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悍妇的古代生活 >

第139部分

悍妇的古代生活-第139部分

小说: 悍妇的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絮撒娇道:“我游的比你好,不信改日比试一下。“
    赵琛亲吻她秀发,含笑,“我忘了这茬。“
    众姬妾别过脸去,不好意思看王爷和王妃*,羡慕嫉妒恨。
    睿王和简王解决了皇帝和太后,汇合,睿王命人找梁王赵琛,三兄弟说好的,打下京城,三分天下,睿王派出的人回来道;“梁王带兵撤出京城,回江南去了。“
    睿王和简王高兴,三分天下,变成二分天下。
    睿王和简王的军队撤出城外,睿王和简王只带少数侍卫留宿皇宫里。
    简王的生母是端敬贵妃,子以母贵,地位比别的皇子高,天性倨傲,目空一切,睡前还想着兄弟二人瓜分天下时,掂量要那块地方划算。
    他不防备睿王的部下突然发难,简王睡梦中,被砍杀声惊醒,待搞清楚状况,他带来的人都被睿王的人打得七零八落,简王剩下孤家寡人,看势头不好,从被窝里爬出来,顾不得衣衫不整,一路杀开血路冲出皇宫,慌乱中辨别一下方向,往西城门方向逃命,半夜城门已关上,守城的兵士,曾随着睿王打过仗,弄了一根绳子把他吊了下去,放下吊桥,帮助他逃走了。
    简王的军队驻扎城外,半夜里遇到睿王军队的偷袭,慌乱中四散奔逃,败走,睿王军队乘势追击,简王率领所部逃回西北。
    睿王大胜,三个兄弟,走了两个,没人跟自己争,睿王授意大臣上本,国不可一日无主,奏请睿王登基,睿王顺水推舟,承继大统,昭告天下。
    简王率领西北军回到西北边镇,攻打郭威损失一部分人马,又让睿王偷袭,损兵折将,暂居西北休整。
    睿王当了皇帝,视简王为心腹大患,简王元气未大伤,只伤了皮毛,没动筋骨,只要稍做休整,就能恢复从前西北军的战斗力,实乃肘腋之患,睿王知道现在攻打简王时机不成熟,暂时只好作罢。
    睿王称帝,梁王赵琛上了贺表,睿王很高兴,睿王的母亲淳嫔,后宫妃子里位份不高,平素跟梁王赵琛走得近些,比别的兄弟亲厚,知道梁王赵琛没有野心,无意争皇位,特意派人送去赏赐,以示恩典,有笼络之意。
    赵琛和柳絮短暂分离,小别胜新婚,几番*,赵琛心满意足搂着柳絮睡去。
    柳絮半夜醒来,摸摸赵琛躺在身边,偷笑,心里踏实,赵琛早起睁开眼,看柳絮支着手臂专注地望着自己,赵琛一把把她的头按下,“你不睡觉看什么?”
    柳絮的脸蹭着他的下颚,“我喜欢看。”
    柳絮自赵琛回来,如获至宝,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其实她离不开赵琛,就像赵琛离不开她一样,二人像蜜里调油,更加恩爱,日常同进同出,赵琛把一干姬妾撇在一边,众姬妾颇多怨言。
    睿王称帝后,对兵变有功将士大肆封赏,加官进爵,睿王的军队里有少部分人对睿王的封赏觉得不公平,其中有个叫韩琦的,立过功,却没有加官进爵,便鼓动一些兵将,预谋造反。
    除夕之夜,叛军乘着年夜皇宫设宴狂欢,宫门守卫松弛,趁隙发动政变,攻打皇宫,歪打正着,这伙乌合之众竟让他们得手了。
    叛乱者到处寻找睿王,睿王除夕大宴后宫,酒醉,夜里宠幸一个妃子,正呼呼大睡,听闻太监来报,叛军已冲进内廷,快打到乾清宫了,睿王急忙跳下地,连鞋子都没穿,顺着皇宫密道跑了。
    朝臣第二日上朝,龙椅上没有皇上,韩琦带着兵士前来大殿,宣布皇帝退位,已不知所踪。
    朝臣们接二连三的立新皇,都是短命,商议立哪位皇子合适,能保长久不再折腾。
    商量来商量去,群臣的意见有一点是一致的,立个成年皇子为帝,国家动乱,年幼的皇子不经世事,怎么能保江山社稷,简王生母端敬贵妃,位份尊贵,按长幼有序,该简王承袭大统。
    可是敬贵妃家世显赫,又有娘家依仗,简王若做了皇上,亲近母家,端敬贵妃母族势必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群臣最后商议,立个生母出身低,母家势力微薄,省得外戚干政,这继位人选非梁王莫属。
    满朝文武推举出一个代表,往江南请梁王赵琛回京继承皇位。
    赵琛跟欧阳先生和范先生商议,范先生道:“朝中混乱,危机四伏,王爷继位是个烂摊子,很棘手。“
    欧阳先生道;“这能不能是睿王的圈套,把王爷骗入京城,只听说睿王的部将反了,是不是真的?“
    赵琛道:“我本不预争皇位,不想看先祖打下的江山,断送在不肖子孙手里。“
    欧阳先生道:“那是,送上门哪有不要的理,只是这事还要谨慎行事。“

