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布衣官道 >

第522部分

布衣官道-第522部分

小说: 布衣官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其实当其冲的是他们两人。
    要说他们两人也是冤,或者说是有些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本来大家谈判都不错,有分歧的地方也没有怎么多争论。但突然黄海人就变脸了,称华东没有诚意,三市经济区的谈判,竟然没有淮阳方面的人。
    他们如此说辞,还没等吴晓明他们这边回应,人家马上把后续的谈判日程全部取消了,直接就封死了这次接触的退路。所以严格的说,任家年和吴晓明两人并不应该负主要责任。
    但是以结果论,这次他们的工作失误很大,算是捅了一个大篓子,当着这么多人挨也是让人极其难堪的事。副省级领导,而且省委常委,一般的问题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动静,看得出来待魏强肯定也是面临了不得已的压力了。
    “呃,”这个事情我想说几句话,这次我们谈判问题出得有些蹊跷,参与过这次谈判的人都清楚这一点。黄海方面态度出奇的强硬,我怀疑在我们内部有人出了问题”任家年手捏着话筒朗声道。
    张青云不知道内面的情况,也不知道黄海那边的托词是怎样的,但是任家年的话讲完毕,会场上他一下成了人家瞩目的焦点了,让他意识到问题可能跟自己还有点什么关有
    吴晓明道:“张书记,这次我们的谈判主要是以港城为架构的,所以预先没有给你通气。当时你也忙不是?现在情况如此了,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张青云咳嗽了一声,道:“是这样的。淮阳目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在泛三市经济区的问题上,我们班子也召开过专门的会议。
    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淮阳还不能把重心放到这一块上来,所以省领导决定以港城为架构先谈我个人是没有意见的,也是支持的。至于这次谈判的问题,刚才任书记说内部有问题,我认为可能也有道理,我们今天开会很重要的就是要总结经验教嘛!我主张
    张青云说话很有漏*点,说得也是头头是道,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大家都听明白了,张青云的意思是今天讨论的事情跟他淮阳没有啥关系。因为这件事事先没有告知他。事情展过程他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结果,这种情况下,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跟他没有关系,怎么脏水会泼到他的身上呢?和着瞒着张青云干了不地道的事,最后事没办成,反到怪张青云可能使了伴子,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任家年脸色非常难看,吴晓明神色也很尴尬,早就知道张青云不是省油的灯,果然,这件事情淮阳没有参加反倒是没了责任,真是多做多错,不做没错。
    “好了,这些不用说了,下一阶段我们还是要重新努力,今天我们就是要商量出一个大致方向出来,今天该来的都来了,大家都在这里。有什么意见建议就畅所欲言,一切为了大局,一切为了泛三市经济区。”猪魏强道,在关键时刻,他制止了一场争论,将节奏重新调整到了正路上。
    今天的会议注定是一次长会,分析总结,专家言建议,参会的各个人都要言,然后分组讨论,然后集体讨论。会议一开就是整整一天,中午仅仅休息一个小时。
    这样的长会张青云不是第一次经历,但是从来没有今天这么累过,因为泛三市经济区的问题非同小可,他先从内心就很关心这个问题,所以在开会的时候也就很投入。
    听到了好意见、建议,他常常会认真的做记录,遇到有分歧的地方,他也会言阐述自己的意见。开会的时候感觉不到啥,会议结束了,张青云从政府大楼出来只觉得头晕。
    更让他感到心中寒的是会议所形成的决议要提交常委会讨论,而张青云却觉得这个决议也有不妥的地方,到时候万一节外生枝了。泛三市经济区的建设又不知要被导向何方?
    回到酒店,张青云还没来得及休息,刘鹏便过来给他汇报日程安排,张青云这次来陵水和上一次明显不一样了。上一次他过来几乎可以用狼狈不堪来形容,当时的淮阳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家都对其前途堪忧。
    所以在那个时候,大家对张青云的质疑自然也就比平常更甚了,想见张青云的人自然不会很多。
    但现在时过境迁了,淮阳的工作有了起色,省委省政府还专门对淮阳近阶段的工作给予了口头嘉奖,情况自然不一样了。张青云来淮阳一次,找张青云办事的人自然会很多。
    这些人中有些是在淮阳有生意希望得到照顾,反正无外乎就是涉及经济、招标、人事等等方方面面的事。能够出面找到刘鹏那里的自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这年头等级分化严重,真要是分量不够,人家也不会涎着脸来麻烦张青云,官场上的利益就是一张网一样,你扯我,我扯你,自己求别人,自己被人求。
    有些更是涉及到利益的置换,刘鹏一个个的报着官衔和人名,张青云一个头再个大,烦心的道:“不见,一个都不见!明天我们就办该办的事,其余不相干的套近乎走关系的事都靠边站。”
    张青云心中是突如其来的心烦,工作劳累了一天,回来都不得安生,心情自然不会好。刘鹏能够感受到张青云的烦躁,心中也很是不忍,可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告辞,道:
    “张书记,赵副省长那边也推脱吗?他可是亲自打电话到您的工作手机上的,当时您在开会,我接的电话
    张青云愣一下,道:“赵副省长,你说的是赵海民吗?”
