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李本风的三宫六院 >

第2部分

李本风的三宫六院-第2部分

小说: 李本风的三宫六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不想想别的,只管吸风饮露,体验把仙风道骨的神奇。
    ……
    神奇过后,就该解决五脏庙的问题了。他的肚子已经在严重抗议了。
    饥饿感出来,李本风特别想吃馒头,热气腾腾的馒头,口气吞下去十几个才感过瘾。
    还好山上果树种类繁多,结的果子够大够多,充饥不成问题。李本风看到离自己最近的土岗上有几颗桃子树上的桃子特别大,便连蹦带跳地就奔过去了。
    伸手刚想摘,蓦地里却有人断喝:“大胆的小子,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白吃吗!拿钱来!”
    李本风心中惊异:仙山之中难道有劫匪,或者山贼?
    别眼看时,却是位穿着玄衣的道士。看到道士,李本风提着的心放下了,道士做劫匪的机率不大,有八成的道士都是助人为乐以长功德的。
    “小子,为何立而不跪!”看着还算面善,穿着打扮亦能过眼的青年道士左手掂着只桃子,右手拿把木剑,颇有章法地切刀,吃口,颇食人间烟火的随和。道士坐在树上,眼睛却看着旁边的即熟的野味儿。

()免费电子书下载
    把破禅杖斜插在两块青石的缝隙里,只野兔和只野鸡挂在上面烤着,下面是燃着的柴火,那火借着野物烘烤不断滴落的油,越发得红火。看样子,这是青年道士的即将功成的道大餐了。
    架子上的野物的香味儿,吸引了李本风的全部注意力。他没理会青年道士的话,肚子里咕咕噜噜地,恨不得手只兔手只鸡,大快朵颐。
    “想吃吗,得拜师父才成。”青年道士轻飘飘地从树上落下,伸手探入火中,翻了翻野物,“我这烤野物的功夫,从来不外传的,今天,我这卦相上有吉相,我看你小子的那双手倒很适合学我这最得意的道法……跪下磕个响头,咱们这师徒的名份就成了。”
    说了半天,这道士要寻的是个替他打点日三餐的徒弟。
    李本风木头人样地立着,话更不说半句。他心里腹诽:饿者不爱嗟来之食,下跪拜师这事体更是马虎不得。如果真的是大德有道的师父,断不会求人拜的。
    青年道士看破李本风的心思,嘿嘿笑,“食色性也,人饿了得吃饭,你不会是赶着去投军的吧……你这年纪,做武夫,差强人意。不过,你要真有投军的意思,小道不妨告诉你,要投现在该去投隋军,陈叔宝那粉词堆砌的皇朝该寿终正寝了,隋军的贺若弼,韩擒虎这两个屠夫,都可堪你投靠,你小子要是会几下子的武夫之技,没准儿也能混个百夫长千夫长的。”
    “请问道长,现在何年何月,小子初来贵地,人生地不熟,实在是头雾水,还望指点迷津。小子姓李名本风,请教道长道号,”李本风开口说话了。
    他说话的口气绝不似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咦!”青年略感诧异,“你这小子有些古怪,说话怎么老声老气的。”青年道士看了李本风眼,接着又看了眼。
    似乎还嫌不够彻底,干脆放下手里的桃子和木剑,走到李本风跟前,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瞧了。
    瞧完了,却摇头:“可惜啊,非大根器也。”
    青年道士叹气的空当,李本风已经吞掉了两个桃子。他的本意是弄条鸡腿或是兔腿,可是,壮了壮胆,也没敢伸手——担心这道士非是善类,若因为时的贪口,让这道士逼着学什么烧烤做饭之道,自己岂不又成了受人指使打杂跑腿儿的没盐没油看人脸色的鄙贱之人!
 第三章 皇家疑问
    有了吃的开始,也就有了可以商量的余地,也有了对各自家底儿的交流。
    李本风知道了青年道士的名字叫袁正喜。他也不是什么道士,是个想练点高难度武技,然后投到军中,混碗饭吃再瞅机会混个官半职的有志青年。
    从袁正喜的嘴里,李本风又获知了自己所处的朝代概貌。时势是后陈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大隋王朝厉兵抹马铁甲坚船,陈兵江边五十万,已经剑指建康。
    季节则是春节将近。即亡之朝的臣子和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们正煞费苦心地忙着迎年奢春,为后陈南朝的艳扬绮靡再注上不可抹灭的笔辉煌。
    听说李本风会医术,袁正喜也不苛求跟眼前这个稚童之貌却老成持重腹内有诗书的怪人的师徒名份了,改以兄弟相称。
    “本风老弟,咱们做兄弟就做兄弟了,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话直说。兄无父无母,不知自己什么来历,却有鸿鸟之志,刚才所讲的投军以求通达,只是暂时之计,兄真正属意的是学道,”他说着话,用手指了指对面山上的庙,“或者是进佛门,这才是真正地人上人的活法。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咱们贫苦之人,当不能梦里想着什么天天白面馒头吃着鸡鸭鱼肉地混吃等死。”
    说到激动之处,袁正喜站起来,拿起放在青石上的木剑,双手使力,将木剑断为两截,“兄看你虽非大根器之人,却也非是田下拖泥之辈,今以断剑明志,他日咱二人若有长进,必在此会,以壮胸怀!”
    李本风心里却略略有些失望了。自己这穿越重生跟死神的使者风花雪月红红白白曲曲折折的,硬受了轮回的大难,至不济也该有点奇遇,得点奇功异书啥的,可是,这……遇上的竟然是跟自己同是贫苦同是贱命的无根器之人。
    李本风已经跟袁正喜探过“大根器”之说。袁正喜讲,举凡大根器者,必有异于常人的根骨。听那边庙里挂单的大智和尚讲,身具大根器之人,闻千悟乃万人难求,而无师自通夜间能大彻大悟的,则是上上根器。佛有释伽舍身伺虎,发“我为佛而来“的宏愿,那真真才是我辈企及不了的。
    “舍身伺虎很难吗?”两人吃完了鸡兔大餐,坐在块兀立的十多米高的青石上,感受着浩浩的暖软的南风,等袁正喜又风起云涌地讲到那位大舍大得的佛家大悟大成就者的根器故事,李本风愣愣地插了句。
    “难道本风兄弟已经试过?”袁正喜甚是诧异,眼放精光地又以他所悟解的佛道识人之术对李本风察看了番。
    “我觉得吧,这做人其实先得二三四的来过,尝得个中滋味,才会在愚在迷中有悟,才会得慧识,也慢慢才会培根固基,以至身通圆达,再图修为上的登峰造极。如果不通四五,贸贸然就去以身伺虎割肉喂鹰,怕是会伺虎不成反害己……”李本风知道了袁正喜的贫苦身份,这话说得也就至情至性到边儿到沿儿了。
    “老弟,你……兄的做为不幸被你言中了,兄在三个月前,真的以身伺虎……唉,结果……可想而知……”袁正喜毫不做伪地说了大实话。他脸色有些讪然,不过,却打算把自己以肉身喂虎差点儿葬身虎口的壮举和盘托出。
    “喜子,时辰到了,赶紧去练武崖!”
    山道上飞奔而来个壮硕的和尚,大老远地就喊上了。
    袁正喜转头朝山道了上看了看,便对李本风道:“兄弟,咱们就此别过,兄要跟大智这酒肉和尚切蹉半个月的武技,若有所悟,定跟本风老弟参详。”
    说完话,纵身,从青石上跳了下去,迎着大智和尚,顺着往后山去的山道,大步流星地走了。

