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醉回七九当农民 >

第247部分

醉回七九当农民-第247部分

小说: 醉回七九当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是和香港合资成立的红枣系列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产品主要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目前一个大型的矿泉水生产基地也在这里筹建,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只等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生产出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
  我们这个村地几届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领导,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不能因为要大力发展经济,就不顾周边居住环境的保护。近几年来,凡是有污染性的企业,无论大小,一律不准在鱼湾村立足。
  从前年我到鱼湾区任职以后。这一条关于污染企业不准建立地规矩,在整个鱼湾区也就成为了一条铁的制度。我们不准备走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路子。这也是一条死路。要是这么做,必然会走进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对。这个发展的思路完全正确。”李占林的视线离开了山下的自然美景,转头对吴永成大声地说:“这也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把以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修改为现在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地同时,必须首先要想到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是一个大的社会学发展问题。不简单哪,你们这些基层地同志们,虽然那些高深的理论你们不一定能弄得懂,可是在具体发展地过程中,却把什么事情也提前想到了,并且,也落到了实处!!什么叫朴素唯物主义?我看着也是你们这些基层的干部们用最朴实的行动,给出的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好!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主席的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英明呀!!”
  ……
  吴永成和李占林他们几个人,刚从小山坡上下来,就看见鱼湾村的
  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带着他支部、村委会班员,等在村口那座铭刻着“鱼湾村”三个大字的、高高的牌楼下面。
  这座牌楼,是在今年的六月份刚修建起来的。这也是马林采纳了村里一些老辈子人们的想法,仿照古时候一些富裕、有地位的村子村口前的建筑,为了显示鱼湾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而专门竖起来的。
  应该说,这个牌楼还是修建得很阔气的,高达四米八,宽度也有六米八,是纯粹用上好的石头精工雕刻而成的。
  可以说,在目前为止,在整个梁州地区、甚至于是整个J省范围内,有这种建筑物的村庄,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那时候,北方的大部分村庄里,还只是顾着发展经济、填饱肚子,谁还有这闲情逸致??!
  吴永成回来见到这个建筑时,还嘲讽他的二姐夫马林小家子气:刚刚村子里有了一点起色,就沉不住气了,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马林则振振有辞地回答小舅子:“你懂个啥呀!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的意见我要是不接受,那我还算个群众们选举出来的的村委会干部吗?!”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中央和县里的领导们,今天光临我们鱼湾村来指导工作!”
  一见到吴永成(淘書客*tao Shu ke*cn'他们几个人从山坡上下来,马林老远就伸出自己的双手,嘴里热情地招呼着。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干部,也和马林一样满脸堆笑,嘴里念念有词。只不过,他们的两只手还没有伸出来。
  “各位领导们辛苦了,中午接到县里的电话,我们几个支部和村委的干部们,在村子里简单地为领导们的到来,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没有想到就出来得晚了。真是不好意思啊!”马林几大步跨到吴永成他们的跟前,嘴里不住道歉,先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李占林的手,使劲地摇晃着。其余的那两个人,他都认识,慢待一会那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李组长,这就是鱼湾村的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同志。”吴永成先为李占林介绍了马林的身份,要不然李占林还在那里有一些迷糊呢!他还没有从马林的热情中清醒过来哪!
  “马林同志,这是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研究院、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李占林组长。”这会儿,吴永成才掉转头给自己的二姐夫马林同志也做了一个介绍,也好让他对人家有个称呼。
  “啊,是李组长啊,还是外国回来的博士,大学问家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果然,有了吴永成的介绍,马林的热情更大了,他脸上的那种带有夸张性的神情,简直让李占林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口中一个劲地嘟囓着:“这也没有什么呀。这也没有什么呀!你们太客气了!”
  马林和李占林打过招呼后,又一丝不芶、一本正经地过来,握住李占林旁边站着的自己的小姨子、吴永丽的手,一如既往地满脸堆笑:“这位吴领导,也欢迎你回咱们村里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啊!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欢迎领导们指出来,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正。”
  吴永丽的脸一下子被马林闹了个通红,她和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年龄到还想差不多,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两个人没大没小的,倒还经常打闹,和大姐夫、二姐夫由于年龄的差异,可从来没有开过一点玩笑。
  现在马林当着李占林的面怎么一整,她的心里又羞又急,猛然把自己的手从马林手中挣脱出来,嗔怒道:“二姐夫,你出什么洋相啊?!”
  李占林也在一旁奇怪地问道:“怎么,你们是亲戚?”
  吴永成站在一旁笑着不吭气,他要看看这个出来不开玩笑的二姐夫怎么收场。
  只见人家马林同志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的正色说道:“哎,亲戚归亲戚,领导归领导。进了家门,你就是我的小姨子,你应该叫我姐夫,我叫你四女子;可这是在外面,那你我就不敢这么没大没小的了,你是从中央下来的领导,我只是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你别看你二姐夫学问没有你们多,这个规矩还是懂得的!”

