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450部分

良跃农门-第450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丫低声问李欣道:“夫人,这姜师傅是谁啊?我怎么觉得他身形有些熟悉……”

李欣笑道:“你没见过姜师傅,姜师傅走的时候你还没到我跟前儿来呢,怎么会觉得熟悉了?”

青丫想想也是,自己拍了拍脑袋道:“是奴婢眼花了吧。”

杏儿拉了李欣轻声问她:“姜师傅这回来······当初那笔银子咱们是不是要还给他的?朝廷的赏银本就该是姜师傅得的。”

李欣点了个头,却有些犹豫:“这事儿还是等阿文他们回来再提吧。”

杏儿笑了笑,说:“姜师傅倒是干脆,还说要去孙家结工钱呢。”

李欣也笑了:“从前从来没见姜师傅说过玩笑话,这两三年不见,姜师傅好像也会说些场面上的玩笑话了,你说是吧?”

“是啊。”杏儿也笑,又问阿妹道:“阿妹你说呢?”

阿妹点了点头。

“扬儿和小康两个猴儿呢?让他们来见见姜师傅,也不知道他们对姜师傅还有没有印象。”李欣道。

杏儿道:“他们俩早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回了村儿就跟被放野了似的,不到饭点儿都瞧不见人。”

“过年了,让他们四处去玩儿去。”李欣笑道:“村里孩子多·同龄人也不少,扬儿和小康当初在傅先生那儿念书也结识了些朋友的。扬儿难得回来了,想必他们小伙伴们约在一处玩儿了。”

李欣掩唇笑道:“应酬比我们大人也不少呢。”

杏儿轻笑道:“是啊,回来几日就几日不见人影。”

很快关全去找人通知关文的人就跟着关文和关武回来了·关全也领着姜寒看了一遍后屋。

回到堂屋,姜寒点点头说:“屋子挺结实,没发现需要修补的地方。”

关文上前一步对姜寒拱手,也显出了两分激动:“姜师傅,久不曾见了。”

姜寒对他点了个头,关文道:“姜师傅当初办我们起屋子,一丝不苟·丝毫都不容马虎,屋子的结实度我们一向信任,自然是没有什么纰漏。”

姜寒又是笑了笑。

几人在堂屋中坐下,关文道:“姜师傅今日可得留下来吃顿便饭,让我们好生招待一下。”

姜寒点了点头:“恭敬不如从命。”

大家开始闲聊起来,关文自然是问起姜寒当初不辞而别再无影踪的事情。

姜寒道:“那会儿有些急事,也着实是烦了那孙家女人,不想跟她多纠缠·所以便走了。

我想着与你们的工钱已经结清,主雇关系也算是了结了,所以也没想到要与你们多说什么。”

关文叹道:“姜师傅这便是不把我当朋友了。”

姜寒抱拳道:“抱歉·我一向散漫惯了,于这人情世故上并不大通。有得罪之处,还请你多海涵。”

李欣总觉得姜寒有些……不大对劲。

哪里不对劲她却是一时半刻也想不出来。

杏儿低声对李欣道:“姜师傅变了呢,有人情味儿了,以前他说话特别简单,能点头摇头就回答的问题绝对不出口吐字。这会儿跟大哥说话倒是看不出来他是个话少冷言的人。”

李欣脑中灵光一闪。

她顿时明白她哪儿觉得不对劲了。

没错,姜寒跟以前相比,不仅仅是如杏儿说的,话多了,知道和人聊天了·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事都更圆滑了。

以前他只会埋头做事,给人一种很冷的感觉。可现在和关文交谈起来却游刃有余,而且多了两分亲和力。

李欣甚至觉得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屋里人的情绪他都在尽量照应的。

回答了关文的问题,他便将话题转到悠悠身上来:“我走的时候还没这小姑娘吧?”

关文忙让悠悠过来·让她叫姜寒叔叔,悠悠听话地叫了声。

姜寒笑道:“都会说话了。”

关文笑道:“是啊,姜师傅这也走了两三年了。”

姜寒点了点头,又问关文道:“我也听说了你家中一些事情……可有哪儿需要帮忙的?”

关文愣了一下,心里有些嘀咕姜寒说他听说的一些事情是哪些事情,面上却笑着谦虚拒绝道:“家中一切尚好,劳烦姜师傅惦记了。”顿了顿道:“对了,今年年关,姜师傅可有什么打算?”

姜寒眯了眯眼,说:“我也是单独一人,往前三十来年年关也都这般过,也没什么打算。可能自己打点儿小酒喝喝吧。”

关文怔了怔,姜寒又道:“这样挺不错的。”

“不然……”

“可别。”姜寒笑道:“过年守岁那是亲人间的事儿,我不乐意搀和。”

姜寒既然这样说了,关文被他打断的话就无法说出口了。

摸了摸鼻子,关文道:“那姜师傅这回来还是住在从前那处地方?”

