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世家庶女 >

第213部分

世家庶女-第213部分

小说: 世家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也得知了,她昨儿出城吹了风,今儿身上略有些不好,又放心不下,叫我回来看看。”
  王家就罢了,但三老爷毕竟是陈家的长辈,是明玉的三伯父。
  明玉那边的人没能打听出王老爷到底是以什么罪名被带走,想到这里,就低声问了一句韩氏。
  韩氏也摇头:“我这边也没能打听出来,不过王老爷、王家大爷直接被带去了刑狱司。”
  关押在刑狱司的都是获了罪的,那姓王的本是获罪之身,王老爷也被带去,可见文大人是的的确确掌握了足够定王老爷罪的证据。否则,依着王大人的身份,就不会直接带去关押罪犯的牢狱。
  当然,刑狱司也关押着一些仍旧需要重新审理的罪犯
  明玉一直觉得不管是静悟师父,还是文大人,说不得都要等太后娘娘大寿过了以后,没想到文大人现在就动手了,据楚云飞说,顺亲王过几日就抵达京都。
  因去岁一场瘟疫毁了三四处营地,楚云飞如今所在的营地,在太后娘娘大寿期间,也有具体负责的事宜。因此楚云飞这些日子更忙了,昨儿休假了一日,下一次休假只怕也等太后娘娘大寿过了以后。
  “三伯父只是被刑部的人带走,想必也没什么要紧的。”明玉缓缓吐了一口气。
  韩氏担忧地看了五奶奶一眼,就瞧见有小丫头进来禀报:“六爷回来了。”
  话音才落,只见身边官袍的陈明贤疾步走进来,屋里众人不约而同朝陈明贤望去。陈明贤见过陈老太太和四太太,迎上陈老太太略有些焦急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神情凝重,嗓音低沉:“孙儿未能打听到,不过倒是见了同科木兄,木兄不负责此事,倒也透露给孙儿,若今儿三伯父能回来就好。木兄承孙儿情,答应帮孙儿打听打听。”
  这会子已午后,只要酉时前能回来三老爷便无事。
  四太太听了宽慰陈老太太:“老太太先别担心,想必也不过是询问王家的事。”
  陈老太太眉头深锁,朝四太太道:“你也是经历过的人,晓得其中的凶险。老三这些年都以王老爷马首是瞻,若王老爷罪孽深重,老三……”
  想到当年顾家的事,四太太心头一沉,想了想又道:“三伯是老太太看着长大的,为人性情老太太最是明白不过,虽这些年三伯没在老太太跟前,大事上也不是没主意的人。”
  “他的性子我倒明白,可老三媳妇……”
  三太太也是陈老太太挑的儿媳妇,纵然是她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三太太小家子气,成不了气候,因此在给五爷挑选媳妇的时候,陈老太太特别用心。
  上回三老爷被革职查办,说到底也是祸起后宅,三太太背着三老爷做了些见不得光的事。不过,三太太胆子小,所以上次的事,明珍出面没费多少工夫就周全了。
  五奶奶却是等不得了,猛地站起来,一面朝外头走一面道:“上回宪哥做生,宫里贵人派了贴身服饰的姑姑出来,我见过一回,倒认得。我去找哪位姑姑!让贵人帮着想想法子!”
  韩氏忙拉着她:“五嫂别着急,宫里贵人如今身怀六甲,若得知娘家出事,一时着急,伤了龙胎,谁能担这个责任?”
  “可是,七妹妹和宪哥……”
  “便是五嫂这会子去了,就能见着贵人身边的人么?”
  皇宫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进去,别说五奶奶,就是有浩命在身的陈老太太要进宫也没那么容易。
  当初王夫人能进宫探视王贵人,也是因王贵人怀了龙胎,如今圣上皇子少,已是格外给的恩典。
  且韩氏说的也在理,王贵人的产期是下个月,早就隔断静养了。
  五奶奶自知凭自个儿的身份,连宫门也踏不进一步。
  “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法子?”五奶奶担心明珍和宪哥的安慰,又担心三老爷,虽恨王家苛待明珍,可明珍却与王家紧密相连,关键是,如今连王老爷获了什么罪都不晓得。
  “至少,王家女眷仍旧留在王家,并没有都带去刑狱司。”明玉一边琢磨一边道,“王老爷的身份,三堂会审少不了的。五嫂安心等等,等三伯父回来,总能晓得些什么。”
  韩氏拉着五奶奶返回来,陈明贤复又出门去了。
  只是,眼看着太阳都要下山了,三老爷仍旧没有消息,也不见人回来。
  别说五奶奶,其他人也有些坐不住了。五奶奶愈发急不可耐,却见门上的婆子领着赵嬷嬷进来。
  五奶奶顿时眼前一亮,明菲的丈夫赵承熙在宫里当差!
  可想到之前韩氏说的话,五奶奶把念头压下去,急切地看着赵嬷嬷。
  赵嬷嬷想是也走的急,见过陈老太太就一边喘气一边道:“十姑奶奶得知三老爷的事,也十分着急,姑爷散值家来,也忙去打听了。说一有消息就立马来禀告老太太,请老太太以自个儿身子骨为重。”
  听了赵嬷嬷这话,五奶奶无不失望。
  陈老太太微微点了点头,瞧着时辰不早,让赵嬷嬷和明玉都先回去。
  赵嬷嬷还要回去回话,福福身告退。明玉想着秦氏在家也等她的消息,便也起身,才走到门口,却见五爷满头大汗进来。
  明玉忙退回来,五爷步履如飞,但脸上并没有太多惶恐之色,只听得五爷道:“父亲出来了,正在回来的路上,恐老太太不放心,孙儿先回来报个平安!”
