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37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37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絮回身朝上面坐着的太子赵泽娇嗔,“太子这个当兄长的纵着你兄弟找女人,等妾从太后宫里回来再找太子殿下理论,问问太子妃我那二嫂,可管不管?”
    太子无言以对,为掩饰尴尬嘿嘿笑着不敢答言,心想,这泼妇惹她不得,惹她把对老五的怒气撒在自己身上。
    四皇子简王平素跟梁王还算相厚,碍于情面不得不仗着胆子说了一句,“五弟妹息怒,五哥他没做什么,就喝了两盅酒水。”
    柳絮柳眉倒竖,一手叉腰,“妾进门已看见他楼着这个贱人,要不是我来的及时,他好不快活。”说罢,又动手要打地上跪着那个歌姬,旁边东宫太子贴身太监陈公公,忙劝道:“王妃犯不上跟个奴婢生气,仔细王妃手疼,把她交给奴才处置。”
    柳絮这次罢手,梁王趁隙要溜走,柳絮回身看见,一把扯住衣袖,“王爷要去哪里?想丢下妾?又要去找那个贱人?”
    众人想笑,又忍住不敢笑。
    赵琛赔笑,“王妃息怒,先松开手,有话好说。”
    柳絮杏目圆睁,“今我定要与你去太后面前说清楚,你嫌弃我一纸休书,打发我。”
    赵琛连声道;“不敢、不敢。”压低声陪着小话,“本王好不容易娶到你,怎么能休了你,我夫妻的事家里说,别去惊扰太后娘娘。”
    柳絮厉声道;“不行,你我二人去太后面前评理。”
    众人谁也不出面劝,都看这场好戏,补脑梁王回家要遭罪了。
    柳絮扯着梁王,在众目睽睽下离开太子东宫,一路宫女太监看笑话,没人拦着,任柳絮扯着赵琛出了宫门,柳絮还不放手,二人拉拉扯扯上了轿子,轿子往宫门飞奔。
    宫保几个跟着轿子后头疾跑。
    大殿上,众人看了一场热闹,余兴未尽,私下里议论,老五这个王妃长了一副好皮囊,看着风摆杨柳似的一个绝色美人,骨子里是个泼辣货,老五有的罪受,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美人就像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好看是好看,不能碰,梁王妃听说是民间女,性情刁蛮,老五被人拿下,乖乖地一点不像个男人,众位皇子讥笑,却也羡慕拥有这等美人,吃点苦头,不算亏。
    坐上撵车,赵琛神色凝重,问;“父皇不好了吗?”
    柳絮就把方才去乾清宫看见的描述,赵琛头垂下,把脸埋在掌心里,柳絮抚摸他脊背,用温柔的手试图化解他心里的痛。
    良久,柳絮撩起轿窗纱一角,看快到宫门,柳絮小声道:“王爷,京城不能呆了,王爷还是遵照皇上的意思,即刻回转江南,我怕迟些,等太子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
    赵琛抬起头,表情凝重,“不用回梁王府,马上出城,晚了,城门关了,就不好办了。”
    赵琛跟柳絮在宫门口下轿子,换乘梁王府的车子,赵琛低低吩咐宫保一声,然后跟柳絮上车,车子朝与梁王府相反的方向京城南门方向驶去。
    梁王一走,四皇子睿王吧嗒吧嗒嘴,感觉出异样,似乎哪里不大对劲,太子对众位兄弟亲厚,不像是太子一惯作风,梁王五弟娶了个标致王妃吓得像是猫儿见了老鼠,一点硬气不起来,梁王妃听说是民间选的,但是也过了太后皇后和皇上的关,证明德行不会太差,撒起泼来,像乡野村妇,五弟不像是惧内没脾气的人,甘愿受她摆布,有点奇怪,睿王素日谨慎,越琢磨越觉得不对,遂跟旁边的人说出恭,瞧着没人注意,溜了出去。
    睿王没在宫里停留,溜出太子东宫,坐上轿子,往宫门方向,到了皇宫门口,换乘车子,命下人往梁王府去。
    睿王到了梁王府门口,下车问守门的侍卫,“你家王爷可回府了吗?”
