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极品护花高手 >

第79部分

极品护花高手-第79部分

小说: 极品护花高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子问厨师:“你是蒙古族吗?”
    厨师说:“地地道道地蒙古族。”
    才子说:“哈顺格日丽也是蒙古族,你就做两样蒙古菜吧。”厨师走了。
    老陈对才子说:“今年我们的生意比去年可强多了,每年这个季节都关门了。可是今年不同了,游客现在是少了一些。可是当地的人来吃饭的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歇业。”
    才子听到老陈这些话也是很兴奋。
    会计回屋拿来帐本详细的向才子汇报着每一项收支情况,才子仔细的听着。最后,会计说:“才子啊!到现在我们已经盈利了三万八千九百多了。”
    才子说:“很好嘛!你把帐本留在这我在仔细的研究一下。”会计把帐本留给了才子。
    大家说着话,饭菜很快就上来了。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品尝着丫丫厨师做的地道蒙古菜,才子指着盘子内的像似牛肉干的菜问哈顺格日丽:“这是什么菜啊?”
    哈顺格日丽说:“风干牛肉吧?我以前吃过。”
    老陈介绍着另一道菜说:“这是烩酸菜、蒙古人都爱吃,还有这是厨师祖传的汤料炖的农家鱼。”
    才子边吃边说:“别说,这三个菜还真的不错啊,味道真好!”
    哈顺格日丽也说:“好吃,真好吃啊!”
    吃完饭,大家在一起唠着一些叙旧的老嗑。
    才子问老陈:“这纯正的蒙古厨师好找吗?”
    老陈说:“不好找,好的咱这下地方人家不来,孬的咱不要,难求啊!”
    才子看看哈顺格日丽说:“哈顺格日丽,我们回沈阳开个蒙古特色酒店应该行吗?”
    哈顺格日丽说:“我可不知道,不知道沈阳人是否爱吃这蒙古风味。”
    才子说:“回去考察一下。”
    晚上,才子和哈顺格日丽照样被安排在老陈的隔壁,两人很早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才子仔细的翻看着这帐本,他翻帐本的目的不是查账。而是研究一下这开饭店的费用和收支规律。
    经过研究,他从中看到每月的固定的费用是工商管理费、税费、煤火费、电费、工资等,另外还会有零星的如房屋修理、电器修理、疏通下水道、卫生防疫等杂七杂八的费用。
    才子特别注意的是这原料采购费也就是买米、买面、买菜、买肉、买鱼、买虾等这些费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收入上看就两条管道,客房收入、饭店收入,这收入的季节性更为明显。
    这其中的规律是不难看出的,要想赢利必需增加两大收入,这是作为饭店和旅店维系生存的关键所在。
    但是,如何增加两大块的收入就是一门学问了,这就是加强管理增加客源是唯一的办法。才子研究完帐本,哈顺格日丽醒了,才子把这些道理和哈顺格日丽讲了,哈顺格日丽听后是懂非懂。
    才子见哈顺格日丽疑惑地样子笑了,心想,她又没开过饭店怎么会一下子明白这些呢?
    就这样,两人在丫丫轻松的住了两天。才子无意间摸摸腰间的bp机说:“这玩意到这就没用了,我们还戴在身上真是好笑。”
    接着才子又问老陈说:“老陈,这的村子开通电话没有?”
    老陈说:“目前只有村部开通了电话,个人安电话的还没听说过。”
    才子拿出bp机给老陈看,老陈是头一次看见这个东西。
    才子说:“这玩意叫bp机,也叫传呼机,还有人叫它扣机,用电话一打这个bp机的号,它就叫唤。它一叫唤就显示电话号码,就知道有人在找他了,之后回电话。”
    老陈必然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听的很吃力,他没听懂。
    才子说:“我们和村里的关系处得如何?”
    老陈说:“那到没什么问题,村长也常来这吃饭,他是我一个本家弟弟。”
    才子说:“能不能和他商量商量,把村部的电话和我们这串联过来,客人来了有什么事也可打个电话什么的?”
    老陈说:“这个事得和村长说点小话。”
    才子说:“这事,你就办吧,需要花点钱也无所谓,到时候村里的那点电话费我们负担了。”
    老陈说:“主要的是这线也不好解决,这离村部太远了。”
    才子说:“我倒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不如你考察一下看看能行得通不?实在不行也可以到电信局申请安一部电话。”
    老陈说:“这两天我就找村长。”
    才子说:“接通了,你告诉我一声,沈阳那边我安了电话。”
    这时,他喊哈顺格日丽问:“诶!哈顺格日丽,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了?”
    哈顺格日丽说:“自己家的电话号都忘了?”
