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104部分

宦海无涯-第104部分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到九点之后,司机才会把车开回去,一般来说,如果九点之前局长还不出去,那么九点之后出去的机会就很小了。
    李恩华下楼之后,小车已经在楼下稳稳地等候了。李恩华就非常满意,用了那么多司机,就现在的司机老王最让他满意,无论什么时候用车,老王总能够及时赶到,从来没有耽误过他用车。
    到了办公室之后,李恩华立刻往财务处打了个电话。周处长接到电话后连忙带着左科长和赵长风来到局长办公室。
    在局长办公室,李恩华面容严肃地听着左科长和赵长风的汇报,又看了左科长呈上来的会计凭证复印件。
    沉吟了很久,李恩华问道:“小左、小赵,还有什么情况?”
    左科长看了一眼赵长风,说道:“李局长,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就这么多了!”
    李恩华点了点头,对左科长和赵长风说道:“你们一定要注意好保密,这么材料目前除了我和周处长外,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明白吗?”
    左科长和赵长风连忙点头道:“李局长,我们明白。”
    “那好,小左、小赵,你们俩先回财务处吧。我这边和你们周处长商量点事情。”李局长说道。
    左科长和赵长风就连忙告辞。临出门时,左科长还小心地把局长办公室的门拉好…………这件事情本来赵长风想做的,但是见左科长要亲自动手,他自然不方便抢着去做。有的时候,即使是替领导关门,也是需要论资排辈的。
    等办公室的门关上之后,李恩华才招了招手,让周处长坐到他的办公桌跟前:“周处长,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周处长看着李恩华的脸色,揣摩着李恩华的心思说道:“李局长,我估计这件事情恐怕是真的。资金管理中心有违规拆借巨额资金的嫌疑。”
    第二卷 磨砺 第一百〇七章 背后的玄机
     更新时间:2008…12…20 23:14:11 本章字数:3128
    李恩华点了点头,说道:“周处长,你安排一下,明天开始就对资金管理中心今年的账目进行突击审计。务必在一周之内拿出一个准确的审计结果出来,然后我再报请局党委进行讨论。”
    周处长说道:“李局长,我回去后就开始安排。”
    李恩华交代道:“临时审计时注意方式方法和纪律,千万不要和资金管理中心起什么摩擦,以免把自己陷入被动当中。”
    周处长感激地说道:“李局长,我知道。谢谢李局长的关
    李局长又说道:“还有,这时临时性审计你找个合适的名目去办,在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之前,千万不要说是我的意思。”
    周处长连忙说道:“李局长,你放心,我就说这是我们财务处审计科正常的临时性审计任务。资金管理中心只是恰好被抽中的临时性审计目标之
    李局长笑了,说道:“那好,老周,你去办吧。”
    周处长受宠若惊地出去了。
    春寒料峭,可是在回财务处的路上,周处长浑身却暖洋洋的。至于促使周处长浑身暖洋洋的热力来源只是因为李局长对周处长称呼的一个改变。李局长有个习惯,对于直属下属,一边都会客气地以职务相称,比如刚才一直称呼“周处长”;只有他对直属下属地工作或者表现比较满意时。才会亲热地把下属的职务去掉,改称为“老某”。所以刚才周处长一听到李局长称呼他为“老周”,就知道李局长对他一定是非常满意。在这一点上,周处长其实是蛮嫉妒那些科长的,李局长一直亲亲热热的称呼他们为“小某”,从来不冷冰冰客客气气地称为“某科长”。
    周处长出去后,李恩华用手按了一下真皮老板椅的按钮,老板椅的靠背就向后倒去,倾斜成一个非常舒服地角度。李恩华发福的身躯就重重地躺在靠背上。闭上眼睛在思考如何应对眼前这个突发情况。
    从左科长和赵长风汇报的情况来看,虽然尚未有确凿证据证明资金管理中心违规拆借了巨额资金。但是李恩华推断,资金管理中心违规拆借资金恐怕已经是事实了。只是不知道在这违规的行为中。资金管理中心地吴主任陷入有多深,也不知道这违规拆借巨额资金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李恩华最担心地就是,这拆借出去的一千多万巨额资金地安全问题。因为眼下金融诈骗案层出不穷,很多单位和个人贪图违规拆借的高额利息而上当受骗被套了个血本无归。即使资金管理中心这一千多万巨额资金是拆借给正规的金融单位,李恩华也害怕不安全。九五年度中州城市信用社被挤兑风潮挤垮的先例还记忆犹新,被中州城市信用社忽然倒闭套牢的单位和个人不计其数,其中还有很多是干部的家属,就是因为贪图城市信用社拉存款时许诺的高额利息。
    从内心来讲,李恩华只希望这是一起普通的违规资金拆借的案件。只要能顺利追回违规拆借的巨额资金,李恩华就准备把这件事情按下去。给资金管理中心吴主任一个内部处分就完了。因为这件事情一旦被捅出去,李恩华作为资金管理中心地上级领导,肯定负有领导责任。即使省里领导网开一面,不追究李恩华的领导责任,但是下级又脏又臭的屁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难免会影响到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李恩华的形象,让别人未免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以为机关事务管理局地几个领导的屁股也和资金管理中心的吴主任一样又脏又臭。
    在官场上,上级替下级捂屁股捂盖子的事情多了,并美其名曰叫做上级维护下级;反过来。下级维护上级的事情也非常多。这就叫做与上级领导保持高度一致。
    可是李恩华担心地却是,这一千多万被拆借出去巨额资金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么这件事李恩华即使想捂,也不敢捂。因为这种事情如果捂不好,会连自己都卷进去。且不说他李恩华现在就是地厅级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刷刷刷地往上走地时候,单单是这一千多万违规拆借出去的资金他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却要无缘无故地被卷进去承担责任,世界上有这么好地冤大头吗?