()
    李本风看着二人去远了,便抓着袁正喜用藤条结的绳子,慢慢地从青石上溜了下来。
    此时,正是正午。雾气已经散了,山腰的条宽路上,隐约可以看到有行路之人。李本风信步下到山腰,走在了有肩之宽的石板路上。
    该考虑怎么生活了。李本风心里盘算:袁正喜所讲的投军之路也许能成,去了军中,自己所学中医,正好能派上用场,至于打打杀杀的事,就让袁正喜这样的敢于以身喂虎的人去干好了,自己熬药行医,图个自在清闲,军饷估计也少不到哪儿去。刀头上舔血这营生,不论在哪个朝代,都不是最有前途的职业。
    给军头们救救死扶扶伤,没准儿哪天救了个举足轻得的人物,下子就能吉星高照,洪运当头。
    老李的心绪到现在也是繁乱的,或者说仍处于种激动的臆想之中。在某个相当YY的盛世下贫贱地打算得过且过的老李,下子就这么穿到了个自己曾灯下阅研的朝代里,还跟个有志学道的将来或有可为的青年吃了鸡兔野餐,进行了道家和佛家的某些层面的较有深度的交流,这应该算得上奇遇了。
    只要所处的这个朝代有四五成象史书上说的那样的让只知唱吟玉树后TING的可爱有余的胖叔宝的后陈南朝痛痛快快地灭亡了,励精图治的隋文帝杨坚历史性地统了中国,那接下来就是小老百姓过舒心日子,百业俱兴,让有志者事竟成的大好时光。
    我这未来时代的中医博士当有用武之地——照目下的情势来看,这不成问题。
    可是,这样想着的时候,老李又禁不住地连连摇头:皇权这种东西,是只为少数人谋福享乐的工具,是弄权者的冒险乐园,小头草民就算有出类拔萃者,也只是偶露峥嵘而已。
    李本风所承的中医家学,虽是中医的范畴,可也没少学了皇朝霸权之类的是个男人都要热血阵子的东西。
    皇朝更迭的历史,无非就是成王败寇兵暴权谋,与小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有什么相干。自己发小生活的天莱山下的世世代代犁地自养的乡亲,就算数到十八辈儿,大都也还是撅着屁股犁地刨食的。翻翻覆覆兴苦亡也苦的经历了多少朝代,也仍然是草头贱民,能自给自足花钱不愁的就算祖坟上冒了青烟了。
    说来说去,贱民的生活,从来就没得过皇帝们的恩赐,要想活得自在逍遥,还得靠自己。
    读书求学,改变命运,纯他娘的扯!我李本风十二年的苦学熬煎,还赶不上街头卖假药的。
    路上的闲走,随想,没能给李本风个很明确的穿越后规划。
    “干脆随遇而安吧,要是袁正喜和那大智和尚的比武,真的能来硷的实质性突破,就随他到军中凑合凑合,先有个不用愁日三餐的地方再说。”李本风没来由的觉得,袁正喜这硷能给他带来好运。
    如果以后能再遇上次跟曼珠和沙华这两位地下使者般的奇遇,咸鱼翻身也不是没有可能——惊诧过后,他竟然对曼珠和沙华重又生出了某种模糊的没办法诉诸语言的念想,竟然回味起跟曼珠在轮回之船上的相依相偎的滋味儿。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地,李本风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那个有庙的山上,自己已经站在庙门口了。
    庙里没有善男信女的香火。冷清得狠。
    李本风围着庙转了圈儿,也没看到有什么主持,或者知客僧类的跟他搭话。
    庙门是开着的。庙里有佛像,抵近看了,才知道供的是座慈佑大自在菩萨的金身。
    “哪里来的野孩子,鬼头鬼脑的不守规矩,到处乱弄乱看。”道女声在李本风的身后响起。
    “我,我是来旅游的。”李本风慌不择言。
    “什么鬼话,这么小的年纪说谎都不脸红。”随着又道虽是严厉却也不乏柔和的清音,位拿着条帚的素衣姑娘脚迈进了佛殿。
    李本风扫了素衣姑娘眼,赶紧低头拱了拱手,“在下姓李名本风,初来贵地,不懂规矩,还请姑娘多多担待。”
    “担待担待,看你本正经地跟袁正喜那小子讲佛论道,师姑我就决定要担待你了。”素衣姑娘把手中的条帚递到李本风跟前,“拿着,以后,你只要每天替我打扫庙殿,就可以上我这净土山来逛逛了。
    李本风接过条帚,小声嘀咕道:“你也是小小年纪,没来由的当个大男人的师姑,说出去会羞人的。”
    他听素衣姑娘的口气,听到她跟袁正喜颇是熟稔的话,心里已然明了,此女可能是某位有身份的贵夫人的侍女,是为即将进庙烧香的夫人打前站来了。
    此庙若是有贵夫人时常光临,怎么会冷清到如此的程度。
    “小鬼头,呆着发什么楞,快扫院子去,夫人就快来了。”素衣姑娘伸出白嫩纤细的手指在李本风的额头上轻轻点了下。
    李本风受了这点,脚下有些发飘。素衣姑娘的长袖撩动中,他敏感的中医嗅觉,嗅到了淡淡的宫庭香味儿。
    此种熏香,若不是皇家所用,断不会有多达七种以上的昂贵中药。

