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14部分

大艺术家-第14部分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人,这次的剧本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作,所以他也没有什么规矩,再加上他对于顾洛北实在是太满意了,所以也不是很介意。
    “首先剧本我还没有看呢,我要演的角色是什么我也一点头绪都没有。”顾洛北的话让理查德-凯利哑然失笑,这是事实,今天的一切发展实在太快了,“其次,你刚才提到,制片人是巴里摩尔小姐,如果我没有猜错,是德鲁-巴里摩尔小姐吗?那意思就是,这部电影是一部独立电影?”
    今天第一更。老规矩,收藏和推荐,呵呵。
021 独立电影
    “对,制片人是德鲁-巴里摩尔小姐,这部电影也的确是独立电影。”理查德-凯利立刻端坐好,针对顾洛北的问题一一解答起来,态度之良好,让人不由感叹,这从头到尾都是顾洛北在面试理查德-凯利,和原本预想的面试完全不同!“剧本叫做‘东尼-达克’,你出演的角色就是男主角东尼-达克。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说完之后,理查德-凯利有些紧张。
    其实换做其他导演,今天的情况也不会如此。谁让理查德-凯利是一名菜鸟导演呢,而且还是集资、选角路上碰壁连连的新人。碰上两世为人的顾洛北这个异类,情况的颠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德鲁-巴里摩尔,好莱坞典型的童星范例,年少成名,年仅七岁的她因出演了“E。T(外星人)”这部卖座电影,一跃成为顶级明星,但成名之后的日子让她备感压力,迷失了方向,饮酒、吸烟,甚至接触毒品。在与酒精、毒品的长期斗争之中成功走出来之后,德鲁-巴里摩尔拍摄了一系列挑战尺度的电影,逐渐回到了巅峰,今年上映的一部“霹雳娇娃”则让查理的天使们家喻户晓。值得一提的是,德鲁-巴里摩尔本身就是“霹雳娇娃”的制片人。
    这一次,理查德-凯利在“霹雳娇娃”的片花放映会上,说服了德鲁-巴里摩尔投资“东尼-达克”这部独立电影。原本,理查德-凯利是希望德鲁-巴里摩尔出演电影中男主角的老师一角,以德鲁-巴里摩尔的号召力去拉赞助,不想德鲁-巴里摩尔却对剧本产生了兴趣,愿意投资,虽然只是四百五十万的小成本制作。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好莱坞。当时的好莱坞由所谓的“八大电影公司”所垄断,一部电影拍摄的运作遵循步骤严谨的“制片人制度”。这种“制片人制度”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因此,尽管这种制度为电影事业带来的大量资金,但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于是,一批电影人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自筹资金,甚至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拍出了许多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被人们称为“独立电影”。
    独立电影不通过商业机构直接的投资实现融资,也就不以牟利为第一目的。小制作、低成本、技术手段的简化是它极其现实的标志。不过,低投入并不意味着粗糙和不专业。在国外它是对一部影片经济投入程度的标识,不过独立电影也是有大投资大制作的,比如“美国往事”和“百万美元宝贝”。
    独立电影在题材、拍摄手法、表达方式上由于受到出资方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可以涉及到一些主流影片较少涉及的范围,也更能表现出电影制作者的个人特点。不过同时也是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独立制片的场地、道具、演员、服装等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独立电影题材不限,即可拍商业片,也可以拍艺术片。其发行方式同专业商业电影发行有些不同,一般规模比较小,但审核同其它电影一样,在放映区域内只要不违法违规就行。
    理查德-凯利这部电影就是独立电影,虽然取得了德鲁-巴里摩尔的融资,但本质上电影的主要决策权还是掌握在理查德-凯利手上,这也是为什么理查德-凯利独立来为顾洛北面试,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拍板决定演员的原因。
    “那么,贝尔先生,你对觉得如何?”理查德-凯利又追加地询问了一句。
    顾洛北没有回答,只是认真地在翻阅手中的剧本。按道理来说,有出演电影的机会,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而且导演还亲自从洛杉矶赶过来,诚意十足。但在顾洛北的近期计划中,原本是没有这部分内容的,他始终是把学业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天会参加这个面试,一方面是觉得对方有诚意,另一方面也是好奇心,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顾洛北对电影也是有兴趣的。所以,顾洛北决定看看剧本。
    仅仅看了剧本的前几页,顾洛北就记起来了,这部电影并不是籍籍无名的,只是因为一时没有对上号而已。这个叫做“东尼-达克”的剧本,在中国翻译成“死亡幻觉”或者“怵目惊魂28天”,故事的主人公东尼-达克是一名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青少年,他会梦游,也会去向心理医生求诊。某天深夜,一个不明来历的飞机引擎坠毁在东尼的房间。他正好受到脑海的某种声音指引,梦游离开了房间而幸免于难。那个声音的主人名叫弗兰克,是一个身着全套兔子装扮的人。弗兰克向东尼宣告,这个世界还有二十八天六小时四十二分十二秒就要毁灭。为了拯救这个世界,他必须面对周遭老师、同学们恐惧的态度,他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是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但只有东尼-达克自己知道,他是认真的。
    东尼-达克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有寓意的,达克(Darko)这个姓氏和黑暗(Dark)是近音词,带有浓重黑色风格。顾洛北记得,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反响一般,但却受到了专业人士的热烈追捧,被认为是一部另类经典作品(Cult。Classic)。
    Cult电影是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异常、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简而言之,就是属于非主流领域却能在特定的年轻族群中大受欢迎的电影作品。小众电影、另类电影、黑色电影,都可以算是Cult电影。“东尼-达克”这个剧本,显然就是典型的Cult电影。
    顾洛北记得,在众多经典Cult电影排行榜上,都可以看到“死亡幻觉”的名字。这部电影原本的主角是凭借“断背山”声名远播的杰克-吉伦哈尔,但现在角色却到了自己手上,这又是怎么回事?
