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艺术家 >

第36部分

大艺术家-第36部分

小说: 大艺术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剧本哪需要那么多瞻前顾后的,自己喜欢就好。”笑过之后,顾洛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想,瑞恩-高斯林立刻拍手叫好,完全就是找到同道中人的模样,“我现在没有经纪人,接剧本也都是自己去演员工会找机会的。‘信徒’这部电影,我知道上映机会渺茫,但对于这个角色实在是爱不释手,就去面试了。”
    瑞恩-高斯林的话让顾洛北挑了挑眉,如果说之前对于瑞恩-高斯林有个性只是通过新闻了解的话,那么现在,顾洛北是有切身体会了。这种性格,和顾洛北是再合拍不过了。“对于我们来说,圣丹斯就是天堂啊!”独立电影的天堂,对于他们这些个性十足的独立演员来说,的确是天堂。
    顾洛北的这句话立刻让瑞恩-高斯林颇有感触,搓着手就说到,“就冲着你这句话,我们今天晚上应该好好喝一杯。”
    “这有什么问题,晚上我们就在房间的吧台旁不走了。”顾洛北笑呵呵地说到。
    圣丹斯电影节的酒会,对年龄可没有限制,估计是考虑到独立电影人们的放浪形骸了,即使限制也是一个摆设。所以,年龄还未满二十一的顾洛北、瑞恩-高斯林等人自然要好好享受可以喝酒的生活。
    才走出电影院,顾洛北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泰迪-贝尔,于是抬起手挥了挥,示意自己在这儿。不想,泰迪-贝尔还没有走过来,右侧前方却有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也笑呵呵地打起了招呼,一副在对着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说话的样子。
    今天更新迟了,抱歉。推荐和收藏还是要求的,呵呵。
055 新的剧本
    迎面而来的中年人,准确而言,应该有五六十岁的模样,一头白棕相间的长发并不是年龄的代表,眼角额头和脸颊上的皱纹才是岁月的痕迹,那双不大的眼睛充满了时间沉淀下来的睿智,嘴角的笑容从容而热情。
    顾洛北认真看了看,发现那个老人打招呼的对象的确是自己和瑞恩-高斯林,周围偶尔路过的观众都还在热情地和顾洛北打招呼呢。再认真看看,顾洛北发现,来人并不是无名小卒,甚至应该说是十分有名。瑞恩-高斯林也发现了对方的身份,和顾洛北对视了一眼,双方的眼睛里居然都是询问对方,“找你的?”这个默契让两个人都愣了愣,而后一起露出了笑容。
    眼前走过来的中年男人,顾洛北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这个男人已经六十岁了。二十一世纪克里斯托弗-诺兰赋予了蝙蝠侠系列新的生命力,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让蝙蝠侠系列横扫票房的,就是眼前的男人,乔-舒马赫。1993年的“怒火风暴”、1994年的“终极证人”、1995年的“永远的蝙蝠侠”和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让乔-舒马赫成为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重要导演。奇怪的是,乔-舒马赫的作品年表上是精彩之作和公认的大烂片齐飞,往往由他执导的高投资大制作影片,虽然票房暴收,却多半评价凄惨;反而是在小制作上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可以说,乔-舒马赫之于这次圣丹斯电影节,绝对算是一名大牌了。但他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里,还朝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打招呼。
    不过无需再做过多的猜测,乔-舒马赫就已经走到了他们的面前,“抱歉打扰了,我是乔-舒马赫,不知道你们是否有时间?”
    瑞恩-高斯林愣了愣,似乎还在琢磨乔-舒马赫为什么会过来找他们,所以回答的是顾洛北,“舒马赫先生,请稍等一下。”然后顾洛北就转头对着瑞恩-高斯林说到,“高斯林,你确定我没有眼花,站在我面前的是乔-舒马赫?”
