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懶仙 >

第7部分

懶仙-第7部分

小说: 懶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也就是要练“静功”。道家的主要思想体系大体就是“道”、“虚”、“静”、“无”这几个字,其它一切基本都由此延伸而来,而内丹术的基本要求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这六字。
    道家修炼,从静功起步。修炼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层次,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在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基础的起手功法。道家静功,有三大层次:一为身静,二为心静,三为意静。
    身体不动,谓之身静。静功之时,身心放松。做得恰到好处之时,练功时间虽然长久,但心中却并不烦躁,身体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只要能够坐得住,坐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不愿再动,这便是达到了身静。
    念头不动,谓之心静。人之思虑,纷纷绕绕,万念杂陈。若于身静之后,再能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之事不回忆,眼前之事不记挂,未来之事不打算,思虑完全进入虚无状态,内心世界得到彻底安静。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
    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一直做到忘我这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做到意静,即为静功之高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之万念纷绕其实便如同于“三生万物”,也是由精、气、神这“三”而生“万”。按照“逆则成丹”的原理,练习静功,便等于是逆行“三生万物”这一步,收摄万念,忘记自我,而余三宝。
    筑基阶段,对于静功的要求并不甚高。只要能够做到心静,便是合格。能够达到意静的话,便可算是百分。   
第十一章 心息相依
    方慕南一杯茶喝罢,便开始在陈抟的指导下开始修炼静功。
    道家修行之法,在于修炼身体内部的精、气、神,外部的姿式动作,并不过于重要。这静功的姿势要求更是松泛之极,只求头正脊直、舒适自然即可。平坐或盘坐均可,甚至站着练躺着练也都完全可行。与睡功第一部分的筑基功夫大同小异,用躺的姿势来练的话基本就可当作是睡功的入手功夫了。不过为防方慕南把这两套功法搞的混淆,陈抟还是要求他坐着来练。
    静功虽对外部姿势并不注重,但对于细微处上却是很有讲究。眼、耳、口、舌、鼻皆有提点,相对应的即是双目垂帘、两耳返听、口须塞兑、舌抵上腭、自然呼吸这五大要求。
    双目垂帘,垂帘即微闭之义。眼睛睁开容易滋生杂念,闭拢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入静。要求是“睁三闭七”,具体做法就是双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认清楚为度。
    两耳返听,即返听于内。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耳内听。内听之义,非在于听声。乃是凝其耳韵,神意内注,以便收心入静。
    口须塞兑,兑为口,塞兑即闭口之义。要求抿口合齿,忘言默守。
    舌抵上腭,即把舌面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住上腭。因为上腭有两个小窝,谓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婴儿哺乳之状。两且口腔乃是任督二脉的分界处,舌抵上腭便能够将任督二脉搭连起来。这个动作,内丹术中有个专业的术语来称呼,叫做“搭鹊桥”。
    自然呼吸,即如同平常呼吸一般,自然而然即可。而随着静功层次的不断深入,鼻息则应当逐渐做到轻、缓、匀、长、深这几点。轻指呼吸轻细若无;缓指气息舒缓不躁;匀指节拍有致,不时粗时细;长即指要气息悠长;深则指气息深厚。达到以上要求之后,即可开始练习“听息”的功夫。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用功,只用耳听,不加意念。但是并非要求死守耳窍,也不是听呼吸的声音。而是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似听非听的慢慢体会,这就算是得法。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等等,不可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逐渐相恋相依,杂念不知不觉泯灭,连呼吸也似乎不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了入静的境界。
    方慕南平常便是个能够安下心坐得住的人,而他刚才喝的那杯茶水又有清心静神的作用。因此这一初次的修炼,却是便达到了静功第一层次第,身静的层次。
    约有一个小时左右后,方慕南从入定中醒来。轻轻吐出一口长气,感觉并无不适之感。抬腕看表确定了下时间,他不禁微微咋舌。自己这一坐竟是坐了这么久,而在这并不是很舒服的石凳上坐了这么长时间,他却是也并没有感到丝毫不舒服与累的感觉。
    转头一瞧,却是不见陈抟身影。放开了视野搜寻,立马瞧见了陈抟正站在右前方的一处药田里,不知从哪里拿了个竹篓,正在采药。他一瞧去,陈抟立生感应,转头相瞧。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竹篓,抬步一迈,只一步便即跨到了他身前。
    方慕南起身叫了声“师父!”
