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回到古代开产科 >

第356部分

回到古代开产科-第356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开产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您这话可真是说对了,我怀我家闺女的时候,一抱我儿子,我儿子就拉绿屎,那个灵验啊,老人们都说我这一胎铁定是男孩,结果生出来一看,果然是个带把的。”赵奶娘说着,脸上还兴高采烈的呢。

    刘七巧也只当笑话听了,抱着韬哥儿逗了几下,只听见扑哧一声,在摸摸手底下,固然韬哥儿又放大招了。刘七巧便笑着把韬哥儿递给了赵奶娘。

    宁家大少奶奶跟着刘七巧往房里走了几步,略略停顿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嫂子,那个……我这个月的癸水一直没来。”

    刘七巧猛然一听这话,顿时觉得有些不对了,只急忙上下打量了她一眼问道:“那你怎么不说呢?”

    “这这……我平常癸水就不准,后来吃了胡大夫的药才好些,这个月还没来,我以为是胡大夫的药没了效用,所以……”

    刘七巧听她这么说,也恨不得跟宁夫人一样训她,只开口道:“若是胡大夫的药没了效用,用得着这么三要四请的吗?身子是你自己的,你自己都不在意,谁替你在意?”刘七巧说完,只忙喊了丫鬟过来道:“半夏,你现在马上去一趟品芳院,让大爷现在就回来。”

    宁家少奶奶从没想到平常笑脸迎人的刘七巧也会这样,只吓的又要哭,宁静瑜忙上前安慰道:“嫂子,你这毛病也是要改一改了,你什么都不说我们怎么知道你身上的事情呢,万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怎么好?”

    听闻刘七巧传召,杜若果然很快就回了百草院来,刘七巧说明了原委,杜若这才上前为宁家少奶奶把脉。过了片刻,杜若只面带喜色,开口道:“看来舅母也要抱孙子了。”

    没想到这边宁家少奶奶听了这话,却嘤嘤的哭了起来,杜若一时不明白,刘七巧才开口道:“方才赵奶娘说,抱了男孩子拉绿屎的,怀的就是女娃,又这话吗?”

    连杜若都惊讶道:“这我倒是闻所未闻,不过弟妹这是喜脉,这一点我自然不会断错的。”

    刘七巧听他这么说,只急忙又喊了丫鬟去如意居通知杜太太和宁夫人。宁夫人正喝茶呢,听了这消息,高兴的手抖得茶盏都快拿不住了,只急忙就往百草院奔了。

    宁家少奶奶端坐在那边,低着头不说话。宁夫人只瞧着她,又问杜若道:“大郎,既然怀上了,那胡大夫的药……”

    杜若忙道:“胡大夫的药肯定得停了,幸亏发现的时间早,若是再吃下去,只怕反倒不好了。”

    宁夫人听杜若这么说,又恨不得去骂自己的儿媳妇,想了想还是忍了下来,只开口道:“那现在要喝些什么药,大郎你开一张方子出来,我们也好回去给她慢慢调理。”

    杜若想了想道:“我方才探得的喜脉还算安稳,一会儿开一副安胎药回去,每日服用一次,半个月之后再请大夫看一回,若是喜脉平安,安胎药也不用吃的。”

    宁夫人只松了一口气,开口道:“那既然这样,半个月后,还请大郎来我们家一趟了。”杜若自然是应了,宁夫人看看天色,又道:“原本是打算吃了晚饭再回去的,如今既然出了这事情,少不得趁着天还没黑就得告辞了。”

    杜太太很理解宁夫人此时的心情,只笑着道:“回吧回吧,记得写信告诉你们老爷,让他也好好高兴高兴。”

    宁夫人一个劲的点头,只让宁少奶奶谢过了杜若,三人一行回家去了。

    宁夫人才走,杜太太便道:“可怜你舅母这么聪明的人,居然找了这么一个木讷的儿媳妇,对了,韬哥儿这会儿怎么样了?还拉吗?”

    刘七巧只笑着道:“不拉了,没什么事儿。”其实刘七巧心里也纳闷,怎么就不能给孕妇抱呢?这有科学依旧吗?

    这时候奶娘抱着韬哥儿进来,小家伙刚吃饱了,正挥舞着小拳头要抱抱,杜太太高高兴兴的把韬哥儿接在手里,觉得抱孙子的和抱自己儿子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瞧他这一个月胖的,都三个下巴了。”

    刘七巧只笑着道:“可不是,膀子一节一节的,主要还是两位奶娘的奶水好。”说起这个,刘七巧还真需要自我检讨,因为有奶娘可以依靠,所以她的产奶量一直止步不前。

    杜太太只笑着道:“这才好呢,这样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刘七巧其实这会儿觉得自己已经休息的很好了,不过杜太太既然这么说,也只能笑着道:“是要好好休息休息,生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最好能让我休息个两三年……”

    杜太太一听,话锋不对了,这休息两三年,岂不是两三年里头都不生孩子了,只假装瞪了刘七巧一眼道:“你这丫头,尽占我便宜呢!”

