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103部分

大唐极品闲人-第103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咬金闻言就楞住了,他虽然不学无术,但汉之所以灭亡的原因还是知道的,要不是因为土地兼并,如何会发生黄巾起义,要是没有黄巾起义,汉室的江山也不见得就会灭亡。。

    程咬金想到此处,面色渐渐变得灰暗,喃喃自语道:“似如此,士族岂不是要横遭祸事!”

    杜睿看着,心中反倒有些不忍,道:“也不见得!”

    程咬金闻言,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忙道:“你可是有主意可以解开此局!”

    杜睿道:“其实办法很简单,只要博陵崔氏肯交出所有土地,那么圣上总归会网开一面,但是涉险谋反的主谋和博陵崔氏的族长恐怕就要为了家族牺牲一下了!”

    杜睿说完,转身就走,能说的,他都已经说了,至于博陵崔氏会如何选择,那就不干他的事了。

    #¥#¥#¥#¥#¥#¥#¥#¥#¥#¥#¥#¥#¥#¥#¥#¥#¥#¥#¥#¥#¥#¥#¥#¥#¥#¥#



    麟德殿内!

    “父皇!”看着越发憔悴的太宗,李承乾的心中不免酸楚。

    被自己的儿子反叛,纵然是太宗这等英明神武的帝王,在强烈的打击下,也不免心神憔悴。

    “承乾!你来有事!?”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着牙说道:“父皇!儿臣想去宗正府看看青雀!”

    “什么!?”太宗闻言,直气的须发皆张,怒道,“看那个逆子作甚,他咎由自取,犯下了弥天大恶,谁都不许去探望他!你也不许!回去!回去!你来要是就为了说这件事,朕不要听!”

    李承乾哀求道:“父皇!青雀纵然有错,也还是父皇的儿子,是儿臣的弟弟,弟弟有错,儿臣这个做兄长的也有责任!”

    太宗怒道:“你如此说,可是觉得朕也有错,养不教,父之过,杜睿的那本《三字经》里可是有过这句话!”

    李承乾连忙低头道:“儿臣不敢,儿臣此去只是想劝劝青雀,让他认个错,父皇!要是青雀诚信认错,还请父皇能宽恕他!”

    “认错!他要是个能听得进去劝说的人,还能作出这等混账事,罢了!罢了!你要去便去,朕不管了!”

    太宗虽然面上恼怒,但是其实心里却非常欣慰李承乾的兄弟之谊,虽然不可能原谅李泰,不过让李承乾去探望一下,也还是可以的。

    李承乾闻言,赶紧谢恩,退了出去,当日李承乾便独自一人到了宗正府的内苑,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如今守卫森严,看守的侍卫带着讨好的笑容打开了殿门,有灰尘在射进来的阳光中扬了起来。

    太宗到底还念着父子之情,虽然将李泰囚禁,却没有怎么为难他,虽说这个宫殿远远比不上真正的皇宫那么豪华,但是,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是齐全的,太宗甚至还从掖庭派了两个年纪已经有些大了的宫女前去服侍。

    李承乾见到李泰的时候,李泰正独自坐在一张硬塌上,形容憔悴,十几岁的年纪,头发居然都有些花白了,身上穿着件半旧的衣服,眼睛里似乎少了许多光彩,只余下无限的黯然。

    桌子上放着一只七宝斋的紫砂壶,李承乾沉默着在一张绣墩上坐下,顺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茶水的颜色有些浑浊,里面混杂着一些碎屑,而且已经冷掉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李承乾皱了皱眉,又把茶杯放了下来。他的心里没有任何波动,在他看来,李泰这是自找的,若是他没有做出这种事,太宗就算是看在长孙皇后的份上,都会给他一个起码富贵的生活。即使没有权势,但别的都不会短了他的。

    李泰早就看到了李承乾,挑起嘴角,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地笑容来:“你来做什么,来看我的笑话吗?”