    侍卫恭敬地道:“回睿王爷,我家王爷去太子东宫,还未回转。”
    睿王机敏,情知有变,睿王府不回,顾不上去宫里跟母亲淳妃辞行,当即上车,奔了城门。
    东宫里,太子赵泽等梁王夫妻走后,方想起今请皇子们饮酒的目的,方才让梁王妃搅闹,光顾着看热闹,把正事耽误了,跑了梁王,不过太子心下暗想,梁王这个怂样,量他不足为虑,梁王妃就能当起他的家,梁王妃不是说了梁王支持自己,梁王本身没有资格跟自己争,对走了梁王虽说心下有点遗憾,殿上这一干兄弟一个不能放走,先收拾了他们派人追回梁王。
    刚想举杯劝酒,一个太监匆匆进来,伏在赵泽耳边说着什么,三皇子简王看赵泽神色有异,才还是佯作笑脸,此刻敛起笑容,简王直觉不好,那个太监他见过,是父皇乾清宫的太监,一定是父皇不好,太子把众兄弟拘到东宫,是准备下手除掉兄弟几人。
    简王来不及多想,左右看看,笑着道:“三哥出恭怎么还未回来,是不是喝多了,掉粪池子里了,我去看看,把他揪回来,罚酒。”
    自说自话,哈哈着,朝外开溜,简王一出殿,大步往宫门走,宫门外有几个侍卫太监守着,刚说了句,“王爷,酒宴未饮完,王爷何故走了?”
    就想拦住他,简王一身武功,这几个人不是对手,伸腿,把几个人踢倒在地,宫里的侍卫不敢真动手,以下犯上死罪。
    简王乘轿,轿子飞跑,在宫门外,简王府的下人牵马过来,简王飞身上马,直奔城门,到了城门,眼瞅着城门要落下,简王一急,扬鞭打马,在城门吊桥即将抬起之际,纵马飞过护城河,简王落荒而逃,身边紧带着五六个侍卫,连王府都没顾上回,王妃都没告诉一声,直奔封地。
    赵琛和柳絮出城,已暮色四合,二人不敢走水路,万一太子截杀,运河上很难逃命。

  ☆、第160章

赵泽接到乾清宫太监来报,说皇上昏迷,大限已到,赵泽找三皇子睿王和四皇子简王,座位上已空了,着人问说睿王早顺着尿道走了,简王打伤东宫门口侍卫和太监跑了。
    赵泽顾不上睿王和简王,忙赶去乾清宫,永熹帝只剩下一口气,呼打呼打咽不下去。
    宋院使领着太医院的御医们跪倒在地,宋院使朝太子叩头道:“太子殿下,微臣得已尽力了,皇上熬不过今晚。”
    赵泽听了,尽管再无情,终究是亲生父亲,掉了几滴眼泪。
    赵泽急召贾庸和严炳文进宫,商议皇上驾崩后,继位事宜。
    贾庸和严炳文听说跑了三位王爷,严炳文一拍大腿,“糊涂啊!太子怎么能让他们跑了,这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贾庸更是气急,“太子,臣等阖家性命都系在太子身上,这等你死我活的关键时候,怎能为一妇人左右,成大事者当机立断,太子优柔寡断,臣等早晚为太子所害。”
    赵泽脸红,这两个人仗着是自己恩师,处处管束自己。自己即便知道错了,他二人连点情面都不留,遂态度生硬地道:“两位恩师请回,本殿下知道怎么处置。”
    说罢,不理二人,独自走开,细一琢磨,二人说的不是没一点道理,急忙命人追赶三王。
    三队人马,分别从三路追赶,梁王封地江南,锦衣卫顺着南北运河沿途追赶,锦衣卫沿着运河岸马跑了几百里路,连梁王船的影子都没看见。
    赵琛夫妻走的是旱路,赵琛知道,太子赵泽一旦反应过来,便会拼死追杀,赵琛夫妻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到进了江南地界,才松口气,歇息休整,放缓行进速度。
    追赶梁王的人沿着水路没追上,折回沿着旱路追赶,梁王已跑出千里地,锦衣卫一直追到泾江边,赵琛早已度过泾江到属地了。
