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女匪 >

第140部分

重生女匪-第140部分

小说: 重生女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王家人早早的就起来布置场地和酒桌了,村里的人也基本上全部都过来帮忙。

    妇孺们自觉地去收拾餐桌酒席,烧菜做饭。大老爷门们就负责搭棚布置房舍。村里几个刚刚出嫁的年轻大姑娘也自觉地潜到王秀儿的闺房中为她梳妆打扮。以自己还算说得去的审美观为王秀儿妆容打扮。

    父母都过来帮忙,跟来瞧热闹脱离了父母束缚的孩子们欢喜的绕着王家四散闲逛。大人们在一旁忙的不可开交,小孩子们就在一旁叽叽喳喳的喧闹,边吵还边嚷嚷:我要看新娘子。呼唤着兴奋地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周氏摆手招来三郎,让他看着点这些熊孩子们。别一不留神让他们顺走了家里的东西。三郎迷惘的盯着那一窝不知会从哪间屋子里钻出来的熊孩子们,头顿时就大了起来。

    王老爷子乐呵呵的站在门前,看着那正卖力为王家做活的村里人,微笑着叫喊道道:“大家都辛苦了,等忙完了这茬。把屋舍,架棚布置好了,我老王就跟大家喝一杯。”

    村里一个正干活的活计乐呵呵的道:“老爷子,我们今天来可就是冲着酒来的。老爷子要不给我们喝个痛快,我们可不答应。”

    王山笑道:“怎么?凭我王山的家底还能管不了你们吃好喝好?大家都放心,好酒早已经备好了,好肉也在锅里正炖着,等新郎那边的人一来,咱们就开怀畅饮。”

    做活的人听到这话,手上的活儿就干的更加的卖力了。老爷子瞧着挂满灯笼贴满喜字的王家,脸上的笑意愈加的深了。

    闺房里,王秀儿一脸娇柔的盯着镜子中穿着一身大红喜字婚服的自己,脸庞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意。铜镜中的自己,明眉皓齿,丽质天生。一张美丽的脸蛋简直是祸国殃民。那两个特意赶来给王秀儿打扮的两名村里姑娘也一个劲儿的称赞王秀儿娇美漂亮。

    王蓉儿拍手赞道:“妹妹,你真的是好漂亮啊,我看你这番模样,我都想赶快成亲了。”

    王秀儿娇羞的笑着,美眸中透着自信的得意。

    一直在旁边看着女儿打扮的孙氏这时候一把过来握住了王秀儿的手,不知是开心还是舍不得,眼眸中竟有些湿润了。

    王秀儿动容道:“娘,女儿大了迟早就是要出嫁的,而且嫁的又是晋城的柳家,阿娘应该替女儿高兴才是。”

    孙氏笑着擦着眼角的泪水,骄傲的道:“我这是开心的眼泪,像柔儿和瑶儿谁有这般福气?女儿啊,等嫁到了柳府,婆婆公公若允准你就多来瞧瞧我和你爹,我们在王家等着你”

    就在这时忽听门外热闹了起来,就听有人高呼:“新郎来迎接新娘喽”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秀儿出阁(2)

    听到门外的声音,屋里两个被请来帮忙的老婆子立马把盖头拿来盖在王秀儿的头上。屋子里的其它姑娘也急急忙忙的把她推坐在背椅上,最后替她整理着婚服上的皱褶。

    王秀儿头被蒙着,全身上下都感觉有人在侍弄她,其中难免有的地方搔到了她的痒处,她想把盖头拿下来,可是就有老婆子在她身边小声道:“盖头必须得新郎来揭,不然可就不吉利。”

    为了婚姻的幸福美满,王秀儿就只好忍着,心底却是默默的期盼着柳佳俊快一点抬着花轿来把她迎娶走。

    迎新娘的花轿绸缎披盖,木杆粗桅,必须是八人才能抬得动。当迎娶新娘的队伍出现在村人们的视野中的时候,人群中就不时地有惊呼声传来。如此高规格的花轿,这般奢侈豪华的迎亲队伍,对于这个隐埋在山里的村民来讲,很多人还是头一次见到,所以他们的眼睛睁地大大的,双眸中萦绕着震撼,惊奇,甚至还有一点点小小的羡慕。

    远远的就看见柳佳俊骑着高头大领着迎亲队伍缓缓靠近,红袍加身映衬着他俊朗清秀的面孔,随风飘动的大红袍如火似的跳动,透漏着浓浓的喜庆。

    现场的许多怀春少女都一脸痴相的望着高坐于马匹上的柳佳俊,浮动的眼眸射出一道道花痴的目光;英俊潇洒的柳佳俊对于这些少女显然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在众人的注目中,柳佳俊带着他的迎亲队伍缓缓行了来。

    王老爷子,周氏,王立国,王立业等王家人早就恭候在门前了。过来帮忙的,前来看热闹的村里百姓此时也停止了言语,人们很有默契的站立在正门两旁。静静地等待着新郎迎上新娘的那一刻。

