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313部分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13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二太太现在才真正的明白过来,赵氏是个历害人。从一开始沐姨娘的事情,她就一直站在胜利者的位置上,蛰伏了一两年,如今已是破茧成蝶了。

    杜太太便劝慰她道:“媳妇厉害才好呢,有多少人只巴望着能有个厉害媳妇,既收得住儿子,又撑得起内宅,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是应该退居二线,伺弄儿孙了。”

    杜二太太想了想,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点了点头。

    当夜杜太太的身子好了不少,就想着和杜若他么一桌子吃饭。当然产妇的吃食是另外备的,杜太太稍稍用了几口,由丫鬟们扶着在大厅里走了几圈,便往里软榻上靠了下来。

    杜若今儿回来又稍稍的比往日晚了一些,两日用过晚膳便手牵着手回百草院。这时候杜家的庭院很冷清,偶尔只有几个跑腿的婆子从身边路过。听风水榭那边的花灯还没卸下来,这会儿正亮堂堂的挂着,等过了正月,这些东西就要被撤下去了。

    对于刘七巧来说,杜家在这方面其实是很铺张浪费的,可是杜老太太却觉得这是热闹。元宵节没有花灯,那能算什么元宵节呢。可过完了元宵,这些花灯也就寿终正寝了。

    “相公,我们去看花灯去!”刘七巧想起过不了几天就要寿终正寝的花灯,还是打算把这视觉的享受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杜若忙了一天,这会儿也正想解解闷,所以就跟着刘七巧去了。

    只见抄手游廊的左右两边都挂这很多花灯,有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还有一只胖嘟嘟的兔子灯。

    杜若见了那兔子灯,倒是没挪开步子,只笑着招呼身后的紫苏道:“把这盏等取下来,送给春生,让他明儿放在马车里头。”

    刘七巧便觉得有些奇怪,只问道:“怎么?太医院缺花灯不成?还要相公从家里头带过去?”

    杜若只笑着摆了摆手道:“送给诚国公府那个阿满小姑娘,你昨儿不是说人家身世可怜吗?这兔子灯,小孩子都应该喜欢的吧?”

    刘七巧朝着杜若吐了吐舌头,勾着他的手臂道:“相公你那么帅,又送人家兔子灯,万一小姑娘喜欢上你怎么办?”

    杜若这会子也无语了,凑过去在刘七巧的面颊上嗅了嗅,只笑道:“今晚又没吃饺子,哪里来那么浓的醋味啊?”

    刘七巧就假装不依不饶道:“相公,你同我说说,那小姑娘是不是跟王府的二姑奶奶说的一样,长得清秀绝俗、貌若天仙?”

    杜若拧着眉头想了半天,才开口道:“我倒是没怎么注意……”

    刘七巧一听杜若居然没注意,就知道他是对美女不敏感类型了,只略嫌弃的睨了他一眼,又瞧见他皱着眉头道:“不过眼珠子挺大的,但是神情略微有点呆滞,听她们家的人说,如今已经七岁了,话都不太会说几句,可能是有些先天不足。”

    刘七巧这会儿也无心去关心那个小姑娘,只扯着杜若的袖子道:“你送人家兔子灯,那送我什么呢?人家也很长时间没有收到礼物了,相公?”

    刘七巧难得撒娇,这种样子便尤为勾人,杜若只觉得鼠膝一跳,喉咙就有一种药充血的感觉。只弯腰将刘七巧打横抱了起来,一路稳稳当当的抱回了房内。

    刘七巧这几日嫌弃屋内烧得有些碳味,就点了朱姑娘送的篆香,这味道清清淡淡的,可不知怎么,刘七巧总觉得会勾动人的欲。望,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杜若低头咬开刘七巧的领口,喊住那一处蓓蕾,刘七巧的身子就有些热了。两人为了这事情,特意研究了几本春宫图,开发了不少新姿势。刘七巧就着平躺在床上的姿势,将双腿环在了杜若的腰间,只轻轻蹭了蹭杜若腰下两寸的地方,便已经觉得里头如万马奔腾了起来。

    “啊……嗯,慢一点……”

    杜若在这方面虽然也很开放,但到真的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克制的,动作温柔、细心周到那是不必可少的,每次都让刘七巧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恨不得再来一次。刘七巧渐渐的发现,其实这就是杜若的战术吧,朱姑娘的香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己……

    第二天就是正月二十六,说起来自从法华寺回来这二十来天,刘七巧一直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好容易才歇了几天,总算盼到了这个日子。刘七巧有孕在身,跑腿的事情已经很少做了,倒是在接到王老四的回话之后,派绿柳亲自去了一趟安靖侯府给安靖侯少奶奶请安。安靖侯少奶奶自从几年前流产伤了身子,便一直很难受孕,如今看着二奶奶周蕙肚子大了,心里头显然是更着急的。刘七巧便介绍她去胡大夫那边调理。如今药吃了有三四个月了,虽然肚子还没动静,但是气色比起以前,已经是好了很多了。

