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喜家有女 >

第55部分

喜家有女-第55部分

小说: 喜家有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禄伯伯,二泉叔,尖子叔,这么早可是有事儿?”喜玉欢认识几人个人,便笑着招呼。

    “哎,有点儿事,你爷爷起了吗?”最当中的一个削瘦的中年人站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笑着问。

    他的左边,是个壮实的年轻人,看到她们四姐妹也是憨憨的笑了笑,黝黑的脸上浮现一团可疑的红色。

    中年人的右边,也是个瘦瘦的年轻人,脸形有些尖,皮肤微白,也是没说话,只是眼神一直在游离。

    其他两人年纪更小,看着只比江洛略大些,也是安静的等在中年人身后,拿眼睛偷偷的瞄着她们四姐妹。

    喜清欢打量了他们一下,心里对那个尖脸的年轻人有些排斥。

    “爷爷还没起呢,要不,先进院里坐坐?”喜玉欢客气的请他们进门。

    “不用了,我们在这儿等就行。”依着喜清欢的猜测,这个中年人应该是喜玉欢口中的阿禄伯伯,他冲着喜玉欢连连摆手,目光落在她们手里的锄头上,犹豫了一下,问道,“你们这是……要下地?”

    “是呢。”喜玉欢笑着点头,看向了喜清欢。

    “大姐二姐,我们先去了。”喜清欢冲他们笑了笑,便和喜冰欢两人相携离开,到了池塘那儿,果然看到有几个人站在放水闸那儿看,她不由皱了皱眉,和喜冰欢互相看了看。

    那几个人看到她们姐妹俩只是回头看了看,并没有把她们放在心上。

    喜清欢想了想,冲喜冰欢示意了一下,两人径自拖着锄头到了要修鸭池的那块地里,一边开始挖土一边注意着几人的动静。

    没一会儿,喜庆靖带着几个人过来了。

    这边几个也围了过去,纷纷笑着和喜庆靖打招呼。

    “喜伯,这个就是你家挖的池塘?”被喜玉欢称为阿禄伯伯的中年人看起来对喜庆靖很尊敬,看了看池塘又看了看喜清欢这边,“那边还要挖吗?这种事,你喊一声就好了,几个孩子怎么行?”

    “乡亲们已经帮了我家不少了,哪能事事麻烦你们呢?这点儿事原是想给几个孩子锻炼的。”喜庆请微笑着回道,顺势向喜清欢招了招手,“小四,过来一下。”

    “爷爷,怎么了?”喜清欢一直留意到这边,这时看到喜庆靖的招呼,把锄头放到一边就跑了过来,还不忘给别上的一个笑脸。

    “小四,这几位都是来给我们帮忙的,你都安排一下,每人每日两斗米。”喜庆靖随意的指了指阿禄、二泉、尖子以前在早早在池边等的几人,吩咐了一句。

    “啊?”喜清欢顿时傻了,这大池塘都挖好了。还请这么多人干什么?

    “喜伯,这是?”阿禄有些奇怪,这么大的事,怎么就让他们听一个小丫头的呢?

    “阿禄,你有所不知,现在我们家当家的就是她,守业家的小四。”喜庆靖呵呵一笑,指了指池塘,“这些都是她的主意。”

    众人听罢,看向喜清欢的目光都有些吃惊和疑惑。

    “爷爷。”喜清欢犹豫的看了看喜庆靖。又看了看众人,最终还是将不情愿忍了下来,爷爷都当众这么说了。今天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把他的话给圆过去,有什么问题,还是等回了家,没有外人的时候再说不迟,“那几位伯伯叔叔。请跟我来。”

    阿禄等人虽然对小小的喜清欢心存轻视,却也很给面子的跟着过来。

    “小四,怎么了?”喜冰欢看到她带着这么多人,也忍不住问了句。

    喜清欢摇了摇头,笑着对身后的人说起了这儿要做的事,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她的脑子倒是飞快的转了几转,他们既然来了,爷爷又同意了。那今天的米可不能浪费了。

    按着喜清欢的安排,阿禄伯伯带着两个年轻人挖鸭池子,二泉、尖子还有剩下的几个跟着喜庆靖进山砍树;众人倒是没有异议;甩开手便开始干活。

    阿禄姓柳,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是他的一双儿子,大的叫柳小财。今年十五岁,有些腼腆。正眼也不敢看喜冰欢和喜清欢两人,另外一个叫柳小福,今年十三岁,性子倒是活泼些,喜清欢说话的时候,他还能插上嘴问上几句,对喜清欢安排的这些池子套池子的做法很是好奇。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进度果然快了许多,到了下午,鸭池已经夯了一半,搭竹台用的材料也聚齐了。

    眼见天色已近黄昏,喜庆靖便发了话,让喜清欢去安排发米,喜清欢只好乖乖的回去,心里多少有些担忧,家里哪来这么多米?还有,要是今天的消息传出去,明天来更多的人怎么办?明天倒是要去镇上一趟,可被人看到她们挑那么多鱼出去会不会起疑呢?

