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古武尊 >

第321部分

万古武尊-第321部分

小说: 万古武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炷香,已经点燃,被插在了一旁香案上的香炉之中。

岑灿对两人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可以开始了。”

第685章孟大儒(三)

王仲看了孟斯傲一眼,也不客气,直接开始吟诵起一篇道德文章来。

当第一个音节从他嘴里吐出的时候,两人头顶上方的这片白色云海中,便有一团拳头大小的“浩然正气”,直接是脱离了云海,朝着他的所在飞了过去。

儒门弟子斗文,经常会以诗文衍化出种种玄妙的手段,比如上次中央圣朝的一帮转院生和先圣书院的学生斗文,双方就在“文曲阁”中,借用“浩然正气”,衍化出了金甲战神、士兵小队,甚至是一个虚幻的小世界。

不过,这一次两人是以聚集的“浩然正气”多寡来直接判断胜负,所以王仲也没有要将这些正被他口吐道德文章所吸引过来的“浩然正气”,衍化出种种神通来的意思。

他语速颇快,咬字清晰,短短十几个呼吸之间,便已经有七八团拳头大小的“浩然正气”,被他的这篇道德文章给吸引到了身边。

“是‘亚圣’米邱的传世篇章——《国策论》。”在场的都是学富五车、学识渊博的大儒,很快便听出了王仲正在吟诵的这一篇文章,乃是一位名叫“米邱”的“亚圣”,流传下来关于如何治国兴国的《国策论》。

陆离看了王仲一眼,摇摇头道:“虽说这篇文章他已经领会贯通,但终究是人家‘亚圣’的文章,不是自己的。这‘文气’比斗,又不是比背书,要是这么个斗法,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这也可以看出,这位‘至圣阁’出来的王仲大儒,求胜之心,已经迫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同为文曲阁三大阁主之一的青衣儒士,闻言,淡淡一笑道,“他这是急于扳回主动权那。”

“欲速则不达。”岑灿摇了摇头道,“心理上,这王仲已经败了一手了。”

“不过这到底是‘文气’之争。”两名皇城大儒中的一位沉声说道,“以‘浩然正气’的多寡来判定胜负,可以说是最公平公正,最没有办法取巧的了,这一斗,谁胜谁负,都要靠硬实力才行,一切的小聪明,都无法真正影响到大局。”

他正说着,突然,孟斯傲那边,此时却也终于传来了吟诵的声音——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只这一句,所有人就都明白,这位靠山侯,是要以诗篇开这个局了。

只是,这诗篇在汇聚“浩然正气”的数量上,先天上就不如道德文章。以诗篇汇聚“浩然正气”,优势在于衍化出后续的种种神通手段来,但在数量的积累上,比起道德文章来,却是明显处于劣势的。

一时间,众大儒也不明白他这是做着什么打算。

王仲以一篇“亚圣”的传世文章《国策论》开局,虽然无耻了一点,但也不能说他违反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孟斯傲想要与之匹敌,就必须以道德文章来对道德文章才行,以诗篇对道德文章,这一开局,就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了追赶者的位置上——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就在众大儒交流着,议论纷纷的时候,孟斯傲却根本没有理会,第二句已经吟诵了出来。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一首七言律诗,很快便从他的口中吟诵完毕。

刹那间,便有大团大团的“浩然正气”,从头顶这一片白色的云海中脱离出来,飞向他的所在。

只这一首诗,他身边所汇聚起来的“浩然正气”,数量便已经超越了王仲。

只是,王仲看到这一幕,却只是淡淡一笑,依旧不疾不徐地吟诵那篇《国策论》,似乎根本不为所动。

“道德文章的真正影响力,看的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整篇文章流传出来以后。”杜子昂见此场景,忍不住微微叹息了一声,“靠山侯终究是年轻了一些,虽然得到了圣人传承,但是对于道德文章的后发之力,却是大大的低估了。”

“以诗词为引,固然能够在前期汇聚到大量的‘浩然正气’,但是,后劲上肯定无法和王仲吟诵的这篇《国策论》相提并论。”皇城大儒中的另一人,这会儿也是沉声说道,“《国策论》一共五千字,乃是亚圣‘米邱’唯一的传世之作,一旦吟诵完毕,只怕那时候剩下的‘浩然正气’,就要统统归于王仲那一边了。”

“他已经吟诵出了前面十分之一的内容,这时候,就算要以一篇同样是‘亚圣’级别的道德文章追赶,只怕也是来不及的。”陆离叹息了一声,“除非,能够赶在这篇《国策论》吟诵完成之前,以诗词将这一半以上的‘浩然正气’都统统引到自己这一边。否则,这一次比斗,靠山侯只怕是要输!”

褚老也是叹了口气,“要靠诗词将我等一半的‘浩然正气’吸引过去,就算是传世级别的诗篇,也要几十首,这怎么可能!”