  ☆、第163章

柳絮听说朝廷派使臣前来,迎梁王进京称帝。
    寻思,兜来转去,为了皇位你争我斗,最后却落在不想争皇位的赵琛头上,这是不是无形中天意。
    赵琛进门,柳絮侍候他脱了靴子,赵琛盘腿坐上炕,屋里地龙烧得热,暖和得浑身酥融,柳絮捧茶给赵琛,赵琛接过,啜了一口,道;“你愿意我当皇帝吗?”
    柳絮想想,“当皇上可以为百姓做好事,也算是行善积德,不过皇帝位列九五之尊,有许多烦恼事,不像现在过得逍遥自在。”
    “那你是不愿意?”赵琛道。
    “祖宗的江山毁了,赵氏子孙将来与地下无颜面见祖宗,王爷继承皇位,必定有一番作为,我怎能拦阻你,不过京城时局混乱,叛军还在京城,还有简王和睿王,还会卷土从来,对王爷是一大威胁。”
    赵琛凑近柳絮,耳语般地道:“我带领亲兵五十人偷偷进京,我一切安排妥当,京城一切无事,我派人回来接你过去。
    柳絮担心地道:“王爷带五十人,是不是太少了点,万一路途有事。“
    “人多太招摇,我明动身,你在府里一切照旧,就像我未走时一样,遮人耳目。“赵琛把计划跟柳絮说了。
    次日晚,赵琛带着五十护卫,先行进京,带上范先生,留下欧阳先生,一旦有事,交代柳絮问欧阳先生。
    柳絮同赵琛告别,屋门都没敢出,怕人看见起疑,赵琛换身便装,同行的侍卫都换成便装,不坐车,骑马走旱路。
    赵琛才走了一日,柳絮算着路程,赵琛到哪里了,这时,海棠进来,“欧阳先生求见王妃。”柳絮想这欧阳先生见自己一定是大事情。
    忙吩咐丫鬟请欧阳先生进来。
    欧阳先生不似以往沉稳,神色有点焦急,行礼站过一旁,柳絮问:“欧阳先生找我有事吗?”
    欧阳先生瞅瞅左右,柳絮会意,挥手命人退下。
    欧阳先生看人走净了,方焦急神色,“在下听说,简王已派人在半路截杀梁王,进京走旱路只有两条路,简王已派出重兵在经京城要道堵住梁王。“
    柳絮不由紧张,“王爷带上京的人少,这可如何是好?“
    “除非引开简王,在下得到线报,说简王派重兵在路上伏击梁王,王爷危在旦夕,且王爷已走两日,派人去追不上,没法把消息送出去。”欧阳先生把梁王处境,跟王妃说之。
    柳絮想都没想,“我引开简王的视线,好让王爷安全抵达京师。”
    欧阳先生此次见王妃心里想的正是这个意思,不方便直说,诱导王妃自己说出来,这样将来有个一差二错,王爷不至责怪自己。
    柳絮跟欧阳先生关起门,计议。
    柳絮把赵琛继承皇位的消息扩散开,虞侧妃接到娘家的信,暗自欢喜一阵子,小丫鬟跑进来,“主子,上房王妃收拾东西,准备跟王爷进京继位,紫霞几个忙得什么似的,说不回来了,把该带的东西都带上。”
    虞侧妃奇怪地道:“别的夫人们也收拾东西了吗?怎么就我们不知道。“
    小丫鬟摇摇头,目光有点闪烁,“没听说别的夫人收拾东西。“
    虞侧妃警觉,定定地瞪着她问,“是王妃一个人跟着王爷进京?“
    小丫鬟看侧妃瞪着她的眼神,像是要吃了她,呐呐地蚊细声道:“听上房里的小丫鬟说,王爷只带王妃一个人进京,女眷们先留在王府里。“