    杜若见杜太太这么说,只急忙上前帮老婆道:“娘,七巧年纪还小,以前您老记挂着我无后,她愣是这么小年纪就给我生了韬哥儿,我答应她的,这两三年让她休息休息,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面对杜若这种典型的妻奴,杜太太也不好说什么了,谁让杜若这也是随他的父亲呢。“你们看着办吧,反正这是你们小夫妻两的事情,我也管不着。”杜太太说着,只抱着韬哥儿出去玩去了。 

338|7。01|

    入了夜,将宾客都送走了,杜若和刘七巧两人才在房里歇了下来。刘七巧毕竟第一天出月子,路走的有些多,还是有些累了,杜若只好心的在身后为她按摩,凑到她耳边问道:“我听说今儿孔家送礼来了?”

    “正是呢,是孔家大姑奶奶送的。”刘七巧只伸了一个懒腰,在床上滚了一圈,靠在杜若的身边抱着他的大腿道:“上回你说爹已经答应了洪家入股的事情,我这边算一下也过去好几个月了,那时候你说等我这一胎生完了再商议,如今我已经生过了,是不是该?”

    杜若知道刘七巧是个急性子的人,但也没料到她这么着急,这才出月子第一天呢?就想起这事情来了?

    “我说你这脑子能不能不要转这么快,不是说生个孩子笨三年吗?你这还没一个月呢?”杜若只笑了起来,顺手理了理刘七巧的长发,接着道:“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要跟你说一下,就是之前朱姑娘手里的那几家店,老爷派人去搭理了之后,发现好些药材都是好的,可若是放得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坏了,所以老爷这边已经重新让人开业了,名字还叫安济堂,老爷的意思是以后宝善堂帮助经营安济堂,每年将利润的百分五十拿出来给朱家,不过若是没有盈利,那这钱就自然没有了。”

    刘七巧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店关着虽然不赔本,可终究也是资源浪费,况且据刘七巧知道,安济堂在没关门之前,生意还是不错的。宝善堂虽然是百年老店,但是它的品牌价值在这边,虽然药品不算贵,但还是有一大帮的老百姓不敢进宝善堂的大门。

    当然造成这点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宝善堂的大夫,知道来宝善堂看病的定然不是些穷人,所以开起药来,成本意识较差,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很多老百姓不敢到宝善堂看病的原因。

    但是能去宝善堂请的起大夫的,一定不会在乎这几两银子的药钱,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循环,而穷人可能永远不敢去宝善堂看病,因为宝善堂的大夫不会开便宜的药材。

    虽然刘七巧一早就知道这一点,但是宝善堂的大夫,每年按照他看病的次数和开药的银两,是要分红利的,一直开便宜药材的大夫势必会少很多银子,但也同时会有损失病人的风险,这就要看大夫自己的权衡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开便宜药的大夫,肯定分红的银子会少很多。所以很多百姓会请专门的大夫看病,然后去专门的药铺买药,这样虽然自己麻烦了一点,但却是最省钱的办法。

    “嗯,爹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其实我也想过,当初安济堂进京开店,对宝善堂的生意并没有什么影响,可他照样也能一家家的分号开起来,相公,你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刘七巧平躺下来,抬头看着杜若,见他脸上有了一丝疑惑,只开口道:“那就说明安济堂抢了别的药铺的生意,却没有抢宝善堂的生意啊。而那些客人为什么一开始去别的药铺,却不来宝善堂看病呢?”

    杜若听刘七巧这么说,也拧眉想了起来,不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刘七巧笑道:“切,你这状元之才的脑袋怎么还没我这个孕傻的脑袋管用呢?”其实在刘七巧看来,宝善堂就相当于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里面有最好的大夫,最好的药材。而那些药铺、医馆就是小医院,甚至于不过就是个社区诊所。除了有钱人,一般人看小病就去小医院,去大医院那都是小医院看不好病的时候。所以,宝善堂接收的病人,要么就是京城的有钱人,要么就是在小医院求医一圈没看好病的老百姓。

    而安济堂,正好是一家老百姓最爱的小医院,所以他的存在,对宝善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还能吸收原本在别的小医院看病的老百姓。所以刘七巧断定,杜老爷这样做,非但不会影响到宝善堂,还可能发现更大的商机,会因为安济堂的经营状况,去烦死宝善堂如今存在的问题。

    “假设你家很穷,你生病了,会怎么办?”

