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嫡妻 >

第2部分

嫡妻-第2部分

小说: 嫡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转了几转,昨夜之事就要出口,可宋青葙终觉不妥,硬生生咽了回去。

自慈安堂出来,宋青葙径自去了花园。

花园有面马蹄湖,临湖建了座五角亭,亭边两株紫薇开得正灿。秋风徐徐,吹皱湖面微波似潮,吹落紫薇纷飞如雨。

宋青葙仰脸望着满树粉紫,笑容浅淡,似被美景醉了心神。

隔着马蹄湖,对岸就是花厅,二堂姐宋青莼的及笄礼就定在花厅举行。

花厅前面的小径上不时有身着青色比甲的丫鬟穿梭往来,甚是忙碌。

秀橙见状不免心急,低声催促道:“快辰正了,姑娘再不过去,大太太怕会怪罪姑娘怠慢。”

宋青葙不作声,反倒悠闲地攀下一枝紫薇,倚着亭边栏杆慢条斯理地扯花瓣,花瓣落在水里,引得游鱼争相来啄。

“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值得你们都来争?”宋青葙笑骂,抬眸,见对岸二堂姐急匆匆地往外走,少顷,陪着数位衣饰华丽的女子有说有笑地回来。当间那位穿着大红十样锦袄子,月白色的百褶裙,珠翠满头,隔着湖面都能看到金光闪耀。

宋青葙双眸一亮,不紧不慢地将花瓣尽数扯掉,站直身子,抖了抖裙裾,提着裙子踏上石桥。

及笄礼是女人的事,并无男宾。

花厅里衣香鬓影,钗环叮当,甚是热闹。

来宾除了远近亲戚外,多是大老爷宋隶文在户部同僚的家眷。

正中那群穿着华贵的女子便格外显眼。

二姑娘宋青莼坐在花厅旁边小隔间的罗汉床上,由杜妈妈陪着,等待着吉时。

花厅的欢声笑语传到隔间,杜妈妈从门帘的缝儿往外瞧,嘴里啧啧有声,“二姑娘有福气,看看今天来得这些贵客,平常打着灯笼都难找……要知道姑娘家的及笄礼最重要,说出去,姑娘一辈子都荣光,当年太太及笄礼,青州府同知的太太插的簪,你那些姨母们到现在都念叨着……”

宋青莼禁不住好奇伸长脖子瞅了两眼,蓦地沉了脸。

杜妈妈忙将帘子掩好。

宋青莼咬着唇,低声问:“三妹妹还没到?”

“许是到了,方才恍惚看见个身影,瞧着像碧柳。”杜妈妈看看宋青莼,“要不,我出去问问。”

“不用了。”宋青莼摇头,双手无意识地捋着百褶裙上的褶子,轻轻叹了口气。

娘也真是,怕三妹妹抢了自己跟四妹妹的风头,旁敲侧击好几回不让她来招呼客人。可刚才瞧见四妹妹在贵客堆里,神情局促,举止畏缩,那份气度只怕连人家随侍的丫头都赶不上。

大太太林氏却不这样想。

她正捏着帕子满面春风地周旋在亲朋好友中,连她也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贵人上门捧场。别说二丫头有面子,她这个当娘的更加风光,以后那些太太们谁还敢轻看她?

尤其四丫头宋青艾已经十二,正是说亲的时候,若能趁机结交些贵女,多出去交际,没准还能说个比顺义伯还要好的人家。

正得意,眼角瞥见一抹银红的身影,林氏情不自禁地捏紧了帕子。

她还是来了!

当初她娘付氏性情张扬,压得她抬不起头,现今她又抢自己女儿的风头,怎就不多守几年孝,老老实实地待在桂香院里?

