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商贾人生 >

第161部分

商贾人生-第161部分

小说: 商贾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从那些土司处听到了一件与他们颇有关联之事,原来文定兄弟离开连城不久,那里就发生了内乱,鲁家的二老爷鲁隘率领着自己的随从发动叛乱,在连城土司外出途中对其下毒手。

不曾想连城土司对此早有防备,非但是毫厘未伤,还将他们这伙叛逆连根拔起。鲁隘仅带着李二桂与几名亲信仓皇逃出连城,至今下落不明。

据文定上次观察,那连城土司表面虽是无甚出奇,实则却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智者,而他那二弟为人莽撞,如何是其对手。

虽然不曾亲眼见到,文定也能料到所谓遇险定是鲁智故意露出破绽,让他那弟弟自以为机遇难得,将自己蓄藏的实力一朝尽出,才会有此连根拔起的胜果。

文定甚至能够想像,他那位亲戚于这场争斗之中扮演了何等角色。

其实,在某些方面,文定也是十分佩服李二桂其人,不论是何种不利的情况之下,他都能寻觅出机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风生水起,若是能运用得当,必能有番作为。

奈何他也因为起步时的便捷,以至执迷于旁门左道,不愿正正经经的经商。表面上似乎比别人都聪明,殊不知正是这小聪明使得自己颠沛流离,一事无成。

是以文定对他更多的是惋惜,若是儿时能读书识字怡养性情,说不定他李二桂会成为一个大人物,至少不会好像如今这般,纵使机关算尽也只落得徒劳奔波。


整件事对他们兴盛和来说,倒也是有利无害,想那鲁隘与李二桂二人均对他们怀有敌意,只要有他们在,指不定会给两家的合作带来何等隐患。现下隐患已除,日后这条路上的买卖便更加安稳了。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文定兄弟二人,一在大理坐镇主持大局,一在草原各处奔波开拓业务,一内一外将兴盛和搞的红火异常,叫这青海、甘肃、云贵几省的商人对他们无不是刮目相看。

特别是在鲁智土司、叶土司等当地权贵的支持下,兴盛和的业绩蒸蒸日上,当真叫那些常年混迹于此的老商人们不由得感叹后生可畏。


一日,道定率领着兴盛和的马队行走于甘肃境内,正要将一批货物运往永泰龟城。原本文定与连城土司有过协定,兴盛和的货物进入甘肃后便会由其家人兵卒打点,道定他们是不能进入甘肃腹地的。

奈何这一段日子朝廷对反叛土司用兵,将连城土司家的兵卒抽调不少,鲁智暂时无暇顾及买卖的事,只好让道定自行将货物运往龟城。

这一趟货物出奇的多,光是马就有不下一百五十匹,队伍中或是人背,或是马驮,好不壮观。

忽然,队伍停了下来,前面发生一阵骚动,原本在后面与几个跟班扯着闲篇的道定不由得奇怪起来。

“怎么了?怎么停住了?”

“回,回禀二东家,前,前面有一伙强人要劫我们的货。”一个小厮急急忙忙跑来向他报信。

“祖个,你喳呼个什么?不就是一伙不开眼的强盗吗?遇到了我正是他们强盗生涯走到头了。前面开路。”

二东家一身的功夫,向来让祖个这些小子们钦佩不已,立马收拾起先前的恐惧之心,转过身,斗志昂扬的带领着道定向前行去。

“二东家来了,二东家来了。”

“哼,看他们再如何猖狂。”


“好好收拾收拾他们,也不看看这是谁家的买卖。”适才被强人们压制了半天的伙计们,顿时精神百倍,一扫方才噤若寒蝉的恐惧,纷纷与那些手执利刃,占据高点的强人对峙起来。


道定还不曾走到近前,只是远远瞧见对方的阵势,心中便知悉了,自己这边不过七八十名伙计,刨去女背夫与那些个小背夫,还有那些个上了岁数的老者,真正动起手能帮上忙的不到四十人,原本在往常,这些人已足以应付任何马贼山寇,只是今日看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了。

只见山坡上、岩石后人头攒动,少说也有不下百十来号人,而且一半以上手中都握有弓箭,看架势埋伏已久,自己的队伍已整个被他们给包围了。


道定可不是傻子,知道不可力敌,急忙收拾起先前的打算,朝对方喊道:“朋友是哪条道上的?我们是连城土司家的商队,要往龟城韩土司家送货,诸位好汉可否让条道给我们走?他日必有重谢。”

“吓唬谁呢?这个时候姓鲁的自身难保,还管得着你们吗?”有一人从岩石后跳了出来,一开腔便让道定碰了个钉子。

道定见鲁智的名头不管用,便又接着试探道:“朋友,大家出来混事都不过是求财而已,何必非要舞刀弄棒呢?你开个价,我们凡事好商量。”

“谁他娘的跟你商量,今儿谁他娘也别想走出这山谷,我是钱也要,货也要,人也要留下。”

道定双眼紧逼着对方,一字一字的道:“朋友,你不觉得太贪心了吗?”

