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嫁时衣 >

第145部分

嫁时衣-第145部分

小说: 嫁时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冬再进进宫去的时候,敏感地发现,来得人变少了。
  好几个熟面孔不见了。
  虽然男人在外面做的事情,女人多半不知道也无从参与,可是一旦出了事,却是株连全家。
  尤其是这种谋反的事情,上上下下无一幸免。
  剩下的人哭得更加悲切,也许是因为熟朋故旧被牵扯进了这一次的事情当中,也可能是在哭自家未卜的命运。举哀时哭声震天,跪在小冬身旁和身后的那两个女人哭得撕心裂肺的,小冬只觉得茫然。
  虽然这一世一生下来她就在权势的包围当中,小冬也绝不能违心的说权势是个不好的东西。
  可是权势许多时候更让人恐惧。
  圣慈太后没有露面,女官说她身体不适。
  小冬十分关切,连忙追问。那女官也是圣慈太后身边儿的,和小冬很相熟,小声说:“其实是这边太吵,气味儿也不好。太后娘娘并没有什么大不适。”
  小冬点点头,只是还不太放心。
  圣慈太后爱清净是不错,但是礼数从来不错,更不是那种拿乔摆谱的人。
  “我去看看太后娘娘。”
  “也好,这儿实在吵闹,郡主去了,正好在长春宫歇一会儿。”
  小冬出门的时候,正好看到高女官正领着宫人匆匆走来,当面遇见,高女官行了个礼:“见过郡主。”
  “不必多礼,高姐姐这是从哪儿来?”
  这位女官是与众不同的,许多人都说她其实也是皇帝的嫔妃,只是皇帝不舍得她一身才学在后宫中埋没,所以一直没有给她一个妃嫔的名份。
  传言有几分可信,小冬并不确定。但是高女官的确一身才学,时常给皇帝起草诏书,在宫中也许有人看不起她,背地里议论,可是绝没有人敢得罪她。
  小冬起码能确定一点,就是对于圣德太后失势疯颠的事,这位高女官一定没少给皇帝出力。
  高女官有些急,小冬见她的次数不多,每次都是衣帽整齐,现在帽子后面的软翅居然有一边拧过去了,她好象也没注意到。
  她的匆忙是难得一见的。
  难不成……要出什么事?
  长春宫依旧是冷冷清清的,那些香花香草才刚刚萌出细芽,那一点薄薄的隐约的浅绿色透出一点惨淡的春意。
  采姑将小冬迎进去,她换下了平时的绿绸宫装,穿了一件灰色粗布袍子,腰里扎着孝带。
  “郡主快请进。”采姑说:“太后娘娘刚才还提起你来。”
  “太后娘娘身体怎么样?”
  “没什么大碍,就是有些头疼。”
  多半是昨天在慈庆宫被吵的。说实在的,小冬自己听着那一阵阵哭嚎声,也觉得脑仁儿疼。
  寝殿里帘幕低垂,一缕碧烟从销金兽嘴中缓缓吐出来。
  圣慈太后靠在大迎枕上,朝小冬招了招手。
  “快过来。”
  小冬行过礼,挨着圣慈太后坐下来。
  “娘娘yu体不适吗?”
  “我没什么事儿,就是不耐烦出去见那些人。”圣慈太后让人上茶,又问:“家中如何?阿大怎么样?”
  “他在家里跟着胡妈妈,挺乖的。”小冬顺手接过采姑手里端的药,闻了闻气味儿。
  “这是什么药?”
  反正不是圣慈太后惯常吃的补药。
  “是宁气安神的汤药,今儿太医院的掌院来请过脉,开的方子,说是吃不吃都行。”
  那还是别吃了。
  小冬觉得是药三分毒,看圣慈太后现在精神还可以,脸色也不算差,那这药就没必要吃了。
  “我替娘娘揉一揉吧。”
  圣慈太后欣然同意。
  外面就算凄风苦雨,长春宫里却是一派安详。
  如果不是采姑她们都戴着孝,小冬几乎都快想不起宫里还在办丧事——京城现在还处于一片肃杀恐怖当中。
  这世上要说能让小冬安心的地方。
  安王府,自己家,长春宫。
  呃,这话好象有点多余,她生活的圈子本来就小,除了娘家,自己新家,宫里,旁的地方她也不去啊?就算去,别庄、离宫,温泉那些地方,也只是小住而已。
  说起来,小时候还要去集玉堂上学,有一定社交活动,现在人长大了,反而整天宅家里了。
  当年那些一起念书的女孩子们,现在也都嫁人,生儿育女了,大家只是偶有来往,见了面也并不亲热。
  小冬念了几年书,关系好的只有赵芷——嗯,姚锦凤也算一个。还有沈家姐妹也可以算得上。
  但是赵芷和姚锦凤两人一个死了,一个远嫁。
  沈氏姐妹呢?沈芳是个忙碌的主妇,沈蔷并不是长住京城的。
  现在真的能称得上手帕交的,好象……
  只剩了六公主?
  小冬有些啼笑皆非。
  以前她和六公主可不怎么对付。六公主的脾气可真让人有些消受不了——
  但是处的时间长了,会发现这人也有可爱之处。
  她不做作,不虚伪,心计少。
  连她的驸马罗渭,一开始也接受不了她,但现在不是过得很幸福么?
  当然,据说两人在家还经常拍桌子砸板凳的吵架,但是床头吵床尾和嘛,夫妻没有隔夜仇。
  也许一开始双方都不满意这桩婚事,但是孩子都有了,也就得认命的过,好好的过。
  “刚才在慈庆宫没见六公主。”小冬轻声说:“淑妃的身体不好?”
  圣慈太后他说“嗯,已经好几天了,都没有起身。她这病也蹊跷,太医看过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么……”
  怪不得今天六公主没到慈庆宫去。
  小冬想起刚才见着高女官的事来——不过她没和圣慈太后说。
  高女官以前服侍圣德太后,后来跟在皇帝身边,与长春宫素无往来。圣慈太后对她好象也不待见。
  “你在这儿歇一会儿吧,下午也别过去了。”
  小冬笑笑,正要说话,忽然听着外面采姑说:“娘娘,贵妃求见。”
  ——————————————————————
  这章不知起啥题目好。。。 