    “请大夫呀”

    “请哪家的大夫?”

    杜若拧眉想了想,只开口道:“宝善堂的大夫,按照资历出诊的银两不一样,最便宜的是一吊钱,最贵的像胡大夫这样的,是五两银子。”

    “那你知道其他店家的大夫吗?”

    “城西那片最有名的济世堂的大夫,出诊的银子和宝善堂是一样的,其他的药铺有的也收一吊钱,有的只要在药铺里面抓药,大夫是不收诊金的。”杜若虽然不谙庶务,但是该知道的他还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你说的没错,那些不收诊金的药铺,里面的药材价格和宝善堂也是差不多的,有的甚至还便宜一些。而宝善堂非但要收诊金,药材的价格在同行中也是偏贵的。所以这就造成了来宝善堂看病的人大多都是家资殷实的人,因为一般的穷苦人家,根本付不起诊金和药费。而京城的百姓,有七成以上都是穷人,宝善堂的客人只集中在那三成。”

    杜若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问题,被刘七巧这么一说,顿时就茅塞顿开,只一拍脑门道:“原来是这个道理!”杜若只兴奋的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了几圈,站定了对刘七巧道:“你这么一说,我全明白了,怪不得每年宝善堂施医赠药,可来宝善堂看病的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么少。当年我给阿汉开了一个全是便宜药材的方子,他也不肯来宝善堂抓药,原来宝善堂在京城老百姓的眼中,是给有钱人看病的地方。”

    刘七巧见杜若这么激动,只笑着道:“其实她们想的没错啦,宝善堂确实是给有钱人看病的地方,你想想看,宝善堂的东家是太医院的,这得多牛啊,老百姓有钱看病就不错了,哪能还指望着让太医给看病呢!”刘七巧牵了牵杜若的袖子,冲他眨了眨眼道:“你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做什么呢?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吗?”

    杜若只闭上眼睛想了想,又睁开眼看着刘七巧道:“我得把你方才说的那些记下来,明儿告诉爹去。”

    刘七巧只从床上起来,从身后抱着杜若道:“爹是经商的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呢,从他重新开业安济堂来看,他定然也是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

    “可是爹从没跟我说起过这个。”

    “你要是这块料子,不用爹说起你自己也能看出来,你要不是这块料子,爹跟你说了也没多大用处,我不过就是看着我相公可怜巴巴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跟你说说嘛!”刘七巧转身,朝着杜若努了努嘴。

    杜若见她这样,只低下头在她唇边亲了一口道:“你今儿才出月子,又走动了一天,也累了,来日方长。”

    刘七巧这次主动求欢,没想到杜若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念在杜若也是为了自己好,刘七巧也只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道:“好吧,那你抱我上床。”

    杜若伸手把刘七巧抱起来,两人顶着额头往床上去了。

    杜若伸手把刘七巧揽在了怀里,慢悠悠道:“今儿老太太在福寿堂说的那些话,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她是向着我们大房呢,她是心疼我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又不想宝善堂今后没落下去,想让二叔跟二弟还在宝善堂里头。”

    刘七巧抬起头,看了一眼靠在床上的杜若,他俊逸眉眼微微皱着,让人忍不住有些心疼。

    “听说二弟晚上又喝多了?”

    “嗯,是喝多了,他年轻时候一向贪杯,看见酒就没命了,但自从把我喝坏了之后,就改了这个毛病,今儿也不知道怎么了。”杜若扭头,看了一眼刘七巧,只伸手轻抚着她的脸颊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七巧听杜若说出这么一句话,也觉得特别窝心,只靠在他的胸口道:“是啊,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古话都是这么说的,你瞧瞧金陵的二老太太,为了一个宝和堂跟老二太爷闹了一辈子,最后二老太爷还是把宝和堂给了大堂叔,其实这些东西,有谁说的明白呢,非要分一个是非对错,那有什么道理,到了关键的时候,还不是各退一步嘛。”

    杜若只点点头,捏了捏刘七巧的鼻尖道:“娘子,倒时候要是让你退一步?你愿不愿意?”

    “什么话吗?”刘七巧一把握住了杜若的手指,在唇间亲了一口,动情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不跟着你退一步,那我上哪儿去啊?”

    杜若闻言,只觉心口暖融融的,再也按捺不住将刘七巧扑倒在身下。刘七巧奋力挣扎了两下,小声道:“说好的来日方长呢?”

    “来日方才等来日再说,还有一句话叫:今日事今日毕,娘子……”杜若的声音如一汪泉水,将刘七巧整个人都融化了。 

339|7。01|

    第二天一早,原本按照老规矩,辰时之前是要去杜老太太的福寿堂请安的,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