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温水煮白蛇_ >

第18部分

温水煮白蛇_-第18部分

小说: 温水煮白蛇_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客来的钱掌柜捡起桌上沉甸甸的一锭银子,一张脸笑得比街头张婶婶刚起锅的白糖糕还要甜软几分。
  甘蓝阔气地吩咐道:“给我们找间上好的房间,就先住……住……三……”她伸出三根手指苦恼地晃晃。趁她“天”字还在舌尖滚着,我一把捂住她的嘴,接口道:“先住十天吧。”
  热水浴很是解乏,我靠在浴桶边上半眯着眼看甘蓝其乐无穷地(。kanshuba。org)看书吧她一天的战果,突然很好奇:“我瞧你出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不会是就带了银钱在身上吧?”
  甘蓝摸着脸不好意思地一笑:“姑姑英明,甘蓝听闻人间没什么是钱买不到的,就偷了个懒,只塞了好些银票身上。”
  又如梦初醒般抚掌道:“甘蓝还带着一样东西。”
  她从胸口贴身的荷包里摸出一个碧草色手绢紧紧包裹的东西,小心翼翼展开在我面前,一支朱红梅花木簪静静躺在掌上。
  甘蓝道:“这只木簪是君上带姑姑回来时插在姑姑发上的,甘蓝想也许是姑姑心爱之物,便贴身收了起来,一时糊涂忘了呈给姑姑。”
  我拾起木簪在指间转动细细查看。细长的簪子在顶头绽开一朵指甲大小的五瓣梅花,雕工算不上精细,甚至说得上有些拙劣,朱色的漆有星星点点脱落,看得出原本的材质是乌黑的木。不知何故,见它一眼便觉得心中被灌上热水一般熨帖柔软,指尖隐约被染上悠远清寥的白梅项,当即散下发髻用它松松绾起。拉起甘蓝的手,柔柔笑道:“我很喜(。。…提供下载)欢。”
  ☆、第 30 章
  帝都之繁华,纵游百日也不觉得腻味。甘蓝支楞着头,眼皮子不住打架,嘟囔着问:“姑姑,外边儿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咱们这几日怎么总是来茶楼呀?”
  我招呼堂倌儿再续一回水:“茶楼行走商贩聚集,消息最是灵通,如今束手无策便只能守株待兔了。”
  甘蓝歪倒在桌上呼呼大睡。
  一个大腹锦袍的胖子洪亮高昂的话音将我精神提了起来,他唾沫横飞地讲道:“太后可是当今圣上的生母,一病不起圣上自然是急得不得了,宫外头的皇榜上说了,凡是能医好太后的,所求必赏!”
  旁边一人两眼放光:“这样好的事?那我医好了求圣上把公主嫁给我!”
  胖子铜铃大的一个白眼扔过去:“就你?还是算了吧,你当宫里头的那么多御医都是吃白饭的?我听说是——”压低了嗓子,神神秘秘地抛出谜底:“神仙难救!”
  众人恍然大悟,摸着脑袋七嘴八舌议论开来,莫不都是猜测究竟有没有神医能借此机遇飞黄腾达,种种赏赐,金银珠宝,高官厚禄,良田美女,犹如浮动眼前伸手即得般热烘烘得惹眼。
  心中一计隐隐约约浮出头来,我勾起嘴角摇醒甘蓝,叫来堂倌儿结账。
  甘蓝睡眼朦胧,打着哈欠:“姑姑,天色还早,怎么不多坐会儿?”
  我按住甘蓝的手,摸出一点碎银塞进堂倌儿手中,调整出急切的表情:“这位小哥,我们姐妹初到京城,我妹妹却突患暴疾,人生地不熟,小哥能否给指个好大夫,钱不是问题,我只怕那些庸医治不好我妹妹反拖累了她的病。”
  堂倌儿白毛巾往身上一搭,热情道:“咱们这京城除了宫里头的御医,名儿上响当当的就是韩方两家大医馆了,百年老号,可巧都在长春街门对门儿,姑娘您不妨带着妹子去那里瞧瞧。”
  “多谢小哥。”我拉起甘蓝的手,急匆匆奔向长春街而去。
  甘蓝尚摸不清头脑,迷惑问:“姑姑,是谁病了,我们好好的呀,为什么要去医馆?”
