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新中华之官运亨通 >

第30部分

新中华之官运亨通-第30部分

小说: 新中华之官运亨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上,林夕又给曾思江打了电话,询问具体情况。得到的回答却令林夕更加担心了。
    尖石乡以盛产石头而得名,而此次全县的农村公路建设所需的石子也基本来自这里。山腰石厂虽然以前林夕没有听说过,可据曾思江介绍,厂长于若肖在县里、市都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县里的能量不小。
    于若肖是尖石乡石上村人,包下山腰石厂已经有**年的时间,钱也没少挣。但这个人平时还是比较仗义,发财后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这几年不仅为村里修了学校,还修路、修桥的,当地人对他印象不错。
    这次听说他出事了,厂里的职工和石上村的村民都自发的到县里上访,要求尽快破案,严惩凶手。
    林夕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情况,听得到电话那头已经乱得不成样子。林夕让曾思江一定要稳住上访的村民,他马上就赶回去。说完就挂了电话。
    半个多小时,林夕的车子驶进了青吉县委县政府大院。隔着车窗,林夕就看见院子里站了不少人,靠边的地方还停着不少大型的农用三轮车。
    车子进院没走多远,就被几个人给拦了下来。
    来的村民中有了解情况的,一看这辆车的车牌,就知道是县委书记林夕的车回来了。几个人往道中间一站,车子不得不停了下来,几个村民围着车子,往车里看,可车窗是特殊玻璃的,根本看不见里面有没有人。有几个脾气比较暴燥的,不断的敲打着车身。司机小肖回头看着林夕,等着林夕的指示。
    林夕不敢也不能让车子就那么开过去,只好无奈的打开了车门,下了车。
    围观的村民一见林夕下了车,立刻围了过来,有认识林夕的,大声叫道:“林书记回来了,林书记回来了。”
    村民越聚越多,楼里还有村民正在往这里赶。几分钟后,林夕身边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群众。
    保卫科和信访办的工作人员也随着人群来到现场,正在四周帮忙维持秩序。
    林夕一看只有二百来人,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这比起当年在丰天的场面真是小巫见大巫。这二百来人就算闹事也闹不到那儿去。
    保卫科和信访办的同志把林夕围在中间。林夕站在那儿,听着四周人群不断的喊叫着什么,可是人太多了,场面太乱,离得又远,林夕根本听不清他们说什么。
    林夕清了清嗓子,大声对四周的群众道:“老乡们,你们这么吵下去,我根本什么也听不清,你们选派三名代表,跟我到我的办公室去谈 。”
    林夕的嗓门这几年算是彻底的练出来了,这一嗓子四周的人基本上都听清了。林夕的话音一落,四周顿时一片安静。可不一会儿,嘈杂声又响了起来。林夕看得真皱眉。
    这时一位大约六七十岁的老头在后面喊了一句,“都别吵了,就听林书记的。大家伙看谁去合适。”
    老头明显在这些人中有一定的威信,现场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几个年青的小伙子喊了起来:“老爷子,你说得算,你说谁就是谁。”其他人也都点头同意。
    老爷子几步走到林夕面前,对林夕道:“林书记,你好,我姓于。”
    林夕见终于出来个能服众的人,连忙道:“您好,于老伯。”
    “不敢当,不敢当,你就叫我老于头就得了。”
    “于老伯,你是长辈,叫你老伯是应该的。”林夕看出来了,今天来的这些人里,可能就是眼前的这位于老伯年纪最长,恐怕这次上访还是这位老于头闹出来的。只要能说服他,那今天的事就好办了。
    “于老伯,你看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可到底为了什么事儿,我还不清楚。要是大家一起说,我根本就是什么也听不明白。麻烦您老人家找几了解情况,能说明白整个事情经过的人,一起到我办公室,咱们慢慢谈。
