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红楼之贾母不慈 >

第30部分

红楼之贾母不慈-第30部分

小说: 红楼之贾母不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胁他,他要是不带贾代儒来,就会丢脸的被她瞧不起了。
贾珍的男性尊严被激发,再怕,是男人也得要面子!贾珍回头就真带了贾代儒来,路上贾珍还和他串好词,届时他二人就一遭反驳老太太。贾珍就不信了,两个大老爷们斗不过一个老太太。
二人先后进了贾母的花厅,花厅这种样摆着一张长方形红木大桌,桌上摆好了笔墨纸砚。贾珍贾代儒二人疑惑的看着地中央的东西,茫然互看一样,原本在路上建设好的气势,不知为何,一下子就泄去一半了。
贾珍咳了一声,震一下气势,跟贾母道:“人我领来了,老太太您也该给我们一个交代。”
贾母笑了,伸手从她的短腿黄梨木小桌上拿起一小册子。“我这有一本贾家当年初建学堂时,头一批入学的学生里通过童生试、乡试和会试的名单。当时学生共有三十二名,童生试全员过,乡试十一名,会试五名。”
贾珍不解贾母的意思。贾代儒却明白了,吓得满石头冷汗,两只手抖起来。贾珍感觉到贾代儒不对劲儿,伸手扶着他,问他怎么了。
“到你这,我也不去分什么第几批上学的,只管把这几十年自你管辖学堂的时间内的写下来。名单不求准确,有个大概数也成。您老是学堂司塾,记这个数对你来说不难,写吧。写好了,若愿意对比对比也好。咱们呐,也不用求多,总数加在一起能比得过人家一批就成。”贾母说罢,笑着吩咐丫鬟将名册端正的摆放在长桌上。
……
林如海下朝后来荣府拜访贾母,刚入院,便见宁府的贾珍气急败坏的领着一老头出来,那老者满脸通红,低着头,满额头的冷汗。
林如海不解,欲问何故。二人似没见到他一般,急匆匆地去了。林如因此对贾珍的印象更加不好了。
林如海进屋,给贾母请安后,顺嘴问了问刚才有没有什么事。他怕荣府的珍大老爷太混账,不懂什么礼节,一旦气着年纪大的岳母,他林海绝不会饶了他!
“自来找羞的,不必理会他们。”贾母随口骂了一嘴,懒得把口舌浪费在烂人身上。她笑着问来问林如海这几日上朝的情况,得知还不错,安心的点了点头。贾母又问林如海与同僚的关系如何。林如海自信的笑着点头,表示很好。
贾母也不拖拉,直接说道:“我今日叫你来,是有件事想求你。”
林如海慌忙起身行礼:“岳母万万不可说此话,您尽管随意叫我来,有什么事吩咐就是,女婿必定竭力办成,万没有‘求’之说。”
贾母笑:“也罢了,就不跟你客气。不瞒你说,是你政二哥的事。”
林如海愣了下,接着问:“岳母可是想让我帮衬他一下?”
“嗯,”贾母最近都在琢磨怎么红牌拉黑贾政,去法华寺紧闭什么的都不足以教训他。还有那个王夫人,最近带着宝玉往薛姨妈那边跑的很勤;宝玉最近与她的母子关系似乎也冰释前嫌,越加亲密。整个二房不好掌控原因的根本就在贾政和王夫人这对夫妻上,俩人从根上坏,就不可能调教得好。贾母慎重思考之后,决定发红牌给他们夫妻,并且记入黑名单。贾母以后对他们俩绝不抱希望。就算他们夫妻以后能干出什么神奇般的大好事,在她这里也要打70%的折扣。这就是红牌!
林如海内心小小纠结了一番,还是要顺应贾母的意思:“母亲别急,我今日便注意京内四品左右的官缺儿,但凡有可能,我必竭尽全力。”
贾母闻言笑了,料知林如海误会了她的意思。“我不是让你真帮他。”
☆、第 44 章
林如海愣住;从贾母的眸子里找到了答案。“您的意思是?”
