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何处留相思 >

第14部分

何处留相思-第14部分

小说: 何处留相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薹ㄗ柚构械墓笕硕晕乙谋墒樱谝淮纬鱿衷谒堑拿媲埃也荒芊婷⒐丁
    “郡主,喝点粥吧!”清菁也早早地起身,给我准备些早点。这边我打扮完毕,清菁也把早饭准备好了。
    “你们也一起吃点吧,一会儿不是也要跟着我一起去吗?”我坐在外间的圆桌旁,边吃边招呼着。
    “嗯……”看着清菁想要上前又不敢上前的模样,清影忙拽了拽她,清菁才不要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还客气什么,快来快来,我一个人吃可是无聊死了,你们来陪我!”我又招呼她们过来,清影和清菁才犹犹豫豫地走到桌前。
    “快点,边吃边和我说说,等会儿都要见谁。”我催促一声,她们才开始动手。
    “一会儿要先去阮娘娘的昭阳宫,这几年圣上潜心礼佛,宫里只有阮娘娘还能得些宠爱,其他的,郡主自不必理会,”清影只盛了小半碗粳米粥,随意吃了些,便开始向我解释起来,“然后就去储妃娘娘的琇宜殿,最后才是荣良娣的绯云苑。”
    “储妃娘娘?荣良娣?”我糊涂了,哪里来得储妃娘娘和荣良娣,怎么不去参见太子妃呢?
    “奴婢糊涂了,这储妃娘娘就是太子殿下的正妃,而荣良娣是殿下的侧妃。”清影见我一脸茫然,便多解释了一句。
    “哦……见的人怎么这么少呢?”我自言自语了一句,心中还真有些不明白,不是说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吗?梁武帝总不会只有一个妻子吧?不对,只能算妾,郗皇后薨逝多年,皇上一直没有立后。我这边胡思乱想着,清影和清菁瞧出不对劲来了。
    “郡主,您想什么呢?”清菁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在想,阮娘娘人好不好,储妃娘娘和荣良娣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回过神来,弯着嘴角说道。
    “郡主不必担心,阮娘娘人很和气的。”清影忙轻声安慰,清菁也在一旁连连点头。
    “嗯。”我微笑点头,觉得吃得饱足了,便放下碗箸,站起身懒懒地伸了个懒腰,憨然打了个哈欠,精神完全清醒过来,心中也有了思量,清影和清菁似乎在话语中避忌着太子的那两个妻妾,却不知这两个女人是怎样的人,是积威甚重,还是无足轻重,看来只有亲自见了,才会知道。
    因为我年幼力弱,太子特意让刘詹事留给我一个二人小轿,对于那些都是步行往返于宫中各处的人来说,这也算是一项恩典。我没有推辞这个恩典,一是我确实对自己的身体没什么信心,昏倒在轿子里可比昏倒在地上要体面多了,二是,太过谨慎,似乎也同样会招人侧目。
    不过一上轿子,我就开始后悔了,这一上一下、颤颤悠悠的行进方式,让本就还残留一丝困意的我愈发想要昏睡过去,可是我深知绝不能睡着,若是睡着了,那可是大大的失礼,索性紧咬着嘴唇,微掀轿帘,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的景色上。
    这一看,倒看出了兴致:我也曾去北京的故宫,沈阳的伪皇宫参观游览过,满清时期的皇室建筑风格偏重于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稳重严谨,不失皇家之仪;而南梁皇宫则大有不同,雕梁飞檐间少了一丝雍容,多了几分出尘脱俗,更显出南朝追崇的魏晋遗风中的回归自然之态。
    正在我兴致盎然地欣赏一路风光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至近而来,我忙松手将帘子垂下,好奇地侧耳听着。只听这马蹄声到了近前,果然停了下来,踢踢踏踏地徘徊一定,而轿子也停住,显是遇到了什么人物。
    “清影,你怎地会在此地?轿子里的是谁?”一个温润的男声突然响起,似乎是清影熟识的人,听上去年纪不大,声音中还带着一丝清亮细柔。
    “见过詧殿下,誉殿下。轿子里是涪陵郡主,奴婢正要陪郡主到昭阳宫去。”清影的语气恭顺,不过可听出似乎两厢熟识,清影并未有所胆怯,只平静地回话。
    “哦?是那个我从未见过的妹妹?”男子语气微惊,马蹄声上前,似乎已经凑到轿子的旁边,“我算是幸运了,可要先见一见了!”如此说着,就看到帘外有只手伸了过来,作势要掀开帘子。
    “殿下!”清影出声阻止,那手也是一顿,缓缓地收了回去。
    “罢了罢了,我也不讨这彩头了,回头总能见着的。二哥,你说是吧?”那男子轻声一笑,似乎便要离开。