    一早吃过早饭,刘七巧便在家里头等着了。刘七巧不是心急的人,可是王老四这事情由不得她不着急,再说她在杜老太太跟前也是发过话的,说今儿王老四必定会请了人来提亲,要是没来。只怕杜老太太也管不着什么脸面,万一反悔了,那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谁知快到午时的时候,安靖侯少奶奶没来,倒是把安靖侯老夫人给迎了来。刘七巧这会儿心里早已七上八下的很,听见门房的人来回话,只急急忙忙的就迎了出去。安靖侯老夫人见是刘七巧亲自迎了出来,只急忙道:“有了身子的人,走路可得慢一些,瞧着火急火燎的,做什么呢!”

    刘七巧也不知道怎么同安靖侯老夫人说,只略略笑了笑,再没忍住,便问道:“大少奶奶怎么没来?”

    安靖侯老夫人听刘七巧问起了大少奶奶,只会心笑道:“她如今可要有一阵子不能出门了,所以今儿托了我一件大事情,非要让我亲自走一趟。”

    刘七巧见安靖侯老夫人这么说,顿时就猜找了,只笑道:“那真是天大的喜事了!”

    “同喜同喜,我前几日来看你婆婆的时候,心里头还在嘀咕,什么时候我家大孙媳妇也能怀上就好了,没成想这就有了,也多亏了胡大夫开的药,倒是灵验的很。”安靖侯夫人脸上的喜色是盖也盖不住,只一边走,一边笑。

    刘七巧知道了安靖侯老夫人的来意,也放下了心来,又道:“我那同乡真是天大的好运气,竟能请得老夫人来给他保媒,他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可不是,我也是才知道的,原来那壮壮的黑脸小子,竟然是七巧你的同乡?那小子倒是去过我家几次的,也没透露说要娶亲,不然的话,我那帮老姐妹家里头也不缺闺女的,不过如今配了杜家三姑娘,倒也不错!”安靖侯府是行武出生的人家,对武将没什么偏见,像王老四这样的人,以后对于他们侯府来说,还是不小的助力,且王老四以前又是恭王府的家将。武将之间也防结党*,安靖侯府和恭王府不宜走的太近,所以王老四就是一条很不错的跳板。

    一时间到了福寿堂,杜老太太房里的贾妈妈迎了出来,笑道:“老太太方才还说呢,这一个月都见了好几回面了,真没想到是您老亲自来的!”

    安靖侯老夫人便笑道:“我倒是想躲懒呢,可年轻人都跑去生孩子去了,只有我这种老货才有空呢!”

    众人在门口寒暄了几句,这才进了杜老太太的房里头。杜老太太亲自起身相迎:“为了年轻人那起子破事儿,还劳动您老亲自跑一趟。”

    “可不,所以我专挑了这时候来,还能蹭你一顿饭呢!”安靖侯夫人说着,只哈哈哈大笑了起来,又道:“原本今日是我孙媳妇来的,可一早上她觉得身子有些不舒服,就请了大夫过门稍微看了一下,谁知道竟然是喜脉,你说说看,都这样了,我能让她来吗?可也不能耽误了年轻人的好事儿,也算我这张老脸还有些用处,就跑这一趟了。”

    聘书是一早就写好了的,安靖侯夫人命小丫鬟呈了上去,杜老太太翻开看了看,见王老四的名字变成了王让,只开口问刘七巧道:“这名字是你给他取的?”

    刘七巧想了想觉得王老四也算一代将军了,以后要是让人知道他的名字是别人随便取的,倒是不大合适了,于是便笑着道:“哪能呢,他原本就有名字的,只是我们乡下人家不兴喊人家大名,我这也是托人回去问了,才知道的,他们一家兄弟四个,取的名字是谦恭礼让,他排行老四,大名就叫王让。”

    “哟……这乡下人家还能取出这样的名字,倒是不简单。”果然杜老太太对王老四的态度又有些改观了。

    刘七巧便又道:“王老四也念了几年私塾的,后来家里穷,又要种地,就没接着往下念了,他念书的死后,先生还经常夸他呢!可见聪明的人无论是学文,还是从武,都必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的。”

    杜太太显然对刘七巧的话很受用,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老太太你别看王老四如今是个粗人武将,但他其实小时候念书很好,要不是家里穷,凭他的智商也能考上进士的。

    “他也算不容易了,年纪轻轻的能有这样的本事,要是真的去考科举,这个年纪能中进士的,都未必有几个呢!”杜太太说着,心里头也算安慰了一点,合上了聘书道:“这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娶亲的日子,到时候再商量,前头两个姑娘还没定下呢,她是老三,也不着急。”

    刘七巧听见杜老太太这样一锤定音的话来,也终于放下了一颗心来。王老四拜托她的人生大事,总算是完成了,接下去的日子,她少不得要督促三位待嫁的小姑子,卖力做针线绣嫁妆了。

