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1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1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跟着轿子跑的宫宝,眼尖,“爷,看那不是柳絮姑娘”
    梁王探出头,轿子正巧经过胡同口,赵琛唇角露出一丝笑容,
    正是泼货。
    赶紧招呼停轿,轿子刚巧停在巷子口,赵琛跳下轿,就往胡同里走,轿夫身后喊,“相公,没给轿钱”
    宫宝随手往他手里塞块银子,轿夫一看直傻眼,哎呀我的妈,乘轿给这么多,莫非今烧对了香,出门遇见贵人。
    柳絮走得缓慢,直趔趄,赵琛几步追上,二人隔着几步远,赵琛唤了声,“哎!东西掉了。”
    柳絮回头,朝地上看,赵琛摇着泥金真丝绡麋竹扇,笑着走上来。
    柳絮头大,应付周家父子,还要跟这厮周旋。
    赵琛刚开口,“泼…。”忙改口,“柳絮姑娘,又见面了。”
    柳絮不打算理他,翻翻眼珠,“没看见我正忙着,没工夫闲聊。”
    赵琛走过来,跟她并排,靠得很近,柳絮朝旁闪了闪,跟他之间拉开一人距离。
    赵琛道,“姑娘好像提不动。”
    说吧,往她跟前凑,快挨到她身子,柳絮躲一步,他就靠近一步,柳絮躲半步,他就靠近半步,巷子约两米宽,柳絮身体贴到旁边房屋墙上,忙把米袋子换到左手,借以隔开他。
    赵琛却不以为意,笑道:“姑娘小身板怎能干力气活,我帮姑娘提吧!”
    柳絮生气,这是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距离这么近,要是让人看见,名声生生被这厮毁了,这厮倒是不怕。
    看他还要往上凑,把手里的袋子交给他,“你要是愿意,就帮我提一段路,送我到家门口。”
    赵琛接过,宫宝有心替王爷拿,又怕王爷骂他多事,隔着几丈远跟在二人身后,不敢靠太近,也不敢离得太远。
    柳絮到家门口,接过赵琛手里的米袋子,开门便进去,赵琛刚想往里进,大门在里面关上,赵琛碰了一鼻子灰。
    柳絮在门里,高声道;“谢公子,寒门草舍,恐玷污公子贵体,不请公子进来做客。”
    宫保看王爷替柳絮姑娘提米袋子,一直送到家门口,却被无情关在外面,不让进屋,一咧嘴,王爷脸皮够厚的,如此怠慢,像没事人似的。
    赵琛不肯就走,隔墙朝里看,院墙低矮,他抻头便看到里面,院子里柳絮跟三个孩子说什么,就提着东西进屋里。
    柳絮紧忙生火做饭,灶间烧火炉膛里串烟,柴门开着,赵琛看见娇小忙碌身影,轻盈灵巧,三个孩子围前围后。
    一会功夫,柳絮挎着篮子出门,赵琛忙闪身门旁,柳絮出门,看见他,惊讶,“你没走?”
    赵琛舔着脸,“我等你,想跟你一块走。”
    一块走,这厮别是疯了,这是什么地方。
    柳絮冷脸道;“我买东西,你跟着我,以为你是我什么人。”
    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赵琛遭到拒绝,脸不红不白,望着那小身影拐弯。
    柳絮买了盐巴,回转,看那厮没站在门口,略放心,看来这厮走了。
    推门进屋,忽然,听里屋有男人说话声,声音熟悉,忙放下东西,迈步进东间屋,晕,这厮竟大大方方坐在她家炕上,给三个孩子讲故事。
    宫宝站在地上,跟着听,间或凑趣说几句,孩子们高兴直乐。
    赵琛抬头看见柳絮,笑嗔道;“你回来了,去买东西这么长时间,孩子们都饿了。”
    听语气随便,像这家主人、她男人。
    柳絮扭脸,去灶间,饺子馅撒上盐,放上面板,开始包饺子,赵琛从屋里出来,凑上前,“这活你也会干?”
