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第148部分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148部分

小说: 醉回七九当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很不对了,极需要乡村干部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来纠正。而他这个主干再犯了糊涂,那就更麻烦了。
  “五儿,你怎么在省委领导身边工作,脑子反倒不如以前那么灵动了?!咱们村的人们不愿意种地了,不等于全国的农民们都不种了呀?只要咱有钱,什么粮食不能买呀?!白面、大米、小米,农贸市场上、粮站里,那粮食多得是,还有咱挑来由咱拣哪!不好的咱还不要!你还愁明年我们给国家交不了那一点征购粮?!真是的,还要愁得你晚上睡不着觉呢?!人家咱乡里的文彬书记,前几天还在全乡的干部大会上表扬了咱村里,要乡里各村都像咱们村学习,大搞村办企业,用他的话说,只要有了钱,咱乡里一颗粮食没有也不用害怕,就是全国的农民们都不种地了,咱还可以从外国进口粮食。外国的小麦,比咱们国家的玉米价钱还便宜哪!咱们就可以每天吃白面,早晨是白面拌汤,中午是白面掐疙瘩、猪肉菜,晚上在吃白面烙饼、白面汤。比咱们整天价吃那小米、玉米的强到天上了!”马林开导着他的小舅子。他就有些奇怪了,怎么以前挺聪明的一个好后生,在大城市里才呆了几年,就变成个这样子了?连小学生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他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
  怪不得他的二姐夫也是这个想法呢?原来是玉平乡的乡党委书记文彬为了大力发展各村的村办企业,才用了这么极端的宣传口号。这种口号吴永成在他前生的时候,也给农村的人们讲过。那也是一种工作的需要。没想到到了现在,自己又得想办法再给纠正过来。真是郁闷啊!
  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四章 种地也能发财!
  二姐夫,怎么咱们的那个红枣加工厂刚刚投产才半年就有了二百多工人,能用得了那么多人吗?规模不小了啊!”吴永成没有接着刚才的话题说,而是又问马林关于工厂管理的事情。
  “嘿,人嘛,哪还能有个够?反正是人越多,厂子越红火呗。我还嫌咱们的厂子规模还小呢!你没看见人家的那国营大工厂,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的人?!那才叫有气魄呢!等过一两年,咱们的厂子效益更好了,我还要到外村去招工人哪!等过上十几、二十年,咱们村的这个红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要办成全县最大的工厂,工人起码要上了一千人。你想想吧,到了那个时候,咱鱼湾会变成个什么样子啊!”马林满怀信心地给他的小舅子展示鱼湾村的未来。
  倒!他是这么理解办工厂的呀!吴永成一时为之气结了。
  “二姐夫,自从这个厂子开工以来,香港的那个亦意来过没有啊?你们开过几次公司的董事会议啊?”吴永成就纳闷了,马林这个刚放下锄头把的农民不懂得管理企业,倒还能理解。可亦意怎么说也算是个资本家的子弟呀,他不应该不懂得这些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的道理呀!
  “奥,你是说香港来的那个小资本家?那小子就是今年正月十五工厂开工的时候来过一次,他说还要到省城去看你呢?怎么,他没有去?后来他就一直没有露面。只是打来几次电话,简单地问了一下生产正常不正常、效益怎么样。我还让他多过来几次,自己看一看。他说你吴永成在这里遥控指挥着,他放心着呢!你不说那个董事会。我倒忘了,我还是那个董事会的董事长呢!嘿,开什么会呀,除了亦意那个香港资本家以外。就是咱村里的老百姓,我就是董事会的一把手,我说了就等于开过薰事会了。有什么值得开的呀?!瞎耽误工夫!有那时间。厂子里还能多装几罐红枣汁呢!这会儿,可不比农业社地那会磨洋工了。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这是人家报纸上整天价宣传的。说人家现在的深速度,就是这样干成的!”