    一想到这里,李恩华的牙齿禁不住痒痒起来,恨不能立刻把吴主任拉到面前重重地打上几个耳光。
    李恩华对吴主任不是普通的非怒,他心中还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说起来,吴主任和李恩华关系也不一般,当初吴主任之所以能从陶主任手中接过资金管理中心的位子,固然有陶主任推荐的原因,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李恩华的大力提拔。仔细轮起来,李恩华和吴主任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关系,只是这层关系除了李恩华和吴主任外,别人并不知晓。
    李恩华原来是省交通厅的一个副处长,当初正是交通厅的王厅长对李恩华的赏识,一路把李恩华提拔成处长乃至于交通厅的副厅长。最后,李恩华又从交通厅副厅长的位置上到机关事务管理局任局长。虽然李恩华迈出的这最后一步不是王厅长的功劳,但是在这之前,王厅长对他的赏识提拔可是功不可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王厅长的提拔,李恩华断没有可能走到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厅级局长这一步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李恩华自然要对王厅长进行报答。李恩华对王厅长的报答就体现在吴主任身上。吴主任是王厅长的亲外甥,当初李恩华到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时候,王厅长就对李恩华嘱咐过。所以李恩华到了机关事务管理局之后,吴主任就由一个车辆管理处的科长升为办公室的副主任,然后当陶主任从资金管理中心的位子上调到办公室任主任时,吴主任就从办公室副主任的位子上平调到资金管理中心任副主任并主持资金管理中心的工作,半年后,就顺利地升为资金管理中心的主任。这中间若没有李恩华的赏识,吴主任如何能晋升的这么快捷。不过在局机关的干部看来,这完全是吴主任会来事儿的结果,根本没有想到,李恩华和吴主任背后还有着一层关系。
    不过自去年以来,李恩华对吴主任的态度也有所改变。改变的关键还出在王厅长身上。李恩华离开交通厅之后,王厅长后来就升任到省政协任副主席。到了去年,省交通厅的现任厅长忽然间因为在公路建设招标中受贿被查出来,然后顺藤摸瓜追到王副主席身上,因为就在王副主席人交通厅厅长的时候也大肆在公路招投标中接受贿赂。于是王副主席就来个晚节不保,在临近退休之际被判了二十年徒刑,被关进监狱中去了。
    李恩华听到王副主席出事的消息后也大吃一惊,他一直以为,王副主席是一个非常廉洁的人。最起码在提拔他李恩华的过程中,王副主席当时并没有收他一点好处。李恩华不知道,为什么王副主席表面和背后反差竟然那么大呢?也许在王副主席看来,公路建设承包商的红包已经够大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去敲诈下属的竹杠了?
