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空间之锦绣小农女 >

第29部分

空间之锦绣小农女-第29部分

小说: 空间之锦绣小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青燕笑笑,一本正经地点头,“我不能确定有没有,不过郎中说很多药都是山上采的,是哪座山他没说,我就是想来找找看。”
  “这个我也听说过,很多药铺里卖的草药都是山里采的。”王大远的媳妇周氏也点头,“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认识,青燕你认识?”
  沈青燕挠挠脑袋,有点羞涩地说:“其实我心里也没底,那郎中只给我说过几种常见的,真正能不能认识还两说呢。”其实她是在幻境里翻看过一些草药。
  “哦,这样啊,那你们去找找看吧。”宋氏和阮氏的情绪有些低落,不过还是嘱咐姐妹俩就在外围找找好了,平山虽然不算大,却也不小,真到里面,会不会有野兽出没还不知道呢。
  “姐,我们真的要去找草药吗?”沈青玉鉴定着大眼睛问沈青燕。
  沈青燕摸摸她的脑袋,由于这几个月营养跟上去了,沈青玉的头发不再又黄又疏,个头也窜上去了不少,就是沈青燕自己的个头也窜了不少,“是的,不过有没有不一定,姐见过的也不是很多。”
  “如果找到了,咱们让小姨她们来挖好不好?”沈青燕询问自己的妹妹。
  “为什么呢?”沈青玉有点不解地问:“这个不是可以换钱吗?”
  “就是因为能换钱,才让小姨她们来挖。”沈青燕给她分析,“你没听林婶和小姨刚刚都在为大明哥和学田哥的学费发愁,她们对咱们那么好,咱们帮帮她们难道不应该吗?”
  助人为乐这种好品性要从小教育,当然沈青燕也不是教沈青玉什么人者都帮,她们只需要帮那些真心对自己姐妹好的人就好了,至于别的人,有多远滚多远。
  “好。”沈青玉觉得现在姐姐和自己的生活已经像是在天堂一样了,而且她也深深记得最初时,这个村子里的人是怎么帮助自己和姐姐的,她在姐姐的言传身教下,完全对村里人怀着感恩的心态,所以当沈青燕问她时,她才毫不犹豫地点头。
  “玉儿真乖,姐姐最爱玉儿了。”沈青燕俯下身在沈青玉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才拉着她的手往里走。
  “姐姐,姐姐前面有只兔子。”才没走几步,沈青玉就指着前方草从欢快地叫。
  如今沈青燕的碧游决已练到第三层,要抓一只区区野兔根本就不在话下,可是那是沈青玉不在场的情况下,她略一思索,对着那兔子使了个精神攻击,那只野兔就在沈青玉目瞪口呆中,直直冲向附近地一颗大树,结局可想而知,晕了。
  “姐姐,这只兔子怎么会自己往树上撞,它傻了吗?”沈青玉指着倒在地上的兔子说。
  “呃,这个,可能它眼神不太好吧。”沈青燕暗自翻了个白眼,没想到这精神攻击竟是能控制被攻击物的精神,只是不知道对人是不是也这么有效。
  边说边靠近野兔,怕它醒来逃了,她从旁边找了几根坚固一点的野草,把野兔的四只脚都捆了,才要离开,眼前一亮,这不是地榆,幻境的医书中说它可以止血,沈青燕的幻境里没有,因而她拨了两颗在竹篓的掩护下丢进幻境,说不定有一天可以用到呢。
  “玉儿,去叫小姨她们过来,我在这儿发现一大片的草药。”沈青燕举目看去,这一片地榆还真不少,忙对沈青玉吩咐。
  不一会儿,一大群妇人跟在沈青玉后头来了,“青燕,青玉说你真找到草药了?”宋氏首先心急地问,可她左瞧右看,也没看到所谓的草药在哪里。
  “小姨,你看我手上的这颗草,它叫什么榆来着我也忘了,不过我记得那次在镇上,我见过郎中用这草给一个人止血,后来问了,才知道,这是止血的草药。”说着把手中的地榆递到众人面前。
  “止血的,这是真的?”宋氏将信将疑接过沈青燕手中的“野草”问,“那要值不少钱吧?”
