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风尘交易人 >

第17部分

风尘交易人-第17部分

小说: 风尘交易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     
“这是因为,真正想买车的人担心迪勒死缠着自己不放,所以进了车行之后就说自己不过是来看看。而真没有事情到车行来过眼瘾的人则怕被人家轰出来,所以反而要说自己打算买车。”     
“好聪明的分析。”对方伸出手,“我叫海枚,今天真的是带着支票来买车子。”     
海枚告诉周新泉,自己是好莱坞的替身演员,已经演过不少著名的动作片。可惜的是他从来没有在镜头面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所以到了哪里也没有人认识他。他还幽默地说,先前去了两个车行,没有一个迪勒认为他是买得起汽车的主儿,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自己遇上了高人。     
由于两个人有了一个自然轻松的开始,周新泉和海枚一下子变得像朋友一样坦诚,在谈交易时周新泉采用了近似对待肖汀的态度,价钱要得十分合理,从来没有宰对方的意图。海枚也很配合,对车行的讨价适可而止。再加上史帝夫今天挺高兴,或许是为了让周新泉早一点开张,他并没有逼周新泉从这个客人那里赚很多钱。于是交易很顺利地谈成了。     
第一天周新泉可以说是旗开得胜。     
第一炮打响周新泉可以说士气大振。卖车讲一些运气,运气走顺了,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成交,运气要是走背,怎么样都不行。从第一天之后,周新泉在第二、第五、第六天都卖了汽车。一下子名列这个车行的销售员榜首。     
周新泉在这个没有销售经理替自己交易的车行干了两个星期,卖了几辆车子之后对所谓的CloseDeal已经有所了解。过去是站在交易室门口看阿尔之流跑来跑去,听他们骗客人。现在亲身一做才体会出其中的奥妙。     
如果说汽车交易和其他商业谈判有不同的地方,那么第一就是谈判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一般的商业谈判双方出面的人必须是对等的权限级别,这样才能保证谈判产生实质效果。如果一方是业务主管,而另一方只是一个传递消息的业务助理的话,谈判自然无法公平进行。     
在汽车销售上,买车的客人恰恰是在同决定不了价钱的车迪勒交易。在谈判中,迪勒们无不以“我不是车行老板”或者“汽车不是我的”作为口头禅,以此拒绝任何承诺。     
从这里有产生出车行交易的第二个特性:客人的单方面承诺,而车迪勒则进退自如。每当客人出一个价钱的时候,周新泉都要叮问一句:“如果我的老板答应了这个价钱,你是不是把这辆车开走?”     
通过这种表面上是客人和车行是一对一的公平谈判,但实际上却是车行运用销售员和总经理的两道防线进行拉锯战术,迫使顾客进行最大限度的让步。     
由于这里不需要精神紧张地叫客人,周新泉比较有时间胡思乱想。他忽然想到了保罗,干是便拿起了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里交换了一下车行的情形之后,周新泉便把话题扯到了奥兰公司上面:“是不是你的两个上司之间闹了矛盾?”     
“你听谁说的?”     
“华人社区有什么事情都会传得很快。”     
保罗在电话里面笑了两声:“大概是因为我吧。”     
“因为你?”周新泉认为自己猜到了事情的原因。     
“那个女老板想把我开除,但是麦先生不同意。”保罗说着笑了起来,仿佛这件事十分有趣。     
“为什么她要开除你?”周新泉现在是明知故问。他想,王锦华在自己面前装得气度非凡,然而内心却也难以容忍保罗的飞扬跋扈。     
“她忌妒我。”     
“她会忌妒你?”这回轮到周新泉笑了。看来他们两个都是极为自命不凡的人。     
周新泉放下电话心想,女强人,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毕竟都是女人。     
虽然周新泉在这个车行里面省去了站在门口叫客人的辛苦,但是却多了对付华人顾客的麻烦。过去的派德森道奇坐落在越南人聚居的地方,所以遇到的头疼客人多是越南人,然而他们的讨厌程度仍然比不上华人。     
在美国车行业看来,华人作为顾客来说是最坏的种族,然而华人当上迪勒,就是最佳人种。这是因为华人比任何种族都善于计算,工于心计。当然华人顾客遇上了华人迪勒,往往可以看见精彩的斗智表演。     
但是此时的周新泉却远远不是自己同胞客人的对手,他是吃了无数苦头之后才学会了对付他们的。     
周新泉遇到的第一个同胞顾客是本地区典型的豪华车购买者。他个子瘦小,年轻,手里拿着移动电话,行动起来飘飘晃晃。这种人走在马路上别看不起眼,但是腰包里面有的是钱。周新泉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在台湾卖土地换来的,也有人说是他们的先人在美国辛辛苦苦做工开店挣来的,反正在中国人聚集的地方看,开豪华车的多一半是这种德行。     
虽然这种人周新泉看不入眼,但他们是真正的客人,所以他不敢怠慢。这个人完全不理会周新泉的小心翼翼,他完全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周新泉问他要看什么车子,他不回答,走到一辆车子前面,从窗口上扒头往里面看了一眼,便匆忙离开转向下一辆车子。周新泉见他这个样子感到十分可气,就说:“你是不是把假牙掉在里头了?”     
