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444部分

宦海无涯-第444部分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苗晓同志这是在批评我啊!”刘兆东摸着肚子大笑起来,“长风,你回去转告你们苗书记,就说我回头一定过去,到时候他莫嫌我烦就行!”
        “刘省长,瞧您说的?我们基层同志盼望领导下去指导工作都望眼欲穿了,还怎么会嫌……”赵长风笑着恭维道。
        “赵市长,请喝茶!”张秘书泡了一杯茶端过来,小心的放在赵长风面前。
        “多谢多谢。”赵长风轻轻扣了一下桌面,扭头对刘省长说道:“刘省长,张秘书是个难得的人才啊,我这里先说好啊,你什么时候放张秘书下去锻炼,可一定要放到我们海州啊!我提前跟刘省长预定了!”
        ………--…………………………………………………………………………………………………………………………………………………………………………………………………………………………………………………………………-
        第二更送到。书友们久等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首发
    第五卷 第51章 省委书记召见
     更新时间:2009…10…21 1:10:27 本章字数:3829
        首发
        秘书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中却已经是翻江倒海了。    首发首发
        当个秘书,整天鞍前马后地侍候着领导,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在仕途上走一个捷径,争取一个好的发展吗?那些当秘书的,谁心中不是揣着这样的心思?刘兆东是京官下派,在粤东省分管着交通等实权部门,在几个副省长中权力仅次于常务副省长。张秘书只要安心靠着刘兆东这棵大树干上一两年,到时候下放到下面当个县长什么的,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可是下派的下边之后,怎么混呢,就看个人的机缘。虽然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到了下面,中间隔着一层关系,刘兆东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关照着张秘书,张秘书混好混坏,还要顶头上司的态度,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赵长风现在年纪轻轻就是海州市的常务副市长,那么一两年后,赵长风身上又会出现什么奇迹,还真不好说。即使是赵长风一两年后还依旧在海州市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但是以赵长风在省里的背景,再加上和市委书记苗晓的密切关系,海州市的财权和人事权都捏在手里,如果张秘书到海州市下面去做个县长、县委副书记什么的,有赵长风的照顾,想捞一点政绩还不是手到擒来?
        今天赵长风这样说,明显是递过来橄榄枝了,张秘书心思岂能不活泛?不过当着刘兆东的面,张秘书也只能当作没有听见,心中却再想下去后怎么再和赵长风加深一下感情。
        “长风,这怎么能行?挖墙角都挖到我这里来了!”刘兆东板着脸说道:“小张我用着正顺手呢!现在还离不开他。你要是真想要他,就给他留个好位置,两年后我把他放到你那里去!”
        “刘省长,那就这么说定了啊!”赵长风笑吟吟地说道:“张秘书在你身边再学习两年,到了我们海州正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张秘书毕竟涵养浅,听得浑身燥热,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过来为刘省长杯子里加了点水,轻声说道:“刘省长,您们谈,我到外边看看。”
        刘省长含笑着看着张秘书轻轻带上房门,这才正色对赵长风说道:“长风,你这次……”
        赵长风连忙坐直了身体,对刘兆东说道:“刘省长,我这次过来是向您汇报一个事情。”他就把海东新线的情况讲述了一遍,说海东新线东江段如果按照最初地设计路线走直线从横塘、麻涌经过,不但可以节省两个多亿的巨额投资,工期也可以缩短三到四个月。可是听说省里有些领导对最初的路线有不同看法,最后海东新线东江段就绕了一个大弯,走了青梅岭,这一绕弯,路线不但比原来远了将近六公里,而且光穿越蟒河的大桥就要多修三座,还要打通一条穿山隧道,整个工程造价比最初设计路线多了两个多亿,超过了东江县和海州市地财政能力。致使这条路拖了三年半,还没有修通。两个多月前,赵长风到海州市担任常务副市长后,了解到海东新线地情况,就打算修改海东新线,恢复最初的线路设计。
        说着赵长风把有关海东新线地材料交给了刘兆东。刘兆东拿到手里。慢慢地翻看着。赵长风一边看着刘兆东地脸色。一边说道:“我下这个决心地时候压力很大。
        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有阻力。很多人劝我说。还是算了吧。省里定下地路线。你现在要去调整。能成功吗?但是面对着这些压力和这些冷言冷语。我还是毅然下定了决心。决定一定要把海东新线修改线路地项目报上去。”