  我将方才所闻细细讲给她听,接着道出我的谋划:“想要顺利拿到定天珠,需要皇帝亲自送与,那医好太后的病不就可以求得皇帝心甘情愿拿出来了?”
  甘蓝心眼透亮,马上领悟到:“不过姑姑同我都不善医术,那我们便去医馆碰碰运气,看能否有机缘结交一名神医,取珠一事自然多一分把握。”
  说着便行至长春街,两家医馆高门敞户,同是挂着高高的朱色牌匾,一用行楷书着“杏善堂”,一用狂草划着“同济堂”,门外也皆有长长人龙依次排开,只不过杏善堂门外等的大多是青壮男子,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同济堂门外之人多是年老病弱之态,低头侧面沉默不语。
  卖茶摊子的老汉自来熟地招呼道:“两位姑娘是来求药还是来应征?”
  甘蓝一怔:问道:“这里不是医馆,不是专门有神医医病的么?”
  老汉捻着白花花的胡子呵呵一笑,解释道:“两位姑娘有所不知,近日杏善堂贴出告示招收医馆学徒,许多有志于医术之道的孩子都来应征,能在京城首屈一指的大医馆历练,来日说不准就能进到宫里头给皇亲国戚看病啦!”
  甘蓝了悟,接着问:“那另外一家呢?”
  老头指着那边排着的一溜儿人道:“同济堂的掌柜今日五十大寿,增医施药与人同庆呢!”
  甘蓝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笑得甜滋滋的:“大伯,您这茶摊子是长春街闻名的老字号,资历久辈分长,对这两家医馆的底儿定是比旁人熟,您可给我们姐妹说说,这两家医馆的大夫哪位医术好些,莫不要让我们不懂事被人坑了去呀!”
  花白头发的老汉笑的牙不见眼,也是此时无客清闲,被甘蓝哄得喜丝丝,敞开嗓门道:“小姑娘人小心里亮,这两家现任大掌柜还没出生我老汉就在这儿摆摊儿,他们见着我可都是恭恭敬敬的呢,外面儿怕也没人比小老儿更熟悉他们了!韩方两家都是这京城数一数二的医药世家,不过同行是冤家,这还是门对门的同行,冤就更深啦,两家老爷子明面儿上都和和气气的,私下底还是都较着劲儿呢!但长远了可就不好说了,方家的公子可比韩家的公子精明着呢,对家里医馆也上心些,韩家的公子,嗨哟,虽说长得是一表人才,可天天在外游手胡混,这杏善堂迟早得被他败下去!”
  甘蓝撅着嘴打断他:“大伯大伯,我们姐妹是要求医,对他们的家长里短可不感兴趣。”
  老汉拍着脑袋,道:“瞧我糊涂!既然两家名声都在外响当当,医术自然也都是不差的,老汉我摆摊这么些年,还没见过有人来砸过他们招牌,京里面达官贵人有个三病两痛的也时常来寻医问诊。不过……”
  见他侃侃而谈忽而变得迟疑起来,我挑眉奇道:“大伯有话直说,我们也是为家人寻医但求个稳妥。”
  老汉一笑:“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不过呢,同济堂现下坐堂的大夫是从杏善堂挖角儿过去的,那位老大夫也是行医数十载,手下没出过差错,原先在杏善堂是被掌柜当菩萨似的供着,不知道同济堂许了他什么,一个月前突然就丢下老东家跑对门儿去了,为这事韩老爷气得病了好些日子,现在杏善堂这位坐堂的大夫,老汉我见过几面,是个年青眼生的外乡人,虽说模样俊,不过性子冷得很,见人不多话,这医术嘛,就很难说比先前那位老大夫差多少了。”说罢,似乎又觉得不够厚道,忙补充道:“不过这世间奇人能士多得去了,有志也不再年高,说不准这位大夫就是扁鹊转世华佗传人呢。”
  谢过老汉,我问甘蓝:“你有何想法?”