“什么?”对方总算转过身子对着他。     
周新泉笑了,信口胡编道:“今天上午我们从车子里面拣到了一副假牙,不知道是哪位客人试车的时候掉在座位下面的。该不会是你的吧。”     
那个人听明白了之后,没有说话,转回身继续往前走。终于他看完了一辆车子之后直起了身子,对周新泉说了话:“就是这辆。”     
周新泉现在对他的无礼仍然憋着气,就问:“里面有什么?”     
“我要买这辆车子。”他说话的语气犹如说要白拿这辆车子。     
“好哇,我拿钥匙去。”     
“不用了,这种车子我开过。”对方说得很干脆。既然他这么说周新泉也不打算再跟这种人废话,他拿出笔和小本子,准备抄写车号和价钱。那个人却拦住了他:“我没有太多时间,现在我就问你一个价钱,好我马上就买,不好我就走,我们节省时间。”     
周新泉听了感到更加不快。过去威廉曾经一再对自己的手下人说过,不肯走进交易室的客人多半是没有诚意的人。周新泉只好摇摇头:“车子不是我的,我也不是总经理,我没有权决定给你的价钱。”     
“你卖车当然知道老板最低能够答应什么价钱。我就要你们能给我的最好价钱。”     
周新泉心里想,我凭什么给你最好的价钱?他沉吟了一下,今天要卖出一辆车的心理占了上风:“这种车子的进价和窗口价有百分之十一的差距,这辆车子两万一千,也就是说给你的减价不能超过两千三百元。”     
周新泉说这话时心中很是嘀咕,万一史帝夫经理今天非要在这辆车子上挣上五百元,事情就不好办了。那个人当然用周新泉的话往自己的有利方向理解:“这么说你可以卖给我不到一万九了?”     
“我可以给你尽量争取。”     
“好,你有名片么?”那人向周新泉伸出了手。     
在车行客人向销售员主动要名片的潜台词是说再见。周新泉一愣:“我给了你最好的价钱,你怎么不买?”     
那个人笑了:“你说的最好的价钱还不能算数。我得去比较一下。中国人都讲货比三家不吃亏嘛。”周新泉气坏了,自己把公司的实底告诉了对方,换来的居然是一个拿出去比价!     
“没有关系啦,只要你给我的真是好价钱,我一定会回来找你买车的。”那个人拿起了手里的移动电话,不知道和谁讲了起来。     
汽车没有卖成,周新泉反而惹了一肚子气,仿佛被别人给捉弄了似的。这个客人带来的坏运并没有就此结束,半个小时以后,一个同伴销售员转给他一对中国客人,他同他们没有谈上多久,马上又碰到了同样的问话:“你们最低的价钱是什么?”     
