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沃黄龙石 >

第36部分

血沃黄龙石-第36部分

小说: 血沃黄龙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章 赤帝出炉
更新时间2012…6…15 8:21:11  字数:2349

 路上,张心不停地问那三个人之前发生的事情,当听到说刘邦斩蛇这件事时,张心告诉他们,说我们在山里时,遇到一位老妇在暗夜中哭泣,他就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刘三杀我子,我哭他。”他再问:“尔子何以被杀?”老妇说:“我子乃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间,今被赤帝之子所杀,我故为此哭。”
  三人听了,都很震惊,一个说:“亭长义薄云天,乃赤帝之子故尔,我等凡夫,得其所荫,自当报答再生之德而不敢稍忘。”
  张心回答:“说得极是,说得极是。”
  张心两手空空在前面带路,也不知是太过兴奋还是夜里不好辨别方向,他居然带错了路,在山里转了大半天,第二天一早,才摸清了方向。更要命的是,也许我们在镇上的行动太过招摇,已经被官兵盯上,但我们却一点没有发觉。
  幸得刘邦在营地一里之外安插了暗哨,一见有尾巴,立即发出信号,刘邦立即安排人手,一面做好撤离的准备,一面在官兵必经之路两侧埋伏好几十个有武器的人。当刘邦发现只有几个官兵,而且后面并没有大队人马时,果断命令出击,要活捉那几个兵。
  那几个官兵见树林里突然冒出几十个人来,立既慌了手脚,全部束手就擒。后来,通过对他们的审问才知道,官府并不知道这山里还有一支队伍,他们几个只是来追捕那些趁乱逃走的民工,没曾想一下子遇到了这么庞大的队伍。当他们听说是刘邦的队伍后,立即主动提出要加入进来,因为他们的上司严酷地地对待他们,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而刘三广交朋友,仁义忠信,他们早有耳闻。
  听那几个兵这么说,张心接下话来,将路途中告诉那三个人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连刘邦都听得呆住了。兵们一听,更是磕头不止,说打死也不再回去,跟定刘三爷了,将来说不定还能有所建树,光宗耀祖。
  其中一个边磕头边说:“明主在上,我等死心追随,绝无二心,如有二心,天打午雷轰。”
  刘邦连连称好,但也考虑到几个官兵的都是军户出生,家人都还在地方官的重点管辖范围内,如果冒然反叛,会殃及家人,所以他要这几个士兵暂时回到自己的营中,不露声色地为这支队伍做点事情。一是传递官军的消息,二是帮助收集、运送粮食,三是策反官军,至少为队伍搞到尽量多的兵器。
  张心让我从已经所剩不多的财物中取出一些来奖赏给那几个官兵,作为他们以后活动的经费,此时,不但是那几个官兵感激,就连刘邦也对张心刮目相看,虽然没直接说什么,但从表情上看,他已经是赞许有加。
  解决了那几个官兵的问题,刘邦让我们好好休息,确实,这几天,我们都没有休息片刻,所以,一躺下,我就睡着了。
  突然,我被张心给叫醒,发现他居然一点睡意也没有,正蹲在我的身边望着,侧立了身体,问他有什么事。
  张心说:“你说,这几件事,我做得漂亮不。”
  我问:“什么事?”
  “就这几天,买粮,运粮,送钱,还有,编故事。”
  “好啊,刘邦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满意。”
  “刘邦真的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满意?你看出来了,你有什么证据?”