林氏正愤懑不已,只听笙竹声响,管事婆子悄悄走过来,“大太太,吉时已到,笙竹声一停,就该您到前头说话了。”

林氏笑着点点头。

三加三拜后,礼毕。

宋家准备了席面,席开六桌,就在花厅。

头戴蝶穿玉兰金簪,身穿大红绣宝相花褙子的宋青莼笑盈盈地走到贵女中,恭敬地行了个礼,“承蒙各位姐姐大驾光临,青莼感激不尽,今日略备薄酒,青莼敬诸位一杯。”

“这可不敢当,你是寿星老,今儿个你最大。”袁大奶奶客气地应着,朝侍立一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忙将宋青莼扶起来。

宋青莼给众人一一斟满酒,又给自己倒上,笑道:“我先干为敬,姐姐们随意。”

饮罢,告了罪,拉起大喇喇坐着的宋青艾道:“你来一下,有话对你说。”

“有什么话快说,我还得招呼客人。”宋青艾被她握得手腕生疼,挣扎两下挣不脱,心中恼怒,却不敢表露出来,话语里尽是不满。

宋青莼一路笑着,直走到屏风后,才松开手,道:“那桌由三妹妹招呼,你到舅母跟姨母那桌。”

“凭什么?怎么不让她去舅母那桌?”宋青艾揉着手腕子,低声嚷道。

“那是你我的舅母,枉舅母平日最疼你,你不过去尽尽孝心?”

宋青艾想了想,嘟哝道:“尽孝也得看什么时候……我刚分清那些人谁是谁,还没来得及叙话呢……况且,就算我不招呼贵客,你或者娘也可以,凭什么非得让她出头?”

“娘要招呼爹同僚的太太,我哪有工夫坐,少不得挨桌寒暄道辛劳。”宋青莼看着宋青艾愣头愣脑的样子,虚点着她的头,恨恨地叹了口气,“我明白你的心思,可你想想,爹不过是个六品的主事,人家凭什么来给我做面子,袁大奶奶为何屈尊纡贵做我的赞者?”

还不是因为宋青葙自幼与郑三郎定了亲,而顺义伯上个月往礼部送了请立世子的折子。

想到这点,宋青艾不禁脸色灰败,默默地咬紧了下唇。

第3章 端倪初现

宋青莼拍拍她的手,“来日方长,不急在一时……你老老实实地到舅母那桌尽孝吧。”说罢,利落地转了出去。

宋青艾愣愣地站着,就听到屏风外,传来个清脆爽利的声音,“三娘呢,还不赶紧过来伺候着。你是主,我是客,可容不得你躲清闲。”

“就是,偏生今儿还来得最晚,先罚你一杯才成。”有人附和道。

宋青艾忍不住扒着屏风往外看,看到宋青葙正被个红衣女子按着肩膀坐在正对屏风的主人位上。

宋青艾望着宋青葙错不开眼。

有句古话“女要俏,一身孝”,她一直觉得宋青葙好看是因为服孝之故,可这会儿,她少有地穿了件银红色褙子,梳着复杂的百合髻,发髻正中插了支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两旁戴着大大小小好几对珠花。这些凡俗的金玉之物衬着她的脸色有几许暗淡憔悴,可却她浑然不知般,一举手一投足仍是随意自在,要多清雅就多清雅。

宋青艾下意识地学着她的样子挺直了背,唇边噙得一丝浅笑。

宋青葙并不象表面看起来那么闲适,她看着满满当当的一大桌人,心底疑虑重重。

宋二太太与宋二爷是同一年过世,丧期相隔仅半年,宋青葙服了母孝又服父孝,前前后后四年多,去年冬天才除服。今年开春袁大奶奶开始领着她四处参加花会,她不想去应酬,可为着将来打算却不能不去。

京都权贵的圈子就这么大,早晚都要结识这些人。晚结识不如早结识,自己出身低,若能遇到三两个情投意合的朋友,日后嫁到郑家也不至于一个门第相当的人说话都没有。而且,少女时代相交比起嫁人之后的交往,更多了几分真情实意在里头。