    “没问题,能够出演这部电影,是我的荣幸!”既然是一个好剧本,机会已经上门,何乐而不为呢?顾洛北微笑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让理查德-凯利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合作愉快。”确定下来之后,理查德-凯利表情立刻轻松了许多,连肩膀都放松不少,“贝尔先生确定这是你的第一部电影吗?你刚才的表演可是让我眼前一亮,佩服不已。”这是实话,虽然刚才顾洛北的表演还是有些生涩,但的确是可以用出色来形容了,不然理查德-凯利也不会如此迫不及待了,“在来之前,我还有些担心,要是贝尔先生再不行的话,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周那个叫做杰克-吉伦哈尔的年轻人身上了,他已经出演过一部电影,他是我最后的希望了。不然投资都已经拉到了,却在演员上卡壳迟迟没有办法开始拍摄,估计巴里摩尔小姐就要插手演员事宜了。”
    原来如此,看来自己是抢在杰克-吉伦哈尔之前了,顾洛北笑了笑,“在电影拍摄之前,我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至少剧本我就需要认真读一读。”这是十年百老汇生涯留下的习惯,在舞台上,忘记台词的情况可是不允许的。“对了,电影何时开始拍摄,拍摄地点又在哪里呢?你知道的,新学期开始,我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在美国,离开学校缺席课程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只需要和系里或者教授请假就行。不过顾洛北可不希望自己的课程落下太多,所以可能的话,他还是会和教授保持邮件联系,努力在离开学校期间也不要耽误期末考试。
    “电影会在这个月末就开拍,不出意外的话,三周就可以完成拍摄了。”理查德-凯利解释到,独立电影因为投资小、规模小的关系,大多时候拍摄周期都会相对来说短一些,三周时间属于正常范围,这也为顾洛北节省了不少时间,“拍摄地点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子上,距离这儿不远。”从波士顿开车到弗吉尼亚州,也就八九个小时的车程,这对于顾洛北来说,再好不过了。
    一切都谈妥了,剩下的事就是签约了,有泰迪-贝尔这个经纪人,还有伊登-哈德逊这个法律顾问在,第二天理查德-凯利就把一切都确定了下来。泰迪-贝尔显然有些弄不清楚情况,原本顾洛北还说不接这个面试的,新学期太忙,可一转眼,居然就确定要出演电影了,变化实在太大。不过出于对顾洛北百分百的信任,泰迪-贝尔没有询问为什么,而是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伊登-哈德逊一起对合约进行了确认,以保障顾洛北的权利。
    签约完之后,理查德-凯利就匆忙地回洛杉矶去组建剧组了。泰迪-贝尔却是担忧地看着顾洛北,“需要我和你一起去剧组吗?”