  嗨,说他知识浅薄、素质低吧,他还知道个时间就是效益此类地名言和深圳速度呢!说他见多识广吧,他把个企业管理和董事会,能理解成个那个样子。也真是服了他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吴永成是怎么也不能让马林同意村里的老百姓们放弃种地的。他知道,不论在那个国家。吃饭是最大地民生问题。再过二十几年,国际粮食形势将会非常严峻,国际社会一直担心的粮食危机将出现。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市场恐慌不断蔓延。各国为了保障本国的粮食供应以及控制通货膨胀,纷纷采取限制粮食出口、鼓励进口地措施。粮食从此告别了廉价的时代。而粮食价格上涨、供给偏紧将普遍化、长期化。
  多少年来,老百姓中流传下来的有一句老话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想养活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靠别人,那是永远也靠不住的。还得把主动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二姐夫,地。绝对不能丢!那是咱们农民的根本。农民不种地,那就跟军人不能上阵打仗一样。我并不是反对咱们农民不能开工厂,这个你是知道的。可我坚决反对像你们这样光顾了开工厂、就把村里地地都荒废了的做法。这个不是什么发展的正道。自古以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离开了农业,这个国家注定发展的气数不会太长久地。二姐夫,种地扔不得!更何况种地也同样可以致富呀!我这次回来,请来了L市农业局的农业技术专家,就是帮助咱们村靠种菜来致富地!”吴永成严肃地对马林说。
  “哼,咱们村里那么多的农民,你听说过谁是靠种地能发了财的?恩?除非你是像旧社会地地主老财周扒皮一样,半夜起来学鸡叫,靠剥削农民们来挣那黑心钱!种菜,哼,那就更扯球蛋了。一斤菜才卖几分钱呀,费心费力的,灰孙子们才愿意做那些事情哪!”马林不相信地撇了撇嘴,不服气地说道。

()免费TXT小说下载
  “你说的那是种一般的大路菜,那效益当然低了。我要准备在咱村里搞的是大棚温室种菜,都是反季节蔬菜。用这种办法,就是在
  能继续种夏天才能吃到的蔬菜。一般咱们这里以前不南方的细菜,也可以在大棚里种植。一年到头,地不歇,菜还能卖到好价钱,你算一算,这样种地,发不了财才见了鬼了呢?!我敢打包票,一年下来算总帐,收入绝对不会比在工厂里当工人挣得少,甚至有可能是当工人的几倍哪!”
  “大棚温室种菜?我没听说过。前年到省城,光听他们说过有冬天在温室里能栽花的,这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还能在里面种菜。真是个稀奇事情。不过,五儿,在你说的那个大棚温室里种菜,那花的钱肯定少不了,那个大棚里种菜的技术上咱谁也不懂。奥,即使费尽心机好不容易能种出几棵菜来,那菜的价钱肯定也不会低,普通的老百姓谁能吃得起啊!再说了,这蔬菜那玩意,可是个娇嫩东西啊,它可不比粮食能放,特别是在冬天,搁几天要是卖不了,那就烂成一堆了,你就是白给人家,也不会有人要的。风险太大啊!我估计这事情闹不成!没有几个人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干这种事情。五儿,现在村里的地都承包给了个人了。人家自己的地里愿意种什么,那是人家的权力。我们当干部的可不能随便干涉,就是说了,他要是不愿意,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现在的农村工作难闹呀!!”马林仔细分析着,大摇其头。
  “只要你的思想上的疙瘩解开了,这个不是什么问题。那会儿你不是说,估计到了明年有不少人不想再种地了吗?可以在这部分人身上先做工作嘛!和他们协商,收回他们承包的土地来,由集体统一经营,免除他们应该承担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费用,这笔钱也由集体统一负担,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给他们一点补偿。特别是咱们村那一千多亩铺设有喷灌和滴灌的水狡地,更要集中连片使用。如果有不愿意放弃种地的人,那就以他的地作价入股,一年下来参与分红。总之一句话,那一片大棚温室蔬菜地,是必须由村委会集体经作的。这样便于统一的技术指导和流程管理。”吴永成把自己的操作思路,详细地给马林解释了一遍。
  马林听得渐渐有些开窍了,他一改刚才的那副样子,一本正经的问吴永成:“五儿,那你说咱们到底该怎么办?你是在省里工作的,和人家省里的大领导们接触的也多,知道的事情,也比我们这些村里的平头老百姓知道的要多,你就教教姐夫吧,你的二姐夫是一时没有闹明白,可不是那什么四六也不懂的蠢材!”
  既然现在马林的思想已经通了,那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多了。吴永成建议他把原来在前几年大队的时候蔬菜种植队的那些老把式,再集中起来,组成一个专业的蔬菜种植专业队,专门搞这个大棚蔬菜的种植,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大棚蔬菜一时还见不到什么明显的经济效益,可以参照红枣加工厂工人的工资,给他们每月发放工资。等一两年后,大棚蔬菜见效后,再考虑是不是根据每个人管理的大棚所产生的效益,一年下来,发给数量不等的奖金。
  同样如此,再抽调种地的老把式,组成一个粮食专业生产队,把村里以前买回来的一些小型农业机械配给他们,粮食的品种,全部选用国家农科院研制出来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由集体再添置一些新型的农业机械,改变以前那种地里受大苦、产量却一点也上不去的局面。粮食专业队的待遇和蔬菜队的一样,不过他们的年底奖金,却不用等一、两年以后,可以从明年春天就可以考虑实施了。
  这么一来,除了在村里的贸易公司和红枣加工厂上班的人以外,其他种地的人,也基本上算是为集体而种地了。全村的农民们,所需要承担的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的所有费用,也一点也不用自己来承担了。
  “五儿呀,这么一闹,咱不是又回到了以前的公社那会儿的样子了吗?这是不是在搞倒退呀?别再和人家中央唱了反调吧!?”
