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科技崛起 >

第55部分

重生之科技崛起-第55部分

小说: 重生之科技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忙到现在才吃饭,吃完饭就上传小说,看到收藏点击乃至推荐都上涨了,谢谢大家的持续关爱,谢谢!

第一第九十六章:京津唐VS沪宁杭(一)
    作为我国六大传统工业基地之一的京津唐和沪宁杭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以北京、天津、唐山为顶点的三角地带的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有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工业。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目前浦东还没有开发,所以沪宁杭工业基地张国栋还是打算以半导体企业为主,而京津唐则是目前张国栋经营的重点方向。从日本回来以后,张国栋便亲自前往天津,一来是为了和李*环书记拉拉关系,一个是为了这次日本的收获之一——重质纯碱。
    张国栋虽然知道重质纯碱行业肯定是个赚钱的行业,可是他不准备再开一个公司,毕竟他不是在建一个国家,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完,不然其他中国人干什么呢。张国栋的最终目标是天津碱厂,天津碱厂的前身是永利制碱厂,是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开拓者的范旭东先生于1916年创办的。天津碱厂第一名人当然是我们的侯德榜先生。
    第一站张国栋当然是去天津的主板生产厂看望看望自己的工人了,工人阶级有力量啊,工人阶级是**的先锋队啊,工人阶级是……作为主人的李书记得知张国栋来了当然不会不派人过来照顾一下,毕竟很多事情任凭你磨破一张嘴,不如政府人员一条腿。看望了自己的工人,表达了一下自己这个资本主义的老板对社会主义工人的热情后,张国栋便随着李书记的秘书去了市委大院。
    说实话,自进入四月以来,国家的大事儿是一件接着一件,从《关于大型工业联营企业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的暂行规定》到《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宣传报道问题的讨论纪要》,感觉像要搞什么运动一样,更不用说每天一小吹,一周一大吹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报纸了。
    “贤侄,这次过来是为了什么呢?我想你不单单是为了看望你们主板厂的员工吧,据我所知,你每天可都是很忙的啊。”李书记还是那个小眼睛,不过配合市委大院这样一个环境,让人无形之中觉得威严了不少。
    “当然,首先感谢李书记对我的挂念,我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天津碱厂,您应该知道我前几天去了趟日本,到日本后我找关系弄了条重质纯碱生产线,目前我国的纯碱生产企业差不多有8大巨头,但是天津碱厂并不占优,而且这八大企业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或者能力生产重质纯碱的。”
    “重质纯碱?这个我是不懂的,你要说纯碱我还知道,不过从贤侄的话中我也还是听了点东西出来了,看来贤侄又在为国内做好事儿啊。”打量着张国栋,李书记真是越看越喜欢,不同于已经在商场中打拼多年的人,张国栋身上没有那种狡猾的味道和沧桑感,有的只是稚嫩和成熟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独特气质。如果不是张国栋已经有了女朋友,自己是真想把女人塞给他啊。
    由于大型工业联营企业得自负盈亏,中央已经不管了,那么张国栋和天津碱厂就有了讨论的基础,如果是国家负责的话,估计那些自以为天下第一、老子第二的厂长们是不会鸟他的。可现在嘛,顾客就是上帝这话虽然没有传到中国来,僵化的思维虽然没有改过来,可有生意上门他们还是表现得很积极的。