“这个世上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顶事,啰嗦那么多干嘛?都给我将手里的刀剑丢在地上,沿着山壁乖乖站好。”


道定一个鹞子翻身,迳直落在那发话者的面前,擒贼先擒王的意图非常明显,可对方显然也不是无技在身的小毛贼,似乎早防备着他这一手,抽出兵刃来与之相搏。

岩石下兴盛和的伙计们纷纷喊叫了起来,为二东家打气,而这边的强盗们也是叫骂了起来:“头,做了这小子。”

“他娘的,让这小白脸尝尝爷们的大刀片子。”

“对,让他小命玩完。”


贼人们虚张声势的喊叫并未对场中的头领有丝毫帮助,他左挡右拆,越打越惊心,虽然事先知道马队中有这么一个会武功的家伙存在,可没想到竟会如此扎手,那把轻巧的长剑砍在自己厚重的刀背上,竟震得自己的双臂酸痛不已。

几个照面的工夫便让那贼人顿感吃力,可当着这百十号弟兄的面,又实在丢不起这丑,只好咬牙硬挺着,一边喊叫着为自己鼓劲:“小子,让你见识爷爷的杀狼十式。”


所谓的杀狼十式也不过是以命搏命的凶狠招式,若是在以前,道定兴许还真会被他给唬住,可这几年马帮走下来,大大小小的强盗贼人也遇见过不少,积累了些实战经验,碰上这种玩命的主也不至惊慌失措。对方越是急于与自己近身肉搏,他便越是不急不慢的在其身旁游走,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待对方蛮力用尽,就只能眼睁睁的任由他摆布了。

山岩上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达娃,怎么了?一个小白脸让你费了这么长的工夫。”

而那个与道定对搏的达娃则气急败坏的道:“尼玛少说风凉话,看我收拾完这小子后,再如何来教训你。”


就是两个不相伯仲之人动手也容不得半点大意,更何况道定原本就比他高出一截,达娃的话才刚刚落音,就被道定偷袭得手,挑落了手上的弯刀,再一抬眼,道定那柄冰冷的长剑已经生生架在了他脖子上。

已抢得先机的道定此刻还不忘揶揄他道:“你倒来说说,究竟谁收拾谁呀?”

“该死的汉狗,赶快放了达娃。”

“要是伤了他一根毫毛,我生吃了你。”

“吵什么吵?”道定不耐烦的吼了一句,一边挟持着达娃一边道:“叫你们的管事出来答话。”

适才的那个尼玛再次从山岩上露出头来,回道:“是在找我吗?”

“废话少说,今日这事我们各退一步,你放我们马队离开,我放了你这名手下,觉得如何?”

“想的倒是挺周全,可若是我不答应呢?”

道定闻言一楞,手中长剑略添一分力道,一条通红细长的血水从达娃的脖子上流了出来:“哼,除非你不要他的小命。”

“是吗?”那尼玛对此是视若无睹,反倒调侃道:“那我们就来赌一把。来人呀!放箭。”只见岩石上飕飕地几箭向马队射下

第三章危机重重


大理城,麟德初年曾置姚州都督府;开元末,蒙诏皮罗阁建都于此,为南诏国,治太和城;至阁罗凤,号大蒙国,异牟寻改大礼国;至五代晋时,由段思平得之,更号为大理国。

又过了三百多年,大理国传于元宪宗年间,方才在元人战马的铁蹄之下去国号归一统。

大理城作为数代番国都城,其繁华之态,找遍云南境内也惟有首府昆明方能比拟。

因为比邻洱海,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以云南境内的商人有近半数是长驻于此,而柳氏兄弟的兴盛和也是将总店安在了此地。


短短数年的时间,文定便让大理城内的众多商家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都愿意与这个正当壮年的柳老板合作。而文定也完全融入了这个原本陌生的环境,在这里经营买卖的商人大都是离乡背井远道而来。


大伙也十分清楚,各人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这偏远之地,图的不外乎个钱字,明买明卖也没有那么些令人揣摩不透的弯弯绕。比如说在内地,就算你出的银子比别人多,有时也不一定能拿到货,费了老劲一打听,原来人家是乡亲族人,为了压制外人宁可少赚些银子,遇上这种事也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

可在这里则不然,因为很少有那种举家全族迁徙而来的情形,所以那种地域观念也远没有中土时那么强烈,彼此间都是由不认识慢慢演化为熟悉。

这种简单直白的人际关系让文定感到分外轻松,处理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几年来在大理城内的声誉也是与日俱增。

这一日,文定应一丁姓老板邀请过府一叙,这丁老板可是大理城里有数的大老板之一,与兴盛和的往来也十分密切。文定不好怠慢,算准时辰去到了他府上。

刚迈进客厅,文定便见着屋里或坐或站已有三四个人,皆是大理城里出类拔萃的商贾,文定对他们也是熟悉的很。

几人围在一处,手上都拿着各式小玩意,一边比对一边在讨论着:“我看这件好,你们瞧这件青铜手工多精细呀!”