    行至王家人跟前,柳佳俊翻身下马,他身后跟来的那一长溜的迎亲队伍也驻足在原地守候。龙子俊按照青阳村的习俗给王老爷子和王立国磕了头。等他磕完了头。王立国赶忙上前把他扶起,欢喜道:“秀儿正在屋子里等着你。你赶紧去吧。”

    柳佳俊“嗯”了一声,正要走进王家,却忽然发现,王秀儿头戴大红盖头,左右被两个年轻的姑娘牵引着,俏生生的已经打院子里冲他走来了。

    柳佳俊驻足在原地,目光怔怔的盯着缓慢向他靠来的新娘子。

    透过盖头。柳佳俊仿佛已经看到了王秀儿那张曼妙绝美的脸庞。

    打今天起,眼前的那个女孩就会成为他的妻子。而他就会是一个有家室的人了。

    他,不再是一个人。

    透过盖头间的缝隙,王秀儿看到了柳佳穿着一袭大红袍。站在前面在等着她。

    王秀儿欢喜的抿了抿嘴,她也不知道自己在黑夜里曾多少次的想象憧憬着自己出阁的情景,可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她又如临梦幻,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

    现在她就算是不相信也得相信了。因为此时的她已经踱步到柳佳俊的身边了,她的一只手也被柳佳俊紧紧地握在了掌心里。

    感受着自柳佳俊掌心处传来的温暖,王秀儿的心算是彻底的安稳下来了。

    一个但当司仪角色的婆子高呼道:“新郎揭下新娘的盖头,夫妻两人拜别父母。”

    柳佳俊依言半掀开了王秀儿头上的盖头,随着盖头的缓缓挑起。隐藏在盖头下的那张俊美可人面孔也一点点的出现在众人的视线。

    饱满的红唇,精致的俏鼻,脉脉含情的黑眸,美艳的不可方物。

    她一头乌黑的青丝也盘挽而起,上面垂坠满了金钗吊坠,稍一晃动,朱玉碰撞,响起细微的声音。

    “哇塞,新娘真的好美啊。”

    “啧啧啧,你看看人老王家的这闺女,咋就生的这么俊呢?”

    人群中已经有人忍不住的赞叹起来。

    王秀儿听着周围的夸奖,心里早就开心的不得了,微微抬起视线小心的看了柳佳俊一眼,却正发现柳佳俊正痴痴的盯着她看。王秀儿害羞的赶紧避开了目光,眼睛游离了半晌,又不甘心的抬起视线瞧瞧,龙子俊还在盯着她看。

    王秀儿俏脸一红,刚想对他撒娇道:这里这么些人,你要是想看等回了家任你看。龙子俊却忽然俯身在她的耳边低语一句:“秀儿,今天你好美。”

    柳佳俊这么一说,王秀儿的脸就羞得更红了。周围的那些看客们不知道小夫妻俩耳语的是什么,只是看着新郎附在新娘的耳边说了句话,新娘的脸就红了起来,所以一时间大家纷纷猜测叫嚷起来,气氛也愈发的高涨了起来。

    司仪见气氛太过吵闹,挥手制止住大家。扯着洪亮的嗓音朗声道:“下面就是新人夫妻拜别父母。”

    晋城和青阳村相距太远了,所以柳佳俊今日前来的主要任务是迎接王秀儿回晋城,两人结亲的真正仪式会在晋城举办。王老爷子这边所举办的仪式则是出阁仪式。所以拜别父母就是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打今儿起起,她王秀儿就是柳家的人。

    柳佳俊就搀扶着王秀儿一脸庄重的再一次对王老爷子和周氏,王立国和孙氏行拜磕头礼节。

    王老爷子立在那儿,一板一眼的看着这对成亲的孙辈们为他行礼,恍惚间竟想到了王瑶儿。欢喜,欣慰,自责,愧疚涌上心头,一时间竟是百感交集。

    周氏自始至终都是一脸笑容的注视着这对新人,不管怎么样,晋城柳家的这份亲事她算是攀到了。

    养了十三年的女儿就这么嫁出去了,孙氏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舍,可是自己的女婿毕竟是柳佳俊,虚荣的她是打心眼里开心,估计往后她总算是能有值得得意和炫耀的资本了。

    看着新人行完礼节,司仪又道: “礼毕。新娘子入娇。”

    柳佳俊放下王秀儿的盖头,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步的朝着花轿走去。王家人走来簇拥在她们周围,一直把她送到了轿上。

    “起轿”

    随着司仪的脱着长长的音腔,柳佳俊带来的那只迎亲队伍里就响起了一阵敲鼓打锣的声音。

    浩大的鼓锣声回荡在青阳村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欢快的节奏飘落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鼓声欢乐声中,花轿被缓缓的架起,柳佳俊也重新翻身上了他的高头大马,在众人的注目下,渐行渐远。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远去的新郎和新娘所吸引,没有人注意到王柔儿一脸伤感的跑回屋里,和那两行黯然无奈的清泪

    等到鼓声彻底听不见,王家这边的酒宴也就开席了。

    宴请的客人全都是青阳村的本地人,大家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坐在一张桌子上,根本没有任何的约束。

