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贴身经理人 >

第310部分

贴身经理人-第310部分

小说: 贴身经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卓赡芪终鸬矗て诩鄹窕嵋惶煲惶斓卮蠓ǘ!闭材匪沟馈!暗潜泵婪缦展芾矸窆镜姆治鍪erryGidl称,12月小麦合约看似在8。50…8。60美元区域具有坚固的支撑。该合约下跌401/4美分至每蒲式耳8。241/4美元,本周累计上涨59美分,低于8。45美元的收盘位将为下周初滑向8。20美元打开大门。JerryGidl称,今年全球小麦产量料创纪录高位且全球年末库存扩大的预估持续威胁市场。”
    “詹姆斯,市场中还会不会存在变数?”林洛问道。
    詹姆斯目不转睛的看着林洛问道:“你到现在为止,投入了多少?”
    “十几个亿而已,关键是我还不想放弃!”林洛笑道。
    “那你有多少备用资金?”詹姆斯问道。
    “这个吗,五十亿应该没有问题。”林洛很淡然的回答。
    “那坚持三个月应该没有,如果你的资金能再多一点,能再坚持一下,做个延展翻身是没有问题的。”詹姆斯道。
    “变数是什么?”林洛问道。
    “是这样的,去年全球小麦市场涨跌互现,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春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反映出美国和加拿大的春小麦播种面积低于预期。不过美国冬小麦价格从11年高点位置回落,主要是因为美国政府调高了冬小麦播种面积。而加拿大小麦局因为提高了年度大多数小麦和杜伦麦的价格预估值。不过在过去一个月里,全球小麦产区天气不利,小麦存量已经开始有吃紧的状况,只不过现在都是认为的制造的价格打压,春其实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小麦的需求是在增长状态。从全球市场来看,小麦供应前景趋紧,也将继续支持小麦价格。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在4月2日预计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1亿吨,比上月调低了700万吨或者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乌克兰和俄罗斯部分地区干旱。IGC将乌克兰小麦产量调低到了1300万吨,比上月调低了400万吨。IGC还将欧盟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40万吨,为1。296亿吨,原因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小麦产量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被法国和西班牙的产量增幅所抵。”詹姆斯道:“上个我们顾问组刚刚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美国农业部在年度播种面积报告里调低了小麦播种面积,这必然会导致春小麦价格获得利多提振。我们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春小麦播种面积1514。4万英亩,高于于市场预估的1389万英亩(预估区间1376…1410万英亩),3月份美国农业部预估为198万英亩。去年为1489万英亩。此外,加拿大统计局在本周发布的春小麦播种面积也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创下了3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更加凸显春小麦供应前景吃紧。与此同时,由于今年美国南部平原在收获季节出现多雨天气,持续降雨导致硬红冬小麦收割进度放慢,并且导致小麦作物受损,硬红冬小麦质量及蛋白含量令人担忧,这也提高了市场对于高蛋白春小麦的需求,增添了春小麦市场的上涨动力。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市场不会立即反应出来,你需要寻求其他的支撑,不过只要你能坚持过三个月,我可以保证小麦期货肯定上扬。”
    第四卷 亢龙有悔 第一百八十九章 前所未有
     更新时间:2008…12…23 19:00:30 本章字数:8433
    “坚持三个月没有问题,詹姆斯,我担心的是这其中还会发生一定的变数。”林洛道。
    “变数肯定会存在,但是这要看是什么变数。”詹姆斯的眼睛眨了眨道,“林,我知道你回纽约来肯定会有好的机会,现在就是机会,我有几位朋友现在都在纽约,我已经和他们联系过,他们都是最近几年涌现的华尔街新贵,要不要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詹姆斯,我找你只是想了解一下行情,并没有让你给我找外援,你是不是担心我呀?”林洛笑道。
    “哪里敢,不是给你找外援,是想搭你的顺风船,好了,你就别拿着了,实话说吧,我在这几家公司都有固定的股份,就当是给我个面子总可以吧?”詹姆斯道。
    “好吧,我去就是了。”林洛道。
    林洛和詹姆斯的几个所谓的朋友见面后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林洛本来还想在美国多陪白茹几天,可是张琳的一个电话,林洛只好匆匆的从美国返回了国内。
    5月31日,林洛建议了接近一年的印花税调整终于出台了,可是却没有起到预想中的效果,大盘在经过短暂的震荡后直接破了五千点,直奔六千点而去,大有脱缰野马之势,许多人都在鼓吹股市冲破10000点,之后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又出现了一个里程碑,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由此在中国产生,中石油A股总股本为1619。22亿股,H股则有210。99亿股。以当日中石油A股收盘价43。96元,和H股收盘价18港元计算,中石油昨日的总市值高达10035。69亿美元。但是许多散户投资者却高兴不起来,有迹象显示,以当日开盘价格。也就是全日最高价48。60买入的大部分是个人投资者,以目前40块左右的价格计算,开盘价格买入的投资者已经有20%的亏损。中石油的确有很多值得投资地亮点,是亚洲最赚钱的能源企业、原油与天然气储备世界第二大的上市石油公司,占上证指数25%比重的最大成分股等等。但是投资者往往忽略了利好因素往往需要支付高溢价,因此价格往往透支未来的收益。