    左思右想,喜清欢都觉得湖里捕鱼的事情只怕是保不住了,她不由叹气,决定明天还是让喜冰欢、年哥儿和洛哥儿三个人去算了,她得留在这儿看着爷爷,免得再有人找上门来,爷爷一心软便发话散米,那样,她这段时日的努力只怕又要哗哗的流出去了。

    回到家,李氏正不高兴的和尹氏说着什么,看到喜清欢过来便招了招手:“小四,来。”

    “奶奶。”喜清欢本就有话跟她说,便快步走了过去。

    “你爷爷留了几个人?”中午吃饭时,李氏也没来得及问,喜清欢几人便匆匆出门了,害她在家担了一天的心。

    “九个。”喜清欢偏头想了想,报了个数。

    “唉,糟老头子,怎么就这么不让人省心呢?”李氏叹着气骂了一句。

    “奶奶,爷爷说每人每日两斗米呢,家里的米估计还不够,您看,怎么办好呢?”喜清欢也是叹气,她算是第二次见识到爷爷的慷慨,第一次是分野猪,这次是分米,不过,比起上一次,她还是觉得进步了许多,至少这次是分了东西也得了实惠的,她不得不承认,用这样的方式雇人做事,她的目标实现的便能快些。

    而且每人每日两斗米,也不过是十六文,确实不贵。

    “让他自个儿想办法去。”李氏拉着脸极不高兴。

    “奶奶,您别生气啦,爷爷也是一片好心,再说了,比起以前白给人家东西,今天我们家也算是捞了便宜了,现在大伙儿都知道我们家挖了池塘,消失已经散出去了,我们要是不能尽早的把鱼养起来,让人抢了先机可就真亏大了,所以,只要能尽快把我们的池塘弄起来,这点儿米还是值得的。”喜清欢反倒笑着劝起李氏,想通了之后,她也不再纠结于爷爷的“烂好人”做法。

    “唉,先把家里的米拿出来吧,还有,晚上别做饭了,就熬稀粥,哼,也让他知道知道滥好心是什么后果。”李氏还是不高兴的冲尹氏吩咐道。

    尹氏和喜清欢闻言不由轻笑,倒是没有异议。

    两人进了厨房,把家里的米缸搬了出来,估算了半天也只估算出家里的米只有四斗,这还是喜守业和喜世廉刚受伤时,各家送过来的,喜清欢在镇上买的那些也所剩无多,凑到一起,也只是勉强凑到这些。

    “两半米值个十六文,要不,我们折算了现钱给他们吧?”喜清欢心里早有主意,这时才说出来。

    “也只有这样,明儿去镇上,我和你们一起去,也好多挑些米回来。”尹氏竟主动提起去镇上。

    喜清欢不由一喜,有尹氏跟着,必不会出什么差错:“太好了,我正想让他们三个自己去呢,有二伯娘带着,最好不过了。”

    这边商量好,便由尹氏去准备铜钱,喜清欢又去找喜庆靖:“爷爷,家里才两斗米呢,用现钱代成吗?”

    喜庆靖一愣,他确实不知道家里有多少米,这时听到喜清欢的话,想了想,便点了点头:“你看着办吧,莫亏了他们便好。”

    好吧,不亏了他们。喜清欢心里暗暗叹气,看来这样的事以后不会少了,不过,只要人家肯付出劳力,她倒是无所谓做做好人的。

    喜清欢把实情和众人一说,众人倒是体谅,纷纷同意了用现钱代替两斗米,事实上,能拿到现钱对他们来说更实用些。

    唯有柳阿禄提出要一斗米一半的现钱,他家一家三口在这儿,家里又确实的揭不开锅,所以,他才会老着脸贴上门来,说到这些,柳阿禄父子三人均是一脸窘色。

    顺利的结了今天的“工钱”,几人千谢万谢的离开,心里都暗暗在想明儿一定早来,不能让别人抢了先。

    而喜清欢却在想,明天一定要记得让二伯娘收铜钱,碎银再碎也是银子,要是让人看到以为他们家是“大户”可就麻烦了。

    可是,事情却远远的超出了她的预料。

    晚饭果然是稀粥,只是,喜庆靖似乎并没有察觉什么,如往常一样,端起碗便吃了起来。

    倒是李氏私底下赏了记白眼给他。

    吃过了饭,柳氏和杨氏收拾了碗筷进了厨房,喜庆靖留下喜守业和喜世廉在堂屋说话,尹氏几人到了院子里,趁现在还不算晚再织一会儿网。

    喜翎欢在这儿住了多日,心里也记挂着家里,便打算明天和尹氏他们一块儿走。

    喜清欢回屋把今天的支出记录完,又回到院子里,盘点起这些天织的网,这样,明天尹氏等人去镇上要买多少的麻绳麻线也好有数。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在院子里说了起来。