    “丁厂长,王书记,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龙腾科技的老板张国栋先生,张先生,这位是丁厂长,这位是王书记。”第一秘同志总是出现在这样的场景,哎,好歹也是个官儿,竟然连龙套都没有混上。
    “不知道张先生这次来?”还是丁厂长最先沉不住气,看看人家党委书记,从头到尾都盯着自己的茶,根本就不说话,真可谓是任凭八方风雨我自岿然不动。
    “这次来主要是想和天津碱厂做一笔生意。我想天津碱厂应该缺少重质纯碱地生产设备吧。虽然贵厂今年生产出了小苏打。红三角也一如既往地畅销。但是请丁厂长不要忘记。单靠一两种商品撑起地公司是没有风险抵抗能力地。我这次去日本。谈妥了一条重质纯碱地生产设备。我想天津碱厂应该需要他。”
    “那张先生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呢?”这次说话地是王书记。虽然脸上笑容满面。但是给人危险地感觉。这年头。一般担任党委书记地家伙都不是表面上看到地性格。毕竟要在弱肉强食地体制内混。没有几把刷子那是不可能地。
    “一套氨碱全套生产装置。”虽然张国栋从苏联搞来了一条氨碱生产装置。但是随着瓮安磷矿地出产。化肥生产必然需要打量地氮肥。而扩大生产线成了必然地选择。虽然国内目前在机械行业整体是比较落后地。但是在某些点上面还是有突破地。就像天津碱厂。他们改进地氨碱生产装置就非常不错。
    “哦?”显然国人都知道龙腾是生产计算机和相关周边产品地公司。虽然有很多满嘴喷粪地人并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这两位也是奇怪。本来龙腾过来就已经让他们很奇怪了。这会儿要他们地氨碱生产装置就更加奇怪了。
    “原因请恕我不能透露。二位只需要决定是否交换就可以了。毕竟我们地重质纯碱生产装置要比氨碱生产装置更贵一些。”有地时候一些人就是这样。任你说破嘴皮也没有用。但你一提他能占便宜。马上一切都好说了。现在就是这样。这二位马上答应了下来。毕竟他们地氨碱生产装置是八成新地。而重质纯碱装置显然是十成新地。至少在这方面就已经占便宜了。
    搞定了一套装置。还有一套装置张国栋准备给目前已经陷入困境地青岛碱业公司。虽然青岛碱业大概在94年地时候会转型成功。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可是既然有如此好地机会。为什么不扶持一下呢。当然山东张国栋是不会亲自去了。毕竟天津一方面还可以看望一下自己地员工。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和李书记地联系和关系。
    搞定了重质纯碱生产装置,还有一套便是显像管生产线,作为彩电的核心部件之一的显像管显然是目前中国所有的厂家都流口水的好东西,毕竟这年头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下厂便被提走,更不用说彩色电视机。本来张国栋的北京电子管厂是比较合适的接手单位,但一来张国栋不准备在家电生产方面投入过多的经历,二来这只是别人的专利,龙腾的目标应该是成为卖标准的企业。龙腾目前没有上市的压力,只要资金不欠缺,大可不必所有的行业都涉及到,毕竟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你得给人留点活路不是。
    生产国标管的陕西彩虹电子集团公司和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最合适的,广东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彩色显像管公司、福州福新显像管有限公司等企业也是可以的,但一来在南方张国栋目前没有太大的人脉,二来没有合适的人才,所以张国栋想了想还是将初步计划订在上海电子管厂和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不过去上海之前张国栋显然需要搞定另外一件事情,从日本回北京后,邓阿姨给张国栋推荐了一位大才,那便是后世中国工程院院士之一的许居衍,虽然需要张国栋自己去搞定,但他也直呼捡到宝了。许居衍原本就是华晶公司的技术Boss,现在只不过是加入龙腾再支援龙晶而已。