    刘鹏一语惊醒梦中人,赵海民那里还是一个天大的麻烦,一想到这儿麻烦,张青云就恨不得很踩郭雪芳几下。这个女人多管闲事,搞得自己也跟着她惹火上升了。
    看赵海民拿出的诚意,他让孟晓低三下四亲赴淮阳负荆请罪,自己来陵水了他预先亲自打电话过来找秘书预约,这分明就是在搞捧杀。赵海民作为老省长,德高望重,面对这种情况张青云能够抹得开脸面吗?
    “你回复赵省长那边,让他安排时间吧,或者我去拜访他都行。”张青云懒洋洋的道,党政一肩挑太累了,又当爹又当妈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是
    可是现在放眼华东,又有谁能够和张青云搭班子,让张青云能够满意的呢?目前来说张青云还没有现目标,他和秦卫国有过一年之约,光阴茬荐,一年的时间会很快。
    张青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必要开始物色政府一把手的人选了。早准备早主动,不然临时抱佛脚,自己不满意到时候不舒心是小事。影响了淮阳的展大计才是得不偿失的。
    求月票,月票
第六百一十章 结盟
    二海民家是那种旧式的江南小庭院。张青云很惊讶,灯刃滞示的建筑和江南相差一向不尤其是这种传统建筑,相差更大,在华东见到江南风味的建筑的确不容易。
    为了迎接张青云的到来。赵海民一家四口亲自在门口迎接,这样的阵势不仅是张青云意外,刘鹏的眼珠差点都滚出来了。他并不知道赵海民是有求于人,只觉得今天的场面太匪夷所思。
    在华东政坛,张青云和赵海民比只能算是后进,虽然同为政府副省长序列,但是影响力和威望相差很远,张青云过来应该是拜访才对,可是赵海民摆的分明是迎接贵客的阵势。
    车挺稳,前座的刘鹏下车一路小跑到后面帮张青云拉开车门,张青云从车中走出来,其时赵海民已经一马当先过来了,他声若洪钟,道:
    “青云省长,您今天能登门小我家真是蓬耸生辉,你我都在政府系统,平时都因俗事所累,有几次我有心约你咱聚聚,奈何念头有了,却一直没有行动,今日我们终于有了机会,老哥我心中甚慰啊!”
    张青云上前紧紧的和他双手相握,道:“客气了,我老婆也姓赵,到您家里我没想过是来做客的。按照赵家的辈分,我就该叫你一声大舅哥
    “哈哈!”赵海民朗声大笑小笑得甚为开怀,张青云一声大舅哥让他心情完全放松了下来,脸上的神色更见热情。他和张青云这虽是初次接触,但是感觉不错,至少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内子,娘家姓苏,江南人氏,和你可能还是老乡赵海民指了指身旁的夫人介绍道。
    张青云一听对方是江南人,心中不由得也亲近了一些,道:”我老远就觉得这座庭院有我们江南的风味,我心中还奇怪,原来嫂子您是来自江南的,在华东这块地方小我们江南的人可不多啊,今日能见到一位家乡人,心里太高兴了
    “张省长客气,自古惟楚有才,江南人杰地灵,您张省长更是其中的翘楚。正如你所说,江南人华东不多,以后你我算是姐弟了,你可得常常过家里来看看走走,只要不要嫌弃我们老头子、老婆子就成了赵海民的夫人道。
    他年纪虽然不年轻了,但是音色依旧圆润,有那种历经江南水乡浸透过的韵味。
    几分钟以前,还是完全陌生的几个人,三言两语就拉扯成了一家人。试想如果几人不是一个围子中的,互相之间有利益依存关系,老乡也好,还是赵姓也罢,又哪里能算一个事儿?
    全江南数千万人口,全国各地哪里没有江南人?赵姓是宋朝皇帝的姓氏,全国姓赵的更是不计其数,偏偏就这两件事,就让赵海民和张青云两人的关系一下近得像一家人一样。
    与其说是这个原因,还不如说两人是互相迫切希望和对方拉近关系。赵海民希望张青云能帮忙,张青云现在在华东根基薄,也函需建立一些自己的人脉。
    两人今天的融洽,深层次的因素就是这样,不然膛里可能会一拍即合?
