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崛起 >

第49部分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49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役。对当地那长长一串的辣子那感受可是相当深刻啊。
    当天晚上张国栋便带着一点小礼物去了胡书记的家,开门的是胡家的保姆,胡书记的夫人刘*清正在厨房做饭,看来是胡书记吩咐她搞几个菜。而后世被赞扬为最低调的**领导人的子女胡*峰和胡*清也在,两个小家伙一个15岁一个16岁,安安静静的做在书房里做作业,看得张国栋也是佩服不已,恐怕也只有这样不浮躁的性格才养成了后世的低调吧。
    “来来来,国栋,今天伯父略尽地主之谊,哪天要是到了京城,我可是要吃大户啊。”胡书记见张国栋丝毫没有拘谨之感,不禁对张国栋好感愈多。
    “一定一定啊,这次来得比较仓促,从京城带了一些礼物,希望还能入伯父的法眼,这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不算贿赂啊。”张国栋对胡书记有很强的好感,所以在他面前也很放松。
    “你这个孩子,来就来,还带什么礼物。”显然胡书记对张国栋能来做客也比较高兴。“今天请你来做客呢,一是对你能来贵州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考察,这让我很感激,再一个呢,我也从京中一些好友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你的事迹,你给我好好说说你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巨额的财富的。”
    “巨额的财富谈不上,但是目前公司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是这样的,当时我从一些途径上得知了美国的莲花公司……”张国栋陆陆续续的述说了半个多小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两个小家伙也做完作业做到了旁边,当听到张国栋目前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十亿美金时,胡*清这个丫头更是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要不是良好的家庭教养,只怕两兄妹都得叫出声来,就连胡书记也对张国栋刮目相看,原因只是以为张国栋有钱,没想到竟然有钱到了这样的地步,这实在是让人觉得惊讶。一个20岁的年轻人竟然聚集了惊天的财富,小清这丫头更是一脸崇拜的望着张国栋。
    “好,好,真的非常不错,生子当如张国栋,生子当如张国栋啊,小清,小峰,你们要向这位张国栋哥哥学习啊。”胡书记听完后也觉得真是奇迹,这样的人杰如果错过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孩子们。老胡。吃饭了。”刘阿姨适时地大段了父子三人地感慨。
    “来来来。永清。你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位青年人杰。刚刚国栋说他地资产已经超过10亿美金了。这样地年龄。这样地赚钱速度。堪称奇迹啊。”胡书记显然和刘阿姨地感情极好。笑着介绍起张国栋来。
    当刘阿姨听说张国栋在短短两年居然赚了10亿美金时。她也是感到极为吃惊和佩服。不过有地时候女人感觉只要自己地丈夫和孩子好就行了。所以在感慨完后便开始招待张国栋吃菜。一边又替自己地一对儿女夹菜。其中包含地温情与温馨铁心都能融化。何况张国栋这样极为注重家庭感情地人。想想自己地父母恐怕每天便只能两人一起吃饭吧。或许在父亲远航地时候母亲还得一个人吃饭。这一刻张国栋觉得心堵得格外厉害。
    吃完饭胡书记便把张国栋叫入了书房。显然胡书记有些话不想在自己地孩子面前说。以后胡书记地子女一直没有从政恐怕和这样地家庭氛围也有关系吧。
    “国栋目前入党了么?”胡书记端着一杯清茶问张国栋。
    “没有。”
    “哦?”胡书记有点不理解,毕竟像张国栋这样的好苗子不入党实在是可惜,只要稍加培养便可以迅速成长起来。
    “因为我的生意有很多外国部分,您也知道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偏见,所以我不能入党,但是虽然这辈子是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员了,我依然可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嘛。”其实张国栋主要是不想给人以借口而已,毕竟有的时候商人少了一层政治的外衣会比较容易打开局面,除非是完全在国内发展。
    “难得你如此小就考虑得这么全面,那我可要考考你了,你对目前整个中国或者说对我们党有什么看法呢?”胡书记看似随意的一问,但是眼睛却微闭着,有人说这样子的胡书记才是最威严的时候。
    张国栋想了想,觉得自己这番话也不会传出去,反正自己也不会在政界发展,将来胡书记铁定入主中央,自己或许可以趁机提点建议。