第一第九十七章:前世今生第一次坐牢
    这个时候的知识分子虽然还属于典型的又臭又硬的性格,他们在乎的是别人对他们科研成果的尊重而不是利益,用钱来诱惑他们是很难成功的,于是张国栋用自己掌握的半导体知识和许居衍狠狠的辩论了一通,又将一些未来的知识灌输给了他,没二话,马上成为了张国栋血汗工厂中的一员。
    去上海张国栋的心情是复杂的,上海可以说一直都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很多中国国内的银行和外国银行的总部都在上海,可是上海人比较排外,可能是他们生活比较优越,所以要想彻底融入上海人的生活还是有些困难的。现在上海的市委书记是后来入主中央的江和朱。但朱江两人的执政理念有点不同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在上海办事情,你得秉持左右逢源,不然投靠一派就得罪了一派。张国栋也是有些头痛。上次是由于有外资的介入,所以他们公司成立的事情非常快捷,几乎没有什么关卡就过了,可这次不同了。张国栋虽然是来“贩卖”生产线的,可是上次说要和索尼合作生产彩色电视机也并不是可不能的事情,要生产电视机也不是买来生产线就能上马的,最起码得招到合格的技术工人,但目前中国最缺的就是合格工人。所以张国栋得和这些合作的厂家都打好关系,毕竟没有好的合作伙伴对一个公司来说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来上海后张国栋并没有贸然去找那两家企业,而是在一个保镖的陪同下去了外滩,顺便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连日来张国栋一直在外面奔波,根本就没有放松过一刻,这会儿既然来了,好好的放松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也好。
    傍晚来临,沿路架起了很多小吃摊,现在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加深,很多中国人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商品经济意识,一些祖传或会祖传的小玩意儿都出现在市场上,至于什么传了多少代的小吃手艺更是到处都是,虽然还没有多少人做广告,但小吃摊上的白色横幅上也贴上个几个字用来介绍下自己祖传的货真价实。
    张国栋其实很少在这种小吃摊吃东西的,毕竟小吃摊给他的印象一直都是比较乱,前世作为著名科学家,他很少光顾这种地方,今生自从来这个时代后他一直都在忙,就更加少关注这种地方了。不过现在也有好处,毕竟,现在不会东西吃到一半,莫名其妙的冲出几个带着铁帽子的号称城管的家伙掀摊子,也暂时不会出现工商人员拿着厚厚一叠白纸到处打白条让老板做不下去的场景。
    老板的羊肉做的不错,可能真是祖传手艺也说不定,挺健谈的一个汉子,不停的为张国栋介绍上海这几年的变化,张国栋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毕竟评价一个城市最合格最客观的便是这些长居民众了。
    就在张国栋和老板吹牛谈心的时候,边上一桌的谈话传到了张国栋耳中,放眼望去,一个后世标准白领打扮的小年轻在那里和一个大概在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说话,“王哥,在外企上班就是好啊,我们总公司夏普做出来的任何一件产品都要比中国好,中国目前什么都是垃圾,那个矮子说什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呸,看看中国的这些产品,看看中国的技术,从头到尾都是垃圾。”
    “你不要命了,乱说话干什么,中国只是起步晚了一些而已,正是落后才需要我们的努力嘛,日本人哪里可能安什么好心,你怎么会有这么糟糕的想法。”
    “难道不是么?看看日本,再看看我们,垃圾,真垃圾。你看看我,自从进了夏普后我的工资翻了五六倍,现在我也是一有钱人了现在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那天我妈还说要给我介绍个对象,哼,只要我有钱,我才不怕找不到老婆呢。中国人算什么,我以后要找个日本老婆,说不定我老婆家里还是大款,那我就发达了。”
    张国栋听得心里格外的冒火,妈的,你小子就是个典型的狗腿子,日本的狗屎都好,你妈的还住中国干嘛,你直接去日本得了吧。
    那小子可能感觉到张国栋的眼神,看了张国栋一眼又对那个王哥说,“你看那边那个土包子,靠他们中国能发展么,估计永远垃圾下去。”
    这下张国栋再也忍不住了。丫地。你左一句中国人又一句中国人。你他妈自己不是中国人么。日本这垃圾国家是什么好鸟。要不是老子暂时还需要日本地某些技术。我鸟个球地日本啊。张国栋从没有说过脏话地心里冒出了无穷地脏话。越想越愤怒。张国栋一个跨步冲过去。对着那家伙就是一右勾拳。想想张国栋地身体有多变态。于是我们地小龙套嘴里喷出了一口血。牙齿掉了一颗。张国栋此时也是愤恨不已。中国目前有很多弊端。自己明明知道是这样。可人小力量小。根本就没什么作用。比如这个时候地中国技术几乎都是公开地。只要有介绍信。技术厂家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就是新中国为什么科技研究屡出成果地重要原因。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大家还以为外国人也是这么干地。同样也对被老外奉行如此政策。造成地损失不可估量(好像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过这样地事情。苏联更是离谱。戈尔巴乔夫时期。竟然由美国地金融专家帮助苏联制定国策。无语中)。更有甚者。由于极度地民族自卑情绪。还特地请“外国专家”来审视自己地科技成果。“专家”如何不欣喜若狂。不但无偿获得了技术。还高度审视掉了一些关键技术。把我们自己本来算很先进地东西贬地一文不值。统统下马来个断根。1985年日本在“睦邻友好合作”大旗指引下。参观了沈阳某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家在日本同行面前显示出自己卓越地“自卑”把几乎整个自动化项目都拿出来。叫日本人进行所谓“审定”。但是即使作为日本此时完整地工业自动化还只是概念。而中国是几乎成形地科技项目。只是尚未经过大型实验验证以及大规模推广而已。二本科学家这下可是真地爽了。这简直是白捡。所以先来个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然后偷偷地把所有地成果打印一份。说是要回去研究一下如何更好地改进。而中国地专家对日本人是毫不怀疑。马上奉献出了所有地资料。1986年。日本对外宣布首次制造研发成功。整体化工业自动项目。而此时中国才意识到自己地无知地。
    中国地技术人员喜欢那种单纯而又虚幻地荣誉。没有经济头脑。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