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崛起 >

第113部分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113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您的意思是我以私人的身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对吧,但是根据《商业银行法》章程,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当向股东大会及中国人民银行及时报告持有商业银行股份前十名的股东名单,以及一致行动时可以实际上控制商业银行的关联股东名单,而据我所知,今年深圳发展银行应该会利用上市来圈钱吧,那我完全可以通过股市来获得相应的股份继而成为十大股东之一,请问这有什么分别呢?”张国栋当然知道有分别,可是如果能从陈行长嘴里掏出一点有利条件也是不错的嘛。虽然陈行长在今年四月份就要退下去换上另外一个行长了,但是至少中国还是有政策的延续性的,不会说上个领导制定的政策下个领导马上翻脸不认的情况,毕竟中国人习惯徐徐图之。

第一第一百六十九章:杨家的实力
    “你这个小家伙啊”所谓的人老成精,在还没有干部年轻化之前,中国的官儿自然是越大年龄相对也比较大,而像陈行长这样的人物什么没有经历过,张国栋一撅屁股她就知道他要拉屎,她才不相信张国栋不知道其中的差别呢,看着张国栋姗姗而笑的脸,她还是笑着解释到,“我们给予你的自然是原始股份,要知道现在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所有的股份制企业想要上市都必须要有强劲的盈利能力,别人也不是傻子,尽管是被稀释过后的股份,但是谁到知道这股票捏在手上是肯定赚钱,你认为你凭什么去收购市场上大量的流通股呢,而且即使你收购了大部分的流通股也只不过是占总股份的一个小份额而已,你要知道你那个大舅可是比你有眼光多了,他可是立马就表示要认购的。”说到这里陈行长皱了皱眉头,她当然知道深发展的上市股票有多坚挺了,但是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也许不多,但是懂得利用聪明人的人还是相当多的,而且那群太子党的能量之大也让她瞠目结舌根本就张不住,比如张国栋的这个大舅,他成立的那个公司目前据说已经有几十亿的规模了,从开始的只涉及到小小的点到目前几乎市面上什么值钱倒卖什么,几乎成了官倒了,虽然有老爷子压着他不敢明面上做得太过分,但是私下的小动作还是不少的。特别是有经济实力后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有着共同利益的人,而这些人还不是她一个小小的正部级官员能够管理得到了的,86年广发展成立的时候他们就要插上一脚但是被老爷子及时发现给阻止了,而这次深发展的成立这么大的事情肯定瞒不住他们,所以他们直接上门要求认购股票,当然,那认购的价格可就是相当的低了。想到这里,陈行长不禁幽幽一叹。中国地事情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总会有这样的一些人。
    见陈行长提到自己的大舅,张国栋也只有沉默以待。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个大舅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毕竟去年他就来找过张国栋了,大概是要求张国栋提供一个洗钱的渠道但是张国栋拒绝了,反正打着呵呵的拒绝也不至于过于得罪人,虽然在明年被老爷子拿下后为中国人地残疾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有了这么个让人诟病的污点后世是无论怎么洗也洗不掉的了。
    陈行长见有点冷场也暗自恼怒自己干嘛提这种话题。这是怎么了,要是张国栋去告诉那家伙,虽然自己这种层面上的怡然不惧,但是总归是麻烦,她只能祈祷张国栋不是大舌头了。
    “国栋,你有没有兴趣呢?”陈行长终于还是开口问道。
    “我需要投入多少?”张国栋也转移话题道,这种事情也不是目前他能够解决的,上次自己被干倒,那舅舅都没有慰问一下。据说是李少也是其中的一员。
    “你想投入多少?”陈行长暗自咋舌,果然是财大气粗,需要多少。当时是越多越好了,不过也不能超过国家了,毕竟大政策是不能违反的,让张国栋成为第二大股东已经是天大的开恩了。
    “50亿好了,我投入50个亿占30地股份,国家投入100个亿占60%的股份,其余的原始股则稀释后投入市场。”龙腾拥有一个有话语权地商业银行也好,今后很多业务就可以顺利的减少程序。
    “没问题,那我们就说好了。到时候会有详细的人来和你协商的。”见双方达成了一致,陈行长笑了起来,然后似乎无意的说了一句,“老爷子很挂念你和蓉蓉。”