姜寒摇了摇头:“不住那儿了,另有住处。”

“可否告知关某?”关文道:“姜师傅,我这儿还有样东西要给姜师傅,要是姜师傅一走,没留个地址,我这东西也不好送······”

姜寒便笑着摆摆手:“你什么都不欠我,还要送什么?”

关文望了李欣一眼,回过头来道:“姜师傅,当初你在响马刀下救了阿妹一命,我趁势抓了响马,朝廷因为这事儿奖了我银子,我本想寻你给你送去……”

姜寒道:“既然朝廷是给你的,便是给你的,跟我没甚干系。”

关文哽了一下,姜寒又道:“住处等我来日再告知。”

关文和李欣又对望了一眼。

关文让姜寒略坐,让关武和关全陪他聊聊天,他则是给李欣使了眼色出去。

李欣随后也说去方便,让他们先聊。

关文拉了李欣皱眉道:“你说……咱们欠他的人情要怎么还?他好像有些软硬不吃……”

李欣点点头:“确实难办。”

“哎,四弟找人通知我的时候,孙鸿雁也在一边儿听到了的。”关文道:“你还记得,那会儿孙鸿雁就说姜师傅来路不正的事儿吗?所以抓响马的事他就只跟上面报说是我抓的,没提姜师傅分毫。本身我也有镖师底子,这话说出去大家还就都信了。可是本质上来说,那功劳,得有一部分归姜师傅的……”

“可是他好像也不怎么在意这件事。”李欣道:“你没听他说吗?他说跟他没甚干系……”

关文苦恼地叹了口气:“就是因为如此我心里才嘀咕······而且他这过年也没个去处,我说留他在咱们家里一起过年吧,他又直接给我打断了。真不明白他是什么样的人。”

关文和李欣正说着,扬儿和小康从外边儿疯跑进来,站在院子里就嚷嚷着:“爹,娘,快出来!”

关文和李欣往院子里一望,扬儿一脸兴奋:“娘!娘!你瞧谁来了!”

小康也是咧嘴大喊道:“大伯大伯娘!你们看你们看!”

院子里立着两只体型颇大的狗,一只全身黑地发亮,一只身上黑黄黑黄的,两只狗立在院子里边儿,见关文和李欣看过来,齐声叫了一声。

李欣惊喜地道:“二黑!二黄!”

两只狗又是应和一般地齐声叫。

二黑和二黄李欣没有带去镇上,主要也是觉得镇上的条件其实不如村里。在村里,二黑二黄又没有被拴住,想去林里觅食便可以去林里觅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多好。要是带去镇上,光是它们那体型就由不得不拴住,拴住了以后还得管它们吃的,长此以往这也不行。

所以李欣和关文干脆就不带二黑二黄去镇上。后来二黑二黄少见踪影,李欣虽然觉得难过和遗憾,却也欣慰,想着它们总算是去寻自己的生活之地了。

没想到今日竟然还能再见到二黑二黄,这怎么不让李欣惊喜?

关文笑着道:“回来了就好,,这下你瞧见它们可开心了?”

李欣忙点头,瞧着二黑二黄温顺地靠过来,弯腰摸了摸它们的头,问扬儿道:“你打哪儿找到它们的?”

扬儿摇摇头,小康得意地仰起脸道:“大伯娘,是我带着扬儿哥找到它们的!”

李欣冲他竖了个大拇指:“小康真厉害,今年过年大伯母给你包一个大大的红包!”

小康顿时兴奋地拽住扬儿的手炫耀道:“听见没,大伯娘要给我包大红包呢!”

扬儿笑着点头。

然后他望向堂屋那边儿,瞧见了刚从堂屋里出来的人。

顿时,扬儿愣在当地,不可置信地从嘴里发出一个破音。

李欣疑惑地望过去,扬儿又是惊呼一声,然后兴奋地尖声叫道:“苏大人!学生魏挚扬,见过苏大人!”

☆、第六百八十三章 意味深长

苏大人 ?'…3uww'

关文和李欣都惊讶地望过去。

家中除了来了位姜师傅,没有旁人,而扬儿望向的方向……

关文和李欣一前一后倒吸一口冷气。

“姜……不是,苏……”关文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如何称呼姜寒,姜寒反倒是笑了笑,说道:“叫我姜寒就可以了,姜是我的母姓。”

关文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关武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姜啊苏啊的……”

杏儿忙上前拽了他一下,狠狠瞪了他一眼。

扬儿几步上前,想了想又回身拉了小康跟自己以前上前来,隔着姜寒三步远的地方停下,规规矩矩地执学子之礼给姜寒福礼,道:“苏大人怎么会来我家中?”