    柳絮白了他一眼,“这有何难?从前经常做。”
    赵琛脸凑近她耳畔,“头油真香,相好的给的?”
    柳絮头歪向一旁,偏头瞪了他一眼。
    赵琛闪开些,“够吃吗?多包点,我在这里吃。”
    柳絮气得直瞪眼,“你吃就不够了。”
    “那我就少吃几个”
    柳絮曼声轻语,“王爷还是回王府用膳,民女家里的饭菜猪狗都不爱吃。”
    赵琛凤眸微眯,“你不爱吃,我拿银子买点好的来。”这是拐弯骂她。
    “我凭啥要你的银子?”
    赵琛拍手,“好,有骨气”
    又低头凑近小声道:“我那日走后,你男人没难为你吧?”
    神情暗昧,笑容别样味道,柳絮知道这厮心里想什么。手里拿着面团,差点朝他脸上打去。
    赵琛赶紧赔笑道;“是我想多了,没有就好。”
    饺子出锅,赵琛盘腿坐在炕上,柳絮无奈盛了一盘子给他,他跟三个孩子吃得冒汗,宫宝舔舔嘴,柳絮也盛了一盘子给他,宫宝站着用手抓吃,没一会吃到盘底,口齿含混不清,“真香”
    赵琛走后,柳絮忙着洗碗,小生子在屋里喊:“姐,这里有金子”
    小生子跑出来,手里扬着一块金子,成色十足。
    柳絮道:“改日姐给他还回去,相信姐能让你们过好日子。”
    柳絮接过那块金子,冲着阳光,金灿灿的,是个好东西,心想,这厮姬妾成群,自己不想嫁他,不能跟他不清白,耽误自己终身,她若能离开周家,要找男人,眼前闪过陆志文,老实忠厚,人可靠。

  ☆、第18章 斗继母

正月初六,吴府大厨房十几个锅灶齐开,炉膛里火苗舔着锅底,厨娘们忙得顾不上擦头上的汗珠子,柳絮切菜切得手都木了。
    厨房嘈杂,大声传菜;“清蒸八宝猪”“焖黄鳝”“爆炒田鸡”“罐煨山鸡丝燕窝”
    花厅,女眷衣香鬓影,珠围翠绕,金杯银盏,美味珍馐,丫鬟仆妇穿梭,往里传菜。
    吴府今日来的是江东府有头脸的官商,女眷中有官夫人,富家太太,商户娘子。
    太太杨氏陪一干夫人太太,二姑娘吴婉真、三姑娘吴慧真,四姑娘吴巧真,独无大姑娘吴淑真,吴府三位姑娘打扮花团锦簇,招待年轻姑娘们,姑娘们比起穿戴打扮,聊时兴的衣裳首饰,眼睛发亮。
    夫人们见面气氛热络,夫君儿女,琐碎,一地鸡毛。
    织造夫人陈氏不住眼打量二姑娘吴婉真,对吴婉真本人很中意,不说倾国倾城,也是艳冠群芳,陈夫人犹豫,拿不定主意,吴家富甲天下,可是商户,官商结亲,似乎媳妇出身稍有欠缺,官媒提亲,陈夫人当面没应承,只说跟自家老爷商量,今见吴府积玉堆金,膏粱锦绣,富甲天下,心里便有七八分肯了。
    遂笑着开言道:“二姑娘几年未见,出落得殊丽娉婷。”
    顺义伯夫人凑趣道:“陈夫人相中了,何不你两家结为亲家,成就一段好姻缘。”
    陈夫人笑而不答,杨氏暗喜,心下有底了。
    见两家谈起婚事,知府夫人蒋氏周围扫了一圈,奇道;“怎么没看见大姑娘?”蒋氏对吴家略知底细,越过嫡长女先嫁次女,这是那门子规矩。
    杨氏一愣,敛起笑容,叹息一声,“这孩子从小体弱,人参燕窝不知吃了多少,什么法子都使了,就是不见好,离不了床,略站站都气喘。”
    蒋氏目光闪了闪,“大姑娘这几年竟病成这样,我原听说,还不信。”
    陈夫人接话茬道;“我还心里说大姑娘是长姊,尚未出阁,妹妹先出阁,似于理不合,原来是这样。”