    张国栋浑身一震,一股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老爷子到底还是记得自己的,虽然政治上的妥协导致了张国栋出京,但还是没有忘记自己。张国栋的神情陈行长自然见到了,她脸上露出一种神秘莫测地笑容。
    送走了央行的行长。张国栋在李市长他们心中的地位又提高了不少,虽然张国栋目前只是个人大代表,但是估计要是张国栋对他们的政策有什么意见估计都能够很少的表达,毕竟当一个人的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身份已经不是问题了。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张国栋又接到了一个更让他吃惊的消息,可以说这个消息才让他彻底地知道了自己的那个合作伙伴到底有多强大,虽然钱是绝对没有自己多,大的关系上讲也不一定有自己的大,但是对小地方的把握能力确是张国栋远远不能及的。
    张国栋和杨家说起共同投资地产地事情还没有过去多久。如果是一般地公司或者家族或许还要很长时间地考虑。毕竟现在中国还没有多少成功地房地产商开发出了多少优质楼盘赚了多少钱。而杨家在他们擅长地领域却是日进斗金。现在虽然主要地资金十个亿都是张国栋出。但是他们也不可能完完全全不投入。而要投入对于他们来说其他地生意就要受影响了。可是老爷子手一挥。即使暂时性地收缩规模。竟然没有人敢上前抢生意。比如杨家地酒吧从34家减少到22家。合并后留下来地空缺硬是没有人敢上前去补。结果这些地方地客流还是流向了杨家地新酒吧。
    张国栋和小超人他们还在考察。而杨家地老爷子就已经在向深圳市地国土资源局要求批地了。虽然86年地时候深圳进行了一场小规模地地产拍卖程序。但是这个时候地大多数土地还是暗地里交易地。而且随着经济地发展也开始产生了后世著名地钱权交易地苗头。不然明年也不至于爆发这么一场风波了。两家协商地时候张国栋就说过了龙腾不去做批地地事情。毕竟后世地地产商基本上都是被国人指着鼻子骂地。张国栋可不想去充当那种恶人。原本他认为从公司成立到地拿到手。到准备开发地项目至少要一年地时间。毕竟后世好像基本上是这样子。但是他似乎忘记了目前地大环境。现在基本上是建什么都能卖出去地年代。
    也不知道杨家老爷子究竟是怎样操作地。只是从地图上标出地三块地着着实实地吓了张国栋一大跳。仅仅从那比例尺缩小了无数倍地图纸上都可以看出那是多大地一块地了。更何况实物。老爷子竟然一口气批到了2000多亩地。要知道一亩地就是667平方米。这两千多亩地光是平面面积就达到上百万平米了。这对后世见惯了买地开发一般也就个二三百亩地张国栋实在是个巨大地冲击。见到张国栋地样子。杨老爷子还以为他不满意。又说了句。早知道就应该要让那混蛋屁4000亩了。搞得张国栋彻底宕机。
    如果只是单纯地面积达倒也没什么稀奇地。毕竟面积大只要花钱。在这个还没怎么进行开发地处*女地还是有可能地。可是如果一亩地批下来地价格不到1万这就让张国栋咋舌了。一万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后世地深圳开发出来地房子一平米就是一两万呢。即使是百分之一千地利润。开发商地成本也需要两千一平米。而一亩地地成本大概要上百万。貌似二十年地时间中国地物价应该没有翻一百倍吧。而且人家政府还承诺杨家在开发过程中会修一条二级公路贯穿这几个地方。水电也不要开发公司管。用后世地话说就是小区一旦开发成功。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了。而不像有地小区楼盘开发出来以后还要建立一系列地配套设施不然卖不出去。
    随后杨家又是一系列地拜会贴让深圳大大小小地混子都知道那一块是杨家开发地不要捣乱。要知道这种事情其实是非常重要地。地确。中国地环境下不可能产生什么大规模地黑社会。但是由于文化等地原因。有很多家伙成为地痞小流氓还是可以地。他们是不是地骚扰你一下也会非常难受。毕竟没有一个正常地商人想成天和这种人打交道。而且这种人如果仗义还好一点。如果是那种起了歹心地家伙。说不定一旦沾上了就再也脱不掉了。
    等到杨家地家主给张国栋消息过来说就等资金到位时张国栋只觉得自己像傻了一样。什么时候搞房地产开发如此容易了。虽然后世地房地产也基本上资金是银行提供地。土地是国土局批复地。玩来玩去都是玩地别人地资金。但是至少还是有一系列地手续要走地。哪里像杨家这样马上就上马地。而且他们竟然还请动了建设集团第十八集团地人来负责建设上面地事情。张国栋都忍不住想。是不是在和李超人他们合作地时候也把杨家拉进来呢。不过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杨家虽然是地头蛇。但是至少明面上地实力还是不够看地。不是一个层次上地人。

第一第一百七十章:官倒
    见到杨家如此迅捷的搞定了开发的一系列事宜张国栋自然欣喜不已,资金自然是痛痛快快的打到了账面上,不过张国栋还是留了个心眼,毕竟这是数十亿的资金要是杨家心动把他给吞了到时候又得两面扯皮,所以张国栋先打了三千万,然后将剩下的钱放到即将成立的深圳发展银行户头,只有自己签字才可能同时提取这么大一笔钱,不然每次的使用金融不得超过1千万。老爷子也是个明事理的人当然也知道张国栋的意思,所以他对这也无所谓。