    “麒儿,别闹了。”有一个男子的声音响起,清冽中带着些许的冷淡,只说了这几个字,便在无声息。我坐在轿中细细地听着,外面的这两个男子似乎就是太子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吧,只是不知究竟叫什么名字,隔着帘子,也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子,还真有些好奇。
    “走吧。”那个二哥再次开口催促,只听得一声轻笑,才有马蹄声渐起,渐渐远去了,轿夫也重新开始行进。
    “清影,刚才的人,是谁?”我好奇地问。
    “是詧殿下和誉殿下,詧殿下是储妃娘娘的儿子,而誉殿下是荣良娣的儿子,都是郡主的兄长。”清影倒也没有吊我的胃口,直截了当地回答了我的疑问。
    “太子殿下只有两个儿子吗?”我又问道。
    “还有欢殿下和如郡主,欢殿下是太子殿下的嫡长子,而如郡主也是荣良娣所出,算来都是比郡主年长的。”清影又答道。
    “哦。”我在轿子里微微点了点头,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变愚笨了好多,明知自己要进宫,却连太子有几个孩子,自己有几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这般疏忽,哪里能成得了事。
    “郡主不必担心,这几位殿下都不会为难郡主的。”清影可能以为我是担心兄姐难以相处,连忙温声宽慰我。
    “嗯,清影,快到了吗?”我撇开心头的懊恼,集中精神应付一会儿的觐见才是正理。
    “快到了,郡主再忍忍,就快到了。”好嘛,这次清影估计是误会我坐不住轿子了,又是一连串的哄话。
    “清影,人家不是小孩子。”我坐在轿子里撇了撇嘴,抗议似的嘟囔着。
    “郡主不是小孩子,那个才是?!”只听轿外一声轻笑,清影忍不住跟了一句,倒把我气得翻了翻眼皮,怪只怪这就是事实,我确实太年幼了些,偶尔做些成熟的举动,反倒让她们惶恐不安。
    罢了,我气馁地垂了肩,小孩也有小孩的好处,至少不会有太多的戒备提防。那就……小孩子吧!
    “郡主,快到了,咱们先下轿吧!”轿子突然停住,又缓缓落到地上,才听得清影的话音。轿帘掀起,我顺势出了轿门。抬头一看,轿子正停在夹道上,而夹道旁正有一处月亮门。
    “就是这儿吗?”我走到月亮门,往里面望去,一座巍峨宫殿矗立在眼前不远之处。
    “是,郡主,咱们走进去吧。”清影上前帮我整理了一下衣装,才牵起我的手,往月亮门里走去。清菁早晨有些伤风,没有一起跟来,我便牢牢牵住清影的手,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昭阳宫的环境。
    据清影的介绍,昭阳宫是宫城中第二大的宫殿,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当今皇上所居的建康宫,昭阳宫有分正殿和偏殿,正殿为昭和殿,偏殿两个分别是瑾俪苑和畅雪轩,而阮娘娘并非住在正殿,而是住在偏殿畅雪轩里。
    自汉代至今,昭阳宫一直被当做是后宫的正宫之所,虽然郗皇后过世,品级最高的丁贵嫔也在普通七年病逝,宫里只剩下阮修容这个唯一入九嫔之列的高品级嫔妃,可是阮娘娘甚有自知,虽然当今皇上赐她入昭阳宫,她却不肯入正殿,低调地住进了偏殿畅雪轩里。
    由此看来,这位阮修容并非是那种骄横跋扈的后宫妃子,那么,会是怎样的一个女子,能够独得梁武帝的宠爱,住进这奢华无比的昭阳宫呢……
    就在我对这位阮娘娘浮想联翩的时候,清影已经带着我走到了畅雪轩的正门前。门前有值日的宫女,见有人走来,忙上前几步。
    “见过姐姐,请问哪位贵人来访?”那宫女倒是很乖觉,见清影的穿着是一等女官的装束,而我也是一身贵气,忙施了一礼,才怯怯地问道。
    “劳烦妹妹,涪陵郡主来访。”清影也和颜回答。
    “请稍等。”小宫女忙回身往里面跑去。不多时,又返转回来,小小福了一礼,娇声说道,“请郡主进去,娘娘在东厢。”说完,一旁等候的领路宫女才轻施一礼,率先走在前面领路。
    “多谢。”清影道了声谢,才带着我跟着往里面走去,畅雪轩虽是偏殿,却不输于普通的宫殿,九曲回廊、假山荷塘,婉转处极似前世见过的苏州园林,而亭台楼阁中又透着大气和轻灵之态。
    走过一段长廊,一路上绿树如茵,丝毫没有冬日的冷寒,转弯绕进一处小院落,似乎只是平常的四进小院,就像是这巍峨皇宫图中极不协调的一笔。院中隐隐约约的,传来一阵歌声。
第二十三章 万千宠爱集一身
           到了小院落的门口,清影拽住我的手停了下来,任由领路的宫女先行进去。随着宫女进去,歌声突然停住了,一个轻柔似水的女声响起:“快请进来吧!”话音刚落,那领路的宫女便小跑出来,低声说道:“郡主请进。”说完,便施了一礼,往回路而去了。
    清影捏了捏我的小手,给我一个安抚的笑容,才牵着我的手,往院里走去。走入这个四进小院,我心中的疑惑更甚,这院子太平常了,简直不像是一个得宠妃子会住的地方,而院中放置着一张花梨木软榻,榻上斜斜靠着一个美人,一个花容娇艳的绝色美人。