  这句话总算叫屋里众人都松了口气,明玉也不急着走,复又坐下来等三老爷。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才瞧见三老爷一脸疲倦走进来。不晓得是不是被唬住了,他步伐有些飘,走到陈老太太跟前时还差点儿没站稳跌倒。
  幸而五爷眼明手快,一把唬住三老爷。
  三老爷站稳后忙朝老太太行了礼,道:“儿子不孝,让老太太替儿子担忧。”
  陈老太太虽松了口气,语气却仍旧肃然:“别说这些,刑部找你问什么话?”
  “已是几年前的旧事,那会子儿子还没调任京都,在外省任上。”
  陈老太太松了口气,这才问起王老爷的罪名。
  三老爷却是不知,迟疑一会子道:“王老爷此前任职吏部侍郎,后升任吏部尚书,想必是与这些相关的。”
  虽三老爷说的隐晦,大伙心里也明白其意。
  五奶奶呆了呆,大夏朝素来对贪污受贿的朝廷命官惩罚极重,一经核实,抄家灭祖……王家已被抄了,剩下就是灭族。
  果真如此,明珍和宪哥都不可能保得住。即便大赦,这样的罪名也不在大赦之内。
  而因三老爷回来才放松的气氛,又凝固下来。三老爷在京都谋到差事是王老爷提拔,就是五爷纳监后谋了个闲职,也是王老爷提拔。三老爷今儿是回来了,却不知以后。
  回去的路上,谁的心情都不能平静下来。
  “……三老爷虽得王老爷提拔,他的资历却是够了的,五爷的事也不打紧,五爷纳监经考核才得了个缺。”秦氏听明玉说完,慢慢儿分析道,“想必这是王夫人打压王家大奶奶的手段。王老爷在官场经营多年,在京都也待了好些年,此前担任的职务,牵连甚广。”
  吏部负责的便是官员升迁调任等等,听秦氏这般说,明玉慢慢儿镇定下来。再一想,三老爷说刑部找他问的是王家几年前的旧事,只是不晓得这个旧事,是不是与静悟师父有关。
  “王老爷素来享誉极好的盛名,便是营造而来,也不见得是空穴来风。再者,王老爷行事素来谨慎,不会给自个儿留下太多把柄。”
  顿了顿,秦氏接着道,“此番王老爷入狱,若是文大人,十之八九仍旧是王家大爷之事。更或者,与去岁王家施舍药材相关。当今圣上清政是这几年,王家的事,想必短时间内就能有个结论。”
  秦氏这么一说,明玉彻底冷静下来。
  陈老太太和四太太才从淮安来,有些详细的细节她们不晓得,才抵达京都第二天就遇上,因此一时之间才惶恐。王老爷的事自是越快结束越好,而抱着这般想法的人,不单单他们,还有许多人怕细查下去。
  “还是娘见多识广,我一时竟也唬住了。”
  秦氏苦笑:“当年你外公出事,我年纪小也唬住了。常言伴君如伴虎,朝不保夕这样的事太多了。”
  明玉神情一黯,晓得秦氏又想到舅老爷,可惜阿寻去舅老爷曾经住过的那条街上也未能打听出什么消息来。
  清明节那天,秦老太公坟墓前的祭品,仿佛是有人放错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一定能找到舅老爷他们。”
  秦氏缓缓叹了一声,无奈地笑了笑。
  隔天,三老爷正常当值,而王家被炒再一次将王家推上了风尖浪口。民间的猜测很多,说法不一,贪赃枉法占了大头。
  而与此同时,王家从前在京都购买的宅子也被封了,以及后来在京都附近置办的田产地产全部查封。这其中,据说还有侵占民田的嫌疑。
  至于家仆,全押送到了王家后来御赐的宅子内,仍旧有不少老百姓前去围观,瞧着王家那些管事,个个穿戴如同爷们,若不知其身份,还会当成那家的老爷。
  又有人议论起从前王家家仆在外横行霸道,所谓墙倒众人推,负面言论愈演愈烈。
  至于明珍的嫁妆,但凡所属王家的东西,京都的都被查封,只怕王家在苏州的那些祖产也不能幸免。人命关头,钱财已是身外之物,明珍的嫁妆,谁也没心思去追究,五奶奶只想保住明珍和宪哥的命。
  可,这显然更加困难。五奶奶心里也明白,王家的事,陈家没有能力使力,一方面又担心再把三老爷牵连进去,总之,没有结论前很是难熬。
  而就在难熬的时候,王家家眷临街发卖的消息传来。
  这个消息又把众人震了一把,就连落英也由不得叹道:“没想到七姑奶奶最后会……”
  罪臣的家眷,一般官家并不敢买,唯恐牵连进去。
  “七姑奶奶疯癫的消息早前便在京都传开,晓得的谁会买了去?”香桃沉声道。
  其实被买了还有出路,大不了以后风头过来买回来就是。只怕,这一次明珍根本不在其中。
  韩氏陪五奶奶亲自去发卖的地方瞧,果真没见着明珍,大多是丫头和年纪不大的媳妇子,杜嬷嬷也不在其列。
  而买下这些丫头媳妇子的,大多是外地商人。五奶奶找了其中一位被卖了的丫头打听,哪知,找到的这位早就被唬破了胆,一问三不知。五奶奶愈是着急,那丫头却越是害怕,最后吓得哭起来,五奶奶只得作罢。
  从王老爷被带走已过去五天,这五天三老爷平安无事。王家的案子仍旧没有公开,从前与王家交好的,因去岁王家惹上文大人,如今皆紧闭门户,生怕被文大人抓住个什么把柄。可即便如此,仍旧每日里有人被刑部传唤,一时之间弄得整个京都人心惶惶。
  而陈明贤那位在刑部供职的同科,陈明贤再找去时,却被他推辞不见。
  到了眼下,大伙也不得不接受,明珍没救的事实。
  陈老太太由不得叹了一声,嗓音暗哑低沉:“七丫头本来是个有福气的,偏自个儿把自个儿的福气磨得半点儿不剩。”
  接受了这个事实,五奶奶反倒平静下来。
  就在这时,顺亲王顺利抵达京都。
  ------题外话------
  家里客人没走……