    第一批的通信人才从整个中西部地区迅速的汇集到深圳,然后达到龙腾新成立的通讯事业部的G系统研究小组里面,这些人很多都是从艰苦的大学或者军工研究所出来的,第一次见到这么先进的研究室,更多的是被齐全的研究设备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反映自然是扑上去要好好看看这些今后的伙伴了。张国栋给他们的任务便是首先熟悉手上这些工具,工先成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第二个自然是开始给出大量的资料了,和给桑迪的说明性文档不同,张国栋给出的很多都是直接性的技术资料,要知道这可是在国内,而且有他坐镇他不相信还有什么人能搞鬼,毕竟他蓄养的这么多保安可不是吃白饭的。
    就在张国栋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意外人物的来访打断了他研究的进程。原来自从上次顾上将过来龙腾授予张国栋军衔后古将军就对张国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军区司令,有些层面上的消息自然打探不到,但是至少也了解了百分之**十的情况,让他欣喜的是张国栋居然有如此巨大的实力。而另外一个消息更是让他产生了一个绝妙的主义。
    原来80年代随着邓老地一声令下军队里面开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裁军,每年裁减一百万的力度让世界震惊,而到87年4月的时候中**队已经从80年代初的800万到了只有差不多300万,官方宣布的是裁掉了四百万,而这四百万被裁掉地军队的就业问题却难倒了整个中央政府。很多军人一辈子在部队学习的只有训练和杀人,回到地方后根本不知道做什么,而且这两年国家大型国有企业纷纷开始转型也在不断裁人,也就是说中央根本没有能力为这批被裁掉的人安排工作。记得西方世界某位名人说过,“一个人找不到工作,最大的危害还不是经济层面的。而是这个人没有尊严”平时在军队里面都是严于律己的军人们到了地方甚至成了地方的毒瘤,很多省市的领导为了自己地GDP的安稳更是讨厌这批没有能力的转业军人,因为这为他们带来了巨大地负担。
    裁军的结果是非常明显的,原来中国有11个大军区,裁撤后变成了7个,调整后的军区战区范围扩大,兵员更加充足,战略纵深更大,而且有利于同意调整后方布局。避免因为重复部署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整个大裁军期间一共减少军级单位31个,师团级单位4054个,海空军也相应减少人员。
    广州军区也是一样。原本很多团和营被整个的撤掉,而很多人都是几十年熟悉的老朋友,虽然总政治部在85年6月的时候召开全军干部工作会议要求所有的军区要妥善安置好离退休干部,关心和爱护离退休干部,但是整个广东就那么大,即使把这些人全部安插进公安局和派出所也安排不下,更何况这些人有地虽然适合杀人但是并不适合干公安,况且本来警察队伍就已经人员超编了,所以他这个军区司令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虽然说军人不问政治。但是偏偏他这个军人就对国际大事非常关心,要知道自从中越战争后越南投靠了苏联,必将黄金地方金兰湾都租借给了苏联人作为海军基地,作为中越战争时期主力的广州军区,他这个做司令的当然对苏联非常关心,其实自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前他就已经察觉到苏联除了问题,具体什么问题他这个当兵的说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如果从中国运一些基本物质过去还是很赚钱的,但是一来他们广州军区太远。二来他也不好直接出手,所以一直搁浅了下来,而现在他觉得他的机会来了,要知道自己手下可是还有大量的被裁掉的军人啊,这些人虽然呆板,但是当中也还是有些比较灵活地商业人才的。
    和军人谈话就是非常痛快,你不要去拐弯抹角,总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们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张国栋听了古将军的设想后也非常心动。但是他还是有几点担心,如果他现在去参与了这件事情。谁知道将来邓老下来后他的继任者会不会追究这种事情,如果接机把自己的公司给收了那自己可就亏大了,反正个人面对政府强权的时候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古将军见张国栋不说话有些不高兴,在他看来这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