    “很好,你第一次入静便达到了身静的层次。”陈抟点头称赞了他一句,然后指了指他身后主屋旁的一间瓦房,道:“那是间静室,里面小几上有只葫芦,你进去后从葫芦里倒颗丹药服下,然后便在静室中练睡功。”
    方慕南点了点头答应,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往那间屋子走去。
    二十几步的路,很快便至,方慕南推门而进。只见斗大的静室内摆设极是简单,只有贴壁摆着的一张矮榻与榻前的一张小矮几,其余再无任何家什物品,室内也无任何的装饰、佩挂之物。小几上果然有只青玉葫芦,正中处还有只很是古朴的青铜香炉。
    方慕南望着那张只铺了床褥子连只枕头都没有的矮榻,不禁得哀叹一声,万分怀念起了自己家中那张舒适的席梦思大床来。不过再哀叹也是没办法,这里就这条件。只是心里暗暗记住了,下次来的时候要提前买张舒适的大床装到福寿玉佩里带进来。
    收拾了心情反身关上房门,他几步走到榻前从小几上拿起葫芦看了看,打开来倒出一颗小指头大小的黄色丹药。并没什么小说中写的那样,药一倒出,立马便是满室奇香。这药倒也有香味,只是要凑到鼻端前去细闻,才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
    方慕南又凑在眼前看了看,便张嘴放入嘴中。他特地想尝一尝这灵丹妙药的味道,没有混着口水直接吞下,而是吃糖豆般嚼了嚼才咽下。只是没嚼几下便即化去,留下了满口的清香甘甜。感觉味道倒还不错,只是很淡。
    遵照陈抟的吩咐,他只吃了一颗便合上了葫芦盖子。然后脱了衣服,躺倒在那张他十分不满意的矮榻上开始练功。这是练功的要求,需宽衣解带,让身体不得有任何束缚之感,以使浑身舒畅。不过这也是他一向睡觉的习惯,裸睡才是最舒服,与这一点要求倒是不谋而合。
    另外室内的要求,还需密不透风,清静干燥。饮食也需注意,尽量不食或少食油腻与口味过重的食物,并需控制食量,不可吃的过饱,每顿皆七、八分即可。还有,禁欲也是必需的。
    练功的初期,需要注意、禁忌的东西总是比较多。练到后期,修为有成时,这些东西便不需再过计较了。修真炼道,并不是要像做和尚那般清修、苦修,先期的禁忌注意只是为了更好的修炼而已。
    睡功第一部分的“行气导引术”,主要分为“调气”与“行气”这两个步骤。练功姿势为仰卧,两眼轻闭,舌抵上腭,两臂自然伸直,放置于距离身体两侧约五寸处。两腿也是自然伸直展开,两脚跟相距也为约五寸许,两脚尖朝向身体的左右两侧。
    这也是练功初期的讲究,若练到后期修为有成时,便不需拘泥于姿势。想怎么躺就怎么躺,想摆什么姿势就摆什么姿势。现在的方慕南,却还是得摆好这特定的卧势。
    按姿势躺好之后,便开始行第一步的调气。排除各种杂念,专注于鼻子的自然呼吸,将鼻息调节到细微绵长的状态,使两耳不闻其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要共行三百六十息。
    调气亦称“调息”,为睡功的入手功夫。人之心念,杂乱无依,纷纷绕绕,往往使心与息散乱游离,不能自主。虽能暂定,不久则复散乱。所以,运用调息的功夫,可以使心息相依,拴系念头,由散而定。这一步类似于静功中的“听息”功夫,都是要能够做到心息相依,达到真正的入静。
    第二步行气时,首先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地凸起充满。稍停,再将腹部之气从口中细细吐出,切不可一呼而尽,要缓缓轻吐。与第一步一样,同样要使两耳不闻其声。如此一吸一吐为一息,要总共行一百八十息。
    而在吸吐的同时,还需配合意念观想。用鼻吸气时,意念观想体外清气由两手十指吸入腹内。用口吐气时,意念则观想腹中之气从两脚十趾呼出。无论吸吐,具体的行气路线都不必观想的太清楚。
    行气亦称为“服气”、“食气”、“长息”,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的内修功夫。行气之时,要求做到凝神净虑,专气致柔,不可急躁。
    这两步做完即可收功,收功时,两手握固,同时停止意念观想。握固的姿势为大姆指向掌心内屈,其余四指并拢握于大姆指之上,这个姿势与婴儿初生后两手握拳的姿势一样。
    握固并停止意念观想后,重复行气时用鼻吸气这一步,但在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并不稍停即从口吐出,而是要求闭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则再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下腹丹田,然后再下床收功。