“哎,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啊。”杜子昂身后的一名大儒有些无奈地说道。

孙牧之的脸上,此时已经浮现出了一丝喜悦的微笑来,有些轻蔑地看了孟斯傲一眼,只等自家这位先生吟诵完这片“亚圣”文章,大败这个猖狂的少年侯爵。

谁也没有料到,一句一句清晰无比地听到这些话的孟斯傲,脸上不但没有流露出半点懊恼、苦闷的神色来,反而是挂起了一抹冷笑。

几十首传世级别的诗篇?

这点小case,也叫不可能?

不知道我们那个世界的小学生启蒙教材中,有一本书叫做《唐诗三百首》么?还有一本书叫做《宋词三百首》,这就已经有六百首了,还不算《诗经》的“风”、“雅”、“颂”;就更不用说是《易经》、《道德经》这两部鸿篇巨著了。

两本小学生启蒙教材就已经足够分分钟秒杀你了,区区一篇“亚圣”的《国策论》,竟然也敢在少爷面前卖弄,真是天大的笑话。

孟斯傲心中不屑,学霸的风采便当即展露出来,直接先把“诗仙”李白最脍炙人口的几十首诗一一吟诵了一遍,吟诵完,也不看众大儒那惊骇欲绝的目光,直接开始吟诵“诗圣”杜甫那几十首最脍炙人口的传世诗篇。

第686章孟大儒(完)

等到再一次吟诵完毕,看到头顶上方还剩下一片“浩然正气”汇聚起来的云海,孟五少叹了口气,直接开始吟诵起“诗魔”白居易和“诗佛”王维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来。

这一次,不等他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吟诵完毕,两人的头顶上方,已经是一片清明,阳光普照,连一丝一毫的“浩然正气”都看不到了。

此时,王仲才把这片《国策论》第三千字的部分吟诵完毕,剩下的,却是再也无法吟诵得下去了。

已经没有了“浩然正气”,再吟诵下去,也不会凭空生出“浩然正气”来。

所有充当评判的大儒,这会儿也都一个个双目出身,表情木然,一副魂游天外的模样。

王仲的身边,已经汇聚起了大量的“浩然正气”,足足占了方才那片云海的七分之一。

不难想象,等他这篇《国策论》吟诵完毕,直接将半数以上的云海纳入到他这一边,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只是,他已经没有机会展现这一神迹了,因为,剩下的七分之六片云海,这会儿已经被孟斯傲一首借着一首的诗篇,统统给揽到了他那一边。

足足六倍的差距,这差距大到了可以完全忽视众位大儒评判存在的地步!

只要不是个瞎子,就算脸皮再厚的人,在这种差距面前,也不敢无耻到说两人是旗鼓相当、胜负只是差之毫厘这样的圆场话来。

完胜!

轻松完胜!

看看孟五少那意犹未尽的模样,众大儒简直无法想象,这位靠山侯的脑子里,究竟还有多少首这样的传世诗篇——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诗文,他们一首都没有听过,一首都没有!

“这一定是‘圣人经典’中的传授!不,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做出如此数量的传世诗篇来!”杜子昂喃喃自语着,看向孟斯傲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火热和坚定,“无论如何,就算真的当门生,我也要死皮赖脸求到这部‘经典’!这简直是我辈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珍宝!”

“王仲败得不冤。”岑灿深吸了口气,也是喃喃自语道,“换做是‘至圣阁’的所有大儒一起上,在‘文气’这个层面,只怕都未必敌得过靠山侯!这部‘圣人经典’,实在是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他居然真的领会贯通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有靠山侯在,这一届的‘百院争鸣’,只怕我先圣书院是稳坐第一了。”一名先圣书院的大儒无比兴奋地自言自语着。

“文治武功,武功我大离已经快要具备,只要能在文治上拿下这个名分,就算是‘至圣阁’,也无法在制衡我大离的崛起!”两名皇城的大儒,似乎正在遥想美好的未来,双目之中,满是激动异常的神采。

此时,第一炷香,才刚刚燃尽。

三炷香为时限的比斗,剩下的两柱香,这会儿却完全已经没有点燃的必要了。

“王仲大儒,以我现在的才学,在你们‘至圣阁’顶个大儒的名号,不算是恶心你们‘至圣阁’了吧。”孟斯傲也不理会身遭这片“浩然正气”云海,往前走了几步,看着一脸表情复杂的王仲,微微一笑道,“跟你比这一场,只是让你明白,龙渊阁的那一场对赌,本少爷不是要占你们‘至圣阁’的便宜!本少爷得圣人传道,只因为养气时日尚浅,所以还没有凝聚出属于自己的‘经典’罢了。”