    杜家是京城大户,且又因为这个太医的身份,京城的达官贵人,没几个不认识杜家的,这回杜老爷老来得子,那日记在宝善堂抓药的人都得了一份红鸡蛋,算是沾沾喜气,所以这次满月酒,杜老爷是铆足了劲儿打算搞一场的。

    赵氏虽然接手了家务有一段时日,可毕竟没有搞过这种大型宴会,一下子忙的脚不着地起来了。杜二太太却因为那天杜太太的一番劝解,似乎是想通了,没事就请奶妈抱着小娃儿到她的院里头吃饭睡觉。

    某天赵氏在外院安排好家务事回去,赫然发现杜二太太抱着杰哥儿在院子里头陪瀚哥儿玩竹蜻蜓。瀚哥儿奶声奶气的捡起竹蜻蜓,送到杜二太太跟前道:“奶奶、奶奶,蜻蜓飞的好高啊!”

    赵氏这时候微微有些警醒了,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道理她一小就懂,可偏偏大多数人,总是弄不清这个理儿。赵氏上前,对杜二太太微微福了福身子道:“太太,过几日就是荣哥儿的满月酒宴了,我这边还有些东西弄不太清楚,太太当时是和大太太一起预备了大伯子的婚事的,明儿不如跟着媳妇一起去议事厅坐一坐,媳妇有什么不懂的,也好请教太太,下人们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好当面问个明白。”

    杜二太太听赵氏这么说,心里头先是一阵窃喜,第一反应就是拿乔不去,这话就要开口了,谁知站在一旁的瀚哥儿却开口道:“奶奶奶奶,您就帮帮我娘吧,她今儿早上还说晚上睡不好觉,爹这几日也不在家,娘一个人很辛苦的!”

    杜二太太忍不住就笑了起来,把杰哥儿送到一旁的奶娘手中,整了整衣袍,牵着瀚哥儿的手道:“那好吧,看在瀚哥儿的面子上,我明天就随你去吧,你也要注意身体,凡事不要操之过急,有些事情多做几回,有了经验就好了,今年少不得还要有几件大事,你三位妹妹的婚事,定然是逃不掉的。”

    赵氏听了这话,脑门上就觉得突突的跳了起来。平时管家她倒也不觉得怎么累,可一轮到事情,当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照应的来的。就那些管事媳妇天天来报的琐事,就够她头疼的了。

    “是,媳妇知道了,还要请太太躲躲提点才是。”

    杜二太太见赵氏这般恭敬的模样,心里头忽然就舒坦了:“你是聪明人,哪里用得着我提点,我不过就是比你多活了几岁,多吃了几碗饭,多经了点事罢了。”

    赵氏偷偷的瞧了一眼杜二太太的表情,奇怪了,今儿她说这话,里头倒是没什么让人酸倒牙的感觉。赵氏急忙陪笑:“那是自然,不然怎么您是当娘的,我是当媳妇的呢!”

    杜二瞅了一眼赵氏,就觉得她这话是恭维,可往常杜二太太是个最爱听恭维话的人,今儿听起来,怎么觉得恭维话都不诚心实意的呢?

    “行了,时候不早了,我带瀚哥儿、杰哥儿去午睡,你也累了一晌午了,用了午膳,也歇一会儿吧,不然到了申时,办事的媳妇们都回来回话了,到时候可没得你歇了。”

    这话正说中了赵氏如今的境况,赵氏也只能应了,索性瞧杜二太太是真心疼孩子的,也就只能认命了。 

272|5。16|

    如今全家最清闲的人,莫过于养胎的刘七巧了。其实刘七巧自己心里头明白,她现在四个多月,各方面都已经稳定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奈何这古代的规矩就是怀孕了的人要好好的修养,所以她就乐得清闲。

    杜家在京城也算得上是根基深厚的大户人家,且因为太医的职业,和许多勋贵之家都有来往,所以荣哥儿的满月宴,自然也有不少达官贵人到场。杜老爷负责生意场上的朋友、杜二老爷负责官场上的朋友,可谓是分工明确。

    赵氏因为忙于家务,这些招待的事情也是做不过来的,又加之刘七巧有孕在身,不好烦劳,倒是忙得她都瘦了一圈。杜二太太见她瘦了一圈,嘴上不说,心里头却暗喜。可她如今的身份,站在贵妇人堆里头也没什么话头,人家虽然不会当着杜二太太的面去嘲笑她有一个贪污受贿的爹,可是心里头怎么想的,就当真不知道了。

    杜二太太瞧着院子里头人多,作为主人家自然是不能怠慢的,可她如今偏不喜欢往这群贵妇堆里头扎,便去外头找了赵氏,见她还在外面接客,便笑着道:“你去里头老太太那边,陪陪那些太太们吧。”

    赵氏知道杜二太太的意思,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一时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