    “岂有此理,王妃太跋扈了。“虞侧妃怒道,把小丫鬟吓得一哆嗦。
    虞侧妃接到父亲的家书,暗中提点她梁王登基,册封皇后,就是绝好的机会,正妃无子,虞家在三王讨伐时立了功,虞侧妃又有儿子,形势对虞侧妃有利,虞同方暗示不能错过机会,力争皇后位。
    这一定是王妃撺掇王爷不带一个姬妾入京,等皇上登基,封后,自己赶去就太迟了,王妃好心机。
    虞侧妃一腔怒火,直奔秋澜院,一进院子就看上房的丫鬟媳妇忙里忙外,人人脸上喜气洋洋,就听里面喊,“王妃叫陈总管多备几辆车,东西太多,装不下,王爷说的该带的都带着,回京不定忙多久,江南短时间不能回来了。“
    一个丫鬟大嗓门,“这东西都带上,明就走,来不及,装上值钱的东西,剩下的留在府里,反正府里这些主子都不去,让她们帮着照应点。“
    紫霞笑嘻嘻地道:“将来主子做了皇后,什么好的没有,你们就是眼浅,主子说了,着紧用的拿上,剩下的不方便带上的送人。”
    虞侧妃站在门口听这么几嘴,气得七窍生烟,这是想把府里一干姬妾仍在江南,好狠好恶毒,就她一个人跟着王爷,可不封她封谁。
    虞侧妃疾步往上房走,几个丫鬟这时方看见她,蹲身行礼,“奴婢等参见侧妃。“
    “你主子在屋里吗?“虞侧妃问紫霞道。
    “在屋里,正忙活收拾东西,侧妃有事啊?“紫霞佯作看不见虞侧妃难看的脸色,故意问。
    虞侧妃理也没理她,快步上了台阶,一步迈进门,似笑非笑地道:“王妃收拾东西进京,怎么不告诉妾等一声,不会是把妾等撇下不管。”
    柳絮跟两个侍女正弯腰拾掇衣裳,闻言,直起腰,不咸不淡地道:
    “侧妃这是打那听来的?王爷说先上京城,看看情况,等安定再来接府里的姊妹们。”
    虞侧妃冷笑,心想,等你来接,晚了三秋了。
    虞侧妃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妾要跟王爷去,一路上也好照顾王爷,王爷是要登基做皇帝,府里就王妃一个正妃那成,不让人笑话,再说王爷登基,就宣哥一个皇子,没有子嗣像什么话。”
    这是暗讽柳絮没有子嗣,自己母凭子贵,梁王理所当然带自己去。
    柳絮一声轻笑,“王爷年轻,难道侧妃还担心没有嫡皇子吗?”
    一句话,说中虞氏心病,柳絮年轻,日后定是要为梁王生儿育女,自己儿子宣哥,只能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
    虞侧妃想起父亲信里暗示,这是一个机会,不能错过,错过就前功尽弃。
    虞侧妃甩下一句话,“妾找王爷评理。”
    “王爷不在府里,难道侧妃忘了,王爷不管后宅的事,至于那个跟着去,是本王妃说了算,难道王爷会为这点事责怪本王妃不成。”王妃得宠于王爷,说话也有底气。
    虞氏思谋,王爷对王妃言听计从,根子还在王妃身上,站住脚,回转身,态度甚是不恭,“王妃是故意不让我等姊妹们去。”
