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佛堂春色 >

第13部分

佛堂春色-第13部分

小说: 佛堂春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隅轻轻摇头,道:“佛曰,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你我夫妻缘分已尽,不必提起。我与颜儿的母子缘,四年后,我自会去做个了结。”

    “谧儿,我们的缘分是不会尽的,生生世世都不会尽的。”陆修齐举起玉簪,“你看,我已经把玉簪镶好了。”

    “陆庄主,缘尽了就缘尽了,永远尽了,不可能再挽回。”这几日安隅想了很多,顿悟了,释怀了,退回房间,毫不犹豫地将门关上,用行动表明,她是不会与他再叙前缘的。

    “谧儿!”陆修齐想冲进去,可蚕娘象门神般地挡在门口,一副除非杀了她,否则别想进去的姿态。

    “阿弥陀佛!”伴随着一声洪亮的佛号,从墙那边飞进来两个人,一个是寺中戒律堂首座静临,一个是护寺堂首座静文。

    宋箬溪隔着窗,看到飞身进来的两位师兄,叹气,这净莲寺果然藏龙卧虎,只是蚕娘说她筋骨纤细娇弱,不合适练武,当女侠的梦就是幻灭。

    静文双手合十,道:“陆施主,贫尼的师父要见陆施主,请陆施主随贫尼走一趟。”

    陆修齐皱了皱眉,捏紧手中的玉簪,看来要让谧儿跟他回去,这位神尼才是关键,“有劳两位师父带路。”

    三人越过围墙,去念禅室见慧谨。

    ------题外话------

    请收藏!万分感谢!

    !

 第二十八章 缘分

    慧谨和陆修齐的谈话持续了半个时辰,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从禅房里来的陆修齐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重返安隅住的小院,伫立院中,听房里的木鱼声声,任雪花落满发梢肩头,站了大约一个时辰,在门口放下装着玉簪的锦盒,黯然离去。

    “安姨,他放下个盒子,走了。”一直站在窗边看动静的宋箬溪回头道。

    安隅放下木槌,微微浅笑,“静尘,很晚了,你该睡觉了。明天,你要开始学习弹箜篌。”

    “好,我去睡觉。”宋箬溪耸耸肩,戏已落幕,观众是该散场了,“晚安,安姨。”

    蚕娘跟着宋箬溪进房铺被子,把汤婆子塞进去,伺候宋箬溪睡觉。

    “蚕娘,安姨她本来的名字叫什么?”宋箬溪轻声问道。

    “姑娘问这个做什么?”蚕娘问道。

    “好奇,想知道。”宋箬溪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

    “姑娘想知道,就去问居士。”蚕娘熄了烛火,退出房去。

    宋箬溪在黑暗中撇了撇嘴,到也不是太在意。

    第二天,待安隅早课完毕,宋箬溪就跟着她学弹箜篌。学了短短半个时辰,宋箬溪就能完整地弹出一首小曲。安隅愈发地认定她聪慧过人,赞不绝口。

    宋箬溪却呆住了,难道身体真的有记忆吗?可是若真的有记忆,九岁的姑娘,按说也学了女红,为什么她学绣花时,笨拙的要命,十根手指头就扎了八根?莫非这身体还会选择性记忆?

    “你这孩子又在发什么呆呢?”安隅轻笑着问道。

    宋箬溪回过神来,笑道:“没发呆,是肚子饿了,惦记上蚕娘的好东西。”

    安隅想着她如今是长身子的时候,不经饿,便不甚在意地道:“别惦记了,去吃了再来学。”

    宋箬溪自去厨房里找蚕娘要吃的,“蚕娘,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是雪团糕。”蚕娘打开蒸笼,里面是一个个雪白的糯米糕,“姑娘要几个?”

    “两个。”宋箬溪倒水洗手。

    蚕娘夹了两个出来放在瓷碟里,又倒了杯蜂蜜水,一起放在桌上,“姑娘,请慢用。”

    宋箬溪坐在小桌边,惬意地享用美食,“好好吃。蚕娘,你要教我怎么做。”

    “等天气暖和,就教你。”滴水成冰的日子,蚕娘担心宋箬溪受寒生病。

    “谢谢蚕娘。”宋箬溪笑弯了双眸。

    蚕娘扯了扯嘴角,把炭炉挪到宋箬溪身旁,还往里面添了几块炭,把火弄的旺旺的,就怕宋箬溪冻着。蚕娘一生未嫁,没有孩子,与宋箬溪相处久了,视她为女儿,放在心坎里疼。

    下午,安隅教宋箬溪画画,她提粗毫在纸上随意地画了几笔,又提细毫添了枝叶,画上几株疏竹颇有萧爽之趣,落款处写着“蘇謐”二字。

    姓苏!

    宋箬溪微一愣,抿唇轻笑,想不到与安隅会有这样奇妙的缘分。

    “画竹画风骨,一位贵,二描墨,三承染,四设色,五笼套。五事殚备而后成竹。”安隅偏头看着她,“你画画吧!”

