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室守则 >

第66部分

妾室守则-第66部分

小说: 妾室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晚些时候,贺济礼吃得半醉回来,不顾形象地咕咚喝下大半碗醒酒汤,斜躺到榻上逗弄小囡囡,以此解酒。孟瑶瞧着他还算清醒,就将今日贺老太太所提的要求讲了。
    贺济礼听完她的话,一个激灵坐起身来,酒全醒了:“你,你竟答应她了?”
    孟瑶完全理解他的反应,解释道:“当时还有不少客人在场,我不好反驳她的话,只好来了个缓兵之计,反正所谓吉日,全凭我们说了算,且就这样拖着罢,拖得一天是一天。”
    “也只能这样了。”贺济礼是要面子的人,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若换作是他,大概也会先答应贺老太太再说,于是就没有责怪孟瑶。
    他们一心要拖,好几日不见动静,贺老太太那里就急了,打发小丫头来问了几次无果,只得亲自绕了半条街跑过来,拉住孟瑶问道:“媳妇,那门怎么还不开?”
    孟瑶敷衍她道:“吉日难定呢,老太太且再等等。”
    贺老太太哪里等得,断定贺济礼两口子是不愿开门,故意拖延,于是便趁着卖花婆子上门来卖花,向着她一通乱讲。卖花婆子嘴碎得很,没过几天就将“贺家老太太的大儿子和大儿媳不孝,为了不让她瞧孙女,连一扇门也不肯开”的消息,传得是满天飞。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孟瑶耳里,贺济礼在州学也听到了风言风语,两口子本不欲理睬,但这些胡编乱造诽谤人的话,偏有好些人信,连知府大人都把贺济礼叫去问了几句。这下贺济礼不理睬也不行了,不然影响了他年终的考课,怎么得了?于是便叫了几个匠人来家,唉声叹气地准备把才封起来不久的门又重新开开。
    装门板时,孟瑶亲自过来瞧,送来一把大铁锁,让人从里面安了,并嘱咐丫头们,待门一安好,就锁严实了。
    贺济礼看着匠人们安铁锁,摇着头道:“没用的,她见锁了门,不晓得叫开?”
    “叫罢,既是安了门,岂有不许人敲的道理。”孟瑶别有深意地笑了,“不过,我可没安排人手看门。”
    贺济礼一愣,反应过来,大笑:“是,咱们家穷,人手不够,哪里挪人来守门,这里自然是成日没人看着的。”
    夫妻俩相视而笑,看着匠人们安好门和锁,又看着丫头们锁好了门,才相携而去。
第一百五十五章 洪水猛兽
    第一百五十五章 洪水猛兽
    贺老太太年纪到底大了,有些耳背,后园子那边砸墙重新开门那样大的动静,她都没听见,家里的奴仆又少,也没个人来与她讲,因此直到第二天出院门遛弯,才发现后院墙上多了一扇门。
    贺老太太见状大喜,忙上前去推,不料那门却是从里面给锁住了,哪里推得动;她心想新开的门,总会有人守,于是大声叫门,但墙那头却悄无声息,就是没人应答。
    贺老太太急了,忙去找到二妮,让她陪自己去贺济礼那边走一趟。二妮本不愿陪,但正好她要去跟孟瑶商量买彩云的事,因此就应了,扶着贺老太太出了门。
    她婆媳俩绕了大半条街,再次来到新贺府,贺老太太已是气喘吁吁,扶着大门喘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二妮瞧着她这般模样,觉得可怜,心想到底还是岁月不饶人,老太太也老了。她担心贺老太太走不到垂花门那里去,便蹲下身来,把她背到背上,由个小厮领着,去见孟瑶。
    孟瑶见贺老太太是由二妮背着进来的,吓了一跳,忙问老太太是不是病了。二妮道:“老太太没事,只是累着了。”
    贺老太太则道:“谁叫你们新开的门打不开,不然我也不必绕这么远的路走过来。”
    这话若被不知底细的人听见,定要觉得孟瑶心狠,但贺老太太以往做的那些事,实在太伤人心,因此孟瑶一点儿都不心软,更是没有丝毫要将那门打开的意思。
    贺老太太见孟瑶不搭话,只顾着瞧自己的手指头,生气了,道:“有你这样做媳妇的吗,婆母想来瞧瞧孙女,你都不愿意开门,非要让她一大把年纪地赶远路。”
    孟瑶还是没作声,过了一会儿,突然问道:“老太太,请问我家小囡囡,这会儿多大了?”
    “半岁?一岁?总不会两岁了罢?”贺老太太使劲想了想,伸出指头掰起来。
    孟瑶又问:“二弟那儿子,今年多大了?”
    贺老太太听她提及宝贝孙子,马上面带笑容,答道:“四个多月,快五个月了,长得还算好,可惜少奶吃,总不够结实。”
    孟瑶面带嘲讽看着她,道:“老太太口口声声说想孙女,却连她的年纪都记不清,若要说你真心疼她,谁信?”