第一百八十一章

  圣慈太后微微抬眼看了看,抬了下手。
  采姑朝外面说:“太后娘娘歇下了,请贵妃回去吧。”
  外面宫人当然转达了采姑的话,小冬又继续手里的动作。
  可是外面却没象预料中那样平静下来,反而宫人的声音急切起来:“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太后娘娘……”
  明贵妃竟然就这么长驱直入硬闯了进来,外面的宫人毕竟不敢十分拦阻。
  小冬要站起身来,圣慈太后的手按在她的膝上。
  小冬又坐了回去。
  明贵妃穿着一件绿绸子衣裳,皱皱巴巴的,看起来好象几天没有更衣了一样——
  事实上也应该是好几天没有换过了。现在宫里人人都换了孝衣,明贵妃却不是。就算她躲在屋里不出门,衣裳也该换过。
  明贵妃脸色煞白,直挺挺地在圣慈太后面前跪了下来。小冬跪坐在圣慈太后旁边,这一下可是不折不扣受了明贵妃的大礼了。
  “贵妃这是怎么了?”圣慈太后语气淡淡地问:“怎么行这样的大礼?”
  是的,双膝跪下,一般是晚辈,外眷向圣慈太后行得多些,贵妃淑妃她们平时也就是福身,也称福礼。
  “太后娘娘……”贵妃还没开口,泪先流了下来。虽然憔翠狼狈,又有了年纪,但贵妃看起来仍然风韵楚楚,尤为动人。
  可惜屋里头的人,都未必欣赏她这份儿动人。
  “求太后娘娘救命……”贵妃重重的叩头,虽然地下铺着厚毯,这一下一下的闷响听着也不是开玩笑的。
  “贵妃言重了,你若有病,该让太医请脉,来找我做什么?”
  她显然不是因为病。
  小冬结合前后的事情——
  不用问,三皇子那档子事儿,明贵妃一定牵涉进去了。
  就算不是主谋,也肯定有嫌疑,又或者她根本也在其中推波助澜过。
  五公主不是曾经说过么?明贵妃一直做着太后梦。
  什么人能当太后?
  象圣德太后,她是先帝皇后,虽然无子,可是新帝一样要尊她一声太后,且要把她摆在自己生母前头。
  象圣慈太后,她是皇帝的生母,尽管出身卑微,无权无势,一直到先帝死的时候她才不过是个五品昭仪,但是她的儿子做了皇帝,她就是太后。
  但明贵妃两样都不占。
  她既不是皇后,又没有要当皇帝的儿子,条件不符。
  她想当太后,必须另辟蹊径给自己创造条件。比如,三皇子若死了,她将一个年幼皇子收归名下,这不就有条件了?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皇帝挂掉。太后嘛,死了老公才叫太后啊。
  明贵妃的样子很可怜,但是小冬并不同情她。
  她的野心很大,而且当年和姚青瑗的死还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说起来,以前小冬觉得六公主跟着宋淑妃,没学会什么温柔谦逊,才识更加不用提。但是宋淑妃做为一个娘,好歹还是愿意给女儿撑腰的,六公主当时婚事不协,她也没少跟皇帝哭过求过。
  以前不明白的事,现在明白了好些。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明贵妃和五公主那样母慈女孝的场面只是假相,反而淑妃和六公主吵吵扰扰的更真实亲切。
  圣慈太后摇了摇头:“自己做下的事,也得自己去承担。贵妃倘若没做过什么,自然不用害怕。”
  圣慈太后的意思很明白。
  倘若明贵妃做了什么,那她也不用再求情,求也没用。
  明贵妃慢慢直起身。
  她脸上带着绝望的神情:“太后娘娘当真如此铁石心肠?”
  圣慈太后脸上带着悲悯,可是她说:“你这么些年来,午夜梦回,就没有后悔惧怕的时候?旁人不提,曾经在你身边服侍过的那个碧桃,真的是上吊自尽的吗?”
  明贵妃的目光有些躲闪,低声问:“太后娘娘还记得她……这都多少年的事了……”
  “是啊,许多年了。”圣慈太后说:“你也还记得她吧?”
  门外面已经站了好几个孔武有力的他宦官,殿内也有宫人,明贵妃又不是什么身怀绝技深藏不露的高手,倒不怕她对圣慈太后不利。
  外面宫人禀告说:“太后娘娘,紫宸殿高掌侍求见。”
  高女官?
  明贵妃打个哆嗦,膝行向前,却被宫人拦阻。她朝圣慈太后的方向伸出手,哀哀恳求:“太后娘娘,好歹看在我这么些年恭谨服侍的份儿上,救我一命”