    顾洛北这故作夸张的表情,让瑞恩-高斯林和乔-舒马赫扑哧一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客套话,人人都会说,顾洛北这客套话却带着调侃的味道,让现场略微生涩的气氛舒缓了不少。如果说话之人表情太过谄媚或者太过吃惊,反而会让人觉得反胃,但顾洛北说话之时,眉毛微挑,嘴角的笑意却是一直未散,显然就是为了缓和气氛故意说的,让人不禁莞尔。
    笑过之后,顾洛北才再次转向了乔-舒马赫,对着面前这位爷爷辈的导演说到,“我是埃文-贝尔。”说完,顾洛北顿了顿,瑞恩-高斯林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微笑着做了自我介绍,顾洛北才接着说到,“舒马赫先生找我们有事吗?”乔-舒马赫刚才说的是“你(You)”,也不知道是复数还是单数,所以顾洛北才再次问了问。
    乔-舒马赫也反应了过来,点了点头,“不知道你们两个人现在有时间吗?我们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谈谈。”
    这时,泰迪-贝尔拿着水也走了过来,站到了顾洛北的身边,看了弟弟一眼,因为没有弄清楚情况,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泰迪-贝尔对娱乐圈的事了解较少,他自然也没有认出乔-舒马赫,还在想来人是影迷还是工作人员。
    顾洛北这时才做了介绍,“这是我的哥哥,泰迪-贝尔。”然后转头和泰迪-贝尔简单说到,“瑞恩-高斯林,乔-舒马赫。”泰迪-贝尔倒是知道瑞恩-高斯林的,昨天才看了“信徒”嘛,听顾洛北的语气,似乎这个乔-舒马赫倒不是影迷,反而是朋友的样子,也就微笑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乔-舒马赫回了一个微笑,接着就说到,“这隔壁就是一家咖啡屋,要不进去坐坐吧,在这外面受冷风,我这个老人家可是扛不住了。”然后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朝旁边的咖啡屋方向指了指。
    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大导演都找上门了,聊聊天也不是大问题。
    咖啡屋此时正是热闹的时候,刚刚看完“死亡幻觉”的观众,距离下一场电影开始有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所以许多人都在咖啡屋里打发时间,也是让眼睛休息休息。好不容易在二楼找到一个四人方桌,依次围坐了下来。
    点好咖啡之后,服务生还没有端上来,乔-舒马赫这位主动找上门的就先开口说话了,“昨天‘信徒’上,高斯林才让人眼前一亮;今天的‘死亡幻觉’又看到了贝尔闪耀大屏幕,这一次的圣丹斯电影节,的确不虚此行性。”
    乔-舒马赫这一上来,就先把高帽给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戴了起来,这种场面话实在再简单不过,但谁什么时候在哪儿说,就很有讲究了。乔-舒马赫这一上来就把赞扬之词送了上来,难道他还有事相求不成?但这种想法着实有些荒谬,顾洛北也没有急着做判断,接着听下去就是了。
    接下来乔-舒马赫反而不着急了,开始和瑞恩-高斯林、顾洛北谈起电影本身来。毫不讳言地说,“信徒”和“死亡幻觉”都是底蕴深厚的电影,值得反复推敲。当然,忠实影迷之间互相讨论,也肯定是有无数话题的。就连泰迪-贝尔也加入了讨论之中,完全十分热衷的样子。讨论到最后,三个人包围顾洛北一个,对“死亡幻觉”的情节进行了深入挖掘。
    虽然乔-舒马赫才不过刚刚见面不到半个小时而已,就算是瑞恩-高斯林也才是昨天认识的,但在电影这个共同爱好下,在“死亡幻觉”这部韵味深长的电影里,四个人却把所有陌生、尴尬、拘谨都放到了一边,只是认真地投入电影的世界里。难怪都说,有共同趣味爱好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此时估计就是如此了。
    “哇,不佩服都不行。”说话的是瑞恩-高斯林,其实刚才在首映式时,他就听顾洛北解释过一次了,不过当时并没有把“时空旅行奥义书”放在一起说明,所以还是没有办法明白透彻。现在经过顾洛北这番讲解,他对于理查德-凯利,对于顾洛北是更加敬佩了。对理查德-凯利无需赘言,对于顾洛北则是佩服他对剧本的理解、对角色的理解,这种用心绝对是成为出色演员的要素之一。
    泰迪-贝尔却是一心两用,一方面他对时空旅行还真有些兴趣,仔细琢磨着,另一方面却又把心思放在旁边的谈话上,他一直都是记着的:乔-舒马赫找顾洛北是有事的,绝对不会是交流对电影看法如此简单。
    乔-舒马赫对时空旅行这些没有兴趣,他却是看明白了理查德-凯利背后的深意,对那首“疯狂的世界”也就更有感触,“贝尔,那首‘疯狂的世界’是你作词作曲的?”这件事其实并不醒目,毕竟很少人会耐心去把片尾的工作人员列表看完,只是对这首歌有心的人着实不少,这首歌无论从编曲歌词,还是演唱的意境,都和电影达到了完美的融合,那种带着悲凉的疯狂,的确让不少人都喜欢上这首歌,所以顾洛北是这首歌演唱者的事,知道的人还真不少。
    顾洛北连忙摇头,“我可没有那么厉害。这首歌是恐惧眼泪1982年发表的单曲,我只是做了改编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改编版本的版权理查德-凯利居然注册到了顾洛北的名下,虽然事实就是如此。可是理查德-凯利坦荡的胸襟,特别是在制作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如果版权属于顾洛北,剧组可是需要向顾洛北支付使用费用的,但理查德-凯利依旧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再和忧郁心境的人一对比,立见高下。
    “呵呵,但你演绎的版本可是让我们所有人都惊艳到了。”乔-舒马赫笑着送上了赞扬顾洛北没有给予回答,但耸了耸肩,算是承认了这个称赞。但接下来,乔-舒马赫话锋一转,“其实我今天找你们是有事的。原本以为要费一些功夫,没有想到你们两个人一起出现了。”前面聊了约莫四十分钟,却一直没有进入主题,看来今天的重头戏现在才开始。
    瑞恩-高斯林和泰迪-贝尔两个人也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乔-舒马赫身上,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从容地喝了一口咖啡,这才说道,“其实我手里有一个剧本,希望你们可以参加面试,不知道是否有合作的机会。”
    原来如此,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三个人表情各异,泰迪-贝尔是松了一口气,瑞恩-高斯林带着一些探究的眼神,顾洛北则是在回忆,2001年乔-舒马赫拍了什么电影。
    对于顾洛北来说,这是第二次有人把剧本送上门了,从本质上来说,导演都是看到了顾洛北出色的表演才产生了如此想法,这也是对顾洛北的一种认可。不过,虽然对象从名不见经传的理查德-凯利到商业电影领域颇有名气的乔-舒马赫,顾洛北的心思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在脑海里的第一想法还是:剧本如何?