    才子说:“经常不用,可不都忘了咋的。”
    哈顺格日丽把电话号码写在一张纸上,交给老陈说:“这就是我们商店的电话号码,这边有事就打电话吧。”
    才子对老陈说:“把老会计叫来。”
    老陈这时和老伴说:“会计来了吧?”
    老陈老伴点头,转身出屋。
    没一会,会计来了。
    才子对老陈说:“今年不是赢利三万多吗?你留五千,我提走两万,其余的继续留作流动资金。”
    老陈说:“我都领工资了,这不好吧?”
    才子说:“这五千元就当做奖金,别客气了。”
    老陈看看老伴说:“留就留下吧。”
    老陈老伴说:“才子,会计把钱放我这了。你等着,我这就去拿钱。”
    没一会,老陈老伴把钱拿来交给才子。才子看看哈顺格日丽说:“钱你收着吧?”
    哈顺格日丽点头,收起那些钱。
第五卷 娶哈顺格日丽做妻子,还在还念老丫 第162章 准岳父岳母到来,是为了商量定亲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返回赤山市里,到了哈顺格日丽的家。在这里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商量一下定亲的具体定亲日期。
    哈顺格日丽父亲看看才子说:“怎么也得和你爹你妈见个面商议一下,这边我们单独商定恐怕不妥吧?”
    才子皱眉,心想也是,自己的父母才最有决定权的,想到这,才子说:“要么,您们二老和我们一起回沈阳,之后我把父母接来,在沈阳见面商定行吗?”
    才子这样说是考虑到老丫的母亲,他不想带着哈顺格日丽的家人去铁岭老家。
    哈顺格日丽父亲看看老伴说:“你看看这样行吗?”
    哈顺格日丽母亲,看看才子的表情说:“行,要么我还得去沈阳看看呢!一则看看女儿现在住的什么样,生活的好不好。二则看看他俩开的商店到底是什么样,这样我们也就一举两得了。”
    哈顺格日丽父亲对才子说:“我得到街道先去开介绍信。免得你们登记时抓瞎?”说完他走了。
    两天后,才子和哈顺格日丽带着哈顺格日丽爸爸妈妈来到了沈阳。
    一下火车,哈顺格日丽的母亲望望这满大街的车流和人流,又看看鳞次栉比的高楼说:“这沈阳可比赤山大多了!这里的车太多了,人都挤的荒,楼盖的也太高了!”
    哈顺格日丽说:“往里去,楼更高,过几天我领你逛商店,那里都是好东西。”
    到了出站口,四人打车一路说笑着到了装饰材料商店。
    商店这几天由刘晓红支撑着,哈顺格日丽把父母介绍给刘晓红,刘晓红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刘晓红对哈顺格日丽的父母很热情,哈顺格日丽的母亲看到这么大的店铺很是满意。哈顺格日丽父亲坐不住,围着商店转悠着。才子只好陪着,接受未来岳父视察和随后的问话。
    哈顺格日丽父亲边看边问:“这商店的房子是买的吗?花了多少钱?”
    才子说:“这房子是买的,当时也没花多少钱。”
    哈顺格日丽父亲又问:“开商店得多少钱啊?”
    才子笑着说:“已经投了几十万了。”
    哈顺格日丽父亲点点头,转到一楼,哈顺格日丽父亲问:“这些装饰材料看着都好看,确实不错啊!”
    才子急忙点点头,随后他又到二楼看看然后下楼。
    哈顺格日丽怕父亲累着,安排父母到了后面的样板间休息。
    才子腾出空来给卢大林和镰刀打传呼,他要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两人很快回话,才子把自己的事说了…
    晚上,才子想,怎么去接自己的父母呢?
    他想亲自回去一趟,后来又考虑还是让舅舅把父母带来好。可是又一想,这样也是不行,舅舅很忙,他一出来杀猪的生意就得停下来,就舅舅的性格耽误了赚钱,舅舅会很心疼。
    这时,他想到家乡派出所的同学蔡耀东,这件事还得他帮忙啊!于是才子查了派出所的电话号,电话拨通了。
    才子说:“请问,是尧南镇派出所吗?”
    电话里说:“你好,这里是尧南镇派出所。”
    才子说:“请问,蔡耀东在所里吗?”
    电话里说:“你是哪里?”
    才子说:“我是沈阳,我是他的同学才子。”
    电话里说:“你是他的同学啊!他在,我这就喊他接电话。”
    几分钟,蔡耀东接起电话说:“才子吗?我是蔡耀东。”
    才子说:“对,你忙吗?”
    电话里说:“还行。”
    才子说:“老同学,有事还得麻烦你。”
    电话里说:“诶啊!老同学了,客气啥,说吧。”
    才子说:“一来我问问身份证怎么还没下来啊?”