    王副主席的入狱让李恩华对吴主任的态度起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李恩华自己并不愿意承认,可是事实上确实如此,他对吴主任确实没有以前那么看重,吴主任也悄悄地从被重点培养名单上挪了下来。
    李恩华并不知道,正是他对吴主任的态度的微妙变化让吴主任开始自暴自弃起来,进而铤而走险的。在吴主任看来,舅舅王副主席入狱之后,最大的靠山没有了,他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局长李恩华身上,可是李恩华对他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亲热了,反而是若即若离,这让吴主任觉得在仕途上升迁无望,转而想到利用现在的职位去捞一些好处。然后就引发了一系列后果。
    李恩华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等审计科的审计结果出来再说。如果被拆借出去的巨额资金能如数追回,那么看在王副主席以前对他的提携之恩上他就最后替吴主任捂一下盖子。如果拆借的资金不能够追回,那么他也没有办法,只有在局党委会上提出来,交由局纪检委来办这件案子了。
    第二卷 磨砺 第一百〇八章 灵儿要去迪厅
     更新时间:2008…12…20 23:14:11 本章字数:3301
    赵长风今天一身轻松,因为经过突击审计,由他和左科长、老张组成的审计小组已经查明,资金管理中心和中州信托投资公司之间的国债委托交易是虚假交易。实际上,资金管理中心中和中州信托投资公司是借国债交易之名进行一种叫做“指定放款”的业务。
    指定放款,也叫做指定贷款,其实都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并没有正规的名称。所谓“指定放款”就是贷款人想要贷款,但是限于银行的“存贷差”限额管理,或者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担保等手续,无法贷出款来。于此同时,某家非金融机构账面上却有着大量的闲置资金。于是贷款人就想从这家非金融机构中拆借出资金或者贷出资金过来为自己所用。但是由于这家机构或者单位不是金融机构,没有贷款的权力,私下资金拆借又要面临上级主管单位的监督。
    在这个时候,贷款人就会联系一家具有贷款或者拆借资金资质的金融机构,或者是银行,或者是信托投资公司。贷款人和这家金融机构谈好,他从外面为金融机构拉过来存款,由于金融机构的存款额增加,相应的贷款额度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这一部分贷款额度只能用于拉来存款的贷款人的贷款。原则上,拉过来来一百万的存款,那么金融机构的贷款限额会增加七十到八十万,这一部分差额就叫做存贷差。
    对于这种交易。金融机构一般会同意。因为他们非但不用承担什么风险,而且会赚取存款和贷款之间地利息之差。
    那么金融机构为什么不用承担风险呢?因为金融机构会和存款单位签订一份《指定放款协议》或者《指定贷款协议》,这也就是指定贷款和指定放款名称的由来。在协议中,存款单位和金融机构会约定好,这笔存款只能用于存款单位指定单位或者个人的信贷。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实际上把贷款的风险转嫁给存款人或者存款单位了。
    那么存款单位冒这么大的风险,有什么好处呢?这种情况下,贷款人或者贷款单位都会事先和存款单位约好,出了金融机构支付给贷款人利息之外。他们私下里另外还要支付一笔高额利息。
    虽然支付的了高额利息,但是贷款人在这笔交易中也获得了好处。因为他们能解决企业迫切需要的资金。而有了这些资金所赚取的利润要远远高于他们支付的高额利息。
    这种交易地风险就在于。假如贷款单位拿到贷款之后所做的业务收益预期达不到他们地目标,那么就面临亏损的问题。这时候偿还贷款就可能发生问题。更有甚者。贷款单位根本就是在搞诈骗,利用高额利息为诱饵,诈骗存款单位地资金。
    话题再转回来到资金管理中心吴主任身上。他和中州信托投资公司之间搞得就是指定放款的交易。只不过《指定放款协议》是吴主任个人假借资金管理中心的名义和中州信托投资公司签订的。这个协议除了吴主任之外,并没有资金管理中心的任何人知道。
    吴主任之所以假借委托国债买卖的交易搞这种“指定放款”的把戏,一个原因是如果直接搞“指定放款”,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绝对不会同意;第二个原因就是,贷款人支付的高额利息就不能进入的吴主任的腰包。对吴主任来说,既然仕途无望,大捞实惠才是最现实地。
    对审计科来说,他们的审计到这里基本上就可以向上级汇报了。至于查清楚和资金管理中心进行指定贷款的贷款人是谁。能不能顺利追回这笔违规贷款,则是局机关纪检委的事情。
    周处长领着赵长风和左科长到李恩华局长办公室做了紧急汇报。汇报之后,左科长和赵长风就离开了局长办公室,周处长再一次被李恩华留下。赵长风从李恩华严峻的面部表情中就知道这件事情大局已定。吴主任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地!
    对于吴主任是不是把这笔钱指定贷给蔡达明,赵长风不知道。但是赵长风却趁这次突击审计的时候查明了另外一个真相。那就是吴主任确实和蔡达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资金管理中心过年时候给副科级以上领导发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