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隋末我是帝王 >

第12部分

隋末我是帝王-第12部分

小说: 隋末我是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也不会料到我这个晋王心腹也在向九五之尊的位置努力吧!如今京城已经在握的掌握之中,只要调度得当,那么……”



“不行啊,”我使劲地摇了摇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凉秋的空气在晚上分外的让人感觉到凉,头脑变得清醒了些许,我渐渐的冷静下来。



“如今自己手中只有京城周围的十万兵马而已,相对于大隋朝那庞大的军队数量,这点人太少喽!而且京畿地方太小,四周东有汉王坐镇并州,虎视眈眈,西面杨素统大兵在外,军力强盛,南方张须陀、令狐熙、宇文述、郭衍等人个个手握重兵,都不是好惹的货色,本来北方只有少数边防军镇守,不足为虑,但是现在昌平王邱瑞打着巡视河东的名义,呆在上郡静观其变,任谁都知道这又是皇上的一招备用棋子,呀呀个呸的,杨坚这小子也够聪明的,他是看透了周围的局势,料知我不敢趁机谋反,怪不得这么大方呢!”



“诸位兄弟,没有人物的不要急,剩下的人明天到官署会齐,我另有任务交待,大家散了吧!”



第一卷 第十四回 梦里花落知多少



十月初八这一天,天色依旧没有亮,冰冷潮湿的雾霭还没有散去,昨夜的喧哗热闹痕迹残留,当已然鸡叫两遍,响彻全京城之际,刚刚从睡梦里苏醒的普通百姓们便开始准备为新的一天的生计而忙碌了。“吱扭吱扭”很多人刚一打开院门就被吓得缩回了头,随即就听“扑咚扑咚”的关门声不绝于耳。



“妈呀,怎么这许多当兵的?!”



“孩儿他爸,怎么还不去卖豆腐啊?”



“嘘…………,你小声点吧,还豆腐呢,我要出门一准就成了‘肉豆腐’了!”



“。。。。。。  。。。。。。”



“孩儿他妈,快插上门,回去接着睡吧!”



。。。。。。



京城的大街小巷,运河两侧,皇城四周,“锐健营”的官兵全副武装,四下来回巡视,不时有骑兵小队匆匆穿街而过。



运河上一艘艘的官船往来不绝,挎刀执枪的京兆府役卒在船上警惕的注视着岸上的动静,不时有几声吆喝叱骂传来,那是在搜查民船、花船以及达官贵人的水上庭榭。



九座城门一律设卡,锐健营的官兵和守城的官兵一起,盘查进城的百姓人等,凡是进城之人一律搜身盘问,一时间城门洞里聚集满了要进城的百姓,而城内一大帮着急出城的商贩平民则被轰到了一旁呆着。



“妈的,怎么还不让出城啊!我还等着交货呢!”



“俺的鲜鱼都快死光了,城郊刘员外家今天祝寿,正等着这些鱼呢!俺地娘睐,这可要俺命喽。。。”



“哎呀,我们几个文友要去城外会诗文,几天前就已经说好了的呀!这这这… ”



“老张,你他娘的再不出去;这担豆腐脑就要变成石头了。。。”



“直娘贼的,你以为老子不急啊,俄都要急出尿了。”



几个商家模样的人商量了一会,笑嘻嘻的凑到板着脸的城门领身边,偷偷的递上几个小银锭,小声道:“管事大哥,您老买点茶叶喝,我们急着赶路,您老看是不是能让我们先。。。。。。”



平日里收惯了小红包,见面都是称兄道弟,极好说话的城门领今天见到这些银锭却好似见到了烧红的焦炭一般,“呼啦”一把推开众人,后退几步,随即“嘡啷”一声,挎刀出鞘,刀锋外向指着众人,涨着大红脸厉声高叫道:“都给老子退后,上头有命令,最近几天全城戒严,只准进不准出,有敢违令者,立杀无赦!”



顿时,等待出城的数百人一阵叫骂叹息,老实一点的见不能通融也就散去了,只剩下百十号心急如焚的商家百姓,仍纠缠着城门领等人。有几十个性子急得则干脆高声叫嚷着要冲出去。



城门领眼都不眨一下,面无表情地冲城楼上挥了挥手,霎时间,一排利箭整整齐齐地出现在城墙垛口中,斜向下瞄着傻站在原地的一众人等。



“妈呀,快跑啊!”



百十人顿时一片惊呼,瞬间爬的爬,跑得跑,作鸟兽散。



“一群刁民!!!”