☆、第二百二十八章

  顺亲王抵达京都这天,恰好是韩夫人寿辰。
  头一天,韩夫人亲自来请陈老太太安,邀了陈老太太、四太太、赵夫人、明菲、明玉、潘夫人等亲戚,没预备大办,除了陈家这些亲戚,就是韩夫人娘家亲戚,以及韩家族人,再来便是与韩家特别交好的几位官夫人。
  这些人明菲大多都认得,明玉虽来过韩家,许多韩韩家族人却是第一次见。至于京都的官夫人,也就认得韩夫人、赵夫人、潘姨妈这些亲戚,安夫人今儿还是第一次见。
  安夫人比韩夫人年轻一些,脸型偏瘦,目光犀利却不会给人压力,看起来是个极能干的人。今儿带了两位儿媳。次子媳妇郑氏和明玉一样,也怀了身孕,不过月份要小一些,肚子看起来还不太显。
  在场的年轻媳妇中,就她们两个是双身子,年纪也相仿,韩氏做了介绍,几句话两人就说到一块儿去了。
  郑氏生的一双极漂亮的丹凤眼,笑起来嘴角一双梨涡若隐若现,互报了生日,明玉竟然比郑氏还小一个月。
  “我倒是听相公说起过楚爷,当初在外头,楚爷对相公照顾颇多,以兄弟相称,楚爷比相公年长三岁多,我还以为楚少夫人也比我年纪大。不过他们即定了长幼,我也随了相公,要叫你一声嫂子了。”
  “不敢当。”明玉笑道,“安二奶奶客气了。”
  郑氏笑道:“叫你嫂子我也别扭呢,刚才表妹做介绍,我还不敢相信,楚爷的夫人竟然这样年轻,看着竟我小许多,横竖年纪相仿,私下里咱们不如用小名称呼,在家时,家里兄弟姊妹都称呼我如月。”
  私下里,家里人都叫明玉阿玉,明玉见郑氏这般也不扭捏,报了小名。如此,又亲近了几分,闲聊几句孩子的话题,不知不觉就拐到丈夫身上。
  “……我嫁给相公已五年了,其中有四年时间他都不在家里,好容易如今才安顿下来。”
  明玉偶尔听楚云飞提过安二爷,总觉得大概和楚云飞一般岁数,却没想到比楚云飞小。她们的丈夫都行伍,聚少离多在所难免。
  “我也是成亲一年,相公便出远门。”明玉面带微笑,“好在眼下是安顿下来了。”
  “是啊。我婆婆才苦呢,听家里年纪大的嬷嬷说,成亲几十年,真正在一处只怕十年也没有!”说着就忍不住看了安夫人一样,“现在好了,除了大哥、大嫂不在身边,家里其他人总算是都在一处了。只是不知以后……”
  说了顿了顿,问明玉:“你可听你相公说没有?只怕以后要调去松江府。”
  这话明玉倒是没听楚云飞说过:“之前说本来是打算设在外省,后来又为了圣上方便巡视才设在京都。”
  真有这方面的消息,郑氏自然比明玉消息灵通。
  郑氏也不藏掖,微微蹙眉,叹道:“真去了松江府,家里可就又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