    锦衣卫头目不敢继续追赶,前面是梁王属地,梁王手下有兵将,锦衣卫寡不敌众,追下去送死,只好无功而返。
    睿王去梁王府,得知梁王没回王府,估计已出城,忙忙驾车出城,睿王怕太子赵泽追上来,出城不远,弃车改乘马,太子赵泽派出的人随后追赶,睿王坐骑乃千里驹汗血宝马,快如闪电,把后头追赶的人远远甩开,一路不敢懈怠,奔西北封地,太子赵泽的人随后追赶,进入西北地,睿王遇见小股的西北军,跟睿王会和,西北军素以作战勇猛著称,赵泽的人马刚一看见西北军的影子,望风而逃,逃回京城。
    四皇子简王险些被隔在城里,一路快马加鞭,疾驰直奔蜀中,四皇子简王封地蜀中,蜀中富庶,是个好地方,简王快到封地,简王属下带人前来接应,简王回过头,跟太子派来追赶的人对阵,蜀中多山,太子赵泽的人中了简王的埋伏,被打得狼狈逃回京师。
    永熹帝没有熬过当晚,天刚亮时,晏驾,太子秘不发丧,等到第三日,一切继位准备就绪,才对外公布皇帝驾崩。
    文武官员自乾清门进宫,到永熹帝灵柩前吊唁,行三跪九叩礼,朝臣们提高嗓门号啕大哭,声震苍天。
    嗣皇帝赵泽守灵。
    登极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礼部尚书奏请太子赵泽即位。乾清宫正门垂帘,表示丧事暂停。赵泽殿中升座,各级官员行礼,礼毕,官员各就位,午门上鸣钟鼓,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群臣庆贺的表文进而不宣。
    赵泽颁布诏书,太后周氏上太皇太后、皇后郭氏,上太后尊号、徽号。
    赵泽得知三位王爷已逃回属地,暗自懊悔,派人前往各皇子封地,告知永熹帝晏驾,几个皇子无人去京城祭拜。
    永熹帝大殓后,赵泽借故大皇子宁王在父皇守灵期间享乐,将宁王拘禁,六皇子赵亮看势头不好,跑去已是太后的郭皇后宫中躲起来,不敢出来。
    赵泽登基,启用太子党的人,查太子倒霉时,落井下石之人,群臣当时迫于压力,纷纷上书皇帝请求严惩太子,一时间都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
    贾庸和严炳文再三督促皇上把几位封王的皇子骗来京城,从皇后宫中抓出六皇子赵亮,赵泽偏忙于挖掘他当时落魄时,打击他朝臣,不听恩师佳庸和严炳文的建议。
    贾庸和严炳文从御书房出来,摇头叹气,互相看看,无奈。
    赵泽登基后,见到贾庸和严炳文的面,这两个老臣便啰嗦个没完,赵泽索性躲着他们,避而不见。
    赵泽被这二人啰嗦多了,考虑把六皇子从郭太后宫里骗出来杀了,永绝后患,郭太后哪里始终都是他心腹大患,这两个老家伙说的,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赵泽正想法子把六皇子从郭皇后宫里弄出来,郭太后却对一向为敌的太子主动示好,送来四个美人服侍皇上,这四个美人能歌善舞,妖冶美艳,哄得赵泽神魂颠倒。
    新皇帝在后宫享乐,郭太后召弟弟郭威进宫,郭威道:“现在朝臣中有大半是太子落难时,为自保上折子严惩太子的,担心新皇帝打击报复,就算侥幸躲过,在新皇帝跟前留下污点,靠边站了。”
    “太子恩师贾庸和严炳文新皇有意疏远,他们的话,皇帝表面听,背后不按照他们的主意办,朝中形势对我们有利。”
    郭太后高兴地道:“那现在不动手等待何时?”