    更难得的是,这一天不仅是王家的喜事,而且还是除夕夜。所以就造成了这么一种感觉,一个村子的人齐聚一堂,就像是一家子人在庆祝过年一样。

    整个酒宴都是欢喜融洽的,大家祝福道贺王家人结亲之喜的同时,也互相恭祝着新年快乐。

    喜宴上,三郎就跟着自家的姊妹们坐在一桌上。来的人比较多,有时端菜上饭的人手就难免不够用的。三郎自觉自己是王家的男子汉了,就放下碗筷离席去帮忙。

    喜宴一共十五桌,顶上罩着村里人帮忙搭建的棚子。三郎刚要走出棚外,忽然发现靠近出口的一桌酒桌上做的是村里的妇人们,陈大娘也坐在其中,正跟着几个妇人们有说有笑的聊天。

    三郎走上前去,刚刚靠近,那桌子的妇人们瞧见他都纷纷的恭喜他堂姐找了这么好的夫家。还有一些爱说闲话的大娘们还调侃起他什么时候娶媳妇。

    三郎红着脸,吞吞吐吐不知该说些什么。妇人们看见他一副小男生羞涩的样子不禁笑的更欢了。

    好不容易大家才停止了调侃,三郎松了口气,看着那笑的脸通红的陈大娘,无奈道:“陈大娘,我方才把来的人看了个遍,怎么陈东哥没过来?”

    陈大娘道:“东儿一早就出去了,一直到现在也见不到影儿。不知又跑到哪里去疯玩了吧。”

    三郎听说陈东不见影,也放弃了询问。心里却是嘀咕道:“东哥真是不够义气,自己溜出去也不知来喊我一同去,等我下次再见到他一定要让他给我个说法。”

    崤山顶上,凉风习习。陈东登高远眺,夕阳的光芒已经黯淡了下来,远处的地平线也模糊黯淡了。

    身后的巩雪儿慵懒的伸了伸懒腰,斜睨着远处的夕阳叹道:“喂,陈东。你说你有好玩的事,我才跟你过来的。你口中的好玩该不会是指‘看夕阳’吧?”

    陈东道:“雪儿小姐,今儿可是除夕哎,你不觉得在除夕之前看夕阳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吗?”

    “一点都不好玩。”

    巩雪儿很直接的否定了陈东的主意。

    陈东脑袋上瞬间拉下几条黑线。

    自从的道娘亲的鼓励和支持,陈东在家苦思冥想一段时日终究是下定决心要把巩雪儿娶回家。有此雄心壮志,陈东可是足不出户用他的小脑袋思虑了许久,终于是想到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培养两人之间的情感。

    按照陈东的思维,在除夕之夜,一男一女,携手共赏垂落的夕阳,共同仰望苍穹之上皎洁的月光是多么幸福和浪漫的事情。谁知人家巩雪儿根本对此不感兴趣,陈东不禁有些懊恼

第二百七十三章 除夕之夜

    巩雪儿又道:“陈东,你不会真的打算在这大冷天带我来我们崤山来吹冷风?”

    巩雪儿话语中明显透漏着一股幽怨,听到她的语气,陈东哪里还敢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初衷,赶忙笑道:“哪里的话,我陈东一向点子主意最多的。我怕你除夕夜在崤山过的闷了才特意过来找你的。你觉得我还能让你和以前一样过着平淡无聊的除夕夜吗?”

    巩雪儿的眼眸亮了,欢喜的道:“你想到了什么主意了吗?”

    陈东心思转动,吭哧了半天,忽然抚着额头道:“对了,咱们去二龙山瞧瞧吧。自从瑶儿和子俊哥离开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正好咱们今晚就去拜访拜访他们。没准他们还会好好地宴请咱们呢?”

    拜访友人总比闷在崤山好,更何况巩雪儿天生就是呆不住的人,沉吟片刻就不假思索的点头道:“好”。

    皇城。

    除夕将近,将军府上上下下全部笼罩在一片喜庆欢乐的氛围中。在叶帆的指挥下,婢女随从纷纷在屋舍檐角挂起了灯笼,朱红的大门上也张贴上了春联春福。

    今天过年,先生没来将军府授课,铁钦也没来教习武艺。刘津儿和小七两个熊孩子一大早温习了套铁钦教习的招式,随后就满府窜跑着玩去了。捉弄捉弄脸皮比较薄的婢女丫鬟们,或者给那正被叶帆使唤团团转的下人们添添乱,趁他们不注意顺手摸走放置在一边的春联,躲在一边看他们抓耳挠腮的寻找,两熊孩子就在一边偷着乐呵。

    等到下午,将军府的厨子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小到寻常百姓,大到皇帝王爷都对年夜饭极其的重视。刘老夫人年纪大了,思想迂腐固执,对这年夜饭就更加的看重。在她的观念里,除夕之夜一家子人应当欢喜的聚在一起,说话做呱。一同守岁,也好讨得来年的喜气。

    冷青阳走出房门,大老远就看见津儿和小七两个孩子躲避在府里一颗粗大的大树背后偷着笑。再往前看去,就见三两个婢女迈着碎步,边走边左右顾看。脸上挂着疑惑着急的神色,好像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