        “刘省长。不瞒您说。促使我下这个决心地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您。”赵长风望着刘兆东恳切地说道:“我还在中原省地时候。就听过您地事迹。知道您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期间。硬是顶着一位老领导地意见。把京黄高速裁弯取直。节省了十几个亿地巨额投资。”
        刘兆东本来神情严肃。听赵长风提起他最得意地事情。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他摆摆手说道:“长风。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地事情。你提它干嘛?我不过是做了一个交通官员应该做地事情罢了。”
        说到这里。刘兆东语气又严肃起来。“现在有很多官员不尊重科学。也讲经济规律。认为修路建桥。就是拍一拍脑袋。下个文件地事情。路想从哪里过从哪里过。桥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也不考虑考虑。这样做经济上划算不划算。要多付出多大地代价。我们国家是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上还不富裕。即使这些年经济上有了些发展。
        广人多。需要用钱地地方多着呢。怎么能这样浪费?为。修桥铺路还是要尊重科学。就像你们海东新线。到底该怎么走。设计该怎么做。哪一个领导说了也不能算。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勘查结果。”
        听了刘兆东的表态,赵长风地心一大半放进肚子里了,如果是说要看实际勘察结果,海东新线最初的设计路线肯定占优。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心……
        于是赵长风就说道:“刘省长,省道路勘察设计院的专家当初就是受了外来的干扰,才修改了最初的设计方案。现在还是让他们重新勘察,我还是怕……”
        刘兆东手端着茶杯,中指在上面轻轻地敲着,沉吟了一下,说道:“海东新线虽然是二级公路,但是也可以请国内一些权威专家参与嘛。”
        赵长风终于放心了,孙金平影响力再大,也仅仅局限于粤东省,如果刘兆东能够在京城请一些全国交通系统有名的专家过来,孙金平可就影响不了了。而且有了这些全国著名交通权威的意见,对海东新线进行修改也显得名正言顺。
        “刘省长,我本来心中很紧张的,听您这么一说,心中就亮堂起来了。”赵长风说道:“有您这样内行的领导在上面把关,我们基层的工作就做多了。”
        刘兆东微笑着说道:“长风,也能说是内行,我不过是在交通系统多干了几年,看到的东西多一些而已。
        这材料我先留下,回头再和金厅长沟通一下。你回去也要多做一些准备,再搜集一些材料,越翔实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
        赵长风连忙说道:“刘省长,我回去就立即按照您的指示开展这个工作。”
        “什么我的指示?”刘省长笑了,“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赵长风也笑了,他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说道:“刘省长,那我就告辞了。耽误了你一中午的休息时间。”
        刘兆东就站起来,紧紧握住赵长风的手,使劲儿拍了拍赵长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长风,好好干。现在像你这样直言不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不过该收敛的时候也适当收敛一下,当年我可没少在这上面吃亏啊!”
        “多谢刘省长,我一定牢记您的指示。”赵长风恳切地说道。
        “嗯,好好干!有什么问题再来找我!”刘兆东握住赵长风的手,又送了赵长风两步,几乎快到门口了,这才松开,和赵长风挥手告别。
        张秘书在一旁看的心中暗自眼热。赵长风怎么就这么得刘老板的欢心呢?平时市长市委书记过来汇报工作,刘省长最多也就是握一下手,哪里有这样快送到门口的?
        *************************************************************************
        回到海州后,赵长风又把交通局局长陈心仁叫过来,吩咐他再尽最大可能地详尽收集一切关于海东新线的资料。
        又经过半个月的等待,交通厅那边终于传来好消息。海州市申报的海东新线线路修改项目在省交通厅厅长办公会上获得了通过。金冠天打电话告诉赵长风,交通厅那边已经开始和京城有关方面进行了接触,准备委托交通部第一勘察设计院负责海东新线线路修改项目的勘察设计。
        消息传到海州,海州市政坛大为震动,绝大部分海州市官员没有想到,年轻的常务副市长赵长风竟然真的把这个海东新线道路修改项目给跑成功了。这太不可思议了。交通厅副厅长就不说了,交通厅厅长金冠天可是老省长孙金平一手提拔上来的,他难道就忘记了老领导的恩惠?
        还有老省长孙金平,怎么不见一点动静,他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的心血被赵长风毁掉?