    闭气的练习是为下一部分的“锁鼻胎息术”做先行练习,每次收功时顺带练习一次即可,并在逐步的练习中延长闭气的时间,可为锁鼻胎息术的修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气导引术的关键是要达到“心息相依”的境界,以心调息,以息摄心,心息相依交抱,性命相融。这与静功要求达到的境界相同,达到心息相依的境界后,自然便能够做到真正的入静。
    方慕南这一次的修炼,却是不如先前的静功那样顺利。不知是否太困了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他在第一步调气时方才数了一百多息,竟然便浑浑噩噩地不知不觉睡着了。   
第十二章 五行灵水
    也不知睡了多久,方慕南醒来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却是浑身的不舒服,鼻中充满着一股腥臭的味道。想睁眼一瞧,却发觉眼角堆满了眼屎,糊的几乎睁不开眼来。正要伸手揉弄,却感觉两手都满是油腻腻的东西。摸索着在身下的褥子上蹭了两下,蹭掉了满手油腻,这才伸手揉弄着眼睛睁开眼来。然后便发现自己整个浑身上下,不知什么时候出了一身灰黑油腻的污汗,那股子腥臭味道正是来源于此。
    此时他只想着先痛痛快快洗个澡,清理下这身臭汗,也没空去想自己出这身臭汗的原因。坐起身来转眼一瞧,发现房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个木制的大浴桶,里面盛着八分满的清水。看样子该是陈抟早料到了他这种情况,提前为他准备的。
    正是想什么来什么,方慕南一见这一大桶清水,自是心下大喜。连忙起身下榻,三步并作两步地急赶了过去,跨进了浴桶中。水不热,但也不是很凉,温度凉的正好能够接受,很是舒适。他将整个身子连着头一起埋入水中,片刻后伸出头来,双手抹了把脸,“卟”地一声吹吐掉了嘴边的水渍,仰头向后靠坐下,大叹了一声“爽!”
    脱掉了还穿在身上的内裤,他发现自己还没开始动手搓洗,不过才进到水里这么一会儿,身上的油腻污汗便自然被分解了个干净。连同他从水里拿出来的内裤也是一样,干干净净,如同打了肥皂狠狠地仔细搓洗过一样。先是诧异,随即想到这水定是从外面的莲花池里打出来的,当下释然。
    在昨天的谈话中,陈抟曾告诉过他,这莲花池中的水并非是普通的水,而是五行灵水。池中央的那朵玉雕莲花中刻有一座阵法,能够收敛聚集游离于天地之中的五行灵水精华。那玉雕莲花并非他先前想象中的只是喷泉,同时也是水源。花朵中的灵水收聚满后,自然溢洒而下,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外围的那条玉带小溪水源也是池中的灵水,这里的花草树木全部都是由灵水灌溉。
    昨天的那杯茶那样好喝,除了茶叶非是凡品外,用来冲茶的这莲花池中的灵水也占有很大部分。这水既非凡水,自然是不能当作普通的水来对待,有这样自动分解清洁污渍的功效,想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方慕南到这里来并没有带什么多余的衣物,因此也没有内裤可供替换。只有使劲拧干了水分,晾在一旁,然后在水里多泡了一会儿,等到内裤差不多被晾干的时候,才起身擦干了水分,穿上了还略有些潮湿的内裤。
    这一番清洗下来,只觉浑身说不出的清爽,身体从内到外都被洗涤了一般,浑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一齐扩开,连皮肤都似乎比之前看上去显得更加的光滑细腻白皙。
    方慕南走回榻前,穿上了衣服鞋袜,拿起手机看了下日期与时间,已是五月八日的中午十二时三十五分。装好手机,戴好手表,他开门走了出去。在外面找了一圈,终于在屋后的小竹林后面的一块药田里找到了陈抟。
    陈抟仍是拿着个竹篓在采药,一千多年没有摘采,看起来收获很是丰富。方慕南来到他背后,开口叫了声“师父!”
    陈抟停下手中的工作转过身来,看着方慕南微笑着道:“哦,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方慕南笑道:“很好。”在用五行灵水洗澡的过程中,他已然想到了导致自己出了身油腻污汗的原因该是练睡功前服下的那颗丹药所致。功效当是清理身体内年深日久所积累下的不良沉淀、残渣、废物等等,让身体以及体内的各部分器官都更加的健康活跃,这也是为正式的修炼打底筑基。他想到了这点,因此见到陈抟后也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