    杨氏抽出帕子点点眼角,“前儿我去看她,丫鬟扶着强撑着坐一会,跟我说两句话,就流泪,说自己这病是好不了了,让我白操了这几年的心。”
    杨氏只顾低头,没发现花厅中一阵骚动,众人奇怪的眼光看向门口,顿时,花厅里静得无说话声。
    杨氏低头,直觉不对,抬起头,脸刹那白了。
    大姑娘吴淑真出现在花厅门口,一袭大红镂金丝百蝶穿花云锦褙子,乌发高绾,梳成垂鬟分肖髻,头上插着金海棠珠花步摇,明艳夺目。
    吴淑真步履轻盈朝杨氏走来,近前蹲身,笑盈盈唤了声,“母亲”
    众女眷皆无言望着杨氏,蒋氏跟吴淑真生母娘家沾点亲,亲热拉着她上下瞧看,“看不出有病,这不是好好的,怎么你母亲说你…。。”
    话说了一半,突然打住,自悔失言,杨氏此刻方有点醒过神来,脸上浮起慈爱的笑容,“真儿,你怎么起来了,是不是我让大夫换了方子,这副药对症,病见轻。”
    吴淑真身板挺得直直的,淡笑一声,“母亲每日让人送来的汤药,我就没吃过,恕女儿不孝,全都倒掉了。”
    杨氏脱口而出,“你没吃?”面上狐疑之色。
    吴淑真屈膝,跪在杨氏身前,清晰却一字一顿地道:“是,女儿没吃,怕惹母亲生气,佯作卧病,这十年来,足不出户。”
    杨氏惊怒,“可大夫每隔半月……”话出口,惊觉话多,下半句咽回去。
    吴慧真一直注意这边动静,此刻,妖娆走过来,笑道;“大姐,我前听给你瞧病的大夫跟母亲说,你熬不过这个冬天,妹妹还暗自伤心。”
    吴淑真唇角飘过一丝嘲讽的笑,“每次母亲找大夫来,女儿服下一味药,身体瞬间瘫软无力,得以瞒过他,女儿的生母懂医术,母亲可能忘了。”
    众人默默无言,看杨氏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屑。
    夫人们精明老道,宅门里的龌蹉事都知晓,自然听出大姑娘话里的意思,前房嫡女身体没病,继母逼迫常年吃苦药,为骗继母,免遭迫害,佯作病重,十年未踏出房门一步,这是何等凄惨的遭遇。
    在座的女眷都知道杨氏是续弦,隐约忆起当年传闻,知府夫人蒋氏最知道其中底细,心底愤愤不平,嘴角边一丝冷笑,叹息一声,“可惜你生母死得早,不然早嫁为□□做人母了。”
    杨氏的脸腾地一下红了,陈夫人别过脸去,心中庆幸,还好没与吴府结亲,这样狠毒母亲,能教养出什么好女儿,失母嫡女尚且容不下,手段阴损,令人不齿。
    杨氏羞恼,压下火,强挤出一丝笑容,“真儿,你若早说病愈,省得父母为你身体日夜悬心,白担了这些年的心。”
    吴淑真乖巧柔声道;“都是女儿不好,对药理懂些皮毛,在母亲跟前卖弄,请母亲责罚。”
    杨氏牵了牵唇角,扶起她,“母亲巴不得你没事,说什么责罚,你若嫌药苦不好吃,早跟母亲说,何必受十年委屈,你让我这当母亲的听着心疼。”
    遂朝身旁侍女使了个眼色,“这里人多,大姑娘身子弱,快扶大姑娘回房歇息。”
    上来两个丫鬟就来搀扶吴淑真,吴淑真朝蒋氏道;“婶子去我房中坐坐,我有话跟婶子说。”
    杨氏急忙拦阻,“真儿,你今儿累了,改日在说。”
    蒋氏笑道;“没关系,我就去略坐坐,不碍事,淑真就一个娘舅,也没什么亲人,她好歹也叫我一声婶子,我既然来到府上,焉有不去看看之理。”
    杨氏心里焦急,不好明着拦阻,让人起疑。