    贺老太太强辩道:“我这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
    “那你孙子的年纪,怎么记得清清楚楚?”孟瑶在言语上丝毫不肯让步,马上驳斥道。
    贺老太太哑口无言。
    孟瑶又道:“半条街能有多远,我又没让老太太走着来,二弟刚分了那样大的家当,难道连个轿子都不肯给老太太雇吗?”
    她讲的只是贺济义,但二妮听在耳里,也极不好意思,忙道:“都怪我,忘了老太太年纪大了,走不得远路,还总想着在乡下不管多远,都是靠一双脚,就没想起来去雇轿子。”
    贺老太太不满看她,道:“我还没老到走不动,雇甚么轿子,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何况济义还没钱。他是分了些家当不假,但那些都要赶着卖掉好换银子还债呢,哪里来的闲钱?”
    二妮没想到自己讲了一番话,却弄得里外不是人,登时面红耳赤,看看孟瑶,又看看贺老太太,不知怎么办才好。
    孟瑶虽然瞧不惯贺老太太与小叔子,但对这个妯娌还是喜欢的,见状忙跳转了话题,问二妮道:“听傻姑娘说,弟妹想把彩云买去,我前两天特意叫她来问了问,她自己是极愿意的,只不知弟妹还要不要她。”
    二妮笑道:“我这回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呢,我本来以为自己一个乡下丫头,是用不惯丫鬟的,谁知同彩云那丫头极为投缘,竟如同亲姐妹一般,因此想把她买回来。”
    人人都有一颗向往富贵安逸的心,只是自己没发觉罢了,真正使不惯丫鬟的,又能有几个?就是二妮,如今同才从乡下出来时,都大不一样了。孟瑶笑着,命知梅取来彩云的卖身契,递与二妮,道:“既是如此,你就把她带了去罢,银子迟些与我也没关系。”
    二妮因为一直将店子的事瞒着贺济义,因此手头也有些积蓄,买个丫鬟不成问题。她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递给孟瑶,笑道:“大嫂肯将彩云卖给我,我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哪还能拖欠银子。”
    此时彩云已由个小丫头领了来,见二妮交了银子拿了卖身契,便上前与她磕头,回过身又与孟瑶磕头,谢她这些年的教导之恩。
    她们这里一派和乐融融,贺老太太却是在一旁看直了眼,原来二妮私藏了这么多钱,竟能轻轻松松地买下一个正值妙龄,模样又还不错的丫头。
    孟瑶和二妮没有觉察到贺老太太的异常,犹自闲话,贺老太太却急着要回家好好盘问二妮一番,站起身来,拉了二妮就走。她走了两步,突然想起些甚么,回转过头,拿起她座位上的茶盏,将里头的茶水一饮而尽,再把盏子塞进袖子,但盏子太大,只得又改为揣进怀里。
    孟瑶和二妮看得目瞪口呆,贺老太太却若无其事地道:“这个茶盏不错,把我拿回去吃茶用。”
    二妮臊得眼泪都快下来了,急道:“娘,难道我们家就连个给你吃茶的盏子都没得,还要从大嫂这里拿?”
    “咱们家的没这个好。”贺老太太讲起这话来,丝毫不以为羞,理直气壮得很。
    “你要是嫌咱们家的茶盏不够好,我叫济义再买给你就是。”二妮急得直跺脚,只差去掀贺老太太的衣衫,把盏子掏出来了。
    孟瑶不忍让二妮为难,再说一只盏子也不值甚么钱,便连忙出来打圆场道:“不过一只茶盏,老太太喜欢,就让她拿去罢。”
    贺老太太对这话很满意,揣着茶盏,昂首阔步地朝外走。二妮没能制止住贺老太太,很是愧疚,向孟瑶讲了好些抱歉的话,直到贺老太太在外头催促,才告辞离去。
    贺老太太刚走,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大少夫人,老太太把门口的一盆杜鹃花给抱走了,说她窗前就差这个应景。”
    一盆花她也要?孟瑶哭笑不得,摆手道:“算了,拿都拿走了,随她去罢,横竖不是甚么值钱的东西。”说完,她心里默默道:“我只是替贺家感到丢人。”
    小丫头又讲了一遍看守不力,多谢大少夫人宽恕之恩之类的话,转身欲走,知梅却叫住她,向孟瑶道:“大少夫人,虽说东西都不值钱,可也不能就这样由着老太太去。”
    孟瑶想了想,道:“那她下次来之前,你们就都把值钱不值钱的东西都藏起来罢。”
    知梅应了一声,又问屋里的其他丫头婆子们听清了没,众人皆笑道:“使得,就是上茶,也只拿粗瓷的盏子来。”刚才来禀报的小丫头更是道:“花盆都拿布遮起来。”
    这竟是拿贺老太太当洪水猛兽来防了,不知贺老太太得知,会作何感想,以她的个性,大概只会抱怨孟瑶小气、防她跟防贼似的,而连怄都不会怄一下罢。
    贺老太太走后没过多大会儿,贺济礼就回来了。孟瑶抬头看了看日头,奇怪道:“今日怎地回来得这样早?”