    “安姨,你真把我当天才呀!”宋箬溪瘪瘪嘴,“我不会画画。”

    “你会的。”安隅搁笔,轻笑,“照你心中所想画就行了。”

    宋箬溪眸底闪过一抹狡黠的精光,提笔,一边念一边在纸上画,“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灯笼,三天不吃饭,饿成……”

    “你画的这是什么?”安隅蹙眉看着纸上的墨迹问道。

    “大头娃娃。”宋箬溪挑眉,调皮地笑,“安姨,这就是我心里所想的,画得好不好?”

    安隅哑然失笑,“你哟!看着是个乖的,骨子却是最最淘气的。”

    “安姨,我们还是先简单的,别那么着急让我画竹子画梅花的。”宋箬溪撒娇道。

    “好。”安隅笑,依着她,慢慢地教。

    没了闲杂人来打扰,宋箬溪被安隅拘着学东西,偶尔想偷偷懒,又被慧谨抓住抄写经文,这日子愈发过按部就班,平静似流水。

    四季轮回交替,又到草长莺飞的三月,一夜春雨,树上嫩枝青翠欲滴,野花漫山遍野,宋箬溪拿着一个蒲团出门去爬山。

    “师叔。”守山门的尼姑向她行礼,去开门。

    门一打开,两个穿着湿淋淋的破烂衣裳,双眼紧闭,脸色苍白的女孩倒了进来,一个稍大点,大约十四五岁,另一个小点,十一二岁的模样。

    “施主,施主醒醒。”

    “别叫了,先把她们抬进去再说。”宋箬溪道。

    四个尼姑听命行事,把那两个女孩抬进左侧后罩禅房,接着又去请静问来给两人诊脉。

    静问帮两人诊了脉,又仔细地看了她们的脸色,微微皱了皱眉,道:“没什么大问题,你们先帮她们换了衣服,再去端碗米粥来喂她们喝。”

    宋箬溪留意到静问在看小的那个时,脸色有些变化,跟着静问一起出来,“静问师兄,那个小的有问题对不对?”

    静问看了她一眼,果然瞒不过心思细腻的小师弟,微微颔首,道:“那小的被人灌了药。”

    “灌了什么药?”

    静问口颂佛号,道:“毒药。”

    “她还那么小,什么人这么狠心啊?”宋箬溪气愤地道。

    静问轻叹一声,去百草阁开方取药。

    灌进去大半碗米粥,那个大的过了一会就醒来了,从她口中知道,她叫柳三丫,十六岁,小的那个是她的妹妹四丫,十二岁,她们是九江县江边村的农家女,江水泛滥成灾,淹了田,家里过不下去,姐妹俩一路逃难逃到这里来的。

    九江泛滥的事,来进香的信众提起过,这说法到可信,只是一个逃难的普通农家女,为什么会被人灌毒药?这就值得人深思。

    !

 第二十九章 丫鬟

    静问的医术不错,四丫在昏迷几天后,终于醒了过来,可是不幸的是她失语了。四丫为什么会被人灌毒药,两人都不肯说,只是苦苦哀求寺主收留她们姐妹。

    “师兄,她们这么可怜,又没地方可去,你就留下她们吧!”宋箬溪看她们可怜,忍不住出口帮她们求情。

    “她们有不能对外人言的苦衷,不必多问,既无所归,就让在寺里住下吧!”慧谨走了过来,她说了话,静叶就让柳氏姐妹留在了净莲寺。

    柳氏姐妹磕头道谢。

    “两位施主请随贫尼来。”静问道。

    见是静问带人下去的,宋箬溪虽感到有点奇怪,但也没多想,跟在慧谨和静叶后面进了念禅室。

    “师父,弟子不解,您为何要留下她们?”静叶听静问说那四丫中的毒不是寻常的药,就怀疑这两丫头身上背负着什么秘密,虽说净莲寺是佛门,大开方便之门庇佑众生,可毕竟寺中多是手无寸铁的女子,万一引来滔天大祸,寺中数百条性命难保。

    慧谨微微一笑,“她们是与静尘有缘的人。”

    “她们会跟我有什么缘?”宋箬溪愕然,她和柳氏姐妹从未见过,哪来得缘分?

    静叶同感不解。

    “静尘,她们以后会随你回宋家。”

    宋箬溪惊讶万分,“她们为什么要随我回宋家?”

    “她们是你的奴仆。”

    宋箬溪叹气,“师父,没有人愿意放弃自由之身,当奴仆的。”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她们将会终身伺奉你的。”慧谨笃定地道。

    扯上因果轮回,宋箬溪就无话可说了,有时候,她会坏心眼地想,说不定有些问题慧谨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就把事情推到因果轮回上去,这样别人就不能再追问了。

    静问和静午第二天下了一趟山,静问黄昏就回来了,带了个老婆婆上山。老婆婆姓方和柳氏姐妹住寺中西北角的单独小院内,教她们一些大户人家的规矩。

    静午则去了半个月才回来,至于她在外办了什么事,宋箬溪不清楚,也没太留意。

    老婆婆教了柳氏姐妹半年的规矩,就下山离去,柳氏姐妹就搬到宋箬溪住的小院,近身伺候她。

    秋日当空,蓝天飘着几抹浮云,院中朱槿红艳似火,午后,宋箬溪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看书,三丫坐在旁边的小杌子上,低头从小篮子里挑选合适的绣线;四丫在剥松子,把剥好的松子仁放在小碟子里。

    宋箬溪看完一页书,眼角瞄到三丫手中的绣活,眸光一闪,三丫自称农家女,可是看她这手精致的绣活,不象做惯农活的农家女,到象是做惯绣活的绣娘。至于四丫,别的且不说,光看剥松子的手法,又快又好,松子仁颗颗完整,一个农家女,那来得这个闲功夫折腾,不知道她们的真正身份是什么?为什么愿意当奴仆,留在这里伺候她?