  “小姨,我什么时候说过谎。”沈青燕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至于值多少钱,我也不太清楚,要不你摘上一点让姨父明天带去镇上医馆问一下。”
  宋氏想想也没错,和周氏几人商量了一下,挖了一些放进背篓,打算明天让刘春生带去镇上问问,如果是真的,那这么一大片草药,怎么也得值不少钱,就算大伙儿分下来,自己分得的也不会少,说不定那时,儿子上学堂的钱就攒够了。
  这一切还多亏了沈青燕,她真是个有本事的,一个小女娃带着妹妹过日子,不但越过越好,而且还能造福村里,永方村的村长如果知道这事以后,不定会怎么呕呢,还有那些不长眼的沈家人,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第六十四章 想盖房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春天开始了,雨水也变得多了起来,沈青燕家的茅草顶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不是东边滴水,就是西边漏雨。
  就算有村里人帮着修修补补也好不了多少。
  这一天,看着天气又阴了下来,沈青燕嘱咐沈青玉呆在家里,自己到韩关氏家去看看韩广财在不在,她知道韩广财是个泥瓦匠,她想去问问造房子的事。
  她们现在住的这块地已经被她买下,她要赶在清明之前,尽快把自己和沈青玉的家重新修一下,或者推倒重建两三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
  至于建房的钱,她现在也有了出处,前阵子她绣了一些帕子和荷包拿到镇上的纤绣坊去卖,得了不少钱,而且村里人都知道,她和成福记的合作一直没断过,因而有钱盖房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娟姐,我韩叔在家不?”一到韩广财的家,就看见韩小娟带着韩小丽坐在自家廊下打络子,隔着篱笆墙招呼。
  看见沈青燕来了,两姐妹赶忙站起来,把她让进自家的院子,“青燕姐,你咋一个人来,玉儿呢?”韩小丽看见只有沈青燕一个人,不解地问。
  不能怪她这么问,实在是沈青燕一直把沈青玉当成小小孩,走哪儿都带着,干什么都带着。
  直到有一天,沈青燕看见沈青玉和王小菊她们玩在一起,开心的小脸上露出纯真干净的笑容,她才意识到,沈青玉虽然还小,却也需要自己的玩伴,自己不该一直把她强留在身边,让她跟着自己做这做那的。
  “她去找小菊玩了,你怎么不去?”沈青燕顺手搂上韩小丽的脑袋。
  “丽儿要帮姐姐打络子,青燕姐姐来找我爹,是不是因为前天屋里又漏水了?”韩小丽仰头看着沈青燕笑。
  前几天下大雨,娘说青燕姐姐家一定会漏雨,拿着蓑衣匆匆跑去把两姐妹接到自己家来,等到沈青燕两姐妹到家的时候,韩小丽姐妹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沈青燕两姐妹简直成了淋了雨的小鸡。
  “青燕来了,快进来,”韩小娟等了半天也不见沈青燕进来,跑到门口一看,自己的妹妹正拉着人家聊得起劲呢,妹妹这么粘着沈青燕,她倒是一点意见也没有,反正村里的小娃都很粘她。
  不过妹妹把人家堵在门口却让她有些哭笑不得了。
  上前一把拉开韩小丽,“青燕是来找我爹的吗?恰好他今天在呢,你快进去吧。”
  “小丽,我先去找韩叔,一会儿再让玉儿来找你。”沈青燕轻轻捏了捏韩小丽的小脸,小孩子家的皮肤总是比较娇嫩的。
  沈青燕随着韩小娟姐妹进入韩家的堂屋,发现屋子里并没有人,疑惑地看了旁边的的韩小娟,“韩叔人呢?”
  “我们家的屋顶也漏了,他正在修呢,想着趁这两天天气好,索性把屋子上的茅草换成瓦片,这样以后冬天也不会再害怕屋顶不知什么时候会被北风吹掉了。”韩小娟有些骄傲地说。
  必竟村里除了村长家,也只有她们一家的房顶上可以盖上瓦片,虽然只是一间,可也足够让人羡慕了。
  韩小娟让沈青燕在长凳上坐下,打发韩小丽去找自己爹,才拿了自己刚刚绣好的一个荷包,蹭到她身边,讨好地说:“青燕,你看姐绣的这个荷包能不能到纤绣坊换到钱。”现在沈青燕是村里女娃们做女红的标准了,谁都知道,沈青燕不但做得一手好菜,会打漂亮的络子,还有一手好的绣工。
  沈青燕接过荷包,粗糙的淡红色面料上绣了一团青色的乱线,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这,这是什么?”沈青燕目瞪口呆地指着那团绿色的东西问。
  “就是前两天我看你绣的那株草啊,你说叫什么四叶草的。”韩小娟理所当然地说。
  她不会没有学过绣工,所会的也只是关氏教她的基本的缝缝补补,和改改衣服,纳纳鞋底之类女娃都会的东西。
  “娟姐,你的络子不是打得又快又好吗?”沈青燕不想打击她,只好换一个方式说,“怎么也想起来做这个了。”
  其实韩小娟在一见沈青燕看见自己的荷包时,皱起的眉头,一颗心就沉下了,她也知道自己绣得不好,可是她看到沈青燕绣的荷包,真的是又羡慕又好奇,所以回来自己偷偷摸摸地绣了一个。
  韩小娟犹自沉浸在自己低落的思绪里,突然觉得一只光滑的小手握住了她有些粗糙的手,“娟姐一向很聪明,如果娟姐真想做荷包的话,我来教你好不好?”