  睡梦中被人叫醒,我本就不太舒坦,再加上睡得意识涣散,说话就有些失分寸,我说:“管他的,自己觉得满意就行,管刘邦怎么看!”
  但我很快就明白这话不能这样说,心中一急,睡意也就全没有了,从地上坐起来。
  没想到刘邦正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看我们都坐起来,就走过来,笑着问我们为什么只睡了这么会儿,要不要再睡一阵,晚上吃饭时再叫我们。
  张心对刘邦说:“三哥,有事儿,吩咐,尔乃主公,唯马首是瞻。”
  刘邦急忙说:“温弟抬爱,太过自谦,自家兄弟,何必客气。”
  张心说:“三哥,尔乃赤帝之子,明日人主,怎敢以兄弟相称,折煞小弟也。”
  刘邦问:“真有此事?”
  张心坚定地说:“千真万确!”
  刘邦说:“果真如此,定不忘温兄,不,五弟今日之功。”
  张心立即跪地磕头喊:“谢主龙恩。”
  他的这一现代人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熟悉的话语却招来众多迷惑的眼神,就连这个未来的皇帝好像也不太明白其中的含意,只是无措地望着他。
  张心接着说:“如有三哥吩咐,弟当万死不辞。”
  刘邦这才说到正题上,原来,刘邦押送近五十多名刑徒到骊山服役,但一路上不时有人趁乱溜掉,前段时间连续下雨,偷跑的人就更多,走到风泽溪边,一清点人数,只剩下十几个,想到就算将这些人送到骊山,一样会受到处罚,于是,他就带着这十几个人一起躲到这座大山里。没想到,在这里还遇到不少其它地方逃到山里躲避官兵追捕的刑徒,聚集起来,就有了四五十人,照此下去,十天半月,就会形成一支百把人的队伍。现在,刘邦最迫切希望知道的,是外面的情况和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行动,然而,这里,他并没有这样的帮手。而且,由于这里的人都正被官府追捕,谁也不适合回到沛县去给那里的朋友报信。
  张心显然明白了刘邦的意思,主动说:“我可回沛县,联络各位兄弟,看他们的意见。我以为,最应联络的当数萧何。”
  刘邦说:“五弟高见,正合我意,今日二位好好休息,明日动身,可否?”
  张心说:“现今这事,如箭在弦,宜急不宜缓,用过餐后,我们即刻动身。”
  刘邦说:“有劳二位。”
  张心说:“主公客气。”
  为了能尽快赶到沛县,我们回到镇上后,换了几天的粮食和两匹马以及马具,钱财就已经所剩不多了。此时的马具并不完善,特别是没有马蹬,我们只得用绳了缠出两个环挂在马鞍的两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马上骑得平稳。我们骑行了一天,张心已经被颠得受不了,第二天,我们又将两匹马卖掉,雇了一辆马车继续赶路。坐马车的感觉比骑马强多了,虽然速度慢点,但是,跨下却不再受罪。而且,我与张心面对面,也可以互相聊天,打发时间,甚至打打瞌睡。
  张心突然问我:“你觉得萧何如何?”
  我早听说过历史上有萧何这人,特别是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故事,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是个不错的丞相,其它的并不清楚,所以无法回答张心。
  张心又问:“我与他相比,又如何?”
  张心这话,我更无从谈起,我没法将两人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三天后,我们到达沛县,首先我们找到萧何,向他介绍了刘邦此时的情况。
  萧何沉吟了片刻;说:“天下已是大乱,非得行险不可。”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十一章 萧何要干什么
更新时间2012…6…15 13:43:54  字数:2444