    我保证只要你们是合理要求,能办的我马上找人给你们办,不能马上办的我也可以给你们一个明确的时限。您看怎么样?”林夕虽然从电话里听曾思江简单的说了事情的经过,可具体情况还不了解,他觉得有必要听一下这些群众的议见。
    林夕来青吉之后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全县老百姓都知道现在的县委书记是个给老百姓做主的人,关键时候能给老百姓做主,老百姓都信得过这个年青的县委书记。
    老头也不含乎,没有难为林夕。“林书记,您先回您的办公室吧,我们选好人就上去找您。”说完转过身,对四周的群众道:“大家伙都给让让,让林书记过去,咱们选 好了人再去找林书记。”
    老于头果然有些威信,四周的人群向四周散去,给林夕让出一条路。保卫科和信访办的同志围着林夕走进了办公楼。
第六十章 突发凶案(下)
    办公室里,林夕将曾思江和公安局局长叫到了办公室。还没等他们开始谈论这件事,老于头就带着三个人在信访办主任的带领下进了林夕的办公室。
    老于头将他带来的三个人分别做了介绍。一个看上去大概三十岁左右,打扮入时的少*妇是于若肖的妻子,此时正抱着一个只有不到一岁的小孩,哭得伤心不已。
    另外两个人一个是于若肖的弟弟于若海,也是山腰石厂的副厂长,另一个是石上村的村书记于海魁。
    至于老于头全名叫于胜利,是石上村的上任村书记,前几年因为年纪大了,才退下来,将村支书的位置让给他的侄子于海魁。
    由于石上村,于姓占到全村村民的70%以上,老于头又是村里的长辈,所以老于头在村里说句话,恐怕比于海魁还要好使。村里有什么大事小情也都是于胜利出面。
    因为于若肖也是于胜利的子侄辈,而且算是村里的能人,平时没少为村里做贡献,全村老老少没少得于若肖的好处,就是山腰石厂的工人也大部分都是石上村的村民。
    于若肖昨天被人杀死在大街上,全村的老老少少心里都难受,因此于胜利召集了村里的于氏家族的老老少少到县里上访,给县里施加压力,希望尽快破案。
    林夕让几个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请老于头把他们的要求说出来。
    老于头也不客气,道:“林书记,我们也没啥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快点破案,别让若海死得不明不白。”
    林夕点点头道:“于老伯,您放心,你们的要求并不过份,我们一定尽快破案。”
    这时旁边的于若海插话道:“林书记,我哥的死一定跟崔老虎那帮人有关系。”
    林夕问道:“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哥跟我说,崔老虎找他,让他加入他们一个什么建材联合会,我哥没答应,他们当时就说要给我哥好看,没几天,我哥就被人砍死了,我看一定是他们干的。”
    “噢”林夕转头问唐极清:“老唐,他们说的这个清况,你们了解吗?”
    唐极清点点头道:“昨晚案发后,我们就询问过于若海,根据他提供的这一情况,我们连夜传讯了崔永发,也就是崔老虎,可他有不在场的证明,没办法,我们今天早上已经把他放了。”
    因为有老于头他们在场,这又是一起刑事案件,林夕也不好再多问什么,又问老于头:“于老伯,那你们有什么证据吗?”
    老于头看了看其他人,都没有说话,他也摇摇头道:“没有。”
    “那就不好办了,那只能等唐局长他们调查出真凭实据才能有最后的定论。于老伯,你看能不能先让乡亲们回去,你总得给我们时 间调查,有了证据才能抓人啊。总不能就凭你们几个人的一句话,我们就给那个崔老虎定罪吧。”林夕望着于老头道。
    石上村的于书记也劝于若海和于若肖的妻子,“我们先回去吧,林书记一定会给我们一个答复的。”
    老于头也道:“那好,我们就先回去,这次真是给林书记添麻烦了。”
    林夕等人本以为今天的事就到这里了,没想到于若肖的妻子一下子跪在地上,哭着道:“林书记,您可要给我们做主啊。”
    林夕连忙上前和其他人一起把他扶起来,劝道:“你放心,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于若肖的死,我们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给你们一个交待。”
    好不容易把这些人劝走,渐渐院子里的人也都散了。林夕回过头又问唐极清,“老唐,这个案子具体什么情况?还有什么复杂的内情吗?”