    李承乾面露凄苦之色,说道:“青雀!你落到这般下场,还要我来看笑话吗?全是你自找的!”

    李泰惨笑了一声:“是啊,我自找的!成王败寇,你赢了!”

    “难道你不知道吗?”李承乾见李泰到了这个时候还冥顽不灵,心中一真失望,冷冷的说道,“你什么时候赢过?”

    李泰神色狰狞起来:“是啊!我从小到大就没赢过你!”

    李泰的声音里带着无限地怨毒,恨声道:“你是长子,一出生,就是承字辈,是秦王世子!有祖父亲自抚养你!然后,父皇登基,我就被过继给了三叔,而你。却做了太子!凭什么,就因为你是长子吗?所有人都护着你,我做的再好,也是白搭!”

    李承乾神色暗淡,道:“青雀,你从小在父皇母后身边长大,几个兄弟中,父皇最宠爱的就是你!难道不是吗?”

    李泰哼了一声:“是啊!可是你一回来,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无论是母后。还是父皇,在他们心里,你都是最重要的!我就是不服气!我好好的念书,我天天临摹王右军的字帖,几位夫子天天夸奖我,可是,你依然是他们眼里最好的,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你,你到底做了什么,不就是去罗艺的军中做了几天的人质吗?我觉得我就像一个街上耍猴的!”

    李承乾依旧没有动气,他静静的看着有些浑浊地茶水,终于叹息着说道:“你怎么知道父皇他们不喜欢你呢?”

    不待李泰接口,李承乾继续说道:“是的!我从小在武德殿长大,我对你们的熟悉感还不如大伯与三叔家的几个堂兄弟,我们一起长大,可是,一夜间,他们都死了!然后,我做了太子!你以为太子是什么好当的吗?”

    李承乾冷冷一笑,接着说道:“那时候,朝中近半的人都在支持三弟做太子,因为他聪敏果敢,还有他那个出身高贵的母妃!父皇说他从小英明神武,很像自己,还有青雀你,也是聪明伶俐,向来受几位先生的喜欢。太傅他们就要拿我与所有的人比,我不能软弱,不能懒惰,乃至,我不能犯错,每一步都要走的战战兢兢,你以为我这些年当真开心过吗!若是父皇不喜欢你,早在你成天做小动作的时候就收拾你了!”

    “你们都知道?”李泰明显吓了一跳。

    “哼,一次是意外,两次是我不小心,难道三次四次还是偶然吗?”李承乾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李泰,“你把别人当傻瓜,自己才是大傻瓜!只是我不说而已,但父皇那么精明的人,他肯定比我知道得还早还多,只是他也没说!你从小喜欢玩弄小聪明,做些小动作!那毕竟上不得场面!你太聪明,太自负,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是不想让母后伤心,而父皇,是因为他觉得你做出来的事并不影响什么,因此一直在放纵你而已!”

    李泰脸上神情有些难堪,就像是一个人在舞台上耀武扬威,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结果一问才知道,原来别人就当自己在看戏,他只是个别人眼里地小丑而已。


()好看的txt电子书
    “李承乾!我知道了,都是杜睿,都是杜睿对不对!你之所以能赢我都是因为杜睿,要不然凭你的才智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李泰疯狂的大喊着。

    李承乾点点头,说:“不错,我之所以有今天,全赖杜睿之助,但这也是因为我有识人之明,你呢!仗着身份,自高自大,你想过招揽杜睿,但是你的心里什么时候,将他当作一个可以平等面对的朋友了!?”

    “哼!你现在赢了,随便你怎么说,我是不会认输的,只要有机会,我还要和你斗!”

    李承乾心中暗怒,道:“你这么说,就没有想过母后,你还想要让她继续伤心吗?”

    李泰阴沉着脸蛋,忽然叫了起来:“我怕什么,反正母后一直偏爱你!我在她的眼里不过是个随时可以扔掉的儿子!”