经过几次聚会,她认识了不少人,可平常说得来话的也就三四个。原本,宋青葙只想请那三四人,但表面功夫要做到,便给认识的都下了帖子,不成想大家跟约好了似的,竟然齐刷刷地全来了。

尤为让她不解的是,前几次没怎么正眼看她的人,破天荒地对她热忱熟络得很。

方才借口她迟来闹着要罚酒的丁九娘就是其中之一。

抛开心中疑虑,宋青葙笑着解释,“说来惭愧,本来应该早些恭候各位的,因太过兴奋,夜里竟走了困,交三更才睡着,醒来都辰初了。”说罢,举起面前的酒杯,“是我的错,我认罚。”面不改色地干了。

众人笑着赞她爽快,丁九娘知她酒量不错,笑道:“一杯太便宜你了,连罚三杯才行。”

钟琳正坐在宋青葙旁边,拊掌笑道:“正是此理。”也不用丫鬟,自己拾了酒壶替宋青葙倒酒。

便在此时,席间传来个不冷不热的声音:“宋姑娘脸色那么差,别是有什么隐疾吧?”

说话之人叫修竹吟,出身武将世家,素来眼高于顶,京都诸女能入得她眼的人不多,尤其在宋青葙面前,更是气势凌人,正眼不看一下。

宋青葙微笑着应道:“多谢修姑娘关心,前些日子刚请了大夫把过脉,修姑娘放心便是。”

修竹吟怀疑道:“多半请得是个庸医……要真有隐疾还得及早调养才好。”

此话说得甚是诛心。

要知道,高官贵胄最重视女子的德行与健康。

德行有亏,不能孝敬翁姑和睦家宅;身体孱弱,则难以承担繁衍子嗣的重任。

一时,气氛有些冷。

袁大奶奶夹了口菜细细嚼了,用帕子沾了沾嘴角,吩咐侍立的丫鬟,“去,给那些人都满上,一桌子好菜还堵不住她们的嘴。”

丫鬟忙答应着,捧起酒壶,挨个斟满了酒。

钟琳催促宋青葙,“快喝,还差两杯,别指望蒙混过去。”

宋青葙连忙告饶,“好姐姐,一杯都快要了命了,连干三杯,姐姐得到桌子底下找我了。”

众人齐笑不已。

钟琳笑道:“看你说得可怜,饶过你这会,赶紧把那干贝鲍鱼伺候我吃两口。”

便有人打趣道:“一听杨二奶奶就是个惯会支使人的。”

席间重新热络起来。

袁大奶奶不动声色地放下筷子,闲闲地说了句,“赶明儿请宫里的周医正来瞧瞧。”

声音不大,席上的人正斗酒多半没理会,宋青葙却听得清清楚楚,微微点了点头。

筵席未初方散,观礼的宾客纷纷告辞。

钟琳跟着宋青葙回桂香院喝体己茶。

钟琳是浙江布政使的嫡长女,五月初嫁给武康侯的嫡次子杨靖康。出嫁时,钟家足足陪送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轰动了大半个京都。

因来自江南,钟琳的官话不太标准,带着股江南女子独有的韵味。

宋青葙与她只见过一次,却难得的极为投契。

初秋的午后,四周静谧无声,凉爽的风透过半开的窗棂带来桂花淡淡清香。

宋青葙坐在妆台前,将满头的金钗珠簪一一褪下,重新簪了平常戴的玉簪。

钟琳斜靠在贵妃榻上,突然说了句:“周医正医术高明,为人最是端方耿直,三娘大可放心。”

宋青葙故作不解地。

钟琳指着妆台上的玉瓶,笑:“脂华斋的妆粉很提肤色,你怎么忘了用?还偏偏穿件银红色褙子,银红色可是最挑人。”

宋青葙浅笑,“就属你机灵,什么都瞒不过你。”却不开口解释这样做的用意。钟琳并不在意,转而谈起今天的宾客来,“你还不知道吧,顺义伯请立世子的折子批了。”

宋青葙恍然,原来郑德显已经是顺义伯世子了,难怪丁九娘她们一股脑都来了。

钟琳笑笑,“皇上一早下的折子,还有清平侯长宁侯世子一并都批了。”

宋青葙顿时来了精神,问道:“清平侯世子是哪个,秦大爷还是二爷?”