    柳絮不急不躁,“这不是我的意思,是王爷的意思,京城形势不安稳,不宜带阖府人过去,王爷说了,要轻车简从。”
    虞侧妃冷笑两声,“王妃推得干净。”
    这时,院子里几个夫人听上房闹起来,都来看热闹,听梁王承继大统,各自欢喜,又有一重隐忧,梁王不带自己去,撇在梁王府,不上不下的,万一到了京城,新皇登基,昭告天下选秀女入宫,自己岂不是落得被弃的结局。尤其是姽婳和璎珞,一日未曾承宠,王爷做了皇帝,三宫六院,不早把自己忘个一干二净。
    姽婳和璎珞央求道:”王妃带我等去吧!我等保证省事,不给王妃添麻烦。”
    这里只除了朝莺不愿意走,她刚见过娘家人,不忍去千里之外的京城,呆在江南,跟王妃交好,还有机会出府回娘家看爹娘兄嫂,去京城怕这辈子就看不见家人了。
    柳絮把脸扭向朝莺,“朝莺夫人说对我的安排满意吗?”
    朝莺大胆说实话,“妾这辈子跟定了王妃,不过妾生在江南,妾家人在江南,妾不愿意离开她们,左右为难,妾听王妃的安排,王爷和王妃决定的事,妾没资格说三道四。”
    柳絮瞅瞅几个人,宋氏看跟去是不可能,不如向王妃买个好,王爷一府姬妾不能全都撇下,接谁去或不接谁,王爷还不是听王妃的。
    于是笑着道:“王妃去京城等安定下来,可别忘了妾等,提着王爷可一定记得接妾等去。“
    柳絮笑着,朝她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是自然,你们跟着王爷几年,又没犯错,怎能不接去。“
    众人都倒向王妃,虞侧看没有跟自己同伙,气势弱了,不闹着找王爷,被宋氏劝着回房去了。
    这一闹,阖府都知道了,阖家人等,奔走相告,王爷要做皇帝。
    柳絮高调准备出行,出门时,却是天微蒙亮,几辆大车驶出王府,一路王府侍卫护送,沿途打着梁王的旗号,欧阳先生从侍卫中找了一个跟梁王身量,样貌有几分相似的人,假扮成梁王,众目睽睽上车,同柳絮同车,等到了偏僻之处,那假扮梁王的侍卫下车去。
    柳絮昼夜不停赶路,不住店,不留宿驿站,一路急赶,梁王妃一行沿途招摇,意在吸引简王的人的注意。
    那厢简王早派出打探消息的探子,布满江南去京城的路上,简王听探子来报,说梁王和梁王妃已动身赶奔京城,听探子报说亲眼见到梁王妃,倾城之貌,简王便不疑,集中各路人马,埋伏在梁王去京城的半路,准备截杀梁王。

  ☆、第164章

柳絮这几日人马不歇,急着赶路,一定要赶在梁王遇到简王的人马前,引开简王,给梁王争取时间。
    柳絮一行人朝京城走,沿途经过府州县,府州县官员知道梁王即将继位为皇帝,听到梁王进城,赶来跪迎,假扮的梁王只露一下头,坐在撵车里,说两句话,撵车不停下,所到之处,惊动全城的百姓,官府维持秩序,动静很大。
    行程走了一半,没有遇见简王派出的人的截杀,柳絮担心是不是哪里露出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