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102部分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02部分

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斓涞南睬炱胀葡蚋摺3薄
    吴凡正在驻马观看,附近有一个熟悉的笑声传来,扭头视之,竟是曹操。此时正与一群农民喝着大碗的水酒,谈笑风声。
    想来这是曹操在执行巡察指令时,路过这个庆典,于是被热情的民众们挽留,曹操便与众人欢宴。这样的场景,在《三国志》系列多款游戏中都有,因此,吴凡对此并不陌生。只是,对真正置身于这番场面,看着民众们欢欣雀跃的样子而感到阵阵新奇。
    曹操这时正喝在兴头上,红头胀脸的,高谈阔论间,无意中看到吴凡,非常高兴,大声招呼着吴凡过来喝酒。
    本来吴凡驻马在一边,并没有引起太多民众注意,及至听到曹操这一声招呼,众人纷纷扭头来看。其中还真就有人认识吴凡,向众人一说,民众们立即围拢上前,异常热情地邀请吴凡参加宴席。
    之所以民众的热情可以用“异常”来形容,其中原因,除了吴凡是十大名士之一,民间多有耳闻之外;前文交待过,吴凡因完成了“徐州人民的期望”,致使整个徐州的民众对吴凡向心度都很高,对吴凡慕名已久。此时听说慕名已久的吴凡就在眼前,众人自然是十分意外而欣喜的。
第176节 硬着头皮上吧!
    第176节硬着头皮上吧!
    于是,同属天下十大名士的曹操和吴凡两人,相继加入到丰收庆典当中,与民同饮,与民同乐;令民众的热情更加高涨,将庆典的气氛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在这个过程中,郭嘉和吕玲绮自然也坐陪在侧。不过,很快吕玲绮就被欢歌起舞的女子们拉到她们的队伍当中,与众人一起翩翩起舞。
    起初吕玲绮还有些扭捏,渐渐地,当她被周围的气氛感染后,也活跃了起来。而身为武将的吕玲绮,跳起舞来却是别有一番风姿,刚中带柔,柔而不娇,给人一种全然不同的感觉。引得围观民众纷纷喝彩,吴凡也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阵,吕玲绮见此,俏脸微红,目光流转间,舞姿却是更加优美璇绮。
    所谓当事者mí,在此时的吴凡身上算是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就在吴凡迎着吕玲绮屡屡瞟来的目光,报以纯粹出于赞赏的微笑之际。坐在吴凡身边的郭嘉却是扭头分别看了看两人,脸上泛起一丝洞察到别人内心的笑意。
    而曹操这时正与几位老者高谈阔论,以曹操高达96的政治力,这些普通百姓岂是他的对手。听得几位老者只有不断点头的份儿,并没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这种农业庆典,一般都要持续十几个小时之久,直到午夜才会结束。曹操和吴凡等人当然不会一直陪着庆典结束,与民众们喝了一席后,就纷纷起身告辞,回返下邳城中。
    此时天sè已是黄昏时刻,按照预定期限,汉诗大会要在明日这个时候举行。下邳太守陈登,在布置会场的同时,又设下酒宴,为参加汉诗大会的众位选手接风洗尘。
    酒宴之上,众人清一sè都是宽袍阔袖的儒生穿戴,自然都是文官。只有吴凡和吕玲绮二人却是武将,都是紧身利落的装束,与众人对比鲜明。
    期间,众人互相敬酒客套自然是不在话下。文人与酒搅和在一起,就像化学反应一样会生出新的物质:诗词歌赋。不过,这次的酒宴,众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一人吟诗作赋,似乎都在为明天的汉诗大会暗藏实力。
    宴后,众人在曹操提前就安排好的酒楼下榻。吴凡临睡之前,把酒宴上见到这些文官挨个捋了一遍:贾诩、程昱、荀彧、荀攸、田丰、戏志才、刘晔、陈登……对了,还有跟着自己一起来的郭嘉。
    我擦貌似选手们都很给力啊,也不知道自己从课本上记下的那寥寥几首诗行不行。早知道有今天,上学的时候就少逃几节语文课好了,唉。
    心中带着怨念,吴凡睡下了。
    他本来就没抱着一定要争个第一第二的想法,只是想用课本上记得的诗来试试效果,潜意识里甚至还带着点恶搞的倾向。因此,尽管这些参加汉诗大会的对手们一个比一个牛B,吴凡却是并不为此忧愁,仍然和往日一样一觉睡到大天亮。
