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鱼跃龙门(重生) >

第43部分

鱼跃龙门(重生)-第43部分

小说: 鱼跃龙门(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京城那些诡秘的风云她们两个都没有经历过,不知道其中的险恶之处。李鸿过给她们两人写信的时候也多是报喜不报忧的,她们便不知道李鸿过在其中所经历的风险,只是知道她们家的鸿哥儿现在有出息了,升官儿了,还能日日陪在皇上近前,大有前途。
    赵庆诚和李鸿过在信中会写的东西就多一些,但是为了不留把柄,他们在心中也会写得很隐晦,避免信在路途之中被人截取,或者是被人偷看,从而产生不好的后果。
    所以,赵庆诚隐约知道一些京城里面政治斗争的风起云涌,但是细节却不清楚,只是知道自己大伯赵志远、大哥赵庆诚以及小舅子李鸿过都是站在皇帝一边的。
    有鉴于此,赵庆诚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桃园县里面也不敢太过亲近于沈相的人。只是后来,随着皇上的落败,随着沈相的势大,他心中便有了些动摇,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对沈相集团的人严词拒绝,而是虚以委蛇,甚至有时候怀着点儿两边都想讨好的意思。
    虽然赵庆诚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小角色,根本代替不了赵家这个士族大家的整体观点,虽然知道自己的伯父赵志远才是掌舵人,虽然知道如果皇上落败,那么必然会牵连到自己,自己也落不了什么好处,但是他心中的天平还是忍不住向更有权势的沈相一边倾斜。
    他乃是庶子出生,不像他的哥哥赵庆泽一样,学的都是古来圣贤之言,平日生活中也以此为标杆要求自己,心直口快,存着正直之心。
    他从小就是一个备受欺负的庶子,嫡母虽然在物质上没有克扣过他的,但是对他的那一脸厌倦和鄙视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哥哥是不同的,从小就知道仆人们都敢不屑地看着他,甚至在自以为他听不到的地方用“那个贱种”称呼他,用“那个小贱人”称呼他的生母怜月姨娘,其中的鄙夷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嫡母平日里就这么称呼他们,仆人们怎敢有样学样?
    事情的转机在他启蒙开始念书后,父亲赵志刚将他和哥哥一起送到了赵氏族学之中,与后宅的妇人和仆人们分割开来,他再也不用背负着庶子的身份,那里给了他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只要成绩好,能一路高中,哪怕你是庶子,别人也会佩服你,高看你一眼!
    所以,赵庆诚念书的时候从来都是花十二分心思的,比赵庆泽刻苦很多,但是不知道上天是不是给了赵庆泽更多的灵性,或者是赵庆泽比他大一岁真的有很大的优势,总之他与自己的哥哥赵庆泽总是同年考中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而且名次都会比哥哥要差一些,从未真正在科举上赢过哥哥。
    赵庆诚有时候会暗搓搓地想,自己的堂弟赵庆康是个不中用的,到了这把年纪才堪堪考中童生,连秀才都中不了,还拖着这么一副病怏怏的身子,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去了。也难怪大伯会这么喜欢哥哥赵庆泽,简直把哥哥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疼爱。如果没有哥哥这个珠玉在前,是不是大伯父的一腔心血就会倾注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自己就会得到大哥那样的资源?
    能留在翰林院之中,哪怕是以庶吉士的身份,日后有封侯拜相大有可能!可惜这个机会大伯给了哥哥赵庆泽,而自己只能被分派到桃园县这么一个地方来做县令,期间的差距何止天渊之别?
    的确,父亲为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所得到的这些比起其他家的庶子来说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但是人总是有往上爬的野心的。而庶子的身份更让赵庆诚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也更让他渴望得到权力,站在比以前那些他仰望的人更高的地方!
    赵庆诚想着,如果日后小皇帝落败,那么大伯和哥哥可能还会感激自己,因为自己亲近沈相的做法,才使得赵家没有落败,没有被抄家灭族。
    而如果万一日后是沈相落败,那么小皇帝看着大伯和哥哥的面子,也不可能对自己怎么样,最多是少升一点儿自己的官儿罢了。
    可是自己从七品的县令起步,五年才能考核一次政绩,这辈子也爬不到二品的官位,也入不了朝堂议政了,再打压一下又有什么损失呢?哪里像哥哥和小舅子,从翰林院起步,现在已经做了天子近臣,那种升迁速度是无人能及的。
    但是要掉下来永不叙用可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选了一边站队就是这样的,要么是天堂,要么就是地狱,没有中间地带。不如他这样的选择稳妥。
    而且赵庆诚也给自己的做法找了合理性来安慰自己的心情——古时的世家全都是如此的,分散投资,鸡蛋绝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好像有名是蜀汉丞相诸葛亮,他的哥哥诸葛瑾不也投身东吴,不管兄弟两个谁的老大做了皇帝,诸葛世家还是能一样的延续下去。
    他却不知道,墙头草却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他如果真的看好沈相,那么还不如旗帜鲜明的投奔沈相,趁着现在沈相得势的时候奔一个好前程,也算是奋力一搏。他这样两头摇摆,现在当权的沈相不会信任他,现在就给他很好的资源,助他上位,日后沈相落败皇帝上台之后,想到他之前的举棋不定,却也不可能会中用他。