    顾洛北却是一点都不担心,“八岁的时候去外外百老汇我都自己一个人闯了,这次去拍戏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你还是把你的论文顾好吧。”泰迪-贝尔想想也是,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今天第二更。那啥,收藏和推荐还是要继续求的,呵呵。
022 傻人傻福
    确定要出演“死亡幻觉”之后,顾洛北觉得人生真的很奇妙,不久前他才拒绝了华纳唱片的合约,现在又进入了电影的世界。虽然上一世杰克-吉伦哈尔出演的“死亡幻觉”广受忠实粉丝的喜爱,但这一次顾洛北如果不认真钻研剧本,没有出色的表现,也许这部经典的Cult电影就要被埋没了也说不定,所以顾洛北还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这个剧本的研究之中,希望自己在大屏幕上的首次表现,至少能够让自己满意。
    说到电影,顾洛北又想起了安妮-海瑟薇,虽然知道“公主日记”的面试最后是选择了安妮-海瑟薇,但顾洛北还是决定打一个电话去问问情况,开学都两周了,也是该和这个小妮子联系一下了。
    “你好,这里是海瑟薇家。”接电话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声音十分动听,不紧不慢,带着一丝优雅。
    “麦高莉夫人,这里是埃文。”顾洛北一听就知道是安妮-海瑟薇的母亲凯特-麦高莉,虽然结婚之后是随夫姓的,但“凯特-麦高莉”这个名字是她做歌手兼演员的证明,所谓海瑟薇夫人听别人呼唤她“麦高莉”时,心情总是很愉悦。
    “埃文,可爱的小伙子,你的公路旅行怎么样,还愉快吗?”凯特-麦高莉听到了顾洛北的称呼,果然说话的语气都轻快了起来。
    “一切都好,只是沿途没有办法洗澡,真的是折腾到我了。”顾洛北的回答让电话另一端传来了一连串笑声。“麦高莉夫人,安妮在家吗?”
    “安妮?在的,稍等。”凯特-麦高莉把话筒放到了旁边,走到了楼梯口高喊了一句“安妮”,然后才走回来,“她就来了。”
    “请代我向海瑟薇先生,还有米歇尔和托马斯问好。”顾洛北还是十分有礼貌的,没有忘记问候安妮-海瑟薇的父亲,还有哥哥和弟弟。
    凯特-麦高莉在电话那端连连称是,这才把话筒交给了安妮-海瑟薇,“北,你的公路旅行如何?有没有什么刺激的经历?”一接起电话,就听到安妮-海瑟薇大咧咧的声音,甚至可以想象她在电话另一端眉开眼笑、嘴巴咧开笑得无比灿烂的表情。
    “当然,从出了纽约开始就是刺激的旅程。”顾洛北也十分大方地分享旅途里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惊险的经历,但仅仅是横穿美国这个壮举,还有沿途让人惊讶的美景,就让安妮-海瑟薇感叹连连了。
    “未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也要尝试一次,背上行囊就行走天涯,真的是太潇洒了。”安妮-海瑟薇不由心生羡慕,她从小个性就十分男生,和顾洛北打成一片。只不过因为家庭教育的关系,安妮-海瑟薇骨子里还是相对稳健一些的,“过度”从来不是家里会提倡的事,所以虽然对顾洛北的公路旅行十分羡慕,但要付出实践还是比较困难的。
    顾洛北更是如此,上一辈子就希望做这种尝试了,可惜一直到今生才得以实现。潇洒,的确,背上行囊就去流浪,随心所欲,让自己短暂的人生绽放出无限光彩,这才是真正地享受人生。忽然,顾洛北就想起了布莱克-莱弗利,这个小妮子才不过十三岁,就有如此胆识,的确很是难得。那份向往自由的梦想,那种付诸行动的勇气,让两世为人的顾洛北也不由佩服。
    “伙计(Mate),‘公主日记’的面试怎么样了?”顾洛北想起了自己打这通电话的主要目的,刚才聊旅行的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近二十分钟,这才想了起来。
    虽然顾洛北只在伦敦生活了六年,还有大部分时间是婴儿时期,但英式英语的习惯却一直留在了顾洛北的口语之中,包括老学究老贵族的英式口音,也包括一些称呼的区别。比如美国人更多时候喜欢使用绅士们(Gentleman),而英国人则使用先生(Sir),当然,这都不是绝对的。不过在“伙计”这个俗语上就比较清晰明确了,美国人喜欢称呼用Dude这个词做口语,相对街头一些;而英国人则是使用Mate这个单词。Mate这个词包括了伙伴、老兄、配偶、伴侣等意思,意思为更书面、也更为诗意一些。美国人在模仿英国人说话时,“Mate”这个单词就是标志性用语了。
    顾洛北的英国口音并不生涩,反而让人听起来十分舒服优雅。安妮-海瑟薇也早就习惯了顾洛北说话的口音和方式了,所以一点也不在意,只是听到了问题的内容,就来了一句长长的“我的上帝”,然后就听到她一下趴到桌子上的声音,“那是一场灾难……”
    听到安妮-海瑟薇这夸张的回答,顾洛北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就挂了起来,“怎么,你把导演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