    早饭在曹操的提前安排下,酒楼提供的都是一些清淡食物,午饭在宫城正殿举行,仍然是丰盛的酒宴,不过这次是参加下邳会战的曹操手下众将,与参赛选手们一齐饮宴。席间多了许多大嗓门的武将,气氛因此更加热烈;濮阳太守夏侯惇还特意和吴凡坐在一起,感谢吴凡在黄河渡口救下徒弟秦琪一命,更对吴凡斩杀关羽这件事深表赞赏。
    前文说过,夏侯惇是最看不上关羽的。得知关羽不辞而别,回陈留去接刘备的二位夫人后,夏侯惇立即率兵于白马港堵截,因为白马港是陈留通往南皮最近路线上的必经港口。没想到,关羽绕了一个弯,改走洛阳渡口,结果被吴凡斩杀。
    得知此消息后,夏侯惇那是高兴异常,一向不苟言笑的他也禁不住大笑数声:吴都督做得好终于除了自己的一块心病,也除了未来曹军的一大祸患随后,夏侯惇又从秦琪送来的书信中得知,吴凡曾救下徒弟一命,由此,夏侯惇对吴凡自然就是赞赏再加上一份感jī了。
    通过这份赞赏感jī之情,吴凡与夏侯惇在酒宴上推杯换盏,畅谈欢笑,好不痛快。曹操手下众将还从没见夏侯惇如此喜形于sè过,就连曹操对此都是甚感惊奇。
    通过这次酒宴,吴凡与夏侯惇的亲密度已经由原来的65点,迅速提升至90点,已达亲密状态。这对于人情关系淡漠如水的夏侯惇来讲,已经算得上是个奇迹了。吴凡也由此成为除曹操之外,与夏侯惇最亲近、最信任的人。
    夏侯惇是曹操的族弟,深得信任,功绩又增长较快,虽然和吴凡的速度没得比,但将来也是极有可能成为继吴凡之后曹军的第二个都督。提前做好感情投资,自然是有利无弊的。
    当然了,这是重甲的分析。吴凡此时并没有这种功利的想法,况且以他现在的实力和手中实权来讲,也不需要这种功利心。之所以结交夏侯惇,完全是凭着个人的喜好,觉得和夏侯惇相处得蛮愉快,仅此而已。
    这场热闹的酒宴直到日暮西山之际才宣布散席,随后,曹操引众人来到宫城的城楼之上,汉诗大会的会场就设在这里。
    这个城楼建得很高,原因是曹操曾在此城楼上督战曹军与孙坚军作战。登上城楼,下邳城方圆数里范围尽收眼底,包括城外军营,和尚未打扫完毕的城外战场全部处在视野之内。
    曹操在主座上坐定,参赛选手们坐在曹操面前两侧,其他文武官员成为观众,站在参赛选手身后。
    曹操目光在参赛选手们身上扫了一遍,神情中满怀期待,不知手下这些一线谋臣军师们会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献上怎样的佳作。本身曹操就对诗词歌赋非常有研究,属于资深业内人士,对于这场汉诗大会,曹操已是期待许久。
    目光扫了一遍后,曹操宣布:汉诗大会正式开始
    虽然汉诗大会已经开始,但是,文人们特有的谨慎让参赛选手们谁也不肯主动站出来献诗,都在互相推委恭维。曹操只好采取点名的方式,让程昱第一个出来献诗。
    程昱见此,只好站出来向曹操施了一礼,随后又向左右两边的众人拱手致礼,这才朗朗道:
    “大河东去兮,追不逝;秋风萧瑟兮,叶落时”(好吧,重甲承认不会作诗,大家凑合着看吧……)
    短短一句,却是寓义悠远,程昱刚刚坐下,众人不禁纷纷叫好;武官们的粗嗓门盖过了一切声音,尤其是典韦、许诸之辈叫得最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听得懂诗中意境。
    曹操这时凝眉瞌目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睁开眼品评道:
    “仲德的诗中,有一股嗟叹时势演变的悲情之意。想不到,平日一向刚正的仲德还有这等伤怀意境,好诗,非常不错”
    所谓万事开头难,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开头,后面就容易进行得多了。曹操品评过后没多久,荀彧主动起身道:
    “万仞千山人踪灭,沙场屠生鸟飞绝”
    一向给人以文弱印象的荀彧,竟然也能做出如此铮锵诗句,这一次,就连吴凡都小小地吃惊了一下。
    没等众人的叫好声落下,田丰又起身道:
    “孤鸦,枯树,夕阳下;单身,只影,浪天涯”
    ……
    接下来,贾诩、戏志才、陈登、刘晔等人也都纷纷起身献诗,轮到郭嘉的时候,吴凡着意听了一下:
    “xiōng中但有凌云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又是一首绝妙好诗,气贯长虹之势,令人心潮澎湃。众人在齐声叫好之际,曹操自然又是一番点评,说到妙处,众人纷纷点头。
    吴凡听到这里,心中就不免打起了退堂鼓。自己在课本上记得的诗没几首,眼下这些参赛选手们的诗要么恢宏大气,要么触景感人,相形之下,自己记得的那几首诗就显得很小家子气。
    如此一来,自己还是不要献丑了吧?