  甘蓝歪着头思索道:“世人说闻名不如见面,哪位大夫医术好些更有机会医好太后病还是需要眼见为实吧。”
  瞧瞧那两条只增不减的长龙,我沉吟片刻道:“一人压一边,赔率小一些。”
  甘蓝满眼赞叹:“姑姑竟连赌术都通晓!”
  虽则我很想教育一下小孩子会赌博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但是被人这样盲目崇拜的滋味实在是舒坦胜过愧疚。清清嗓子,摊开手:“你先选。”
  甘蓝皱着小脸想了想:“甘蓝半点医术不通,杏善堂就拜托姑姑了!”
  说罢一跳一跳地跑到同济堂外边候着。
  我苦恼地看着杏善堂越来越近的朱漆招牌,心里腹诽自己千万遍,不通医术的可不止甘蓝一个人呐,我这把老脸又要丢到地下被人踩两脚了。
  日近西山,甘蓝早已进了同济堂多时不见踪迹,杏善堂门口垂髫的小童趾高气扬地呼喝道:“你!最后一个,快进来吧!”
  我只好硬挺着身子跟着他往医馆内走去。前厅左侧立着高高的药柜,百来个小小抽屉细细地贴着药名,水曲柳木的大掌柜台被擦得亮亮堂堂。而右手则是大夫问诊开方的小室,用了数十条垂地黑松木串珠做成的帘子隔了起来,隐约可以瞥见桌凳以及笔墨纸砚古画典籍等物。正堂中间间隔摆着八张小几,十六张实木靠椅,以便病患歇息。
  穿过前厅,是一进收拾得清清爽爽的四方院落,几株白色重瓣木槿花期将尽,只剩几朵将谢为谢的朵儿藏匿在翠绿的枝叶中。四只藤椅一方藤桌随意摆放在花树旁,闲时小坐颇有几分意趣。院子左右两边厢房门户紧闭,而迎头的一间宽敞屋子里传来叙叙落落忽高忽低的话声。
  一时,屋里冲出来一位仁兄,双目眦裂,错身而过时简直要把一对不大的眼珠子活活喷出来,哭腔哀嚎着:“《黄帝内经》我不过是掉了两句,不过是掉了两句!”
  我手心捏出一把汗,喃喃自语:“应征学徒而已,背不出《黄帝内经》便不成么?”
  往前一味直走的小童耳朵尖,听见这话,很是看不起的样子:“那是自然,想进咱们这鼎鼎大名杏善堂的门,没两下子怎么成!”
  我对他顿时肃然起敬:“你小小年纪就能背诵《黄帝内经》了么?”
  他停步回头,上上下下将我打量一遍,仿佛我是那街边不会抢食的大黄狗:“我只是打扫的小童,要背那鬼东西做什么!”
  指了指前方垂下的慈竹密帘道:“你进去罢。”
  我心下忐忑不安,十只鼓槌咚咚敲着似的纷乱如麻,如同将要被先生揪起来背书的学生一般,可巧,我还是那不学无术的劣徒,只怕待会连《黄帝内经》第一个字都背不出,那先生不打我手掌心,也得一脚将我踹出门外吧。
  迈出两步,又回头顾盼,凄凄切切地做最后挣扎:“你们这里或许还招打扫的人么?”