    唐极清点点头,从提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道:“经我们连夜调查,死者于若肖现年39岁,尖石乡石上村人,是山腰石厂的厂长。死于昨晚10点30分左右。
    昨天他是与尖石乡的党委书记、乡镇长等人一起吃完饭,在回家的途中,被人杀害的。我们在现场找到了几名目击者,据现场目击者称,昨晚于若肖一个人走在路边,从他身后驶过来一辆白色面包车。
    车行驶到于若肖身边时,车上跳下四个青年,都用黑布蒙着脸,手持半米长的砍刀,围住于若肖后,一齐动手,整个行凶过程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分钟。
    行凶后,行凶人又乘车逃离现场。据目击者称,白色面包车没有挂车牌,我已经让刑警队的同志在全县范围内搜查这辆白色面包车,不过按他们的做案手法来看,找到的可能性不大。
    经过我们现场堪查,死者于若肖身中二十七刀,其中有三刀为致命伤,一刀刺中了死者心脏,一刀砍在了脖子上,砍断了大动脉,还有一刀刺中了死者腹部。我们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时,于若肖已经死去。
    我们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仇杀案件。现场没有抢劫的迹象,死者于若肖的提包、手机及他手上的戒子都完好无损。于若肖原来的妻子三年前死于肺癌,现在妻子是去年刚结的婚,结婚后,于若肖在县里买了一栋楼,夫妻俩就住在县城里。平时于若肖夫妻两人感情很好,于若肖除必要应酬外,每天都按时回家,也没听说他有什么其他女人,所以也排除了情杀的可能。”
    林夕点了点头,道:“整个行凶过程只有三分钟,那行凶的人应该是有一定的经验。”
    “不错,从现场痕迹看,于若肖根本没有反抗的迹象,而且凶犯第一刀就刺中了死者心脏,应该是以前杀过人,有一定的经验。”
    “我们县境内存在这样的凶徒,对全县的治案和稳定形势都存在极大的隐患,你们一定要尽快将凶手缉拿归案,给老百姓一个交待。”林夕道。
    曾思江也道:“是啊,老唐,虽然你来的时间不长,可近段时间全县治安形势还是不错的,千万不要因为这伙凶手再做什么大案,应该集中全县警力,快速破案。”
    唐极清点点道:“请林书记、曾县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破案的。”
    林夕又道:“老唐,你看于若海的弟弟提供的情况有没有价值?”
    唐极清道:“虽然我们昨天晚上突审崔老虎没有取得什么突破,不过我回去后,会找人继续调查,既然我们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仇杀案件,那这应该也是一条重要线索。”
    “那好,你们尽快破案吧,我们都是外行,破案的事情还得多靠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们一定全力支持。”林夕道。
第六十一章 视察公路(上)
    案子还在查,可林夕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件案子上。毕竟农村公路建设才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反正也已经回到青吉了,林夕也没想再回到市继续开那些无聊的会议。等唐极清走后,林夕又询问起公路建设情况。虽然林夕在市里也是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公路指挥部,调度每天的工程进度。但毕竟他远在市里,不了解第一手情况。
    曾思江知道林夕对农村公路的重视,所以在林夕不在的这段时间,经常跟公路指挥部的同志和主管公路建设的副县长坐车下乡镇,看进度、看质量。听到林夕的询问,当然是心中有数。
    “现在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还算可以,全县18个乡镇都已经行动起来了,不过大部分都在修桥函或是在进行路基建设,原来基础较好的,经过指挥部检测已经开始铺水泥路面了。请的工程队我看了几个,应该说还可以,路的质量还不错。”曾思江回答道。
    “老曾啊,你看我们下午去看看怎么样,你有没有时间啊?”听了曾思江的回答,林夕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要亲自到现场去看看。
    “好,下午正好没什么事,不过全县18个乡镇想要一下子全看,怕是看不完啊。”
    “没关系,这两天市里的会也开得差不多了,明天我也不去了,毕竟这公路建设才是重中之重,不亲眼看看还是放不下心啊。”林夕想了想道。
    “那好,我这就叫人去通知各乡镇,咱们吃完中午饭就走。”曾思江说完转身要走。
    林夕叫住曾思江道:“不用通知各乡镇,就通知公路指挥部就行,让他们派两个懂业务,知道修路地点的人跟咱们一起去。”
    “噢,你是偷偷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哈哈。”曾思江笑道。
    林夕对乡下的这些党委书记、乡镇长的工作作风实在是太了解了,毕竟他也是从那人位置上干上来的,虽然时间不长,可其中的猫腻他还是一清二楚。这里边有些人干工作不行,可是糊弄起领导来却是一个比一个强。如果提前通知了他们,这些人表面文章一做,那还看什么啊。
    而且林夕这次下乡就是要找问题的,也可以说就是要挑刺的。这些水泥路按照设计来说,使用年限是要达到20年以上,如果质量不达标,三、两年后就全都报废了,怎么对得起全县的老百姓,就算自己以后真的离开了青吉,恐怕也会有一大堆人指着他的背影骂他是个王八蛋。
    吃过午饭,林夕和曾思江,以及主管农村公路建设的副书记、副县长,还有公路指挥部的两名同志,分坐两辆车,出了县城。
    车是公路指挥部的两辆越野车。现在路还没修好,路况不好,普通的轿车根本走不了,还是这种大越野吉普有劲,不管什么路都能走。
    林夕上车前特意嘱咐同来的人,不许给各乡镇通风报信。又让两名公路指挥部的同志跟自己坐在一个车里,这段时间林夕竟在市里开会了,对县里的公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