        也有人,老省长是引而不发,先让赵长风蹦两天,等方案报到分管副省长的那里的时候,老省长孙金平再出手,彻底扼杀赵长风的希望。
        就在众说纷纭中,赵长风接到了省委书记杜红军秘书的电话,让他立即到省委来一趟。
        ……………………………………………………………………………………………………………………………………………………………………………………………………………………---…………………
        第一更送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首发
    第五卷 第52章 老省长发火
     更新时间:2009…10…23 1:24:44 本章字数:2127
    刘处长。能给透个底吗?杜书记召见是什么事情。我前做个准备。”接到电话。赵长风心中就噔一下。这个键的时候。杜书记召见能有什么事情?一种不详的预感升了起来。于是就电话里和杜红军的秘书刘延松套近乎。看看不能获的一些有用的信息。
    “你来了就知道了。”刘延松淡的说了一句。把电话给挂了。
    赵长风摸了摸脑袋。心中感觉更是不妙。他也不再耽搁。立即给苗晓书记和王刻舟市长做了简单汇报。然后立即出发。
    老张开着车稳稳的驶上了高速公路。赵长风手里拿着手机。靠在宽大的真皮靠背上。目不睛的盯着。显然是在期待什么。
    晓飞知道小赵老板心情不好。车后就静悄'的坐在那里。没有像往常那样往车载CD里放老板很喜欢听的|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
    车内的气氛就有些闷。
    在高速上跑大约有个小时。赵长风手中的手机终于耐不住寂寞。响了起来。赵长风看着显示屏上熟悉号码。眼中掠过一喜色。
    “大哥。我知道你不会不管老弟的。”赵长风把手机放在耳边。嬉皮笑脸的说道。来电话的是省政府秘书长谢富海。如和谢富海何承明省里这些铁杆关系相处。赵长风自有一套心。他完全明白。什么时候该称呼职务。什么时候又该用“大哥老兄”来称呼。
    “哎。长风。你这次可踢到铁板上了。”谢富海在电话的语气很严肃。赵长风听声音就知谢富海在那边是什么样一张面孔。“连我也没有想到。孙老的脾气。真是老而弥坚。”
    “大哥然是孙老?”赵长风虽然早有预感。但是听到谢富海口中亲自证实。还是吃了一惊。
    “是啊。我上午就听说孙老到省委大院去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海东新线的问题。本来我想摸一摸情。等的到确凿的消息了。再向你透气呢。谁知道杜书记这么快就打电话给你了。”谢富海又叹了一口气向赵长风说明了缘由。
    今天上午。孙金平老省长拄着一根拐棍。来到了省委大院。一般来说。像孙金平这样的老志。在台上的时候风风光光威风八面。那么一旦退下来之后。随着中权力的丧失。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也必将随之退去。正因为这样。那些曾经在省大院省政府大院叱咤风云风光无限的老干部退休之;。一般不愿意出现在这些记录下他们显赫历史的的方。他们曾经高高在上的坐在皮椅上居高临|的看着下面的人过来汇报工作。而现在。那间象征权的办公室象征权力的皮转椅。都以前不属于他们。坐在上面的或许就是当年给他们提公文包送文件的下属。他们如果出现在这里。就要接受下属居高下的目光这中间心理上巨大落差。绝对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有些老同志退下之后思想转变的快。很快找到了归属。比如孙金平。就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种菜上面。在自己的小院里开了一小块菜的。整天乐此不疲的侍弄着那些蔬菜。还不是把摘下一些成熟的蔬菜送给自己那些退休的老伙计声称这是绝对绿色无污染的蔬菜自己一手种出来的。比机关事务管理局特供的还要正宗。
    有些老同志呢放不下过去那点感觉。退下来后心中还是耿耿于怀。整天一股闷气在心中郁结。时间不长。身体就出现了毛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老干部。在台上生龙活虎的。一点毛没有。刚一退下来。身体这个零件坏了。那个零件出毛病了。最后只好病怏怏的躺在特护病房里静养着。
    平心而论。孙金平这些退下来的老领导中还属于比较开明的。心胸也比较开阔。一退下后立即抛弃了对权力的眷恋。躲在家里侍弄小菜园。非迫不的己不往省大院省政府大院里来。即是春节省委省政府联合举办的老干部团拜会。孙金平也是能推就推。尽量不来。为什么。就是因为孙金平不想别人尴尬。也不想自己尴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