉溺进去,走火入魔,便身受大害,不可收拾。心念虽不坚强,而性情温和,聪明善悟的人,均可一试。心性急躁,没有耐性的人,最好进不要进去。



螳螂仙又问道:“我听说,峨嵋弟子不论何人,凡是要首次下山行道者,左元十三限和右元火宅两关,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只要通过了,便可上金顶大殿,面禀掌门后,就可下山去行道去了。那我们几人为什么要两关都过才可下山呢?”



妙一真人正色道:“只因你们都还没开始修道就已经法力高强了,只要能将道心稳固,将来飞升仙界可以说是指日可待。所以你们对道心的要求是特别的高。对别人来说只用过一关,可你们是了两关都要过。”



说完直接往那树前走来。见那树身业已中空,露出一洞,妙一真人径直往洞里走去。



一兰大师等几人大奇,难道峨嵋派的典籍竟都藏于树洞之中。几人互望,只见脸上都露出询问的表情。原来大家都不知道。只得不了了之。忙跟上前去,走入洞中。



走进这洞发现这洞很大,洞共分前、中、后三层。前洞最为光明整洁,中洞深藏山腹,虽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上下壁内到处都是青藤缠绕,看来这洞是天然生成,并没有看见人工的痕迹。走向洞壁尽头,见有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青苔的遮掩下隐约有三个字——道藏洞。转过碑后,才是后洞所在。后洞似有禁制,有黄光隔阻,人兽皆不能过。



妙一真人将他们带到中洞,坐在中洞当中的石墩上。



一兰大师等人进门仔细定晴一看,发现洞内高只丈许,仿佛比前洞还大得多,当中除了几个石墩外,就什么也没有了。再环顾四周一看,四面洞壁上隐约有许多图解,那图解也只影影绰绰,有些人物痕迹,依稀略能辨出一丝痕影,不靠近仔细看还真看不清楚。



当下围在妙一真人身边,坐在石墩上。



第一章 四妖聚首 第八节 请君入道



妙一真人对四人道:“此洞为昔日本门祖师白眉真人悟道所在,灵迹甚多,乃人间七十二洞天之一。中洞四壁之上,有白眉真人遗留的修道练气图解,外具飞禽走兽之形,内藏先后天无穷变化。你们只要勤加揣摩,以你们的天资,日久自能融会贯通。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我再来察看,如过有成,才可入后洞修习峨嵋派的基本剑诀、道术。”



蜀山四妖连忙点头称是,已经迫不及待的看向四周墙壁。螳螂仙突然想起一事,问到:“师傅,你怎么说是四人?我们一共六个人呢?”妙一真人指了指螳螂仙的弟子诸葛长街和一兰大师的弟子黄风,说:“他们两个天资、悟性虽算上佳,可是并不足以悟这图谱,(实际上是因为不是主角,主角有奇遇,当然要将他们支开,大家体谅一下作者,写四个人已经很难了,要再加两个,自杀的心都有了)我将他们带走,辅以丹药,亲自教导他们。”



说完带着螳螂仙的弟子诸葛长街和一兰大师的弟子黄风走了出去,黄风出去的时候有点念念不舍的样子,那诸葛长街倒是走的挺干脆。



这蜀山四妖因为都有奇缘,早过了辟谷阶段了。所以不用师傅帮忙筑基,只用炼气知道怎么调用法力就行了。



其中,“血魔神”雁七由于继承了血魔的传承练成了血身大法修成血婴,论道行现在已经到了元婴初期。“紫竹侠”长孙无邪有观音菩萨的杨柳玉露相救,他本身快渡劫期的道行损失了一小半,降到了出窍后期,可还是四人中道行最高的 。“十世金身”螳螂仙虽然才是灵寂初期,但是由于他体内有十颗金丹,道行不算高,可法力最持久的一定是他了。“天骄女”一兰大师是孤月大师的善缘所化,现在虽然才开光初期,可必有后福,精进最快的一定是她了。



四人迫不及待的看起刻在四周洞壁上的图解。四壁飞禽走兽刻画的各式各样飞潜动跃之形,竟然都栩栩如生,仿佛要破壁飞出一样,个个图解虽然禽兽各不相同,但又好像相互呼应,相互关联。一数全壁,共是三百六十个图形。



一兰大师说:“这里一共三百六十个图解,从哪一面壁上开始练起啊?”四人商议了半天,也没办法。长孙无邪道:“不若我们一人从一面开始修起。”四人一想,也没办法,只有这样了。一人找了一面,开始打坐练起功来。



这白眉真人留下的图解何等精妙,本是包罗万象,他当年悟道,突然醒悟,悟得天下间共有三百六十种修炼方法,所以,把这三百六十种修炼方法全刻在石壁上,就是为了让峨嵋后世弟子可以随便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功法来练。



