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女匪 >

第219部分

重生女匪-第219部分

小说: 重生女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除了叛撤兵,奴才还听到了一个荒诞的笑话。奴才讲给你听啊”海公公没有注意到孝文的神色变化,前线的战报是个好消息,海公公误以为孝文很开心,他的话也就多了,就兀自说道:“这群叛匪真的是狡诈至极,为了师出有名,竟然还大放厥词他们的领头之人是沈亲王的小儿子沈俊。呵呵呵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沈亲王一脉虽然只剩下一个小毛孩,可是世间哪有这么巧的巧合?再说了,沈亲王那是朝中罪臣,打着他的旗号也不怕遭人嗤笑”

    海公公说完后,就自我捧场的咯咯笑了起来。一边的孝文心下忽的一动,他原本就不想当这个皇帝,所以叛军一开战的时候,他就做了退堂鼓的打算,到时候叛军念在他主动退位的份上,定然不会亏待他。到时候,他就无拘无束的过他的欢乐生活,也能免了每天这些繁琐的公务。

    可是张敬元等一些朝廷老臣却是生生不同意他这么做,在他们的嘴中,这是荒淫无道,败国求荣,这是亡国罪人,能被世人给唾弃死。什么他又对不起祖宗了,也对不起先帝了等种种。自己当时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舆论压力,这才让张敬元出兵御敌。不过现在,对方既然宣扬他们的领头者是沈亲王的血脉,这么来说那人就是沈家人,沈家人坐着沈家人的皇位,这还能算得上亡国么?

    至于那人到底是不是沈亲王的小儿子这已无从重要,到时候自己只要当着大家的面,亲自承认那人是自己的哥哥,天下还能有谁敢质疑自己?

    孝文想到这里,眼珠悠悠的转了转,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海公公还在一边感慨:“真是狡诈,真是狡诈啊,竟然随便找个人冒充,然后打着沈亲王的口号”

    孝文看到海公公恨天高的感慨,突然淡淡的“吭哧”一声,义正言辞的对海公公道:“谁说那人是假的啦?那人就是我的哥哥,我叔叔家的小儿子对了,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海公公先是一愣,接着将信将疑的惊逢迎一句:“沈亲王的小儿子叫做沈俊!”

    “对对,就是这个沈俊。”孝文恍然大悟的一拍大腿,旋即面带一抹悲哀的苦涩,幽幽叹息道:“当年我父皇手握皇权的时候,听信了奸臣的建议,误杀了我的叔叔。后来我父皇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杀错了人。但是父皇这个人爱好自己的脸面,不敢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心存愧疚,所以就在临死前特意的嘱咐我等几年后为我的叔叔证名。呐父皇做了这么多对不起我叔叔的事,按理说我就该给予他们相应的赔偿,好在那个沈俊现在还活着,而且现在还做了叛军的首领。那我就把皇位让给他吧,这么一来,天下也太平了,如此岂不是皆大欢喜”

    海公公:“”

    不得不说,孝文太过于大胆,但是这个想法却又不是不合逻辑。这个皇帝孝文自觉当的太过窝囊,现在有人来顶替,而且师出有名,那么自觉为何不顺坡下驴,这样一来什么事情都解脱了。抱着这种学想法,所以孝文厚着脸皮扯了这么一个谎话。

    孝义皇帝死了也不过几年,要是他知道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儿子竟然以他的名义乱编瞎话打自己的脸面,恐怕也会被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

第三百九十八章 挟天子

    孝文对着海公公胡乱的瞎扯了一通,把海公公给忽悠的小眼一眨不眨,一愣一愣的。孝文仔细再一考虑,越想就越感觉自己的想法可行。这就要站起身子,宣人去草拟诏书。海公公见孝文直起身子朝外走了,这才蓦地反应了过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孝文刚要卖出门槛的腿脚,强颜欢笑的失声唤道:“皇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就不要再乱开玩笑折煞老奴了,老奴差点都当真了”

    孝文脾性调皮,时常乱开玩笑玩弄下人,海公公负责孝文的日常起居,平时可没少受他的捉弄。可是平日里的那些玩笑,海公公犹还能承受的住。可是方才孝文所说的那些

    堂堂一国之君,在前线防守有利的条件下竟然要主动让位给那已经出兵兵戎相见的叛党头目,这不是闹呢么?海公公这都服侍了大半辈子孝文皇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本来还想指着孝文当靠山,往后倚老卖老,在皇宫里还能享有日富贵荣。可是现在这个不靠谱的主竟然比自己还先撂挑子,这不就是相当于往后的生活没了依靠,海公公能不着急么?