贾母点点头:“陕西巡抚贪污案牵连众多,我听说有不少地方小官因此下马了。”
“确实如此;如今的陕西府衙已成了空巢,刁民趁机作乱。圣上已指派新巡抚到任,只是地方人手仍是不足。圣上今日早朝;已下旨让四皇子负责此事。”
贾母听说西北真缺人手;眼睛亮了,“倒和我说说;可有什么职位适合你二哥的。”
“这——”林如海犹疑了下;试探性的说道;“肥差自有人争相举荐去做,如今空下来皆是无人问津的职位,多是些清苦不得油水的。京官自不愿去西北白吃苦。咱们若是求这样的官,倒不用费心,女婿说上一句就能成。”
林如海听着贾母的意思是想让贾政外出‘历练’,他话出口,还怕自己会错意,偷偷打量贾母的神态。毕竟这世上哪个做母亲会真舍得叫自己的儿子去吃苦?调任外放,任一期最短也要三年。三年说长也不算太长,但对于西北那地儿来说,日子肯定是漫长的。林如海见贾母面色不改,眼中仍有笑意,方安了心。
贾母点点头,林如海的话越来越合她的心意。她搓了搓手,笑着伸脖子问:“你二哥看似稳重,实则是个做事极容易草率的。我的意思呢,单调辛苦些倒不怕,别叫他任要职,一旦他有所疏漏,耽误了府衙的正经事。于他于百姓来说,都不是个好结果。”
林如海十分赞同贾母的话。他心中不禁佩服贾母的英明睿智。她老人家作为母亲,能够冷静的置身世外,把自己儿子的缺点看得透彻,权衡利弊,着实难得。林如海觉得父母这样做才是对子女最好的关心。从长远来看,这对贾政和荣府来说其实是好事。怕只怕那个贾政得了消息,少不得难受闹一通。
林如海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决定还是将此事私下不着痕迹的做了。也免得二房又闹什么事儿难为贾母。他这个做女婿的,也该尽些微薄之力。
林如海托可靠朋友石青来帮忙,石青来是四皇子的不下,深受重用。他得空在四皇子跟前便提了贾政一嘴。
“为人刻板墨守成规了些,但去做陕西地方的主簿,处理些低级事务极为合适。”
四皇子正愁没人填补。他闻言有些高兴,随口打听了一句贾政的来历,听说他是荣国府的二子,四皇子笑了。
石青来吓得哆嗦了,谁不知四皇子是个冷冰山。他笑,可不代表什么好事。
“你和他有仇?”四皇子突然冷脸审视石青来。石青来忙摇头表示清白。四皇子没说话,回身坐在案前瞧文书。石青来被晾,就在他以为此事办不成的时候,四皇子的脸上露出了几不可查的笑容。
“爷?”
“听闻你与新上任的翰林院掌院院士林如海是同窗好友,此事必是他托你说的吧?”四皇子身为皇子,宅内斗争见识得太多了。心想这贾政比试得罪林如海是什么了,才被人设计打发到西北去。也罢了,这个贾政而十年如一日的刻板拙笨,这等‘人才’在京占位纯属浪费,去西北倒合适宜。四皇子当即命人执笔下下任命状,盖上大印,交予了石青来。
石青来犹犹豫豫的不敢接,他知道四皇子这是故意为难他,哀求道:“四爷您快绕了臣,此事还要劳烦爷您打发个人去为好。”
“怎么?怕人知道是林如海干的?”四皇子浅笑。
石青来心里咯噔一下,真是什么事儿都瞒不过这位主子爷。石青来到不想让林如海在四皇子跟前毁了印象,以后他还指望着给四皇子引荐这位才华之士呢。“爷,您千万别误会,这件事还真不是林如海跟荣府的谁不对付。其实,此事是荣府老太太的授意。”
四皇子微愣,冷眸里惊讶一闪而过。“哦,这倒稀奇。”四皇子对荣宁两府印象并不好。他们理该感谢当今圣上仁慈,念及他们祖上早年的功勋留着他们。若换做自己,他早把这些纨绔蛀虫们一脚碾死了,渣都不留。
今日之事,四皇子倒觉得自己以前对荣国府似有那么一点点偏见。府上能有这样一位‘大义灭亲’的老太太,何至于风气那般差?不过他也有几年不大关心这两座国公府的情况了,士别三日尚且刮目相看,或许这荣府真改邪归正也未可知。
四皇子尚有许多要务处理,自没功夫纠结这等小问题。他随便的打发个太监去传话,而后便抛之脑后不管了。
石青来松口气,也算是有惊无险过关了,回头就去给林如海报信。
林如海还是担心贾政会闹,故意带着黛玉去荣府力挺贾母。巧了,他进门时,余光刚好瞟见贾政夫妇满面阴云的往这边来。林如海假装没看到,携女进屋给贾母请安。
一个眼神,贾母就明白了林如海的来意。她很高兴林如海帮她把事儿办成了,又客气的跟其道:“你赦大哥一辈子都没正经做过官,什么都不懂,这回他当官劳烦你多提点他。别怕他比你大,有我给你撑腰,他若错了你尽管说骂他。”
林如海笑着称是。
王夫人和贾政进来的时候,正巧听见她们二人的说话。贾赦刚为官就走上坡路,而贾政当了二十多年的官却可劲儿的往下去。人比人气死人,夫妻俩心里极为不舒坦。
贾政、王夫人阴着脸请安,摆明了情绪不好。
贾母扬眉,很配合的问了问为何,脸上的笑意十分温和。她那笑却让贾政夫妇觉得受了讽刺,心里莫名的不舒坦。
“母亲,您知道么,老爷要被调去西北了。”王夫人说着,拿起帕子擦拭眼角,似乎哭了。
贾政哀怨的叹气,冲贾母行礼鞠躬:“儿子此番调任,短则三年,长则——或许是一辈子了,以后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了,儿子不孝啊!”贾政的声音带着哭腔,有干嚎的架势。反正贾母是没看着留眼泪,连王夫人也算上。不愧是夫妻俩,哭法都一致,干打雷不下雨。
贾母咳了两声,早预料到他们会闹一闹,无所谓了。可不好叫他们在林如海跟前丢人,示意他们夫妻适可而止。贾政就是见林如海在,才要装可怜,保不准林如海能帮上忙。
“别求他,你林妹夫刚上任,各路还不熟,哪有门道帮你。”贾母厉害贾政道。
贾政不服:“那母亲呢,母亲就不帮一帮儿子?”