妙一真人也没说,是因为一般人进洞前,多少要在峨嵋修炼上几十年才有资格,在峨嵋住了几十年早就知道进去选一种图解就好了,久而久之也没有说的习惯了,妙一真人也就忘了。而他们四人则是一来峨嵋就进洞修炼,哪里知道每一种图解就是一种修炼方法,还好他们四人都各有奇缘,身体各有异处,比一般人有天差地别。后来他们练完了三百六十种图案,还得了无数好处,竟然通过这三百六十幅图解悟得变化之术,可有三百六十种变化,比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多二百八十八种,还可以改变本身气的本质,模拟任何一种功法,端是十分厉害。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四人各自打坐练了一遍,一兰大师是从南面开始练的,雁七是从西面开始练的,长孙无邪是从东面开始练的,螳螂仙则是从北面开始练的。四人都练完一遍后,突然异壮陡生。



先是长孙无邪全身开始发热,像被火烧般灼痛,接着火热温度上升,越来越热。好像火焰千丝万缕地涌进各大小脉穴,那种感觉,难受得差点令他想去自杀。



而一兰大师则是另一番光景,一股奇寒无比的气,在全身流动,冻得他差点僵毙,似乎连气血也快被冰冻,不能保持畅顺。



螳螂仙只觉得体内有一股生气勃发,蓬勃的生机催谷着他的肌肉,涨开他的皮肤,让他感觉他的皮肤快要撕裂一样。他的血管已经暴出,有些地方已经往外面渗出血来。



只有雁七还好,为什么呢?因为雁七感觉到身体里死气壮大起来,仿佛要抹灭他身体内的所有生机。要是一般人早就死了,可是雁七不同,因为他是僵尸。一个僵尸死气吸收的越多功力提高的越快,可是雁七也感到不妙,这样下去他也会吸收不了,成为第一个被涨死的僵尸。



雁七福至心灵,四人也是命不该决,大叫:“快掌心相抵。”四人此时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举起掌心相抵,四个人连成一个圈,也不去理会身体的痛楚和在体内乱闯乱窜的四种奇怪的气,静下心来,抱守元一,各自练着那自己的三百六十个图解。 



那火、冰、生、死四种气,通过四人的手心,在四人体内如此运转不休。四人的法力、道行也在不知不觉的增加着。



四人这刻的情况,根本是前所未有之事,一般的人定会不敢再练下去,视之为走火入魔,轻则瘫痪,重则经脉爆裂而亡。还好四人都早有奇缘,体质不知道比一般人坚韧多少倍,特别是雁七的五彩石僵尸体,有五彩石补天神器般的坚固,还有僵尸的恢复力,长孙无邪的身体根本就是竹子,全身的是空的,要暴体也是最后一个。反正四人也不知该怎么办,四妖的狠劲,凶气一上来,死马当了活马医,反而得到了一番奇遇,这是所料不及的。



这要是换了别人,别说能将三百六十幅图解全部练一遍,估计练两种功法就起冲突暴体而亡了。也就全天下有这四个异种能将三百六十幅图解坚持到全练一遍的。估计白眉真人亲来有也不行。



也不知道四人就是这么硬撑了多久,运了多少遍功法。时间就这样滴答、滴答的流逝。大家仿佛都看见了自己的前世,前世的记忆一面一面出现在眼前。



第一章 四妖聚首 第九节 神功变化



山洞的也无光阴变化,四人这一闭关修炼也不知道练了多久。



长孙无邪首先醒了过来,只因他是众人之中道行最高的。他起来后只觉得气机充盈,忙用内视之法察看体内元婴,发现隐约有了突破出窍后期达到分神初期的迹象,满心欢喜,自道得了好处。看其余三人还在打坐炼气,知道是机缘,也不打扰。自己也练起自己的那三百六十个图解起来,看看到三人醒来之时自己能不能突破出窍后期。他不知道从四人入洞练功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月有余,正所谓是修真无岁月。



又过了几日,长孙无邪已经突破了出窍后期的阶段,一举达到了分神初期,这全靠图解给的好处,才使他境界如此突飞猛进。左右无事,见三人还没醒来,就继续打坐。



这日,长孙无邪感到三人醒来,忙收功察看。只见三人都在内视勘察中,俱都是满脸欢喜之色。



首先螳螂仙大叫一声:“我结成元婴了。”还特别强调了声是一个元婴。这声大叫惊醒了还在内视中的一兰大师和雁七,两人连忙收功起来,也是满脸欢喜之色。



一兰大师得的好处最多,直接从开光初期跳到了元婴初期,好像做火箭那样一举跨过融合、心动、灵寂三个阶段,修真修到她三级跳这样,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未必是最后一个,但肯定是第一个。



雁七的血婴则突破元婴后期达到了出窍中期。



螳螂仙则由灵寂前期达到了元婴后期,他体内的十颗金丹其中有一颗丹裂化为元婴,这元婴又与其他元婴不同,一般元婴就是修炼者本身的缩小版,可他这元婴是金身的,旁边还有九颗金丹围绕在他的金身元婴周围,端是无比的奇妙,他最终组成元婴足球队的希望破灭了。然后螳螂仙又试了试用金丹化光圈拿人的本事,发现还在,只不过由十颗金丹,变为了九颗金丹。



长孙无邪本来想炫耀下的,后来发现他得的好处原来是最少的,特别是在一兰大师三级跳式的进阶方式下黯然失色,所以他郁闷了。



正在这时,螳螂仙试完金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