    电话里说:“身份证目前还没有下来,主要的原因是办证的人太多,省厅制证的做不出来,你还得等等。”
    才子说:“第二呢,我拜托你秘密的到我家通知父母来沈一趟,我对象的父母来了和他们见见面。”
    蔡耀东说:“这点事啊!我马上就去。”
    才子说:“那多谢了!对了,你到我家告诉我爹,我沈阳的地址和电话。让他们来沈阳时先给我打个电话,我这边好去车站接他们。”
    蔡耀东说:“行,你把你的地址和电话告诉我吧。”
    才子把自己商店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告诉了蔡耀东。
    放下电话才子心想,这身份证办理快半年了,是不是自己没给蔡耀东汇钱去他没给办呐?可仔细一想,这蔡耀东不能因为这十块八块钱不给自己办事吧?另外这小子也不是那样的人那!
    才子又想,有蔡耀东的帮忙父母很快就会到。必然父母这辈子还没来过沈阳呢!也好让他们多呆几天。
    这样也让他有了一丝的畅快。
    第二天,才子没有上班,一是陪哈顺格日丽的父母,二是也在等着父母的电话,有了消息他好到车站去接。
第五卷 娶哈顺格日丽做妻子,还在还念老丫 第163章 自己父母被请来,商量定亲拿主意
    第三天早上,哈顺格日丽下楼对才子说:“才子,你爹来电话了,说他们在铁岭火车站已经买好了车票,下午两点到沈阳。”
    才子说:“那好,下午我俩去接吧?”哈顺格日丽点头。
    下午,才子和哈顺格日丽赶到火车站去接,火车正点到达。随着出站的人流,才子看到父亲背着个大袋子,吃力的在前边走着。母亲拽着父亲的衣襟跟在后面。才子和哈顺格日丽急忙迎了上去。
    才子接过了父亲身上的袋子问:“这是什么啊?”
    才子妈说:“这是咱家地里的地瓜和小米。”
    才子说:“这大老远的拿这些干什么啊!也不怕沉,这沈阳还缺这东西吗?”
    一旁的孙福海面露不悦说:“沈阳有,那是人家种的。这是我和你妈种的,能一样吗!”
    哈顺格日丽看明白这位未来的公公已经生气了,哈顺格日丽笑着急忙说:“才子啊!怎么和叔叔婶婶这么说话,这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啊!”
    才子急忙解释说:“我这不是怕累着老爹吗!”
    才子妈说:“别说了,快拿上东西回家吧?”
    才子接过老爹肩上的袋子,他和哈顺格日丽打车把父母接到了商店。
    哈顺格日丽父母已在门口等候,四人下车,才子做了介绍;两位亲家相互握手。才子把父亲拿来的东西放到商店,由于二楼住人的地方狭小,双方父母被让到了后院的样板间。
    四位老人进屋,在这里,才子看到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差别。哈顺格日丽的父母一身干净的西服,这是典型城里人的装束。自己的父父亲却穿着老式的蓝色涤纶中山服,明显是一身农民打扮。
    这一比较,才子感到一丝心寒,这些年自己没能很好的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
    哈顺格日丽父亲问孙福海说:“老哥,今年五十几了?”
    孙福海说:“没有五十,我十四九。”
    说完,看看哈顺格日丽父亲一眼,孙福海反问:“老弟,你今年……?”
    哈顺格日丽父亲不好意思的说:“我……我比你大啊?我今年五十一了。”
    看面相,孙福海满脸已经把上了皱纹,显得比哈顺格日丽父亲老多许多。
    两人只好改口老哥叫老弟,老弟叫老哥。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的母亲也在一边唠着嗑。
    才子妈说:“我们是农村人,没见过啥市面,也不会说啥。有啥事你们还得担待啊?”
    哈顺格日丽母亲说:“哈顺格日丽她爸也是牧民,他要是不当兵现在也在老家放牧呢!我们彼此都一样。”
    才子妈说:“看你家哈顺格日丽多懂事啊!我家才子就不行了,从小就不听话,从小就有老猪腰子。说干啥就干啥,说他也不听。”
    哈顺格日丽母亲说:“妹子,可也是,你家三个大小子,可够你操心的啊!”
    才子妈说:“诶啊!可不说了,就俺家这才子我都操老心了!姐姐,看你多好,闺女儿子都有多好啊!养这些小子我是后悔坏了。生了我家那老二后,我那时就盼着生个姑娘,可是一生是个儿子。孩子他爹就喜欢有个姑娘,可是后来就是计划生育了,要不然我真的得生个姑娘呢!”
    哈顺格日丽母亲笑着说:“这回好了,哈顺格日丽你就当你的姑娘吧!这孩子董事。”
    才子父母说的都是农村的大土话,而哈顺格日丽的父母就不一样,说话土话不多。
    大家在这唠了一会,才子说:“时间不早了,吃饭去吧?”
    才子和哈顺格日丽领着父母到饭店吃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