外城如此,内城更是戒备森严,赫连琮的部队站满了“御街”,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禁卫官兵钉子一般的披甲挎刀,对来往的官员个个虎视眈眈,搞得大家心里扑扑直跳。



玄武门今天加了双层岗哨,三十名大内侍卫和两百名禁军官兵把个城门堵得严严实实。



景阳钟敲了九九八十一响,在一众侍卫和禁军的护卫下,皇上的銮驾缓缓地行进到了平日里百官早朝,处理国事的大殿…………彰德殿。



“皇上有旨,百官早朝啊!”



以邵溢直为首的一众文官,和以“观德王”杨雄为首的一众武将,排列四列,鱼贯而入彰德殿。



几乎与此同时的时间,皇城和宫城的十几座城门一齐关闭,这可是大隋朝建都大兴城以来的第一次。



“万岁临朝,百官朝拜!”



“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史侍郎薛道衡站在皇上身侧,双手捧着诏书,郑重宣读道:“太子之位,实为国本,苟非其人,不可虚立。自古储夫,或有步菜,长恶不悛,仍令守器,皆由情溺宠爱,失于至理,致使宗社倾亡,苍生涂地。由此言之,天下安危,系乎上嗣,大业传世,岂不重哉!皇太子勇,地则居长,情所钟爱,初登大位,即建春宫,冀德业日新,隆兹负荷。而性识庸暗,仁孝无闻,昵近小人,委任奸佞,前后衍衅,难以具纪。但百姓者,天下之百姓,朕恭天命,属当安育,虽欲爱子,实畏上灵,岂敢以不孝之子,而乱天下。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并可废为庶人。顾惟兆庶,事不获己,兴言及此,良深愧叹!”



皇太子杨勇终于被废了,连同他的子女一并被废为庶人,成了地地道道的平民百姓。



杨勇面对父皇的诘责,跪伏在地上再三地磕头,道:“儿子罪大恶极,应该斩于闹市,以为后人鉴戒,陛下哀怜儿子,儿子及全家才得以保全性命,儿子不孝,叩谢皇恩浩荡!”说完,消瘦忠厚的脸上流满了泪水,打湿了衣襟。



皇上两眼之中满是哀伤,看着甲士将杨勇全家带下,满朝文武一片默然,有人怜悯,有人感叹,有人幸灾乐祸,更有人惴惴不安。



“自古以来,朝危国乱,皆邪臣佞媚,凶党煽惑,致使祸及宗社,毒流兆庶。若不标明典宪,何以肃清天下!”



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太子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等人被皇上钦点为罪魁祸首,一并处斩,妻妾子女统统没入宫中。



车骑将军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等四人“皆是悖恶之徒”,虽可免死,但活罪难饶,每人杖背一百,自身及妻子的资财田宅,统统没收。



而一直与杨勇交往甚为密切的小官吏,比如副将作大匠高龙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等人则被冠以“教唆皇子入歧途”的宵小罪恶之辈,命其自尽以谢其罪。



紧接着,又命大理少卿杨约担任主审官,在杨广的授意下,由被贿赂收买的前杨勇的东宫亲信总管姬威指任诬陷,逮捕了一大批有牵连或是没有牵连的官员属吏。



十月十一日,右卫大将军元胄被任命为监斩官,在广阳门召集中下级官僚数百人宣读诏书,层层传达,勿要每个人都听到明白。随后,元胄遵旨将被判死刑的人当众处死,以儆后人。



而前皇太子杨勇则由东宫迁居内史省,被软禁在一座冷清的四合院中,只有自己的几个妻妾相陪,几个老庸的太监和宫女伺候着,外人没有皇上的旨意,一概不许进入,高高的围墙和森严的看守,这一切彻底断绝了胆小怯懦的杨勇逃亡的可能。



不移时,皇上又下旨,命令内史省平素只按五品官员的俸禄供给杨勇一家。



观德王杨雄率领群臣并且代表百官向皇帝上表,对废皇太子一事表示拥护,称:“至尊为天下百姓割骨肉之恩,废黜无德,实为大庆,天下幸甚!”



为表彰有功之人,皇上赐给杨素府邸财物3000段,赐给元胄和杨约财物各1000段,作为奖赏。



杨勇被废的消息随着昭告全国的诏书迅速传遍了四面八方,也传到了并州河汾的一座山中。



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伫立在水潭畔的一棵古树之下,背着双手静静的看着宛若明镜的大水潭,老者的身后恭敬地立着几个年轻人。



好一会儿,老者终于长叹一声,缓缓地转过身,冲下面的年轻人苍老地言道:“老夫这几日夜观星相,紫微冲太白,黄道有偏颇,朝中将有真命天子复出,北斗倒逆,金星连接四方,此人将创下旷世霸业,‘金麟岂是池中物,风云一际便飞天’啊!徒儿们,太子已然被废,若是老夫所料不错的话,不出一月,朝中又将有大变啊!”



一个年轻人恭敬地询问道:“老师,学生应该如何应对,还请老师指点!”