    “真姐姐,我也去”蒋氏的女儿,打小认识吴淑真,自是亲近。
    杨氏心急,当着客人,不好用强,只好借口道:“姑娘病身子,房中不干净,恐病气过夫人,姑娘若有话,在这里说。”
    蒋氏跟着吴淑真就走,“我身体好,不怕。”,没搭理她,杨氏赶紧朝贴身丫鬟红玉使了个眼色,红玉跟了去。
    女眷们好奇,无心吃酒,不时朝门口看,杨氏脸上讪讪的,抹不过面子,心里有鬼,担心蒋氏看见吴淑真住处简陋,吵嚷起来。
    众人翘首以盼,不到半个时辰,蒋氏就黑脸回来,往椅子上一坐,一句话都没有。
    女眷们察言观色,大概知道情形。
    蒋氏之女,自进门,就低头不言语,看似表情难过,就有平常要好姊妹偷着问她,她小声嘟囔,“堂堂吴府大小姐,连我府上三等奴婢都不如。”一干女眷人人皆知。
    大姑娘的事一时府里传遍,人人惊奇,背地里同情可怜她。
    大厨房是府里往来最频繁,消息知道最快,柳絮听赵姨娘的丫鬟凤儿绘声绘色描述当晚之事,末了,小声道;“你们没见那些夫人太太菜还未上齐,都借口家里有事回去了,太太的脸色难看,这几日上房平常太太跟前当红的姐姐们,都小心侍候怕太太迁怒到自己身上。”
    上房门紧闭,太太的大丫鬟嫣红守在门口,丫鬟婆子立在阶下。
    里面杨氏怒声,“都是死人,眼皮底下让人糊弄去,朱妈妈,你不是眼看着她把汤药喝下去。”
    朱婆子也不敢说,头一年自己是眼瞅着姑娘喝药,可十年,谁有这耐心,剩一口气的人,她想不会出岔,谁知出这么大纰漏,负责煎药的丫鬟,一日不落送去,空碗拿回来,若是没喝,量那丫鬟没这个胆欺瞒主子,这中间好像哪里不大对。
    一时琢磨不出,趴在地上叩头直劲求饶,“太太,老奴办差了,太太念在老奴侍候多年,尽心的份上,饶了老奴这一回。”
    杨氏咬碎银牙,“让我在人前出丑,你叫我日后怎么做人。”
    杨氏恨恨地道;“不出明日,人人都知道她吴淑真有个狠毒的继母,这还不算,你没看见陈夫人走时的脸色,生怕我吴府的姑娘赖上织造府公子。”
    一旁站着的杨氏陪房全贵家的头脑清醒,“大姑娘若不出门子,挡二姑娘的道,只有大姑娘嫁人,二姑娘的婚事才好张罗。”
    杨氏眯眼,心里冷哼,吴淑真,看你狠还是我狠,你想嫁人是吗,我就让你嫁人。

  ☆、第19章 狠毒后母

“姑娘总算见天日了”蒋氏一走,关上门,晚秋高兴地道。
    吴淑真凄苦牵了牵唇角,“这次让她颜面尽失,她心里在恨我,想害我,也不能公然把我怎样,不但不能害我,还不能让我死,我死了,外人会怎么说,继母害死嫡女,几个妹妹想嫁人,婆家一打听,母亲恶毒,谁家还敢娶。”
    “太太想压着姑娘婚事,现在是不能够了,奴婢猜用不了多久,太太就为姑娘物色人家,二姑娘几个月就及笄,太太着急二姑娘婚事,需得把姑娘先嫁掉,总算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晚秋喜悦。
    吴淑真冷笑,“她不会让我好过,哪会有什么好人家,还不是离了虎穴又入狼窝。”
    “那日况大夫怎么说的?”
    晚秋一愣,看姑娘的脸色,知道瞒不过姑娘,遂半吞半吐“况大夫说,姑娘这些年服虎狼之药,虽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