    长辈见面融洽,作为晚辈的赵重阳和郭青青站在后面面面相觑,再人在没见到张青云之前都想错了,以为张青云既然是副省长,那至少都应该是个中年人。
    谁曾想到现实中的张青云会如此的年轻,看上去几乎和他们自己相差无几,一时两人哪能不惊?
    “重阳,过来见人,按照辈分叫张叔,你看看你自己,然后再看看你张叔现在的成就,我相信你定然会有一些感悟的。”赵海民回头对赵重阳道。
    赵重阳上前恭敬的叫了一声张叔,他边叫边碰了一下郭青青。
    郭青青没开口,只是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张青云,张青云笑道:“行了,少年叔叔当兄弟,我们关系各交各的。太过围于世俗之礼就不自然了。”
    赵重阳笑笑,连连客气,指了指郭青青道:“张叔,这是青青,他姑姑就是云山集团的郭总,和您是朋友的。姑始她在你面前说过我们吧?”
    张青云一笑,道:”说过,说过。你们一个姓赵,一个姓郭。郭家和赵家世代交好,这是个很好的传统,希望你们也能够把这个传统保持下去
    赵重阳连连点头,郭青青也笑着说感谢,不过叔叔两个字终究是金口难开。他和郭雪芳平时关系就很随便,如果张青云年纪和他相差大,她自然能够习惯叔叔这个称呼。
    但是现在见张青云和她自己相差无几,又终究是没有血缘关系,作为郭家的小姐,他自然有一些坚持。
    对郭青青的这点心思张青云根本就想都没想过,在心理年龄上,郭青青和赵重阳他真是当后辈在看,和两人打招呼也纯是因为礼节的需要,如果他们不是赵海民的儿子和准儿媳妇儿,他们想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张青云太不容易了。
    现在即使在京城,赵家、郭家、汪家三代、四”小二多子女。他们想接触张青云或者赵佳瑶都是很不容易牲,
    赵佳瑶前两天还打电话过来抱怨,说赵文风的生日,她去贺寿。被一帮子侄像明星一样围着说话。说那种感觉太糟糕了,远没有当年和后辈打成一片的快乐感觉了。
    张青云当时就给她说了这个道理,人随着位置的越来越高,渐渐的就会高处不胜寒,别人看你的眼光变了,再想回到从前就是不可能了,只能是戴着面具,把内心深处的情绪藏于九地之下。
    所以位置越高往往就意味着越孤独,在某些方面能享受到的乐趣也是越来越少,这便是人生的两面性吧!
    赵家今天摆的就是家宴,看得出来,赵海民家并不奢华,甚至还有些简陋。当然,相对普通人家来说自然是不错的了。但是张青云这些年过惯了奢华的生活,乍到这种有古来江南人家的院子中吃饭,还真感觉有点不适应。
    不过也仅仅就是不适应而已,并没有感到不高兴,相反,能够时隔多年体会一次传统的江南家常饭,他心中很惬意。
    在酒桌上,张青云和赵海民还有赵重阳三个男人喝酒,几人频频举杯,聊得很融洽。赵海民很有传统文人的风范,说话有点文绉绉的,但是又不会让人感觉到有酸腐之气,反倒让人觉得其性格豁达洒脱,有魏晋名士的风范。
    两人谈得多的还是工作,谈华东,谈淮阳,谈港城。张青云在谈工作方面一向就是诚恳的。不喜欢在工作上搞什么花花肠子,对局势的判断,未来的展方向的分析小他怎么理解怎么说。
    赵海民似乎也觉得很过瘾,谈事情也是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毫不忌丰,两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很多观点竟然都是相同的,每到这个时候,两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喝一杯酒。
    但是两个人毕竟都不是一般的干部,身为副部级的高官,在接触的时候自然会认真的去审视对方。赵海民给张青云留的印象很不错。和外面的传言基本相符。
    赵海民是华东少数几个靠硬干上来的干部,他的升迁之路就是一条政绩之路,现在看来,其人果然名不虚传,对华东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理解深刻,张青云今天和他谈一席话收获良多。
    而张青云在赵海民眼中更是了不得,姜是老的辣,赵海民这么多年从政的经验,他自然练就了一双识人的神目。但是张青云所表现出来的心胸气度和见识还是让他感觉特别的不真实。
    赵海民能到今天这一步,中间有过多少的挫折他内心是清楚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比自名年龄小了十几岁的人,在见识和处事方面竟然可以和自己不相上下。一时对张青云,他还真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青云,有个事我给你一个建议。仅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