    “海公公,我没开玩笑,我说的都是真的。”刚想踏步出去的孝文一回头就看见海公公一大把年纪熊抱住他的腿,又听他的话不禁耐着性子跟他解释:“皇帝有什么好当的,从刚继位到现在,我就没过过一天自在的日子,每天我要早起早朝,看着数不清的奏章。想偷偷歇一会儿,出去玩玩,还有那爱管事的大臣指责喝骂,口口声声研讨我如何不顾天下,荒淫无道了总之啊。我这个皇帝当的是够够的了,现在正巧又有人想来争取这个皇位,既然他们想要,那就给他们。如此一来也省的打仗了。而且没准他们治理国家会比我更好”

    海公公一看孝文这次是玩真的了,登时面露苦色,心里叫苦不迭,把孝文的腿抱得更紧了:“可是可是老奴舍不得皇上你啊,这天下大权,有多少人做梦都想争夺,怎么皇上你还拱手朝着外头送呢?对了,皇上你一定担心叛军攻打进来对不对?可是前方已经有消息了,张大人英明神武,叛军已经撤军了啊”

    “我意已决。旁人谁也劝解不得我。”孝文望着门外广阔的天空,目光中透着一股坚定,低头看看已经泣不成声的海公公,动情的道:“海公公,如果你若真的舍不得我。那么以后你就一直跟着我罢”

    孝文年纪虽小,可是脾气上来了也带着一股掘劲。海公公一哭二闹苦心劝解都无结果,就差上吊撒泼了。现在海公公算是看出来了,皇帝这回真的是吃秤砣铁了心了,他就像是转到南墙的犟驴,怎么拉都拉不动。

    劝解无果,海公公只好停止了无用功。一大把年纪的他哭哭啼啼委屈的像个姑娘似的跟在孝文的身后。孝文也不顾他。径自来到平日里处理公务的殿堂,拿起许久都未曾拿起的笔,生涩的写了一小段,其内容大致是让张敬元放了王瑶儿,收兵撤退。除此之外,孝文又给龙子俊写了一封密函。其大致意思是退位天下与他,自己啥也不谋,只求往后能有个自由自在的生活。

    写完了这些后,孝文就宣人进殿,两个守门的年轻侍卫就从外头走了进来。这两个人一直是孝文身边的贴身护卫,一个换做小杰,另一个唤作小昌。跟的时间久了,就连孝文也能记得住他们的名字。

    “呐,你们两个就拿着这两份诏书火速的前往晋城,路上切勿贪息”孝文把手上的诏书递给两人,小昌,小杰眼神中闪掠一丝犹豫,可还是倾身上前去接过了密诏。

    小昌和小杰领命出去,孝文坐在龙椅上,小手夋梭着下巴,忽然想到瑶儿现在在晋城,自己许久未见她,心中也挺想的慌。想到这里,孝文又唤住了那正要走出门外去的侍卫,说道:“你们等一下,这样吧,我随你一同去晋城,反正这天下都快是别人的了,我在赖在皇宫也没什么意思”

    一大把年纪的海公公又在一边担心的喊道:“哎幺,皇上,现在晋城乱的很,这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

    孝文嫌弃的摆手打断了海公公的话:“我这都快不是皇帝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规矩?我去意已决,旁人在劝也没有用。”正说着,他就站起身子由上方走下去,来到小昌和小杰的身边,欣然道:“走,你们与我一起同行。”

    孝文说着就一脸欣然的朝外头走,可走了几步,感觉两边并无人跟过来,扭头一看,却见那小昌和小杰还愣愣的怔在原地。

    孝文疑惑道:“怎么,你们怎么不走?”

    小昌道:“皇上,您难道真的打算是跟着我们去晋城?”

    孝文点了点头:“这还能有假?”

    “既然这样,那就对不起了!”小昌低语了一声,旋即朝着小杰使了个眼色,两人噌的踏步过来,宛如老鹰捉小鸡似的就把孝文跟提了起来。

    其实就在之前,孝文就发现了这两人有些许的古怪。小昌仅仅一个侍卫怎么敢用那种语气与皇帝说话。不过当时孝文虽已瞧出端倪,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都是自己主动退位的缘由导致的,正所谓人走茶凉,你都快不是皇帝了,谁人还会向之前那样毕恭毕敬?

    可是他们竟然放肆到对自己动手,这一点孝文是怎么也想不到的。等他反应过来,身子已经被小昌给钳制住,动弹不得。

    上方的海公公也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他实在也想象不到两个平日里守门的侍卫,竟然会嚣张到如此地步。看见孝文被擒,他赶紧迈着小碎步走下来,兰花指一掐,对着小昌和小杰怒喝道:“大胆,你们怎敢如此放肆,难道你们想谋反不成?”