顿了顿,他看了一眼脸色由兴奋迅速又变得惨白的孙牧之,淡淡说道:“至于你这个小书童,本少爷大人有大量,懒得跟小孩子计较。只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的教训,以后最好给我收起那盛气凌人的态度来,否则,将来再踢到铁板,别人可没有本少爷这么好说话。另外,‘至圣阁’入名册的事情,赶紧抓紧时间给我办好了,否则,小心我上门踢馆去。”

他说着,很是肆无忌惮地哈哈一笑,不再理会王仲的反应,转而朝两侧的大儒们拱了拱手,感谢道:“劳烦诸位了。”

众大儒正要客气,杜子昂杜夫子却是旧事重提道:“靠山侯,你既然已经领悟了圣人的传授,那便等于是圣人的弟子,老夫虽是大儒,但正所谓学海无涯、达者为师,所以还是请靠山侯收下老夫这个弟子吧。”

“呃……”孟斯傲顿时一愣,跟着笑笑道,“杜夫子言重了,我再狂妄,也不敢让您老当门生啊——这要是被我家老爷子知道,我这两条腿,还不都得让他老人家给打断了。”

“护国公那边,自有弟子亲自登门解释,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杜夫子卖起脸皮来也叫一个彻底,这张口闭口的功夫,直接是以弟子自居了,强行要坐实这师徒关系。

其他几位大儒见状,也纷纷有样学样,集体甩无赖卖脸皮道:“正是,护国公那边自有弟子们去解释,绝对不会给恩师带来麻烦的。”

岑灿一脸的尴尬。

褚老三人的脸色也是有些讪讪。

这些耍无赖卖脸皮可都是他们同一辈,相互往来都二三十年了,这眨眼间就集体要作了孟斯傲的弟子,而他们四个好说也比孟斯傲高了至少一辈,这不是等于比这些老朋友高出了两辈,这以后还怎么交往?

孟五少也没料到这些大儒卖起脸皮来是这么的豪放,一时间又囧了起来。这要是真点头收了这些大儒,保管“至圣阁”那边会集体买凶来干掉自己这个无法无天的狂徒。这要是不收,看这帮大儒的架势,脸皮都已经卖彻底了,肯定是不会干休。

“那就当是代我孟家那位‘亚圣’先祖收的门生吧。”权衡了片刻,孟斯傲只好扯出那位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孟家“亚圣”来当挡箭牌,“至于我和诸位——”

“那自然是平辈论处了。”杜子昂连忙接话道,同时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其他大儒也无不是松了口气。

卖脸皮卖的是一个冲动,这要是真当了孟斯傲的弟子,他们的一世英名也就毁于一旦了。

不过,好在靠山侯是个知进退明事理的人,扯出了孟家那位“亚圣”先祖来,这样大家脸子上就都过得去了。不但过得去,反而是脸上有光——

亚圣的门生,这地位,貌似比大儒还要高出一些啊!

“既然靠山侯代‘亚圣’收门生,不如也收了我们四个吧。”陆离这时候也是开口了。

第687章屏西(上)

卯时整,悠扬的钟声伴随着司职太监那公鸭嗓子一样的一句“上~~~朝~~~~”声,在朝明殿外远远地传荡了开去。

不少大臣的手里,还有没来得及吃完的包子、糕点等早食,听到这伴随着钟声传来的“早朝”声,赶忙加快了速度,边走边囫囵地把手上剩下的早点往肚子里塞。

其中一个,临跨进朝明殿前,才把最后一块桂花糕给塞进嘴巴里,边低着头往前走,边拼命地咀嚼着往肚子里咽。

两个站在朝明殿正门前的司职太监,都有些奇怪地互看了一眼,搞不明白这些大臣们今儿个是怎么了,一个个好像一天一夜没进过食似的。这早朝要是没什么事儿,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也就散了;就算有事,多半也没超过一个时辰的,有必要在这之前吃这么多东西么?

这两个小太监在那狐疑着,这些进了朝明殿的大臣,这会儿也正一个个地犯着狐疑——

那个嘴巴里像是装了连扩机弩,能不带喘气吐上好几个时辰口水,掉书袋子掉到人想睡觉的“至圣阁”大儒呢?怎么一路上走来,都没有再看到这家伙的马车,这会儿更是连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妈的!这孙子该不会不来了吧?”一个位置排在中游,身处人堆之中的官员小声嘀咕了一句,很是有些愤愤道,“为了对付这个口水狂,我可是比平时多吃了五只包子!妈的,这会儿肚子都涨得难受呢!他要是不来,我岂不是白受这罪了?”

“你别说了,你才多吃了五只包子而已,我特么整整吃了平时的三倍量的早点!这会儿肚子沉得跟吞了一个秤砣似的!”他身边的一个官员托着肚子,哼哼唧唧地抱怨道。

“你们两个,别抱怨了,大家都一样!”两人身前官位更高一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