    “姑娘,怎么了?”三丫见宋箬溪怔怔地发呆,轻声问道。

    宋箬溪看着三丫,“三丫,帮我绣着个笛套吧!”

    “好,那姑娘想在笛套上绣什么花?”三丫眼中一亮,面露喜色,她过来伺候宋箬溪已有七天了,宋箬溪并不怎么吩咐她做事,神情也是淡淡的,今天,宋箬溪突然主动要她帮着绣笛套,她非常开心,这是不是表示姑娘已经愿意接受她们了?

    “竹子,绣一丛翠竹吧,我喜欢。”宋箬溪扬唇微笑,眸色清亮,既然有穿越时空、借尸还魂,那么因果轮回必然也存在,人与人相见相识都是缘,又何必去追问她们的前尘往事,就这样好好相处下去吧!

    “奴婢知道了,笛套奴婢会绣上翠竹。”知道宋箬溪的喜好,三丫还把手帕上绣的莲花拆了,绣上两三竿翠竹。

    四丫在旁边看着两人的互动,眼中隐隐泛着水光,姑娘肯收留她们,她们终于有安身之处。

    在柳氏姐妹的精心照料,宋箬溪的生活愈加过得舒坦安逸,几乎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

    十一月末,降下了入冬已来的第一场大雪,比往年晚了十几天,雪整整下了一夜,清晨,雪后初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闲极无聊的宋箬溪突发奇想,要去踏雪寻梅。三丫劝阻不住,只好帮她穿上厚厚的棉袍,把暖暖的手炉塞进她的怀里,和四丫一起陪她出门。

    只是,宋箬溪想要附庸风雅,可这风雅之事却与她无缘,净莲寺方圆五里无有梅树,从守山门的尼姑处得知这个“噩耗”,宋箬溪备受打击,悻悻然边走边叹气。

    “姑娘,不如让奴婢陪您去看冰松吧!”三丫出主意道。

    “冰松那有梅花好看。”宋箬溪撇撇嘴,“雪中梅,美如画。”

    “要看梅花还不容易,我带你去就是了。”

    低沉略带磁性的声音蓦然响起,把三人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屋顶上站着身穿玄色貂裘的男人,柔柔地阳光照映在他倾倒众生的俊美脸庞上,泛着柔和的莹光,让他看上去温润如玉。

    “你怎么又来了?”宋箬溪对有两面之缘的上官墨询实在是惧怕的很。

    “我来带你去看梅花。”上官墨询唇边勾起一抹坏笑,从屋顶飞身跳下,直扑向三人。没等她们反应,点穴掳人,一气呵成,瞬间,宋箬溪就已落入他的手中。她怀里的暖炉掉在雪地里,一股轻烟升起。

    “姑娘……”三丫惊呼,追着跑了几步,就看到人已经越过了围墙,根本追不上,赶紧转身,往念禅室跑,通知慧谨去救人。四丫反应稍慢了点,三丫跑远了,她才回过神来。

    “神尼师……父,不好了……我家……我家姑娘被……人掳走了!”三丫带着哭腔喊道。

    慧谨在问清掳走宋箬溪之人相貌和衣着后,镇定自若地道:“不必担心,稍后静尘就会回来。”

    神尼既然这样说了,三丫她只好牵着四丫的手,回禅房坐立难安地等宋箬溪回来。

    !

 第三十章 赏梅

    上官墨询搂着宋箬溪在林中飞快地惊过,刺骨的寒风刮的脸颊生痛,宋箬溪第二次被人掳走,非常愤怒,狠狠地瞪着上官墨询,会武功了不起啊!就会欺负弱质女流,算什么英雄好汉?可惜被点了穴,质问的话只能烂在肚子里。

    上官墨询注意到宋箬溪不善目光,挑眉,这小丫头人长大了,胆子也变大了,要教训她一下才好。恰好到了一处山崖边,唇边勾起邪恶的浅笑,落在了斜长在崖边的纤细小松树边,停在上面。

    摇摇欲坠的感觉,吓坏了宋箬溪,她不明白上官墨询为什么要停在这里,双手紧紧地箍着他的腰,怕这个坏蛋会把她扔下去,她还青春年少,可不想就这样死掉!

    看着宋箬溪苍白的小脸,上官墨询的心情莫名的变好了。

    不知经过多少次的跳跃,上官墨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