  他撇撇嘴,不屑地重重一哼,掉头便走开了。
  我将双手笼在袖子里悄悄擦尽粘湿冷汗,一鼓作气掀开帘子,踏进内堂。百余种药材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一个男子身着墨色衣袍蹲在药柜一角,翻检着一小屉药材。听得我故意放出的沉重脚步声,他起身回头望了过来。
  我想这京城果然是人间的风水宝地,地灵人杰,不过才几日,竟然让我遇见两位神仙也似的人物。那日百味楼的财神爷已经算得上是天上地下三界六道少有的俊朗无敌,而这位大夫一身温润动人的风姿,若不悬壶济世真是埋没了,只可惜他要不是冷着一张仙人也似的脸,只消稍稍带上三分拂面春风的笑意,便是喂人毒药众人也是甘之如饴。
  他见我进来似乎很是惊讶,双手一抖,黄纸里包好的药材窸窸窣窣尽数掉落在地,他倒也不急着拾起,墨黑的眼珠子只是一转不转地盯住我。
  我恍然大悟,人间极少女子从医之道,方才我在门外已是引得众人侧目,他想必也是太出乎意料,只好躬身福了一福:“先生有礼,见贵医馆招收学徒,我自幼很是醉心此道,前来一试。”
  约摸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嗓子喑哑地吐出两个字:“名字。”
  “孟离。”
  他继而又缄默不语,我思忖这名字是有哪里不妥,但见他身形终于动了动,一步一步踱近前来,一股凌厉之气居高临下朝我袭来。
  我嗅到他衣间带起淡淡药香扑鼻,虽身处百余药材之中,但他满身与众不同的药香能轻而易举被捕捉得毫发毕现。
  我浮上一丝烦闷抑郁之气,心底有什么被压制着蠢蠢欲动,直截了当开口问道:“考试能否开始了?”
  他“唔”了一声,回转过去捡起方才掉落地上的小堆药材,拢在黄纸中,递给我,道:“把这包药煎好,文火,三碗水煎成一碗。”
  我愣愣地接下捧在手中,不是应该背书么,或者也该辨识一下各种药材来难为我才对,煎药这种事情,方才那打扫的童子也能按照他这清晰明了的吩咐做到吧。
  片刻之后,我忽然开始后悔自己如此轻视煎药这份工作,当他软香灼热的鼻息一直喷在我头顶时,我失手把煎的焦黑的药汤又打翻了一半。
  心如死灰地端着那碗犹如没有化开的墨汁一般的汤药,在他低头审视时几乎要将碗扔在地上拔腿而逃,默默安慰自己,万幸甘蓝没在身旁瞧到这一幕,拼死我与这位美貌的大夫余生不复再见就是。
  他淡淡“嗯”了一声。
  我很是自觉地搁下碗,灰溜溜地掀起竹帘就要离开。
  他却突然唤道:“你去哪里?”
  我讶异,莫非我这般资质,他还愿意继续考我背诵《黄帝内经》么?
  他将黢黑的汤药泼进一旁种着的矮子松盆景里,缓缓道:“每日辰时医馆便会开门,你明日收拾包袱过来,馆里有专给学徒设下的厢房。”
  我摸不着头脑:“先生的意思是?”
  他道:“以后做我的徒弟要用心些,知道了么?”
  “那我是考中啦?”
  他负手点点头。
  我不敢置信,指着那盆矮子松:“可是那药煎坏了。”
  他沉吟片刻,思索着慢慢道:“璞玉一块反而更易雕琢。”
  “不背《黄帝内经》?”
  他摇摇头:“不背。”
  我忽然替先前那位仁兄感到不值:“那他们为何要背?”
  他背过身去:“我当时想听。”
  我心口一阵气血翻腾:“现在又不想听啦?”
  他粗声粗气喝道:“你到底是想不想做我徒弟!”
  我忙不迭应道:“想!当然想!”不过上天太眷顾我,怕被人知道折了寿命。
  他一挥袖子:“那便记住我方才说的话。”
  我忽然察觉还不知晓这位我将要倚仗的神医的名讳,便恭敬问道:“先生如何称呼?”
  他拈起一盏黄铜小秤,眼睫毛垂下遮住乌黑的瞳仁,若有所思道:“温莆是我名讳,你且唤我师父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