老者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夫讲学授业十数载,为的便是要把你们培养成治国的能臣,开疆的名将,如今你们几个已然学有所成,又碰上了千载难逢的大好际遇,老夫顺天应时,便当放尔等出山,找寻明主,建功立业才是!哈哈哈哈哈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们的机会来了,年轻人!!!走吧,都走吧,我王通的徒儿不会差的,哈哈哈哈哈哈。。。。。。”



“魏征,你要去哪里啊?”



“我想先回一趟家中看望一下父母,十年没有见了啊!你当若何啊,薛收兄?”



“去京城!老师不是说了吗,明主在 。。。啊,听啊,老师在赋歌。。。”



“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



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



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



时异事变兮志乖愿违。



吁嗟之不行兮垂翅东归。



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



第一卷 第十五回 兵困舞阳



大规模的清剿和逮捕行动已经进行了三天,对于京城的百姓和朝中的官员来说,这三天是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恐怖的三天,几乎天天都有人被抓,天天都有人在菜市口被砍头。



杨广一党趁此良机大开杀戒,清除了一大批对自己不顺从的官员,百姓也是因此而遭殃。



根据《大隋律》的法律条文规定,一人犯罪,三族以内都要连坐。



杨约更是大兴冤狱,发了疯似地狂抓人,不论是谁,先打个半死,然后向其家人勒索财物,趁机大大地发了一笔横财。



京城四周有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又有重兵日夜把守,委实难有人趁机作乱。



但是,大兴城外却是另外一幅场景。根据候人和岚子的情报,有几个杨勇亲信不知从什么途径逃出了城,同走的还有杨勇的儿女数人,都藏匿到了杨勇的亲家翁淮阳王高颖在舞阳的军营中,而且,种种迹象也都表明了高颖正在积极收拢先前被杨肃分散的淮阳兵力。



“老王爷啊老王爷,我宇文成都正愁没有借口出兵搞搞你,没有想到你竟然会作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哈哈哈哈哈!”我顿时仰天大笑起来,搞得周围的将官们面面相觑,浑然不知所措。



“来人啊!击鼓升账,传令全军准备出发!哈哈哈。。。”



“高颖未经皇上许可,擅自抽调京城兵马,聚集重兵,阴有所图,已经严重影响了皇上搜捕乱党的计划,而且根据情报显示,先前本将军信任有加,被派去执行任务的数名‘虎卫营’将领已经被人收买,私自放走了一伙乱党分子,果真是大胆包天啊!如今城中乱党已然清除贻尽,京城明天就要解除戒严了,今天我们羽林军倾巢出动,到舞阳镇找淮阳王爷要人去,下面分派任务!。。。。。。”



三万禁卫铁骑分成左右前后中五队,梯次从军营出发,目标…………高颖淮阳军驻地…………舞阳镇。



舞阳镇位于大兴城东南二十里的一处平原,名义上是一座小镇,其实却有着近三万的常驻居民。



由于此地距京城太紧,而且位置重要,因此在开皇四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整治,不仅扩大了城镇规模,而且按照要塞的标准修筑了一系列的城防工事,光是城墙就有近四丈高,仅仅比大兴城矮一点而已。



如此重要的堡垒自然平时要有重兵把守,兵部在此地设了一个守备衙门,由一名从四品游击将军率领两营府兵常年驻守。



高颖被召进京后,皇上亲自安排其部队进驻舞阳城,为的就是万一京城有变可以兵发立至,同时如此近的距离驻守着一枝忠于皇帝的大军,本身就是对心怀异志的人一种震慑。



高颖显然早就有所防范,禁卫军的前队来报:舞阳城四门紧闭,城上布满全副武装的甲士,城楼上高插帅字旗。



三万禁卫军陆续来到舞阳城外,根据事先的计划安排,每座城门方向都有5000官兵围困,而主队则直扑东门。



排在最前面的是五千名重装骑兵,厚重的青铜盔甲连人带战马遮了个严严实实,一丈多长的骑枪牢牢地握在手中,形成了一个三里多宽,五重纵深的坚固的长条铁甲方阵。



距离他们一箭远的后面就是两个5000人的方阵,由轻装骑兵和弓骑兵混合组成。



作为主将,我和一群将官不下策马奔至重装骑兵的最前方,距离城头约有两箭的距离。



数万人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城池。



刀枪在城头晃动;旗帜在风中呼呼啦啦的狂舞着。城头不时有人影晃动,隐约有叫骂声和号令声传来。



这是我担任宇文成都这个角色以来的第一次率军干仗,而且头一个对手就是久经沙场的开国勋将,这还不算,更糟糕的是,至今仍然不知道高颍到底回收了多少部队,城中守备队估计是加入了高颍军团。



“唉,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我是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不知道,天啊!真后悔没有事先让岚子派人侦察一番,如此莽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