()
    真小看了这个素衣姑娘,难不成她是宫里某位常临寺庙敬佛的妃子的贴身宫女?
    存了这么个皇家疑问,李本风乐颠颠地奉小师姑之令扫起了院子。
    素衣姑娘在旁指指点点,指挥得李本风跑东跑西的,副拿定了师姑辈份的神气。她看李本风的眼神越来越慈祥,说是李本风要是表现得再好点儿,等夫人上完香,念完经走了以后,教李本风个飞燕撩水的入门轻功。
    前提当然是,李本风要有模有样地叫她三声师姑。
 第四章 通道
    又擦又扫地忙碌了个多时辰,却没等来所谓的皇家夫人。
    有两位轻功已具相当火候的劲装汉子奔到山上,跟素衣姑娘嘀咕了几句以后,匆匆而去。
    素衣姑娘颇是惆怅的样子,冲山下招了招手,随即,群身穿高档袈裟的和尚呼啦啦下子冒出来了,相当娴熟地各就各位。
    李本风低声问庙门口的小和尚:“你们这庙怎么回事?怎么连点香火也没有,怎么会让个黄毛小丫头指挥?”
    小和尚合掌诵道:“小施主,快些下山去吧,不该问的不要问,天色已晚,净土庙从不收男施主过夜,阿弥陀佛。”
    李本风讨了个没趣。
    只能深度腹诽:此庙来路不正,非奸即盗。那个素衣的小姑娘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却颇有江湖习气,那两个劲装汉子若不是刀头舔过血的军汉,有八成是惯走夜路的匪类了。再看和尚们的高档行头,确实很高档,可是却别扭,好象是刚刚穿上似的。
    之所以用上了“高档”这样的语汇,李本风是觉得这帮和尚,缺乏和尚的那种和善慈悲的气度,倒是杀伐气甚重。
    此地危险,赶紧远离。
    李本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也不跟那位稍觉得有点儿善缘的小师姑打招呼了,也不找原路了,顺着庙墙,急慌慌地疾走。
    慌不择路,更顾不上看天色,这口气,走了约有二十多里山路。
    耳边听到呼哨呼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