  圣慈太后转过脸去,朝一旁的采姑点了点头。
  采姑会意,过去开了门。
  高女官先向太后请安,又说皇上召明贵妃有事,这便要带她去。
  其实屋里人都明白,这所谓的有事,只怕是明贵妃东窗事发了。
  明贵妃也知道事不可为了,慢慢的扶着膝站起来。
  大概是知道求也无用,反正已经到这一步,她反而镇定下来了。
  看起来,倒还是一副贵妃的派头。
  没有皇后,贵妃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女人里头地位最高的。
  高女官也没对她无礼,客客气气的请明贵妃动身。
  明贵妃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恨意。
  高女官淡然自若,仿佛明贵妃眼里透出的是温柔也好,还是射出刀子也好,都同她没关点干系。
  明贵妃走到门口,几个宦官和宫人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反正不管她想夺路而逃或是想暴起伤人,都绝没有那个机会。
  明贵妃停下脚步,回过头来,忽然问:“请问郡主,我妹子到底是死是活,身在何处?”
  小冬怔了一下。
  明贵妃要不提,小冬真想不起她妹子来。
  小冬诚实地摇摇头:“我不知道,那年变乱后就没了她的消息。”
  明贵妃一笑,有些自嘲地说:“她倒比我聪明多了……”
  高女官的人将明贵妃带走了,采姑长长的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哎哟,这叫什么事儿……”
  小冬琢磨两件事儿。
  明贵妃做了什么?
  还有,她走时说起她妹子,又是什么意思?
  圣慈太后倒拉着小冬的手安慰她:“可吓着没有?”
  小冬摇摇头:“有太后娘娘在,我才不怕呢。”
  圣慈太后微微一笑,摸了摸她的头发:“嗯,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回去问问你父亲就知道了。”
  就算太后不这么说,小冬也是要问的。
  不过这会儿她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五公主她……会不会被牵连?”
  “不会的。”圣慈太后说:“你不用替她担忧,放心吧,皇帝心里明白着呢。”
  +++++++++++
  这章是重写的,原来写了一千多字,觉得不好。
  现在也觉得不好,但是比原来写的要顺畅多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圣慈太后打发了宝珠送她出来,小冬有些心神不宁,明贵妃、五公主的身影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的。
  “太后娘娘吩咐了,郡主直接出宫吧,慈庆宫就别去了。”
  就算圣慈太后没吩咐,小冬也不打算去慈庆宫。
  那里人多口杂的……
  到了出宫门处,远远看到那里一团人,兵荒马乱的。
  宝珠和小冬今天都吃了惊吓,说是惊弓之鸟也不为过。宝珠忙停下来,让人先过去探问是怎么了。
  宝珠和采姑都是圣慈太后身边的老人了,体面非凡,这边一差人过去,那边忙有个中年宦官颠颠儿的跑来回话。
  原来不是象她们想的有什么动乱,而是今天慈庆宫里有好几个人昏厥过去了,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只怕情形不好,刚才抬了来让家人接出去了。另一家来接老太太的只见这边抬了人来,还以为是自家的,结果扰攘一番才各自弄清楚了。
  宝珠这才放下心事来,直送小冬上了车,见是秦烈亲自来接的,才放心的回转。
  说起来,郡主也是有福气的。安王为了怕委屈这一儿一女,从姚王妃去了之后就不娶了。郡主嫁的这个男人虽然只捐了个官身,可是一看就是可靠的人。这女人啊,最要紧的是实惠。面子上风光那没用。
  没谁比宝珠她们这种在宫中待了多年的人更明白了。
  要说面子上风光,谁有皇家风光?皇后,皇妃,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