    感谢大家的打赏,好鸡冻,呵呵!继续求收藏和推荐,新书榜位置岌岌可危呀!
056 低廉成本
    “请问是一个怎么样的剧本?”既然想到了,就直接问出来好了,顾洛北的声音立刻吸引了瑞恩-高斯林的注意力,他也把视线投向了乔-舒马赫,显然对顾洛北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十分期待。
    从瑞恩-高斯林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他也很淡定。提起乔-舒马赫,对于新人来说第一个想法就是商业大片,如果希望一夜成名,这显然是一个好机会。不过,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似乎对于剧本的质量更为在意,这一点其实从他们两个人这次圣丹斯电影节上映的作品就可见一斑了。
    泰迪-贝尔不动声色地看了看顾洛北一眼,他也察觉出来了:就像做音乐一样,拍摄电影,顾洛北也是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选择,至于商业大片、独立电影、艺术电影都不是那么重要了。身为顾洛北的经纪人,泰迪-贝尔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注意力也不由放到了乔-舒马赫身上。
    “是一个低成本的剧本,投资不过八百万左右。”乔-舒马赫对这个剧本介绍的开头十分特别,从成本开始说,真是不走寻常路。不过其实想想也正常,天上掉馅饼的事不是天天有的,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都是籍籍无名的新人,在圣丹斯电影节的好口碑也才刚刚开始而已,要让大制作的剧本找上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乔-舒马赫的开篇,反而证明了可信性,也说明了他的诚意:低成本,就意味着演员支出也注定不会太多的。这也是他找到了顾洛北和瑞恩-高斯林重要原因之一。
    八百万的投资的确不算多,比起那些动则上亿的大制作,一两千万的成本都不能算高。严格说来,八百万的投资也算是独立电影的成本范畴。不过以乔-舒马赫拍摄电影二十多年的资历,这部电影是独立电影的可能性不大,估计还是有电影公司投资的。
    “至于剧本内容,”乔-舒马赫看了看瑞恩-高斯林和顾洛北,露出一个琢磨的笑容,“我提一个问题,当你路过一个公共电话亭时,里面的电话响起来,你会怎么办?”
    瑞恩-高斯林顿了顿,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声音带着一丝犹豫说到,“接起来?”
    仅仅是一个问题,顾洛北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其实刚才顾洛北脑海里对剧本有好几个猜测,在这个时间点,又是乔-舒马赫拍摄的电影,顾洛北脑子里有三四个答案,现在立刻对上号了。
    “你呢?”乔-舒马赫看了顾洛北一眼,似乎在等待他的答案。
    顾洛北笑了笑,“我应该会离开吧。因为我知道肯定是有人打错了,不会有人给公共电话打电话的。”这个答案其实也很正常,不算意外,但这还没有完,“不过人其实都是有好奇心的,如果当时不忙,一种本能都会促使我们接听那个电话的。就算是告诉对方一声,‘你打错了’,也是有许多人会去接听的。”很多时候,人们的理智告诉自己这是不必要的行动,但往往会被自己的情感、惯性牵制,做出和理智相悖的行动。
    如果顾洛北没有猜错的话,乔-舒马赫说的这个剧本,应该就是“狙击电话亭”了,这部小成本的电影顾洛北印象十分深刻,他是在家看的DVD,无论是情节还是拍摄手法,包括剪辑配乐等等,这部电影都算是上乘之作。顾洛北十分喜欢,也是乔-舒马赫所有电影中,最得顾洛北心意的。
    “的确,”乔-舒马赫脸上的笑容再次绽放了开来,他从瑞恩-高斯林的眼中看到了迷惑和好奇,从顾洛北的眼中看到了期待,这个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