姜寒感慨道:“你这个小人儿,到底是年岁小,忘性大,隔了两三年就不记得我了。”

姜寒又看了看小康,笑着点了点头:“都长大好些了。”

关文屏了屏气,伸手邀请道:“苏……姜师傅里边儿坐。”

这当口关文是顾不得二黑二黄的回归的,他是男主人,自然该他去应酬突然变了身份的姜寒。而李欣则是继续待在院子里边儿,重重地深呼吸了几下。

她一直就觉得姜寒这个人不简单,只是从来没有想到他竟然就是李铭和扬儿口中的“苏大人”。回过头去想想,这位“苏大人”在工部供职,而姜寒从前帮人起屋子负责的是图谱绘制和施工监督,这“专业”便是对上了口了的。

苏大人三十来岁年纪,和姜寒的年岁也匹配。

还有姜寒的性情,从前的姜寒是很冷清的人,直来直往,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关文说那“苏大人”是苏家很偏的一支里的庶出,他又姓了自己的母姓“姜”,或许他的性情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如今见到的姜寒为人处世比从前圆滑了太多太多,让李欣都略有些不适应。原来这是他浸yin官场两三年来的成果。

这般一向,前后的信息便串在了一起。

李欣是真的相信,苏大人便是姜寒了。

扬儿拉着小康也进去了,青丫有些激动地伴在李欣身边,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夫、夫人,那就是苏大人 ?'…3uww'那就是个官老爷?怎么长得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差别啊……”

李欣本沉思着,被青丫这么一打岔顿时笑了出声,点了点她的额头道:“官老爷也是人,难不成还能有三头六臂?”

青丫却很是郑重地点头:“大家都说这位苏大人很有本事,是圣上的左膀右臂呢。”

“瞎说。”李欣道:“他官职比较低,又不是圣上的直辖官,上面隔着好几层的官儿呢,不是圣上近臣,如何能是圣上的左膀右臂。”

朝堂之事青丫并不清楚,听李欣这般说便也搔了搔头:“反正大家都这么说,苏大人很厉害,浚河的河堤修补的事儿就是苏大人摆平的。也就是因为这事儿,苏大人才崭露头角,得了圣上青睐。大家伙儿都那么传的。”

浚河河堤的事儿李欣倒是听说过一些。浚河河堤不稳,多半是当初修筑的时候便有些偷工减料,致使前年河堤有个地方决口,淹了数万亩农田。灾情严峻之时,苏大人被皇帝直接任命为巡河总司,掌河堤修筑之职,另外派了心腹内侍官为监工,与苏大人配合。此外,更是让素有青天之名的刑部提刑官彻查浚河河堤决口一事。

这件事动静挺大,因为事后皇帝借题发挥换下了一批朝中蛀虫,安排了更年轻的官员入朝为官。且与豫州、荆州的灾情连在一起,赈灾减赋,益州百姓也得了实惠,受益匪浅。

仔细想想,那会儿好像便是姜寒走的时候。

说不定那个时候圣上遇到浚河河堤决口的事儿,陷入了被动,方才召了姜寒去帮忙解决事情。

那么在这之前,姜寒无疑便是在韬光养晦了。

这些人精啊!

李欣带着青丫安顿好了二黑和二黄,平复了心情方才走进堂屋。

姜寒与扬儿、小康的叙旧似乎是告一段落,此时关文和姜寒正在细声说着什么,扬儿和小康恭敬地站在一边旁听。

扬儿道:“……最近读了《孟子》,先生讲解地很清楚了,只是有时候还是句读不清。”

小康也点头:“句读很复杂,通篇文章下来,读错了就要挨先生打,手板心可疼了。”

姜寒便笑了,道:“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了,要打好基础,以后做别的事情才有根基。”

扬儿和小康都赶紧点头。

正说着话,阿妹和崔姨娘端了点心上来,却也没二话,搁下东西便要退出去。

关文却叫住阿妹,道:“阿妹,当初姜师傅在响马刀下救你一命,今日难得再见,你赶紧给姜师傅道谢吧。”

阿妹忙理了理自己的衣着,蹲身福了福,话中却也是真心感激:“谢谢姜师傅当初救命之恩,日后若有任何差遣,姜师傅尽管开口。”

姜寒忙伸手托了她起来,抿了抿唇道:“不必言谢。”

瞧着眼前不过双十年华的女子,姜寒眼中有些怔忪,半晌才笑了笑道:“关七姑娘言重了。”

虽然已经与韦行知和离了,阿妹梳的却还是妇人发髻,衬得一张脸越发小巧。她因为常跟在李欣身边,也学会了李欣的那些梳妆打扮,虽然也喜欢胭脂水粉,可很少往脸上浓重地涂抹,更多时候都是清汤挂面一样不施粉黛,瞧着皮肤水灵灵的。阿妹也不喜欢太花俏的颜色,这点上,关家三姐妹都差不多,喜欢素雅的色调。

毫不夸张地说,阿妹容貌姣好,双十年华正是桃李之年,出落地最美的时候,这时候的女子不仅有少女的羞涩腼腆,还有妇人的妖娆美艳,通神气质介于女孩儿和女人之间,特别有诱惑力。再加上阿妹的容貌和身段……说实在的,李欣觉得韦行知为了个还不知道在哪儿的儿子和阿妹和离,完全是丢西瓜捡芝麻。

阿妹淡淡地笑了笑,对着姜寒福了福礼,方才和果子退了下去。

姜寒沉默了下,才开口道:“最开始时候我也没打算隐瞒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