    投资就是购买未来的收益。这是投资地基本定律。比如说,目前A公司的市盈率是30倍。预计未来5年每年盈利有30%地增长,B公司目前市盈率是20倍,但是预计未来每年盈利只有10%的增长,究竟哪一个公司现在值得买呢?相信大多数投资者都会选择A公司,因为在第三年开始,以目前A公司的价格计算,市盈率已经降到了13。65倍,超过B公司三年后的15。02倍,5年后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扩大。A公司市盈率已经达到8。07倍,而B公司仍然有12。42倍。可见,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对投资决策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无论多么有前景、有多高的增长率的公司,总有一个合理价格。如上述的A公司,如果目前地市盈率是50倍,那么5年以后的市盈率也只是13。46倍,落后于B公司的12。42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B公司的增长率较低。但是其价格合理地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在目前的价格上仍然是值得投资地。相反,A公司尽管是一个更优秀的公司,但是目前地价格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收益,也就是说以目前价格卖出的投资者已经提前享受到未来公司增长带来的好处。而买入的投资者不但没有超额收益。还要承担一些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作用地风险因素。因此投资者应该树立合理地期望价值观,尤其在进入价格变动更为敏感的期货市场之前。如果一味不计成本地追涨。风险是非常高地,往往加速上涨时就是阶段性的高点。在10%保证金交易的情况下,一个反向的涨跌停板就会让开仓保证金全部亏损。如何教育投资者合理评估期望收益与可能承受的风险,冷静地分析实际价值与目前价格之间的风险收益比,不受市场气氛影响而追涨杀跌,是股市进行投资者教育的其中一个重点。
    这之后的中国股市可以说是一泄千里,诸多的散户被牢牢的套住,根本没有任何解套的机会。
    中国股市一向是滞后而失真的晴雨表:股市与经济为何一曲二调?经济与股市的背道而驰并非只是中国或过去几年中的特有现象,它在全球股市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不存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差别。理性的经济与感性的股市仿佛就是财经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二者之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交易特点已经先天注定了这一怪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也依然如此。
    股民一研究股市上涨下跌的原因,管理层就发笑。涨跌的开关掌握在他们手中,你们却去研究技术啦、这个面那个面啦,这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
    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本来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从股市诞生到今天的20个年头,中国经济一直牛气冲天,从来没有低于过7的增长速度,1990年的GDP是1。74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是24。6万亿元了,20年增长了14倍之多。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照道理来讲,就是一头彪悍的大牛才对啊,即使投资人有所谓“过度情绪”,最多也就是有时候肥牛有时候瘦牛罢了。
    可悲的是,20岁的中国股市从来就没有牛过,一会儿是骨瘦如柴的小猫,一会儿是硕大无朋的大象,股票价格总在喜马拉雅的顶峰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来回蹦达着。
    是中国股民有着运动员一般的体魄,热爱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来回折腾吗?显然不是。今天中央电视台通过对76万投资者的调查,得出一个数据:从2007年之后,92%的股民亏损,亏损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须知。今年是“黄金十年”地第二年,也是言犹在耳的“增加人民财产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这些庄严的承诺才说了6、7个月啊。而纵观20年股市的发展历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参与者血本无归,几万甚至十几万亿的平民资财化为灰烬。说中国股市是百姓财产地屠宰场,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中国股市怎么了?一个社会财富地源泉怎么成了社会财富的黑洞?一个全体社会成员民主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渠道怎么成了加剧社会不公不义的工具?让我们看看中国股市的结构吧。
    中国股市由五个部分构成:1、代表法律权威、行使市场监管责任的国家机关;2、被投资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资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4、在以上三者之间架设沟通桥梁的社会中介机构,如交易所、券商、会计师事务所;5、由公共知识分子和各利益集团代言人组成的公众舆论。