()
  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中)
  永成看着自己的二姐夫的这个举动,有点哭笑不得。算是他的进步,还是他故作这样,和自己的小姨子恶作剧。
  反正马林身后的那几个村干部,看见马林的这一番举动,反应显得还是很正常的,只是局促得陪着笑脸。
  只有李占林像被呛着了似的,捂着嘴在一旁干咳了几声。然后,又抬起头冲着其他的几个村干部热情地打着招呼。
  “各位领导请跟着我进村,我顺便把我们村子这几年做了的工作,给各位领导们,做一个详细的汇报。”马林一点也不觉得他刚才的举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是若无其事地、一脸虔诚地对着李占林他们几个说。
  “马林同志,李组长他们要在咱们村里还要呆一段时间,也不用着急着全面汇报,还是听从他们的安排吧。”吴永成马上制止住了马林将要摆出来的那一副全面汇报的举动,既然人家马林同志在外面是公事公办的称呼,那他也只得跟着他这么做了:“下一步李组长他们要采取何种形式开展工作,你们村委会就全力配合好了。现在先让我四姐和李组长先到我家去歇息一会吧,也就不用再安排什么活动了。”
  “那也行、那也行。咱就听从领导们的安排”马林笑着连连点头,带着他的那几个村干部在前面给李占林他们带路,吴永成则开着车,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先行一步回家去报信了。他得先河家里的父母亲们打个招呼,把家里闲置的房间收拾一间出来。就让李占林住到他们家里,这样也便于四姐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和李占林慢慢地培养感情。万一要是他们两个真地有缘分。那还真说不准可以组成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哪!!
  这个机会,他的四姐吴永丽在北京单位地时候,是肯定没有办法创造的。更何况她又是一个女孩子,即使她对李占林有那个意思,那也不可能直白地表达出来呀!别说在那个情感比较封闭的时代了,就是放到现在的这个世界,要是她这么一做,如果碰到一个胆子小的人,那也会把对方给吓坏的。
  这会儿到了他吴永成的地盘了,这种事情那就得由他这个当弟弟的。来给自己的四姐创造这种机会了。什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要是连这个现成的机遇,也不懂得给自己地四姐抓住,那他的智商也真够低下的了!!简直可以和弱智的低能儿相提并论了!!
  “五儿、五儿,你怎么今天又功夫回来了?是不是县里面的工作这几天不怎么忙了?”
  吴永成一进家门,就被正在院子里做活计地母亲看见了。亲热得小跑过来,拉住吴永成的手,上下打量着:“看我娃这几天忙成个什么样子了?这脸也黑了、也瘦了。”
  “妈。我四姐回来了。你赶快把咱空着的屋子收拾出两间来。她还想跟着她们单位地一个男同志,说不定还是四姐相处的对象呢!”吴永成急忙和妈妈嘱咐着。
  “什么,你四姐回来了?四女子在那里呀?为什么她不和你一起相跟着回来呀?!她有了对象了吗?长得怎么样?”吴永成的妈妈听说她的四女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对象,高兴得简直连北也找不着了,眼睛里不由得流出几滴浑浊的老泪来。
  这鬼女子自从学校里毕业以后、留在北京工作,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她也就不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吗?快三十岁的大女子了,现在连一个对象也没有,要是放在农村。生下的孩子也有几个了,就是最小的,也应该会提着瓶子打酱油了!!
  “妈。我四姐她们还在后面,和我二姐夫他们相跟着呢。我也是先回来和你打个招呼。他们也马上就到了。你一个人要是来不及收拾屋子的话。把握的大姐、二姐她们叫过来,让她们也一起帮助你!我还得到外面去接一接他们。”吴永成匆匆忙忙地和妈妈说了这么几句话,掉头又向大门外走去。
  刚走了几步对了,吴永成突然又回过身子,对还站在那里发愣地老妈说:“对了,妈,一会儿我四姐他们进来,你可别拉着我四姐的那个对象,说漏嘴啊!他们的关系我看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呢!人家知识分子们地脸皮薄,别再闹得我四姐也不高兴了,啊!你听清楚了没有!!妈,我跟你说话哪!!”
  “哎、哎,知道了。