    话音刚落,对面的小杰噌的一声拔刀出鞘,旋即身子如同鬼魅一般的朝前一滑,下一秒,人已经现身到海公公的身边,右手一挥,只见刀光一闪,旋即手腕一转,噌的一声收刀入鞘。

    接下来,就看海公公一如之前那样站在原地,左手拿着那拂尘,右手还作势朝前指着,就连脸上的表情还是先前那般的愤怒状。

    孝文怔怔的看着霎时静止的海公公,慢慢地,他就看见鲜血汨汨的从海公公的脖颈缓缓流出,孝文的眼睛缓缓的瞪的大了,嘴巴也不受空控制的张了起来。陡然间,孝文只觉得内心深处不知被什么给狠狠的撞击了一下子,直刺的眼睛发酸,忍不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小杰缓缓地直起身子,愤懑不平的抬脚踢了海公公一脚,海公公身子一软,头颅竟先滑落,紧接着身子就如同烂泥一般的瘫软倒地了。

    “哼,这都什么时候了,老子还得听你这 死太监的差遣”

    孝文惶恐的看着眼前这一切,瞪大的眼睛一眨也不眨,泪如雨下。海公公纵然为人有些自私,可是他毕竟从小一直陪伴着自己。自己快乐的时候,他会跟自己一同分享。自己苦恼的时候,他会学着成小狗,小猫,想着办法逗自己高兴。他虽然是个卑贱的奴才,可是孝文早已在心中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现在的他已是古稀之年,自己退位后他就可以跟着自己一样出去,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再也不用认识礼仪规矩的管束,也算上是老得善终。可是现在他人一死,这一切就皆成了泡影,被时间冲去的无影无踪,只得在脑海中留恋的回忆。

    泪眼婆娑的盯着眼前漏出本来面目小杰和小昌,一股冲冠的怒气取代了孝文心中的害怕,他挣扎着身子喝声道:“你们这不知死活的奴才,竟敢当着朕的面杀人?还反了你们不成?来人啊,快来人呐?”

    “皇上,你再叫唤也没有用了,现在这皇宫周所大部分都是我们的人,劝你还是老实一点,免得我对你动粗!”小杰冷眼看着地上的海公公,听着孝文的叫唤,朝他望了望,威胁着道。

    一边负责擒着孝文的小昌冷冷的道:“这几日你就给我老实的在这呆着,如果你要是再敢耍些花招,下场就会和那死太监一样。”接着他目光平视,像是在憧憬着什么,呢喃自语道:“等着张大人计划成功,抗敌归来,呵呵,那时候,有我们兄弟两人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呢喃的轻语只是随口一说,可是无意中听到的孝文身子一个寒战,一股冷冷的寒意遍布了全声,他面庞僵硬,短短的几个字像是一个一个的从他的嘴里蹦出:“你说什么,你说这一切是张先生搞得鬼?原来你们是在听信张先生的命令?”

第三百九十九章 情与义的选择

    孝文一个已经被控制起来的落魄皇帝,小杰和小昌自然没有理由耐着性子跟他把事情讲清楚,两人相互使了个眼色,就此闭口不谈。为了防止孝文耍花招,两差役还专门的把孝文关押到一处住处中,立在门前守着他,把他给软禁了起来。

    孝文守着空荡荡的房间,眼眸透过窗棂望向天空,眼泪早已风干凝涩在脸上。他的脸上是一片深深的迷惘,他想迫切的想参透这其中隐藏太久的秘密,可是想的头都痛了,他也理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就这样望了许久,也这样想了许久,困意渐渐袭来,孝文的手臂渐渐支撑不住头颅的重量,身子一倒,斜躺在圆桌上睡去了。

    起义军退后几里,虽然没有攻城,但也没有撤退。战争打到这一步,再进一步即可豁然开朗,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偏差。龙子俊无可奈何,只好暂时决定先退兵几里,随即在商讨一个即可保全瑶儿,又可以攻下晋城的万全之策。

    为了商讨出这么一个方法,龙子俊又将大家召集在一起。他是这支势力的领导者,权力集中的他完全可以一意孤行。可是瑶儿曾提过“共谋国事”的主张,即在作出决定之前,主帅应当放下自己的身段,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大家共同商讨,相互讨论。王瑶儿主张这种政治意识多多少少有点仿照后世“民主共和”的意思。与君主独裁的古代,她的这种想法无疑是超前至极。龙子俊听了她的意见,所以每当拿不定主意的棘手大事儿,他总是会把大家号召起来,共同协商讨论。

    “大家说说,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谁能有既能救下瑶儿,还能图之晋城的方法?”龙子俊望着大家徐徐说道,不过这一次的情形不同于以往大家热切讨论。积极的共商大事的情形,声音刚落下,现场就陷入寂静,气氛低落到冰点。

    “怎么。你们为什么都不讲话?”看着眼前沉默的大家,龙子俊稍稍有些喘息。

    众人面面相觑,摇头不语。这倒不是大家不积极参与,而是他们实在也想不出两全之策的办法来。

    “那我说一个大家看看行不行”望着没精打采的诸位,龙子俊缓缓说道:“既然瑶儿是对方手里最大的砝码,那我们半夜偷偷的潜入城中,暗地里将瑶儿给营救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