钟琳斜睨着她,“秦镇再怎么不堪,也是嫡长子,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乱不得。”

秦镇是清平侯府秦大爷的名讳,此人荒淫无度,蛮横跋扈,所作的风流韵事就连内宅深居的妇人都知道。

宋青葙好奇地问:“上次你说过清平侯上折子请皇上收回爵位,难不成是假的?”

“除爵怎会那么容易,秦家先祖当年有从龙拥立之功,连续三代清平侯战死沙场,皇上倘若真夺其爵位岂不令天下将士心寒?不过,这百年世家也日渐没落一代不如一代,秦镇更是……”钟琳压低声音,轻笑,“前阵子翠花胡同那事你可听说了?”

宋青葙悄声道:“京城都传遍了,说是争夺一个小倌。”

钟琳声音越发的低,“那小倌是个绝色,先是被安国公府里的丁二爷瞧中,养在鸣翠阁里,后来却不知怎么入了秦镇的眼,来了个横刀夺爱。两人各带着小厮家丁打得不可开交,只苦了顺天府跟五城兵马司的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就差跪在地上求他们停手……”钟琳笑着端起茶杯啜了口茶,忽而“哎呀”一声,“光说这些没用的,正经事差点忘了,二十八日我家秋宴,你可记得早些去。”

宋青葙心里藏着事,不太想去,面上便显出几分犹豫。

钟琳看她神情,想到方才宋四姑娘削尖了脑袋往前凑的样子,遂道:“这次连你大伯母跟堂妹一道请了去,决不会让你为难。对了,你大堂哥的名讳是什么,回头我就让人连他的帖子一并送来。”

武康侯府的秋宴很有名,花会连着文会,内院是京城名媛贵女赏花赏景顺便被未来的婆婆相看,外院则是朝中清贵博学之人及各府交好的公子哥联诗对句。

大堂哥宋宁远明年要下场,正埋头书习经文制艺,一场文会下来,即便不能崭露头角,至少也可历练一下人情世故,更能多认识几个志同道合之人,或许还能打听到主考官的喜好,会试的把握更大。

钟琳如此做不外是为了她在宋家能好过些,宋青葙念着她的情意,感激地点了点头。

送走钟琳,碧柳闪身进来,低声道:“刚才见到阿全,他说已按照姑娘的吩咐准备妥当了,这两天就能见着动静。”

宋青葙点点头,挥手让碧柳退下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暮色里,将整个事情思量了好几个来回,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仿佛遗漏了什么似的,可又想不出到底哪里不对,只翻来覆去折腾手里的帕子,一会缠绕在手指上,一会松开,一会又缠上……低喃道:“天无绝人之路,不管怎样,日子总得过下去。”

第4章 心比天高

想通此节,宋青葙安安稳稳地睡了个好觉,第二天醒来,顿觉神清气爽。

跟往常一样,上午抄经,下午绣花,绣花架子就支在桂花树下。

碧桃帮着分线,碧柳在旁边守着茶炉。

茶香袅袅,花香幽幽。

宋青葙神情专注,葱管般细长的手指如同翻飞的蝴蝶忽上忽下,耳垂上吊着的南珠坠子也随着她的动作晃动不已。

门口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林氏身边的严妈妈陪着两个婆子走了进来。

那两个婆子虽是下人打扮,可身上穿着潞绸褙子,头上戴着赤金簪子,甚是体面。

严妈妈笑着介绍,“武康侯府二奶奶身边的妈妈。”

说话时,婆子已将宋青葙打量了个仔细。

家常的湖绿色杭绸小袄,姜黄色的百褶裙,墨发上不插金不戴银,只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