  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五章 成了个农业专家?
  林听了吴永成给他讲的那一堆安排意见,刚开始的时句句有理,可越到了后来。就越觉得他讲的这一种模式,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他仔细一琢磨,马上就惊叫了起来:“五儿呀,这么一闹,咱不是又回到了以前的公社那会儿的样子了吗?咱们这是不是在搞倒退呀?可别再和人家中央唱了反调啊!?我怎么越听就越觉得好象又回到了生产队吃大锅饭的那个年代呀!咱可别犯了政治性的错误,这可是原则性的大事啊!我这个村里的逐步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官丢了倒不要紧,大不了我再买一辆拖拉机、跑运输挣钱去,可要是这么一整,祸害了一村子的老百姓们,那咱就办的,那就不叫人干的事情了啊!”
  吴永成哑然一笑。他的这位二姐夫马林这几年的干部算没有白当啊,政治上也成熟了不少,还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糊弄了的。
  “二姐夫,你还是平时党的政策和政治理论学习得不够啊!这怎么能和以前生产队时吃大锅饭的那种形式一样呢?你没听咱们的邓副主席讲过嘛,‘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你在以前的时候肯定学过这么一段话,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那得活学活用,绝不能教条地死搬那一套,否则真理也就成了挂在墙上的画了,只能看而一点也不管用。北京的房山县,你听说过吗?人家那里里中央多近呀,可人家现在还是搞的集体时候的那一套,土地归集体统一经营。村民们集体劳动,年底统一分红。难道人家就不害怕犯政治性地错误吗?那肯定不是的,前几天他们的先进事迹还在内部参考上登载过呢!什么事情也要一分为二地去对待。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
  吴永成前生搞了多少年地政治,又在乡村工作了十几年。老资格的村干部们都在他的手下,讲理论、辩道理过不了三个回合,就得认乖乖地举白旗认输。更何况在穿越以后地今生、大学毕业以后,在省委领导们的身边又深造了一年多呢,那理论水平的档次可不是吹地。对付像马林这样刚出道没几年的乡村干部,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就是有十个马林,讲起大道理来,现在也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他刚才讲的房山县的那些事情,也的确是真有其事。他在后来的资料上曾经看过这样的报道。当然在当时地情况下,那家的刊物,即使是只供领导们传阅的内部简报。那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报道出现的。这样做不是和改革开放唱对台戏吗?本来那会儿不少县、公社一级地、基层的干部们,就一时接受不了任何形式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再这么一报道,那不是给中央添乱吗??!谁有那么大的胆子啊?除非他不想要头上的那一顶乌纱帽了!
  吴永成这么一说,马林这下子是完完全全地彻底放心了。人家紧靠中央地北京市的农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那肯定比他高,还能做下和中央政策对着干的事情吗?既然人家那么做了。那就说明这么做,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行,五儿。你说怎么干,咱就怎么干!姐夫听你的。”马林爽快地站起来,在桌子上一拍:“你先回家里去歇一会,见一见家里的大人们。我马上通知村里支部和村委会的全体成员开个会。在会上,我简单的先把这件事情,给大家吹个风,到了今天晚上,咱们再接着细细地讨论一下,看怎么铺排才最好。晚上开会的时候,我让人去叫你,你也和大家见一见面。他们也都挺想你的。你看这样安排好不好?”
  吴永成告别了他的二姐夫,走出村委会的办公大楼,就看见他的妈妈正手搭凉棚,站在村委会的大院当中等着他呢。
  “五儿,你的事情办完了吗?快点跟妈回家去吧。妈听说你回来了,给你熬好了绿豆小米粥,还搁了几勺白糖,解暑气的,还在家里的锅台上给你晾着呢!”一见到她最疼爱的小儿子出来,吴永成的母亲连忙迎上来。
  “妈,你怎么在这里等着我呀?怎么不进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去呢?你来了多长时间来?天这么热,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