    照道理讲。如果市场各部分各守其职,市场应该平稳发展才是啊,但是事实却表明,18年来,中国的股市一直就是这样要么是猫,要么是大象,来回折腾个不休。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从市场上涨下跌地原因分析起来。中国股市从诞生至今,从来都是一个受着严格ZF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涨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为制造出来的。所以和实体经济几乎老死不相往来。既然是人为的政策市,为什么不将股市调控成平稳发展的市场呢?因为涨跌得越“暴”,利益得的就越巨大!
    设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准确地在中国股市的每一个低点买入,又在股市地每一个高点卖出,有个三年五年的,他将拥有多少财富?实在难以想像。不是说成为亿万富翁很简单吗?只要拿十万元钱。找到10个翻番地股票就实现亿万富翁的美梦了。
    试想一下,假如这个“神人”在低点买入后。他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涨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点卖出之后,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跌得越低越好?
    谁能找到大盘的高点低点?制造政策的人;谁能找到个股的高点低点?操纵个股地人。谁制造着政策?中国证监会;谁具体操纵个股?机构投资者。中国证监会和机构投资者应该是什么关系呢?应该是猫和老鼠地关系。但是现实是什么关系呢?是一家亲的关系。
    一家亲是如何形成地?1、入市靠证监会批准;2、运行靠证监会“窗口指导”;3、队伍相互融合。仅仅查公开的资料就一目了然,证监会不过是一个跳板,许多证监会官员们人生的目标是到被监管单位去享受财富。
    先看证监会和券商的队伍融合:新银河证券的董事长李鸣曾是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局长;新银河证券的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安信证券总经理王彦国曾在证监会发行部、基金监管部、证监会南京特派办、上海证管办等部门担任要职;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主席王益的在证监会时的秘书;平安证券总裁助理张文生曾经是证监会干部;曾任证监会副主席的汪建熙。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合资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长;太平洋证券总经理王超,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太平洋证券独立董事王连洲更是在业内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组长;
    再看证监会和基金公司队伍的融合: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甚至美国的也在招募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亿美元的美国私募基金弗劳尔斯的董事总经理宣昌,就曾任证监会规划委委员和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这样明目张胆的融合中,证监会对市场中两支最重要地主力的监管已经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来监管谁呢?管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辅导、保荐、发行上市的。券商和证监会是一家人后,上市公司和证监会就有了“姑表亲”;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炒作股价需要上市公司有相应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价进行减持、再融资等活动,在市场生存过程中,上市公司通过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和证监会有了“姨表亲”。都是一家人,那么监管谁呢?
    还有两支力量:“经济学家”和媒体舆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本来就是强势利益集团包装出来的、豢养着的。而这些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广告购买、信息沟通早已经将大多数舆论媒体收归麾下了;至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假如他们坚持客观公正地立场。在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的中国,在中小股东没有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权地中国,能生存下来吗?
    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将证监会、券商、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大众舆论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就是反市场的一致行动人!暴涨之后暴跌,暴跌之后再暴涨,就在这疯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绞杀中小投资者的资本。一次次剐削人民的财富!
    今年年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