    不过虽然赵庆诚在政治上糊涂,有些拎不清,但是他对于后宅的处理上却是脑筋非常的清楚的。像他这样经历过后宅斗争的庶子,更能明白女人心,明白后宅是一个怎样可怕的地方,明白妻妾从来都不可能和睦相处,所谓的娇妻美妾兼得只不过是男人的美好想象而已。
    所以他为了拉住小舅子李鸿过这条线,这次终于没有食言,在元宵节后来桃园县赴任的时候就狠心将柳絮留在了京城之中,并未带在身边。
    李徽不在的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偶尔会收用一些女子,但是却有着自己的原则——政敌送来的女子不用,日后会留后患的女子不用,难以打发出去的女子不用。在受到信知道李徽和李蔡氏一起坐船下江南的时候,就立时将后院中自己收用过的女子都打发了出去,还李徽一个清净的后院,免得影响她的心情,让她不能好好地安胎。
    因此,在李蔡氏和李徽到来后,看到的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后院,一个非常模范的丈夫,使得李蔡氏的心情开朗了不少,有些相信了自己的女婿之前不过是一时糊涂,其实心中还是有自己女儿的,为女儿日后的生活少了很多担忧。
    也或许不是李蔡氏看不出来猫腻,而是她欺骗了自己,强迫自己去相信徽姐儿找到了个好男人,日后一定会幸福的。人很多时候总是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一面。
    但是李徽却和李蔡氏不同,她想要追求的那种夫妻同心的理想生活已经像一个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现在的她已经再不能信任赵庆诚了,哪怕他现在做得再好,李徽还是不可能全身心地为他付出,不留给自己任何后路了。
    现在,李徽的想法只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她要在赵庆诚还愿意对她好的时候将孩子好好生下来,争取多生几个,稳固自己的地位,抓好经济权力,免得自己日后落不了好,免得自己的孩子日后被庶子压在头上。
    她现在已经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妹妹李妍和弟妹方宝英那种少女情怀了,已经没有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期盼,心心念念的只是怎么当好赵李氏,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争取多一点儿的资源,过得更好一些。
    不过不可否认,清净的后院还是给了李徽很好的心情,起码不用伤神费脑子去和各种女人斗,防备各种不知道何处而来的冷箭,不用随时提心吊胆的。在加上李蔡氏这个有过很多生育经验的人的悉心照顾,李徽这一胎养得十分安稳,感觉不怎么费力就到了9月初生产的时候了。
    因为是县令夫人生产,赵庆诚自然是早早就找来了整个桃园县最好最后名的几名稳婆候着,等到李徽发动的时候就一股脑儿地将她们都赶进了产房好好伺候着,还有几个医生和赵庆诚一起在产房候着,避免产妇有什么不测。
    赵庆诚对于李徽这一胎也十分的上心,这可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啊,他赵庆诚也算是有后了!而且这也许是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唯一胜过哥哥的一件事情了——哥哥嫂子迄今为止还未传出怀孕的消息,赵庆康更是连成婚都未曾,他的这个孩子就会是赵家这一辈的长子或者长女了。
    怎能让他不激动?
    赵庆诚听着产房之中李徽那一声高过一声的叫喊,心中越发的急躁了,两腿像是不停使唤似的停不住,一直不停地在产房外面转圈,把两个和他一起等候着的老大夫也刺激得心烦意乱,满头冒汗。
    终于,一个稳婆掀了帘子出来,对他说道:“恭喜赵大人,喜得贵子!”
    赵庆诚一愣,脸上乐开了花,说道:“儿子!儿子!我赵庆诚有儿子了!”然后立时就要往产房里面冲,去见见他心心念念的儿子。
    可是他却被稳婆那庞大的身躯挡住了,一点儿都挤不进去,那个壮实的产婆拦着他说道:“赵大人,产房不洁,您可不能进去!放心吧,等他们在里面把小少爷洗净穿好衣服,会抱出来给您这个做爹的看的!”
    正说着,就听见一阵轻微的孩子的哭声,赵庆诚的眼光立即被吸引了过去。之间着一个稳婆掀开了帘子,李蔡氏笑眯眯地抱着一个小布包出来了,对赵庆诚说道:“姑爷,快来看看你的乖儿子,我的乖孙!”
    赵庆诚激动地冲过去看着小布包里面那个还未睁眼的小生命,伸出手去想要摸一摸他的脸,可是又怕自己手重弄疼了他,弄伤了他,只得硬生生停住,手指有些发颤地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蔡氏笑着说道:“姑爷,你来抱一抱孩子吧,放心,我们已经把孩子都包好捆好啦,你轻轻地抱一抱他,绝对不会伤到他的。”
    赵庆诚这才欣喜地抱住孩子,笨拙地抱着他,动作僵硬地不行,可是满脸却都是为人父的喜悦,满的都溢出来了。
    李鸿过和方宝英收到信之后自然也是欣喜不已的,更高兴的是再过三个月,也就是腊月的时候,李蔡氏、李徽就会和赵庆诚一起带着孩子回京了,他们到时候就能见到小外甥了。
    这件事的喜悦冲淡了李鸿过对朝局之事各种不顺利的不快的感觉,对方宝英笑着说道:“宝英,你看姐姐都已经给姐夫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了,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小宝贝啊?”
    自然是引来了方宝英对他的一通粉拳。
    腊月的时间转眼就到了,不止是李蔡氏、李徽、赵庆泽带着快满百日的小孩子回京了,李妍和钱戴承也兴冲冲地回来了。
    这一次他们两人可不仅仅是游玩了一趟回来这么简单,而是带来了好多西洋那边的新鲜货物回来,而且也联系好了长期供货的货源,准备在京城里开一个洋货铺子了。
    这一个新年李家人过得都特别的开心。