“你这也算是升级调任了。”
贾政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惊讶的看着贾母:“母亲,难道就是您答应我,要为我——”
“是四皇子点名叫你去任职的。”贾母高声截话道。
贾政蹙眉,噤声了。确实不大可能,他们荣府跟四皇子连个边儿都搭不上的,从来没有过干系。老太太就算是托人,也不可能找到四皇子身上。就算她老人家走老太妃的门路,也只能托到直郡王那儿去。
王夫人抽着鼻子到:“母亲,咱们该怎么办?老爷一把年纪了去西北,身子骨儿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贾母闻言特意打量贾政一遭儿,四十出头的年纪,他倒显着比同龄的人年轻许多,像个三十多岁的。大概跟他整日不苟言笑板着脸有关,脸上皱纹少,平日又极少操心。想想她这位便宜的二儿子,官职万年不动也没多忙,家里的事儿又从来都不管,难不得他‘年轻’了。
“母亲,您看能不能托人说说情。”王夫人商量的问,说话时眼睛特意瞄了下林如海,希望他能在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站出来说一句帮忙的话。
林如海显然没理会到王夫人的示意,他垂眸,端着茶细细的品着,一言不发。
王夫人恨得咬唇,也没办法,毕竟林如海不是贾家人,她没道理逼人家一定要发言,帮她们。
“帮不了,上哪儿帮去?四皇子能卖面子给我这个老骨头?”贾母反问。
贾政夫妇不说话了。贾政见没希望,一刻都不想多留,找借口告辞了。
“你也趁早回去打点东西,免得出发仓促。”贾母打发王夫人道。
王夫人犹疑了下,小声跟贾母澄清:“媳妇应该不用跟老爷一块去吧。”
“这个随你的心思,我老婆子不管。不过这可三年挺长的,你若是不跟着,就叫赵姨娘去。总该有个女人跟在他身边照顾他,是吧?”
王夫人听到赵姨娘的名字,脸色白了白,想到她刚生下的那个女婴。若是赵姨娘真跟二老爷去了西北,保不齐三年后还能抱个孩子回来。宝玉越来越不受宠,贾环最近刚被夸过,照这个趋势,赵姨娘若是再生个哥儿,这威胁太大了!
贾母突然乐了,笑着叫人把五姑娘抱过来。黛玉上前凑热闹,拿拨浪鼓逗弄妹妹。
“上次走的时候,外祖母正打算给妹妹起名儿,可有了?”
“随她姐姐们,她生在腊月,正是春来前的一段日子,故叫盼春。”贾母乐呵呵回答。
“贾盼春,”林黛玉念了一下,赞叹到,“真是好名字!”
王夫人眼见那个被贾母抱在怀里的白白胖胖的女娃,脸色更白了。她心一横,咬牙跟贾母道,“媳妇儿愿随老爷一同赴任去。”
☆、第 45 章
“极好!”贾母当即干脆回她;难得和颜悦色的对王夫人笑。
她此举反而弄得王夫人心慌后悔,王夫人越发觉得自己可能中计了。
王夫人识趣儿,贾母也不为难她。贾政夫妇去西北,她没少从自己的私房里掏银子给他们置办。从马车、奴仆;以及穿用等物,王熙凤得贾母的授意;安排得十分精细;备足了三年份。
王夫人查阅这些;反而更加不开心了。似乎他们准备的东西越多,就越是在向她预兆一个答案:她们夫妻没可能提前回来了;最短只能是三年。
自己要在西北过三年!
王夫人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虽然她已经人到中年,但保养得当,肤质还算是白皙润滑的。听说西北那地儿风沙大,大风沙子拍脸,会不会把她的脸蛋弄成了坑脸?她还听说西北的冬日十分干冷,她的脸会不会皴裂出血,嘴唇会不会破皮……
王夫人对镜自扰,双眸里满是惊恐的担忧。她后悔了,她不想去!王夫人看着镜中自己的容颜,呆滞半晌,她蹭地起身,决定去贾母哪里收回前话。她决定不去了,赵姨娘去就去。赵姨娘若真敢在那头生了儿子,等她们母子回来,她照样有门道弄死个小人儿。
“夫人?”贾政一进门,差点撞到王夫人身上。
王夫人惊吓,退了一步,皱眉喊道:“看门的丫鬟又偷懒,老爷来了都不知通报?”
“人家喊了,是你在里屋没听着吧。”贾政笑呵呵道,言语态度不错,看似心情很好。
王夫人笑了,亲自给贾政奉茶。“老爷马上就要启程去西北了,您心里竟然不怨?”
“怨,一肚子的怨气没处撒。可能有什么法子?这事儿是人家四皇子定的,我还能大过皇家不成,只能认命。”贾政叹口气,转而激动地望着王夫人,把手覆在王夫人的手背上,“倒是你,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你竟愿意同我一块去吃苦。西北那地方确实,唉,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