  “真的,我可以学会吗?”韩小娟不大的眼睛里出现了异常的惊喜。
  “当然可以,娟姐那么聪明,”沈青燕给了韩小娟一个鼓励的微笑,虽然她的手有点粗,不过学一些简单的绣样还是可以的。
  两个好姐妹正聊着天,韩广财从外面进来了,他的裤脚卷到膝盖,光着两只脚丫上还沾着不少泥巴,粗大的手上的水渍还没干。
  国字型的脸庞在见到坐着的沈青燕时,挂上亲切的笑容,“青燕啊,听小丽说你找我,咋了,是不是家里有啥事?”亏得沈青燕在山上找到草药,他家才可以买瓦片盖上,不然,这个雨季怕是也不会好过。
  沈青燕早在韩广财进门时就站起来了,亲热地喊了声,“韩叔。”待韩广财坐下,她才说明自己的来意。
  一听沈青燕要把现在的泥坯房推倒重盖,韩广财点点头,“也好,你们姐俩现在住的屋子实在是太破了,这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总是小修小补的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只是这造房子的话,要通知村长一声,最好拿到那块地的地契,不然……”
  “那块地我已经跟村长叔买下了,就是以前我买荒地的时候一起买的。”沈青燕知道韩广财的意思,他是怕自己是个小孩子,不懂这些。
  韩广财没怎么意外,村里人都认可了沈青燕的能力,对她能买地也不奇怪,先是在镇上大酒楼做帮工,又学会了打络子,而且打出的花样连镇上唯一的绣坊里的掌柜都觉得稀罕,最主要的,她连种地也是一把好手。
  韩广财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觉得乡下人只有靠着种地才是最主要的。那片荒地,起先大家都劝她不要买,可她坚持买了下来,而且地里种的几样蔬菜都生长得很好,最主要的是,这个女娃心地很好,就像上次她发现了草药,也不说挖一点,大家坚持要分给她,她什么话也没有,把该得的那份分给林家和刘春生家,让所有的村人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第六十五章 有埋伏

  向韩广财讨教了一会建新房的事,她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她家的房子不用太大,够住就行,反正姐俩也没亲戚可走动的,不过因着沈青燕还想把灶间搬进屋里,再有就是弄个库房和猪圈什么的。
  韩广财建议她干脆一次性建上三间正屋和一个小猪圈,中间的正屋作为待客吃饭用的堂屋,左边一间一分为二,前面做成灶间,后面可以做库房,右边那间就是姐妹俩的卧室了,到时两人就算想有一个单独的空间,也可以跟左面那间一分为二。
  沈青燕不懂建房,不过听了韩广财的议见,觉得差不多,以前小时候自己在乡下时,村时人也是把房子建成这种格局的,何况,她也觉得这些房子真心的够了。
  “叔,如果照你这么说的话,得要多少银子?”沈青燕对古代的银子很弄不清楚,好在对面有个懂行的人。
  “那要看你用什么材料建了,如果是泥坯瓦房的话,十两银子尽够了。”在韩广财看来,沈青燕就算有钱也不可能太多,所以理所当然地以为她顶多是为了家里的泥坯墙年久失修,想重建一下,再大不了就是给房子加上大瓦。
  沈青燕却摇了摇头,“韩叔,我问的是青砖大瓦房的价,既然都想新建了,哪有再土坯房的道理。”
  “什么,你要起青砖大瓦房,连猪圈也是?”韩广财不淡定了。
  “对啊,猪圈如果不用青砖大瓦的话,万一被猪供塌了怎么办,而且大瓦房也经得起风吹雨打,不用过几年就修一下,其实算下来还是划算的。”沈青燕给韩广财分析了一下。
  “这样的话,加上盖猪圈,围鸡窝,彻灶台,二十两也不一定够。”韩广财细细地想了一下,才报出了个大约的价格,“青燕,不是叔多嘴,你哪来那么多钱,叔知道你有本事,可是二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
  沈青燕点点头,笑着说:“叔,你呐就把心放肚子里,我也不做没把握的事,更不会去做那种不该做的事,我沈青燕穷是穷了点,但这点子志气还是有的,不然怎么对得起我过世的娘。”
  “是不是你爹……”
  “叔,您就当我和妹妹是没爹没娘的孩子好了。”韩广财话没说完就被沈青燕打断了,“我们还是来谈谈建房子的事吧,如果照您说的建,中间又没有遇上雨天,大概多少日子能完工,我想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建好行不行?”
  “那可得多找些人,”韩广财见沈青燕不愿再提钱的来路,也就不再说下去了,自己又不是那种好事的娘们,打听那么清楚做什么,何况自己和沈青燕姐妹也没什么关系,要管也是刘春生家的来管。
  “不过人手上你放心,叔能给你找到十个左右,这样的话,怎么的也得要大半月才能修好外面的部分,好在现在还不是农忙,不过这样一来,大半个月以后怕就找不到人了修里面了。”韩广财想了想说,“不过你们人倒是可以先住进去,先把你们住的那一间弄好就行了,再把灶顺带着彻上,也可以将就一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