    “我觉得目前党处在了一个关键时期,前可以走出一片康庄大道,退可能走入万丈深渊。”反正也是说,干脆来个语不惊人死不休好了。看到胡书记已经开始有了兴趣,张国栋开始侃侃而谈,“目前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8年,可以说邓公那句不改革就只有死的论断是非常有道理的,毕竟贫穷的社会主义初期人们可以凭借热情和信仰坚持下来,但是随着人们接触的事物增多已经西方敌特分子对我国的渗透和破坏,必然导致人民产生抱怨,而这种抱怨极易被阴谋份子利用,特别是现在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的增多,加上他们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极为容易头脑发热,然后被敌特利用发起一些不知所谓的学潮活动,当然,初期可能不排除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可是一段有暴乱分子夹杂在其中,他们往往是被利用和被抛弃的一份子。而我们的国家由于积弱已久,短期内不可能看到太大的效果。胡书记也知道一些所谓的大佬子女的特性,那些太子党将整个社会弄得乌烟瘴气,当然还有很多地方大佬和中央大佬在社会上大捞特捞的现象存在,可以说我们党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人们只是缺少一个宣泄口,一旦有阴谋份子打开了这个口子,那人们不满的洪流毕竟迅速涌下来。”
    说到这里张国栋顿了顿,不待胡书记发话又开始说了起来,“我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8个年头,但是人民的思想还是相对保守,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邓老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论断让很多人和地方官员勾结起来,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这种趋势随着国家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必然会加大。人民的思想在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必然产生拜金主义思想。党内是否会出现这种苗头我先不评论,但是在邓公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论断下,必然有很多官员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不折手段,到那时候您可以想象一下,国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更为可怕的是,随着私营企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必然会向往更多的财富,那时候说不定就会出现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搞学术的不如卖衣服的,到那时必然会产生教育上的**和学术上的**,而一旦教育**和学术**开始,可以说中国就会开始进入恶性循环,毕竟以后的政府官员肯定越来越多的来源于高学历,而这些人从学生时代就接触到这些恶心的东西,那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张国栋一口气儿说了一大通,终于觉得嘴里发干,端起茶开始润润喉咙。胡书记一言不发,但是从他紧皱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他已经被张国栋的发言给彻底的震撼了,如果真如张国栋所说的这样发展,恐怕我们的党的统治都会动摇吧。不知道为什么,胡书记觉得这紧密的书房中竟然飘进来一股阴风,凉意从心底里面升起。
    看得出胡书记有些欲言又止,可能是不知道从何说起。望着张国栋那张略显稚嫩的脸,他的心里颇多感慨。
    “贤侄,你这番话还对谁说过么?”胡书记最终还是开了口,只是那眼中已经没有了慑人的压抑,只剩下浓厚的忧郁。
    张国栋不禁苦笑一下,“胡伯伯,您觉得这种诛心的话我会对其他人说么?”这样的话虽然很多是后世的事实,可是现在人们怎么可能相信这种话呢。
    “哦,那你为什么对我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说呢?”胡书记说着,脸上露出了微笑,这笑容似乎传递到空中,将房间的压抑冲淡了不少。
    “呵呵,这或许就是缘分吧。”张国栋用了一个狡猾的借口接过话题,作为团*的老大,作为将来备受人尊重的中国老大,张国栋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而且胡书记此时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那种沉稳和冲劲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正是现在这个时候中国最需要的干部。
    “好,好一个缘分,这个词用得好,我来给你刚刚说的这些方面做个总结。第一、人民的自由化思潮涌动,在内部**和敌特份子的鼓动下,我国极有可能发生诸如学潮或者罢工这样的潮流。第二、一部分先富起来这件事必然导致官*商*勾*结和进一步**。第三、东西方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农民和工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下降。第四、国家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忽略了其中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五、拜金主义带来教育**和学术**。你看我总结得怎样?”