☆、第62章 李妍发飙

第六十二章李妍发飙
    欢欢喜喜的新年过后,李妍和钱戴承的洋货铺子就开起来了,这一次他们两人——或者说是钱家——可是大手笔,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东四十条那里购买了一溜儿八个门面八开门的铺面,全部好好地装修过,楼上楼下都摆满了洋货,一跃成为了京城目前最大最好的洋货铺子。
    钱明福还是挺有生意头脑的,他知道京城里面的各种达官贵人都是爱面子的,什么都只爱争个第一,所以他既然决定了要扶持儿子儿媳做洋货铺子,势必要大大出一笔钱将这个洋货铺子开成京城最大的一个,这样来买东西自己用或者是送礼的人才会多。
    说出去都长脸啊——我这个东西可是从京城最大的洋货铺子齐宝斋里面淘换出来的!
    相比起第一来说,第二第三那可是就不够看了,落了第一可不知道几条街呢。又不是科举,第二第三名也很了不起,大家也都知道,一个洋货铺子而已,你是第二的你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去宣传自己,说不出口啊!
    而且在李妍和钱戴承四处游玩的时候钱明福在京城里面可没有闲着,不仅将他的文房四宝铺子和古玩铺子齐宝斋开到了京城来,还通过赵志刚搭上了赵志远这棵大树,有赵氏家族罩着,在京城这个地界儿里,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做生意,又不是仗着赵家的势力欺人,倒也没有什么人来为难他,赵氏家族这棵倒也够用了。
    而且他还早早物色了地段和铺面,不管李妍和钱戴承这次回来准备做点儿什么生意,都给他们开一个又大又好的铺面。这不,李妍和钱戴承腊月里才回来说要开洋货铺子呢,正月里铺子就开张了!一点儿都不耽误时候!
    李妍的铺面开张,李鸿过和李徽自然是要随礼的,恭祝她们二人的铺子越来越红火嘛。于是李鸿过就根据前世去泉州看过一眼大海的记忆,结合李妍给他讲述的各种故事和景色,画了一幅“海纳百川”的画作送给李妍。
    李鸿过的画作自然是极用心、极好的,但是那笔字实在是写不出手,于是拜托自己的娘子方宝英在上面题字了。方宝英也不推脱,洒脱地在画上面提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几个字上去,将李鸿过作画和送画的经过写了一副小序上去,送给了李妍和钱戴承。
    李妍和钱戴承看到了这幅画可是激动不已,同样激动的还有他们两的老爹钱明福,钱明福接到了画之后手都是抖的,就连嘴唇都抖得说不出话来了。
    早在永平县城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李鸿过画技非凡,不弱于当今大秦的国手,现在一看,经过了几年的磨练之后,李鸿过的画技更加有所长进了啊,还好自己儿子有幸娶了李鸿过的姐姐,否则等闲的人,哪怕出多少银子也得不到李鸿过这样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啊。
    挂起来,一定要挂起来,就挂在齐宝斋那个洋货铺子的正厅里面,每一个进来买东西的客人第一眼就能看见这幅画,一瞬间就把齐宝斋的档次提升了好几档有没有?有没有?
    相比之下,李徽送出来的礼物就有点儿俗气了——全都是现银,而且是好大一笔的现银。
    李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