“咳,又不是自用的酒杯茶壶,光是精细顶个什么用。大伙想想,越是精细越是说明年代不久,这种玩意没什么收藏的价值。”

“嗯,赵老兄此话言之有理,我常听人说,古物古玩讲究的就是一个‘古’字,若是运气好,让你弄到一块秦砖汉瓦,保管能大发一笔。”

“是极,是极。”旁人无不点头称道。


文定不觉哑然一笑,若真是这样,万里长城岂不是早已被人搬空了,如何还能抵御鞑虏,保我边疆?大理的商人大多是白手起家,没有家族的牵累因而无所羁绊,也正是因为没有数代人的沉淀,多数对古玩一道也是所知寥寥。


透过缝隙处,文定见到在他们中间,字画呀、玉石呀、古玩呀琳琅满目摆满了一桌。而丁老板这时也发现了他,赶忙招呼他道:“柳老弟,总算是把你给等来了,快些过来,老哥我一有好事,头一个就想起了你。”

“丁老哥的恩情,小弟自是感激涕零,这次又有什么好关照呀?”

“若是等闲之事,怎好意思叫你特意跑来一趟,正事我们等会儿再谈,你先来瞧瞧这一桌子的奇珍古玩,有瞧上眼的随便拿。”

“是呀!是呀!柳老板,大伙方才还说到了你,今日我们丁老板是撞上大运了,让大伙都来高兴高兴,你也来沾沾喜气。”

“恭喜,恭喜。”这丁某人平素大小帐目都要算的清楚明白,人送外号丁算盘,今日怎的会如此大方?

文定饶有兴趣的问道:“究竟是何事,不知可否告知一二?”


座上那些早一步到来的宾客也与文定一样,有着相同的疑问,也纷纷催促问道:“是呀!老丁,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刚才你说人不齐不肯言明,这会儿柳老板也来了,应该讲了吧!”

“好吧!在座都不是外人,告诉你们也无妨,只是不要在外面给我传播为好。”

“那是自然。”

在众人三言两语的保证下,丁某人也就将实情和盘托出。


原来是一位落难公子因为家族剧变,离乡背井逃来大理,正巧住进了丁老板名下的客栈,虽是落难可大手大脚的习气未曾更改,不长的日子就将身上的银两耗费殆尽,还欠下不少的房钱。


买卖人只认银子不认人,更何况落难公子本身和他们又没什么交情,自然就不依了。那公子听说还是位知府的独子,从小锦衣玉食被人伺候惯了的,未曾受过丝毫委屈。怎料一朝其父塌台,不得不流落他乡,身边就只剩下一个老管家,万没想到竟会遭受如此羞辱。

无奈之下,惟有翻出自己逃难时随身携带的几箱家传之物,打算变卖来应急。客栈的伙计对主仆俩早就留下心,一得知这消息,赶忙回来报告东家。


丁某人虽然不能分辨古物的价值,却也知道弄好了这些玩意可以值大价钱,而且这些落难的官宦子弟生长在高宅内院,平日里接触的除了丫头小厮就是狐朋狗友,谈起价钱来还不是任由自己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再加上主仆俩拖欠的那笔不菲房钱,他更是有恃无恐。原来一切也如他所料的那样,三两句话就让那白姓公子败阵下来,怎料公子身边那位忠实的老管家却是不肯,非要将东西拿到别处出售,转头再回来清算房钱。


丁某人怎能让到手的肥鸭子溜走,一面威吓他们,房钱未清不能擅自离开;一面又暗示那白公子,人心隔肚皮,在失势的时候,就是再亲近的人也有可能出卖自己,除了手中的银子,谁也不可靠,吓的那白公子连对看着自己长大的管家也不敢尽信。

白管家是又气又恨,可又对此是无可奈何,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丁老板用五千两银子将所有的东西都给买走了。

当然,从丁某人嘴里说出来的,自然是一个豪门败家子死活非要将东西卖给他,自己经过了几次推搪仍是逃不脱,原只当是救助危难,没想到竟收获一笔意外之财。

旁人还不停赞他是好心有好报,惹的他开怀大乐,文定则不然,短暂的恭贺之后,便静下心观察桌上这些个古物。

虽然许久不曾触及这些古玩字画,不过某些技艺一旦掌握便会伴随人一生,不用多大的工夫,文定便认出这制作粗糙的仿制品。

文定不得不打断众人之愉悦:“丁老哥,这主仆二人是否已经走远?”

“还在客栈里,他们手上还有几件东西,可都不是什么珍品,摆在家里都嫌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