    这么想着,吴凡就从座位上站起身,悄无声息地来到座位后面,挤到观众堆里。只希望曹操与众人品评完毕后,见自己“缺席”弃权,就此宣布汉诗大会结束。
    对于突然挤到身边的吴凡,夏侯惇等观众自然都是十分不解,纷纷询问缘故,没等吴凡答话,曹操的声音已是响了起来:
    “怎么不见了孟玄?孟玄何在?”
    曹操的话音刚落,许诸就粗着嗓门喊道:
    “主公,吴都督在这儿呢”
    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着吴凡。吴凡身边的武将们都很有默契地刷地闪到一旁,把吴凡暴lù在众目睽睽之下。
    本来吴凡是出于不想引人注目的想法,挤进观众堆里,隐藏自己。这下可倒好,反倒成了全场焦点人物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到了他的身上。
    曹操这时还特意从主座上站起身,向吴凡招手道:
    “孟玄,你怎么跑到那儿去了?我正等着听你的诗呢,快过来。”
    不等吴凡想出自己临场弃权的合适理由,夏侯惇、典韦、许诸等武将已是围上前来,推着吴凡走出观众席,来到会场正中。
    一边推着吴凡走,众将一边道:
    “吴都督,你是我们武将中唯一参加这次汉诗大会的人选,是我们的代表啊我们之所以站在这里,不是来听谋士军师们的酸文雅律的,就是来听你的啊”
    “对,吴都督智勇双全,一定可以做出经久传世的不朽诗篇”
    “没错,让这些文官们见识到我们武将的厉害”
    ……
    如此种种听在耳中,吴凡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在会场正中站定……
第177节 养由基弓
    第177节养由基弓
    已无退路的吴凡,只好硬着头皮站在会场中央。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吴凡身上,有期待,有怀疑,有崇敬,不一而同。
    而吴凡本人在平静的面sè之下,心中却是在做着jī烈的斗争:我该抄哪首歌呢?
    类似“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类深受小朋友喜爱的诗是肯定不行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用在这里貌似又有些不对场合。唉,真是头痛啊,到底该用哪首呢?
    众目睽睽之下,吴凡焦急不已,为表现出自己的蛋定从容,吴凡故意在会场中央走开几步,借机扭头四顾,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借题发挥之处。
    无意间,吴凡的目光扫视到城外军营正在训练的一队弓兵,以及正在打扫的城外战场。大量的身中箭矢的敌我双方士兵尸体倒伏在地,身边是破败的在秋风下扯抖着的军旗,放眼望去,一股悲凉气息迎面扑来,此情此景,不用吟诗作赋就已令人为之触动。
    众人见吴凡站在那里凝眉望向远方,许久未动,出于好奇,也不禁纷纷起身来看。正当他们也为眼前这副战后的悲凉而心神触动之际,吴凡已是出声道: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伤杀”
    随着吴凡的声音落下,足有近二十秒钟的时间,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众人都深深地沉浸在了吴凡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很多时候,评论一首诗文的好坏并不是只看前后对仗工整,选词精美,而是看一首诗能否引人共鸣,能否烘托当时意境。而这首《前出塞》,在此时此境,恰好就做到了这一点。
    归根结底,善,乃是人之本xìng;所谓人之初,xìng本善也。如果能够遏制战乱纷争,人人都是希望越少的血腥杀戮越好。
    只是,以眼下的形势来看,想要遏制战乱纷争,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统一这个乱世。在这个过程中少不得杀伐果断,但是,谁又曾深刻地想过,那些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与兵士们,内心深处其实并非热衷于此,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吴凡这首《前出塞》没什么华丽的词藻堆砌,也没什么极韵对仗互为引应;但是,用在此时,却是极大的引发了在场众人,尤其是众位武将心中的共鸣,甚至有些比较感xìng的武将,还为这一首诗湿润了双眼。
    最终,还是曹操打破了会场上的沉静。长叹了口气,曹操微微点头道: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嗯,这两句道出了孟玄制军之道,手下部队皆属精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每场战斗,尽量以最有效的方式令敌军部队失去战力。射人先射马,看似矛盾,只因没了战马骑兵仍可步行做战;但是,也恰恰是这种矛盾的表现手法,道出了不愿过多伤及无辜的心理,为后面的四句做下铺垫。”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邻,岂在多杀伤好,说得非常好战场上血腥杀戮并非我等真实意愿,如果能够永保天下太平,苍生安乐,我愿立即卸下手中剑,享受子女绕膝之乐矣”
    (注:就像同样的话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引发不同的效果一样。“射人先射马”并非曹操理解有误,而是处身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罢了。附一句:其实重甲一直认为我们现在译解的诗词之意,很多都不见得与作者当时想要表达的意思一样)
    曹操这道点评,为这首诗的意境起到了推bō助澜的作用。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