周新泉在这个时候被迫进行反击:“如果我给你最低的价钱你是不是马上就买?”那对男女互相看看,好像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难答的问题,最后两个人决定还是需要比一比价钱才能决定。     
吃过一次亏的周新泉现在不甘心做老实人了:“这样吧,你们先想想,什么时候觉得真的要买车了,找我,我给你好价钱,这是我的名片。”     
周新泉这回可是的确恨了自己的同胞。不怪车行里面工作的人,没有一个说华人好的。华人不但是太精明了,而且还不讲理。难道就因为汽车是买方市场,就这样对待销售员吗?周新泉决定以后尽量躲着中国客人。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个车行之所以雇用他就是为了让他来接待中国客人。虽然在这天以后的时间里他再也没有轮上中国客人,但是其他的销售员却不时地把自己遇到的中国客人转给他,寄希望他能够把生意起死回生,然后两个人共分其中的收益。周新泉从心里绝对不想接待这种二手客人,然而却不敢表现出来,只好硬着头皮干。     
这样每天周新泉都少不了应付几个华人顾客,而且,他自己总结到,凡是许多人都把自己的华人顾客转给他的时候,他肯定会瞎忙一天而一无所获。现在为了捍卫自己在车行里面的领先地位,他只好像王锦华一样延长工作时间,把休息时间也放进去,争取更多的不接待华人顾客的机会。然而却无法止住自己在车行业绩的排名一路下滑。     
第七章     
就在周新泉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麦子辰来了。他指名找吉米周,周新泉开始也真的以为他是要买汽车,然而他却把周新泉拉到对面的小餐馆里面。周新泉默默地看着他要了两份午餐,不动声色地坐在他的对面喝饮料。     
对于麦子辰的突然出现,周新泉并不特别意外,甚至有一种预感。王锦华因为保罗的事情跟麦子辰发生的冲突看来不小。尽管王锦华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气量,但是作为公司业务主管,还是难以容忍保罗之类的得志小人。如果现在太太突然提出要离开奥兰公司,他不会感到十分吃惊。他猜想今天上午,也许王锦华对他摊了牌,于是麦子辰赶到这里来求援。邀请王锦华来美国奥兰时,麦子辰是先对周新泉提出的,现在出了问题,前来找他说合也符合情理。周新泉飞快地想了一下,决定对此袖手旁观。一来他感觉自从太太来到美国,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跟从前一样了,不知为什么许多话他们说不到一起。二来周新泉本心也不喜欢王锦华继续在麦子辰的公司工作,因为王锦华同他的隔阂是从奥兰公司的工作上开始的。     
麦子辰告诉周新泉他今天没有顾得上吃早饭,现在有些饿了,他自己先吃了一阵子才慢慢说话,不过他的话在周新泉听起来很不着边际。他讲的是奥兰公司的大好形势,比如他的销售业绩现在如何好,奥兰公司在中国国内如何受到重视。他还强调自己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也在逐步打出名气,现在美国各级政府官员的选举,不论是哪个党派的,奥兰都为他们捐款。这样做的好处,据麦子辰说,除了扩大公司的名气之外,还可以提升华人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并且加深中美关系……     
周新泉听着,心里想华人的地位、中美关系干他卖日本汽车个屁事?     
然而麦子辰似乎觉得周新泉是个很好的听众,他又讲起了自己对奥兰前途的规划,甚至还提出了公司要“三年打基础,五年上股市”。周新泉越听越奇怪,该不是麦子辰是要收购这家汽车行?忽然麦子辰问:“新泉,说实话,你觉得卖车这种工作怎么样?”     
周新泉看看他,觉得他问得有些突兀:“很好哇?”     
“你觉得这种工作很适合你?”     
“你为什么这么问?”     
麦子辰笑笑:“我是想知道,如果你要是另有一个工作机会呢?”     
“我?”     
“对,比如说现在我的公司请你。”麦子辰试探地看他。     
这完全出乎周新泉的意料。以前麦子辰打电话说过要他去当什么信用部经理,被他拒绝了。     
周新泉那时不相信麦子辰的诚意,然而今天麦子辰却专程找他谈这件事情。     
“准确地说,我是想请你到奥兰公司做副总裁。”麦子辰正视着他。     
周新泉简直有些愕然。他一时竟然没有话说。     
“我们是老同学,在我们认识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面,你都是领先我的。我也的确佩服你的才华。今天在这里,我算早下海的。就委屈了你当我的副手……”麦子辰笑着,样子既世故又诚恳,让周新泉一时不知道如何反应。     
不过周新泉毕竟脑子不慢,他回对方一个不测的微笑说:“不知道你怎么一下子想起了我?”     
“公司要扩大了,我事情做不过来了,自然就想到了你。”     
这句话说得周新泉心里舒服,而且也算是一个正当的理由。现在周新泉对卖车几乎完全丧失了信心,然而想转行却也不容易,今天麦子辰一说不由得动了一下心。从给他的职位上看,不能说对方没有诚意。     
“在我这里你的福利工资待遇应当不会比车行差。”麦子辰满有把握地补充。     
改行做贸易并非不可,但跟王锦华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一时间他还不能拿定主意。忽然他想起一个问题:“我们夫妻一个当副总裁,一个当总经理,这样你会放心么?”     
麦子辰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你可真有意思,居然替我想到这一点。其实我想的是,美国奥兰公司本来就是我们两家人的。没有你太太,我们公司不会有今天,也很难有一个好的明天。我呢,没有家,一个人过日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我是想收集一批有才能的人创一番事业。我早有一番计划,我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将来都是公司的股东。我把股份分给大家。”     
周新泉并非贪心他的什么副总裁头衔,虽然没有这么个头衔他绝对不会考虑加入奥兰,驱使他同意的第一动力是,从此就可以告别令他讨厌,甚至痛恨的华人顾客。不过,奥兰是王锦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