    郭威老谋深算,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我着人上折子,新皇登基,后宫空虚,诏令各州府县选送秀女进京,这一折腾,皇帝对朝中政事无暇顾及,想不起对付六皇子,我们趁他不防备动手,有成功的胜算,到时推六皇子承继大统,顺应民意。”
    贾庸和严炳文力谏,让皇帝安抚朝臣,等新皇坐稳龙椅,再行选秀女入宫,如今天下未平,封王皇子手握兵权,虎视眈眈,宜先以国事为重,赵泽被这二人整日絮叨,早已烦了,凡是二人上的折子,扔在一边看也不看,不是劝诫自己保重龙体,反对选秀,就是劝自己给臣子个定心丸,赵泽本来是个呲牙必报之人,心胸度量狭窄,放过整自己的人,他也太宽厚仁慈了。
    朝堂中人心慌慌,皇帝被太后送的美人迷惑,贾庸和严炳文的话,皇帝充耳不闻,一气之下,贾庸和严炳文递了辞呈,告老还乡。
    皇帝很快批复,恩准,厚赏两位老臣,赵泽从此耳根清净了,兴出一法,鼓励朝臣互相检举,检举对自己不忠之人,隐藏在背后对付自己的朝臣,下手处置一批,大开杀戮,一时间砍头的砍头,下大牢的下了天牢。
    朝堂之上,血雨腥风,人人自危,今还好好的,明项上人头不保。
    江南一派安定,新皇登基,赵琛呈上贺表,太子再不堪也是父皇立的储君,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柳絮搬回王府后宅,从前住过的秋澜院,把小郡主接过去抚养,先皇已赐封号文月郡主。
    王妃陈氏的母家已豁免无罪,陈行之从天牢中放出来,家眷释放,陈行之得知女儿住在双元寺,派人来接回娘家,陈氏要回京城娘家,择日动身。
    文月郡主已一生日,陈氏回京城娘家,别无牵挂,惦记女儿,柳絮便抱着她,送陈氏到城外,让陈氏最后看一眼。
    陈氏紧紧地抱着女儿久久不愿意松开,直到陈府的下人催促道:“姑娘,时辰不早,该上路了。”
    陈氏抱着女儿跪下,“王妃,妾就要走了,妾跟郡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妾知道王妃心地纯良,今后王妃即是她母亲,交给王妃妾没有不放心的,妾把她托付给王妃,王妃把她养得这么好,妾感念王妃的恩德,以后日日在佛祖面前为王妃祈福。”
    柳絮赶紧搀扶她起来,“姐姐不用客套,姐姐有空就回王府看看,等郡主长大了,在京城挑个女婿,你母女就可以常见面了。”
    陈氏欣慰,“妾好好活着,等着这一日,王妃替妾跟王爷说一声,说妾给王爷叩头,夫妻一场,难得王爷在妾危难之时护持。”
    “放心,姐姐的话我会带到,王爷今本来想来送姐姐的,怕见面彼此伤心,嘱咐妹妹来送姐姐。”
    柳絮说着让玉钗拿过两件小衣裳,“这是郡主穿过的,姐姐留个念想。”陈氏接过,贴在胸口,恋恋不舍,随着陈府的家人上车。
    柳絮抱着文月郡主,抓住文月郡主的小手,朝陈氏车子挥手告别。
    陈氏转身从车窗子里朝后看,一直到看不见柳絮的身影。
    隆冬,是夜,皇宫里发生一场宫廷巨变,赵泽睡梦中被冲进宫的叛军从被窝里拖出来,叛军迅速控制内廷,逼赵泽写下退位诏书。

  ☆、第161章

郭威联合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