    “你这么说简直是禽兽不如!”李承乾也发怒了,“你看看你做了什么?母后大病初愈,你就敢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居然还和异族勾结,你还有什么颜面说母后!”

    李泰算是豁出去了:“那又怎么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我能成功,你还有机会在这里指责我吗?”

    李承乾冷冷的看着他,最终呼出一口气,带着点怜悯,说道:“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你永远只想着自己,却忘了,就算你有了天大的权势,身边没有可以分享的人,那又有什么意思!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无情!”

    “难道父皇不是这样吗?”李泰叫道,“他成功了,所以他是圣明天子,而我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失败了!”

    李承乾淡淡地说道:“当然还有不同,你有什么本事,可以跟父皇比呢?他将大唐打造成了一个贞观盛世,而你,却出卖了大唐地利益,以换取一个很可能是作为傀儡地位置,你可对得起你的姓氏!”

    李泰终于泄了气,他瘫软在床榻上,好半天才说:“父皇想什么时候杀我?”

    李承乾冷冷地看着他:“父皇为什么要杀你!母后是不会愿意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的。”

    李承乾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大刀阔斧

    太宗皇帝准备动手了,就算是薛延陀的夷男可汗妄图冒犯天颜,太宗皇帝都暂时忍了,就像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睿都坚持的那样一一攘外必先安内!


()
    可以想象在太宗的雷霆怒火之下,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世家大族们,会有什么下场,其实勾结魏王李泰谋反,只不过是个诱因,世家大族的没落从他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在民智逐渐开启的大时代环境下,世家大族这个社会的畸形产物,毒瘤必将走向灭亡。。

    对于世家大族的没落,根本原因就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

    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而且,农民起义,内部矛盾也加速了士族阶级的灭亡。

    在原本的历史上,从隋唐开始,科举制的实施,就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

    原本士族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子,但是如今士族们居然妄想着勾结李泰谋反,被太宗抓住了小辫子之后,怎么请绕,落到这步田地,说来也不过是咎由自取罢了。

    只不过想要一举而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士族存在了几百年,自然有他们存在的道理,且大唐承袭魏晋之风,虽然经历了五胡乱华等等社会变革,但是说到底,如今依然还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如今社会上,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山东七姓,陇西八家算是显赫的,在这其中又有五支最为尊贵。即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说起来当今的皇室也不过是陇西李氏在太原的一个分支罢了,充其量也就只能算是旁门。

    在原本的历史上,“五姓七家”这个概念在唐时广泛流传,使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始,人们对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

    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

    盛唐宰相薛元超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看看,连宰相大人都有这么深的门第之见,可见原本历史上人们对于门第血缘的重视,到了何等的疯狂。其实当时,薛家也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新兴“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

    在原本历史当中的贞观朝,太宗就曾因为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过:“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

    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

    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干预下,《氏族志》抬高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性效果。

    如今因为杜睿的出现,太宗总算不用那么小打小闹的耍些小脾气了,一本《氏族志》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真正能让那些士族低头的只有血淋淋的屠刀,而这一次刀把子还是那些昏聩,自以为是的士族们主动递到太宗手里的,十恶不赦当中,谋反可是被列在第一位的,他们既然有胆量勾结李泰谋反,就要有承受太宗怒火的心里准备。


()免费电子书下载
    尤其是李泰作为太宗被宠爱的儿子,居然被那些士族们撺掇着要拉杆子谋反,虽然最终李承乾的求情,让太宗找到了台阶下,总算是保住了李泰的一条命,可是已经被怒火焚烧了理智的太宗,此刻火气正没处撒呢,又恰逢变法,世家大族的没落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是事情却不像太宗想的那么简单,那些士族之人虽然刀斧临头了,却不想着如何平息太宗的怒火,而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反抗。

    就在杜睿领了太宗的旨意,准备对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动手之时,预想当中的激烈对抗也开始了。

    承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8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