    只见那美人慵懒地支起一只胳臂,如瀑的黑发只松松地用丝带系着,松散地披在榻上和美人的肩上,美人只着了一件素白色的长衫,宽松的广袖随着胳臂而动,一派飘逸出尘之姿。
    “是相思吗?快来,走到近前来。”美人眼眸微转,一点而红的樱唇轻轻勾起,勾出一抹淡如玉兰的微笑。
    “参见阮娘娘。”我松开清影的手,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
    “好个乖巧可爱的小丫头,快来,到我身边来。”阮修容眼睛微眯,笑容加深,伸手冲我摆了摆,似是招呼我过去。我依言上前,站到她的身边,任凭她握住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
    “都下去吧!”阮修容深深地看了我一会儿,突然收了笑容,冷声说道。院中静立的宫女们都静静地退出去,我回头瞥了一眼清影,只见她也低着头退了出去,心中有些忐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静待这位贵人的下一步动作。
    “多大了?”阮修容浅浅一笑,手指在我的手背上摩挲着。
    “六岁。”我半低着头,回答她的问话。
    “六岁,好孩子,你这是吃了六年的苦吧?”阮修容似乎想到了什么,怜惜地注视着我。
    “不苦,相思没有吃苦。”我被这个问题问愣了,忙摇了摇头。
    “怎么会不苦呢?皇家血脉却沦落民间数载,哼!那帮老不死的,就知道胡乱叫嚣。”阮修容冷哼了一声,眉眼间寒霜乍起,似乎有什么不豫之事。我只听着,却不搭话,只见她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慢慢恢复了平常颜色。
    “好孩子,陪太婆婆走走,”阮修容轻甩长袖,坐了起来,才低低地笑着,“我已经到了太婆婆的年岁,真是不能不服老呢!”
    “娘娘一点都不老。”我忍不住开口说道,这一点不是恭维,在远处看她,不过是三十余岁的绝色女子,走近了,也不过看上去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不仅不显老态,还多了柔媚似水的成熟风韵。
    “好甜的一张小嘴!”阮修容闻言轻笑,娇躯微颤,如春花娇俏,更添了几分动人,她轻轻捏住我的下巴,凝视半响,才收起笑容,微微叹了一声。
    “好孩子,你怎么进宫的?是徳施去接的吗?”阮修容轻声地问道。
    “是连秀嬷嬷到别苑接的。”我虽然不知那个徳施是谁,不过也据实答道,不知怎的,我对这个阮修容提不起一点防备之心,仿佛她的身上有一股与娘亲相似的气息。
    “连秀啊……”阮修容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才慢悠悠地牵着我的手站起来,沿着这小小的院落漫步而行。
    “相思,相思,你的名字真是好听。”阮修容停了半响,才说上这么一句,让我无从回应,只能傻傻地被她带着走。
    “能把满腔的相思言出于口,你的娘亲也算是不一般的,只可惜……我倒是听说过徳施要纳一个民女为妃,却不知因何没了下文,没有想到,几年之后,你这个可人儿的小相思,就这么进宫来了。”阮修容走得很慢,语速也很慢,似乎并不是与我说话,倒像是自言自语,我索性不吭声,只静静地跟在她身旁。
    “转瞬已有三十载,当年为情请命,如今又为了你……小丫头,不知这是你的福气,还是……若不是当年亏欠了她……”阮修容的话时断时续,欲言又止,最后,只化作一声长叹,松开了握住我的手,施施然往软榻走去,翩然而坐。
    “采薇。”阮修容半倚在软榻上,呼唤道。
    “娘娘,采薇在。”一个身形修长、眉眼冷清的宫女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站在不远处,脆声回应道。
    “把东西拿来。”阮修容淡淡地开口。
    “是。”这个采薇似乎知道阮修容说的是什么,领命而去,不多时,捧着一个锦盒走过来。
    “孩子,过来。”阮修容拿过锦盒,便温柔地招手,让我过去。我依言走到她的近旁,只见她从锦盒中拿出一只翠绿欲滴的玉簪,簪头雕镂着精巧的花纹,一看便是不凡之物。
    “来,让太婆婆给你带上。”阮修容边说着,边把玉簪插到我的发间,仔细端详了片刻,勾唇一笑。
    “谢太婆婆。”我倒也不推让,只恭敬地谢了一礼。
    “真是乖巧,行了,我这老婆子不用你陪,回去吧。”阮修容扶了扶额头,似乎有些疲累,冲我摆了摆手,示意着让我离去。
    “太婆婆,相思告退。”我妥妥当当地再施了一礼,才压住心中满满的疑问和困惑,往外面走去。
    “相思啊,宫里好吗?”阮修容突然开口,让我吓了一跳。
    “嗯,好。”我不懂她的问话是什么意思,只回过身子,老实地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