    张国栋已经认为自己足够沉稳了,可是听了胡书记的总结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这些官场中人的智慧,是的,这些人都是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他们对细节的把握能力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强。
    张国栋默然不语,显然自己能说的都已经说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了。
    “虽然我也算是一省之书记了,但是你应该知道在我国我也只能算作一个小官了,有些东西我虽然也知道,但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很显然胡书记也能从其中看出一些什么,但是自己作为这种西南穷省的官员又有什么能力改变这种局面呢,也只能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吧。
    张国栋随后便告辞回去,但是胡书记将自己家的电话告诉了张国栋。

第一第八十八章:西部大开发前奏?(三)
    经过招待所里面的小卖部时,张国栋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明知道某些事情是错误的,自己却没有能力去纠正,甚至还要主动去同流合污,这对张国栋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严酷惩罚。于是,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第一次主动买了一包烟。抽出一根,点上,学不来周润发的潇洒,仅仅是将那呛人的烟圈主动吸入口中,然后从鼻孔吐出来,就是这样简单的动作也让他一阵阵咳嗽。
    毫无疑问,胡书记是个好官,后世他领导的团派一直备受好评,这是没什么疑问的,比起***的上*帮,那是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资历,没有资历是很难越级提拔的,所以无论如何胡书记是不可能做到最高的那个位置上面的。而且目前北京还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任何外来势力入主中央都要遭受他们的打击,所以可以想想历史肯定会沿着某种惯性走下去,自己影响力毕竟还是太小。
    吸完一支烟后,张国栋走进了招待所的房间,小吴已经将整理好的资料放到了张国栋桌子上,这是张国栋养成的一个好习惯,虽然有着记忆这金手指,但有的时候历史发生了改变,如果不能从小事儿上面发现端倪,自己必然被记忆打闷棍。
    由于消息来源有限,大多数都是国内的消息。除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张国栋便没再管。
    随后两天张国栋一边考察贵州的环境以及其他民生情况,一边等待去了瓮安考察的达院士等人的归来,毕竟只有确定哪些地方矿物丰富才能开始从苏联运设备。到第三天,风尘仆仆的达院士等人终于从瓮安赶了回来,几个年轻的学生都累得受不了了,更不用说年老体衰的达院士了,所以张国栋只好耐心等到他体力恢复,第二天才开始询问情况。
    “不知道达院士这去有何收获?”显然来贵州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了,虽然总公司有任正非坐镇,但张国栋还是不放心,毕竟现在是多事之秋,一股股的自由化思潮冲击着人们,单从今年开始包括党内最高领导人在内的**领导人作报告时已经多次提及这个词汇。如果这个时候有百度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的话,估计这个词应该是本年度最热门词汇。
    “呵呵,看来张老板的确是比较有福气啊,这去确实非常有收获啊,在瓮安县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化石群啊,而且这些化石群均是多细胞生物,这可能是本年度生物上的最大发现啊。而这些生物就在丰富的磷矿之中啊,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继开阳磷矿之后,贵州最大的磷矿出现了。”说到自己的发现,达院士显然十分满意,80年代的科学家还没有受到拜金主义的腐蚀,所以他们往往很在意自己的名声,说出来的话往往是非常负责任的。
    “哦,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是个好消息啊。”有了磷肥,相信农民的稻子能够长得更好一点吧,现在国家已经在推广袁隆平的杂家水稻了,要是自己能够为广大农民生产便宜磷肥,相信他们的收入能够增长一点。
    “也就是我们能在瓮安建立一个大磷矿对吧?”压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张国栋再次确认到,这次达院士没有再说话,只是微笑的看着张国栋。
    “恩,这样吧,你们先留在这边继续考察,确定一系列的开矿条件,而我去湖南找几个人,怎么样?”其实张国栋是去找湖南的四个名人。(谁呢?)
    “没问题,只要没有特殊的事情,我们会一直待在这边的,毕竟我们也只是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具体怎样我们还不知道。”显然这时候的专家是非常严谨的,说话没有放空炮的习惯,除了一些领导喜欢浮夸外。
    第二天张国栋和胡书记以及王省长告了个别。然后便开始坐上了开往湖南长沙地列车。上车前。他给**湖南省委办公室打了个电话。通知了毛书记地秘书。说自己前往长沙地事儿。
    其实张国栋本来是不想打扰湖南省委地。不过上次答应他们地工厂还没有开。这次又需要他们帮忙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过一旦找到那几个人。便可以顺便解决工厂地问题了。
    列车终于带着焦急地张国栋到了湖南。这还是这辈子张国栋第一次到湖南。但前世他受邀到岳麓书院讲过学。所以对湖南倒是轻车熟路。没一会儿便到了五一路上地湖南省委省政府。
    显然。毛致用书记上次从北京回来后好好地查了查小魔女地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