 萧何立即派人请来刘邦的兄弟,让樊哙与周勃带上他家储备的千多斤粮食,立即动身前往芒砀山,协助刘邦训练队伍,准备起事,让灌婴等组织好本地的人手,随时听候调遣。张心本想跟随樊哙等一起回到芒砀山,但萧何考虑到我们已经连续奔波多日,一直没有得到休息,所以让我们留在城里,就住在他家,过几天,视情况再决定是不是回到芒荡山去。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和张心就来到刘邦的家,以张心的判断,一旦官府得知刘邦落草的消息,定会同时发出对刘邦家人的搜捕,萧何并没有考虑到这一层,所以急需要我们前去报信,让吕雉提前做好准备。
  吕雉看到我俩,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高兴,说:“正愁无人可依,五弟来得及时。”
  原来,萧何已经派人将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吕雉,然而,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萧何居然没有安排他们外出暂避,以防患于未然,所以,张心直截了当地要吕雉找一个可靠的地方暂避一时。
  但吕雉却并不以为意,他认为既然萧何没有让他们离开,那肯定有他的道理,没必要搞得自己紧张。看得出来,吕雉对萧何相当信任,相信他的为人,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判断。这让张心有些不满,防患于未然总没有错吧,小心使得万年船,任何表面上简单的事情都可能在背后隐藏有复杂的影响因素,稍有不慎,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因素就会成为事情成败的决定因素。但是,吕雉并不为张心的想法所动,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出走,但,她也比较赞同张心的观点,觉得他是个谨慎的人,考虑事情非(。kanshuba。org:看书吧)常周全。不过,她认为,如果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而逃,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倒是完全赞成张心的主张,你吕雉只是一介女流,怎能自称丈夫,弱小者能躲起来,强者才能更好地与敌斗争而无后顾之忧。
  说服不了吕雉,我们只好到灌婴家,请灌婴出面,请他劝说吕雉,但灌婴却也是只听萧何的,其他人说得再有道理,再能得到他的认同,他仍然只信服萧何。这让张心与我都觉得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他们能成就大事,难道不是靠的智慧?
  我们只好回到萧何的家,而此时萧何已经出门,等到中午,也没见他回来。我们问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却说,萧老爷知道你们要让他安排吕雉外出避险,此事他已经作好了安排,要我们两人不必费心,好好休息,养好精神,还有大用。如果从这一点上看,萧何真不是一般的人,连我们可能做出的行为,他都能料到,但为什么在吕雉这件事上却刚愎自用呢?
  下午,张心不听我与萧何家人的劝告,执意要去寻萧何理论一番,要追究他置刘邦家人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责任。我也不知道张心哪里来的这股执着劲,以前,他经常警示我们,在穿越时空时,绝不可干预这个时空里的历史进程,非迫不得已,哪怕是极小、极细微的事也不能改变,以免因蝴蝶效应,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但现在的他,却在积极地入世,全力地要改变历史,而且是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我已然受到他的影响,在不自觉中参与了进去,我不知道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难道张心也不能脱俗,读书人说一套做一套既立牌坊又做娼妇的作风,他也继承?这是我在我自己的时空里对读书人的一种固有看法,本来,在张心的身上,这种看法似乎已经淡化,但现在,却反而表现得异常强烈。最后,我还是说服自己,不能这样看张心,也许,以现实的情况来看,作为刘邦这个集团中的一员,有如此算计,有如此行为,那是对集团所有成员负责的一种态度,无可厚非。我们已经掺入了这段历史当中,要脱身出去,反而于心不忍,因为那些已经与我们相识相交的人,他们是在提着人头玩命,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惨祸,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能见死不救?
  来到县衙,听说萧何已经随着县令到县令的府里去了,这下,张心更着急了,这不就是羊落虎口吗?也许县令已经得到指示,要诱捕萧何,搞个斩首行动。这时的县衙与县令府是连在一起的,前院是衙门,后院就是县令大人的府地,所以,要想进到县令府里,得冲破两道关卡,以我们区区两人,要想进去救人,谈何容易,而且里面的环境我们一点不熟悉,冒然进去,只会将我们两人一起送到虎口里。
  怎么办?这可愁杀张心,急杀张心,他在县衙前的一块空地里急得火烧火燎似的,让我也跟着着急上火。
  我对张心说:“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来判断,官府并没有对吕雉等动手,如果萧何被诱捕,对方一定会从衙门里匀出人马,加入到对所有相关人员的抓捕中,这样,我们只要守在县衙门口,就能看个究竟。反正他们也不信任我们,不见棺材不落泪,只有官府开始动手,他们才会听取我们的意见。所以,与其在此着急,不如静观事态的变化。”
  张心基本赞同我的意见,只是担心到时来不及通知到所有的人。
  我说:“这种情况下,只能丢卒保帅,抢先通知吕雉为首要。”
  此时,我已经观察到离县衙一百多米远的地方有一个马厩,里面拴着五匹马,只要官府一有动静,我可以立即冲过去,抢上一匹,快马先到刘邦家通知吕雉。吕雉虽然也算得上英雄,但只是一个家庭妇女,认识的人肯定不多,只要没被困在家里,下一步就好办得多。
  张心进一步对我的计划进行了完善,他建议我先选一匹可能更健壮一些的马,而且让我尽量靠那个马厩更近些,对于线路,他也在地上画了图样。对于到吕雉家,怎么说,怎么做,他都一一地叫我熟记于胸。他用上了预案一词,每一步,每点,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可能进行了预设,以他的话来说,就是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正当我们在那里热血沸腾时,萧何从县衙里出来了,县令大人还亲自将他送到了衙门口,我与张心两人都呆住了,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
  萧何上了马车,我们赶紧追上去。
  张心急切地问:“如何?”
  萧何看见张心,让他也让了车。
  “归,细言。”
  萧何急急地赶回府,边叫车夫将马卸下来,准备马具,边让人去叫一个家人来,同时快步到书房里。萧何取出一片竹简,用隶书写下八个字:
  “令欲自立归可据城。”
  萧何再让张心将刘邦在芒砀山的躲藏地点、方位在地上画出,并指示给家人看。
  萧何将竹简递给家人,嘱咐他收好,再让他看了一遍地上图所示的位置,并要他马不停蹄,务必在明天天黑之前赶到芒砀山,将竹简交给刘邦。
  张心打断萧何的话,表示他愿意去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