    就在这时,院门轻轻的被敲响了。

    ps:  本章四千四百多字,算不算大章呢?还有晚上的一更,补五月份后来那五票粉红的加更,最近忙得一塌糊涂,加上五票粉红就加更的承诺,存稿是哗啦啦的缩水啊,现在的存稿只够保持双更一周的,依月考虑了许久,为了保持一直双更,想把原来说的粉红每增五票改成十五票加一更,希望朋友们能谅解哦~~~~

VIP卷 100散财的”好人”

    门外,毫无疑问的站着闻风而来的乡亲们,今天阿禄等人领了“工钱”回去,自然不会漏露了这样的“财路”,只是,阿禄家的媳妇是个实心眼的,见自家男人带着俩儿子不仅赚了一斗米还得了三十六文钱,这可抵得上他们自己在地里摸上好几天啊,一高兴之下难免就要犒劳一下自家男人,乐颠颠的拿了几文钱去小货栈打酒,结果,就被有心人透了口风出去。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百……

    也就一顿饭的功夫,就成了喜清欢看到的这样:院门外站的满满的,不下三四十人。

    第一眼,喜清欢就忍不住开始在想自己家要流出多少米多少铜钱了……

    毫无疑问的,第二天,喜家的池塘畔便多了无数人,来来往往,反倒是喜清欢几人没有插手的余地了。

    尹氏一早便带着喜冰欢三人去了镇上,喜翎欢也随着回家,出门的时候,自然也遇到了几个早早赶来帮忙的乡亲,对他们带的东西多瞧了几眼却没有冒冒然的打探。

    喜玉欢和喜洁欢仍在家织网,喜婉悦这两天抱揽了喂鱼喂鸡鸭的活儿,也忙得很,整天捧着她的陶罐四处寻蚯蚓。

    喜守业的伤已经好了一半,他见今天来的人多,担心喜清欢照顾不到会惹人非议,便拄着棍子到了池塘那边,一来可以帮着照看一下,二来那边正在开始打木桩,喜世廉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面对这些热情的乡亲们,喜清欢现在已经很淡定了,她随身带了纸笔,将来的第一个人都记录了下来,虽然爷爷没有说这些人的“工钱”要出多少,但现在记录下来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混水摸鱼。她承认小柳村的民风颇为淳朴,可是,这并不代表里面不会出现个别的老鼠屎,要真有这样的人出现,她损失些小钱事小,就怕以后别人会有样学样,到时候她的麻烦就更大了。

    况且,她心里也存了另一个想法,爷爷把恩情看得比山重,要是劝他从此对乡亲们不管不顾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她就必须要想个两全的方法,既能替爷爷还了恩情。也能让自家摆脱“散光光”的结局。

    四十多个人齐上阵,短短三天,喜清欢想要的东西便全部完工了,这下,不用喜庆靖提。她便很高兴的把“工钱”发了出去,这两次去镇上都是尹氏带队,几人倒是挑回来不少的米,乡亲们想要米的就给米,想要现钱的就按着喜清欢记录的发了铜钱,总算是宾主尽欢。

    送走了乡亲们。喜清欢便老气横秋的坐在那儿算这两天的账,现在,她已经养成了天天记账的习惯。不过记的都是流水账,家里的一应收入开支都记在上面,接下来,她要做的便是把这次建池塘鸡舍鸭池的成本给算出来。

    旁边,喜庆靖和喜守业、喜世廉正在商量着以后谁去池塘守夜的事。喜守业和喜世廉倒是想自己去,只是两人的伤都还没好俐索。喜庆靖自然不同意,可他要去那儿守着,喜守业等也是不同意,因此便陷入纠结中,尹氏倒是个好身手,可她到底是孀居,一个人住在那儿怕是要招来闲言碎语,余下的人也就只有喜冰欢和喜延年两个功夫好些,可喜冰欢是女孩子,也不妥当。

    算来算去,便只有喜延年一个合适的。

    “年哥儿。”喜世廉当即拍板,让喜延年去,“让你一个人搬到竹屋去住,你敢不敢?”

    “敢,当然敢。”喜延年立即拍着胸膛保证,“我保证不让人偷走一根鱼一只鸡鸭。”

    “我也去。”江洛站到他身边,目光坦然的看着喜庆靖。

    喜庆靖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的原意也是如此,喜延年功夫还勉强,可性子浮躁定力不足,江洛倒是个做事稳妥周全的孩子,两人又一向同进同出,正好可以互补一下。

    喜延年和江洛两人得了任务,倒是挺高兴,直接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差不多每家都来了吧。”喜冰欢凑在喜清欢身边看着她记录的名字,手指随意的在上面划着,“咦?好像那个柳来福没来呢。”

    “哪个规定非要每个都来的?”喜清欢好笑的应了一句,在纸上落下最后一笔,看看这纸上的字迹,她才真的觉得当初多亏了外公的严厉,让她不至于拿着毛笔却下不了笔,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对一个十岁的女孩子来说,已是相当的整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