    贺济礼皱着眉头道:“我那救命恩人的闺女,怎地还不到?我今日特意告了个假,到码头上去接,但还是不见人影。”
    “救命恩人的闺女?”孟瑶更加奇怪了,“怎么没听你说过?”
    贺济礼这才想起来孟瑶不知道此事,忙解释道:“本来一回来就要跟你讲的,谁知被分家这事儿给气糊涂了,一时忘了讲。我那救命恩人遗下一女,年方十六,恩人临终前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千万给她寻个好人家给嫁了,万不可让她受半丁点儿委屈。”
    孟瑶乍一听说“恩人之女”四个字,心里直犯嘀咕,生怕那恩人临终前的嘱托是让贺济礼娶了他闺女,给他闺女一个归宿,直到听到最后,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笑道:“这还消恩人嘱咐?就是他不说,咱们也不能委屈了他家姑娘,不但要帮她挑个好人家,还要送副好陪嫁。”
    贺济礼见她不怪自己迟迟才讲,就也笑道:“人家一多半还看不上咱们给备的嫁妆呢,你不知我那恩人,家境富足得很,而且独此一女,全副家产全留给了她。他这闺女,又是个极能干的,我归家时让她随我一起走,她愣是不肯,说家中事务多,要打理妥当了才肯来,我看她一多半是要留在家里将那些财产变卖的变卖,藏的藏,处理好了才来。”
    孟瑶听贺济礼这样一讲,对这位恩人的闺女顿生好奇之心,而且隐约有些好感——她可是喜欢能干人的。
    贺济礼才讲完恩人之女的能干,却又担起心来,道:“她再能干,终究只是个才十六岁未出阁的女子,不知是不是路上出了甚么事,才这样久还没到。要不咱们派几个人去迎一迎?或者干脆使人去她家看看?”
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人之女的下落(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人之女的下落(一)
    “先别急。”孟瑶更为冷静,帮贺济礼分析道,“先想想是不是哪里出了纰漏,比方说,你给她的住所地址,可曾出错?”
    “自个儿家的地址,怎么可能出错。”贺济礼想也没想就挥着手道,但说着说着,却突然醒悟,他把家里地址告诉恩人之女时,还没同贺老太太他们分家,因此给的是原先三进宅子的地址,而如今他们搬到了后园子来住,大门的方向也改了,恩人之女莫不是找不着地方,才久久不见人?
    贺济礼拍着脑袋懊悔道:“你瞧我这记性,怎地就忘了使人把新家的地址告诉她,还干在这里着急。”
    孟瑶随手取了个小囡囡顽的小木马,递给他道:“现在说这个也没用了,你赶紧去前头济义家看看,也许恩人之女早去他家找过你了。”
    此话有理,贺济义如今心里恨着贺济礼呢,若恩人之女寻到他那里去,他很有可能不接待,也不给指路,任由两边见不上面,接不上头。贺济礼着起急来,马上动身朝贺济义家去。
    这座三进大宅,乃是贺济礼当年辛辛苦苦,一分一厘挣下钱来买的,如今门楣依旧,却实是易了主人。贺济礼站在熟悉不过的大门前,感慨万千。
    门房里仅有的一名老苍头是旧人,贺济礼同他打了声招呼,自己走了进去。贺济义家分到的奴仆共八人,除去一个门房,剩下的七名朝三进院子一分,一进院子里只得两三人服侍,因此偌大的院子显得空荡荡的,贺济礼一路走到第二进院子前,也没见着甚么人。
    贺老太太还是住在她原先的院子里,后面那进给了贺济义一家子,此时她正含饴弄孙,好不快活。贺济礼站在门口看了看,直觉得想不通,老太太明明过得乐呵呵,为何非要同他这个大儿过不去,隔三岔五地来找茬,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两名小丫头在墙脚根嗑瓜子,一面嗑,一面发牢骚:“好容易偷了点老太太的瓜子,却没想到是霉的,这同先前的日子,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贺济礼轻轻咳了一声,但不待那两名小丫头反应过来,自己就进了屋,与贺老太太行礼问安道:“老太太这一向可好?”
    贺老太太一抬头,见贺济礼手里拿着个色彩鲜艳的小木马,比平日卖花婆婆捎来的玩意儿不知好了多少倍,她心中暗喜,嘴上却道:“这是给你大侄子捎带的?他才几个月,哪里顽得了这个,还不如买个拨浪鼓与他。”
    贺济礼生气贺老太太讲话不中听,竟发狠将木马背到了身后,道:“既是如此,我还是把木马带回去,回头让人给大侄子送个拨浪鼓来。”
    贺老太太这下可急了,她虽然还想要个拨浪鼓,可这小木马她也不愿放过,连忙站起身来,转到贺济礼身后去夺,口中道:“既然都带来了,还带回去作甚么,拨浪鼓你下回带来罢。”
    贺济礼看着自家亲娘这副上不得台盘的模样,又气又急,他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