  妈当成三岁小孩了?!我这就到隔壁去叫你大姐和二去忙活你的吧。别让人家城里来地人笑话咱小地方的人,不懂得个礼节!!”吴永成的老妈扯下了腰里围着的、那一块永远好像不离身的围裙,顺手擦了擦眼角流出的泪水,使劲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多少灰尘,冲吴永成挥了挥手,让他赶快去照应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吴永成嘿嘿嘿地笑了一笑,跑出去迎接李占林他们去了。
  ……
  “吴县长,你们的这个鱼湾村搞得还真是很有特色的呀!”
  吴永成跑出来迎到李占林他们的时候,他已经在马林和吴永丽的引导下,在路过的几家农民们的家中,顺便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当李占林一看到吴永成的时候,就很高兴地对吴永成大声说:‘没有想到这个蚯蚓作为饲料的高新科研成果,在你们这个小山沟里已经搞了快十年了,真是了不起啊!”
  吴永成对这些赞誉早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听到李占林的感慨,也只是很有礼貌地笑着说:“我们搞得那些东西,也只不过比别的地方早了一段时间而已,这也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李组长,你今天刚来、也不歇一会儿、就开始着手调研工作,这种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倒是值得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们好好地学习、学习的。”
  “比起你们基层的同志们来,我们这些常年坐在机关办公室的人,那是享福得多了。到了你们的这个村子,看见咱们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也是我们这些搞农村工作研究的人们最大的一种欣慰。”李占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沿着村庄中宽敞、平整的路面,在吴永成、马林他们几个人的陪同下,李占林对鱼湾村村庄的整体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指着道路两边村民们盖起来的新住房,不住地问吴永成和马林关于老百姓们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
  当他听马林给他介绍说、鱼湾村的老百姓们年人均纯收入,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八百多元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睁得大大的,用不相信的口气反问吴永成:“什么,在你们J省、你们梁州地区,也能有一个人均达到八百多元的村庄?”
  “这还算是一个保守一点的数据呢!”吴永成肯定地回答他:“因为像村子里的那个红枣加工有限公司,也是一些群众集资、和集体、港资一起筹资建起来的厂子,每年都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来获取红利。但是因为还有一些群众,在那个企业中并不占有股份,村子里的支部和村委会认为,那也不带有普遍性,所以在计算人均纯收入的时候,就没有把那些群众们的红利计算在内。”
  “那,吴县长,你的意思是说,在哪人均纯收入八百多元中,企业的获利还没有计算在内,单单依靠群众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收入,就可以达到那个水平?”李占林又一次惊讶了。
  吴永成笑着点点头。其实鱼湾村的这个人均收入水平,还是狠狠地打了不少折扣的。这里面并没有吴永成的一点意思,都是村子里面的一些干部们,听从了村子里的一些老辈们搞得。

()好看的txt电子书
  “出头椽子先烂”这个道理,农村的老人们是深深地懂得的。他们经过、见过的也太多了。他们知道现在的这个政策很好,也非常拥护这个、让农民们解脱了饿肚子那个穷困年代的好政策。但是以前的一些朝令夕改的历史,也让他们变成了惊弓之鸟:他们太害怕失去现在的这种生活了。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在某一天早晨一觉睡醒的时候,这种让他们欢喜的政策,上面又要改变了,而他们又要回到过去那种大集体、大一统、穷过渡的日子里。
  往往人们最珍惜的,他们也时刻为之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他。老人们经常说的“惜福”,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村里的干部们在年底进行上门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