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富妻盈门 >

第232部分

富妻盈门-第232部分

小说: 富妻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过去两个月了,武美人与皇长孙相处融洽,虽上头还有个王妃,但武美人渐渐成为皇长孙最宠爱的女人。
陆元愈发高兴,现在他只等着武美人为皇长孙产下长子,然后太子即位,皇长孙晋位太子,他这个‘师兄’也能跟着沾光。
真想着,忽然看到陆离骑马从后头赶了过来,越过陆元这些五军都督府的军官们,一路朝太子的车辇而去。
“唉,早就听闻太子爷很欣赏陆原上,之前只当是谣传,现在见了,竟是真的。”陆元身边一个同样出身公侯府第的贵公子叹声说道。
陆元皱了皱眉头,陆离跟太子有交情?交情如何?
正想着,身边那人又道:“哎呀,快瞧,陆离直接上了太子爷的车辇,这应该不仅仅是‘欣赏’那么简单了吧,竟是把陆离当做心腹看待呢。”
心腹?陆离是太子的心腹?
那么如果太子登基了,最终受惠的极有可能是陆离,而不是他陆元一个靠裙带关系的远方‘师兄’啊。
忽然间,陆元居然生出不想让太子即位的想法。他到底年轻,还没有精通掩藏心事的本领,是以,看向太子车辇的时候,眉头忍不住皱了皱,眸光隐晦莫名。
五军都督府中有许多权贵人家的子弟当差,最不缺察言观色的人,方才说话的那人偷眼瞥了下陆元的脸色,拉着缰绳凑到陆元身边,道:“陆兄,不是我多嘴,府上的二少爷也确实张狂了些……一个次子,就当有次子的本分,整日想着跟承爵的长兄别苗头,像个什么样子?”
陆元被道破心事,脸色愈发难看。
那人见了,转头看了看左右,悄声道:“我与陆兄同袍一场,实不想看陆兄被个毛头小子压下去。我这里有个踏天的富贵,不知陆兄有没有兴趣试上一试?”
ps:谢谢依依selina、丁香猫亲的打赏,谢谢jessicaguan、猫窝儿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支持和订阅。(未完待续)

☆、第167章 夫唱妇随

“这就是你的九华书院?”
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男子,身量颀长,面容清俊,谈吐文雅,身上穿着明黄色的长袍,腰间系着镶玉石的腰带,脚上穿着龙纹朝靴,端得是气度非凡。
“回太子的话,这里是九华书院的学堂,专门用来给学生们上课的地方,”陆离恭敬的引着那男子顺着甬道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解说:“隔壁院子是膳堂,后头则是花圃和稼园……”
那男子,也就是大周朝的皇太子陈稷,颇有兴致的跟着陆离游览,看到什么稀奇的物件,就会忍不住问上几句。
陆离则一一解答,并且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简单的说了一些。
“……唔,君子六艺?”陈稷思忖片刻,赞许的点头,“你这个想法不错,我大周朝的男儿,要的就是文武兼修,上马能弯弓打仗,下马能咏诗作文章。”
别看陈稷长得文质彬彬,但也是个上过战场的狠人。当年今上靖难,陈稷一个人留守燕京,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硬是抵挡住了永昌帝的大军围困。
在今上的心目中,陈稷这个太子是非常称职的,即便现在三王爷蹦跶得很欢,但与太子相比,他还差得远呢。
不过,有三王爷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弟弟,太子也不是不忌惮的。
两人拂柳穿花,绕过花园,来到一片幽静的水榭,跟随太子出行的小内侍们极有眼色的退到了一边。
陈稷坐在水榭边的亭子里,倚栏望向水面,池水很清,可以清楚的看到鱼儿游来游去。岸边垂柳依依、鲜花争艳,微风拂过。花叶飘落在水面上,引得鱼儿们围拢过来争抢。
“原上,你看这些鱼儿。为了些虚空的花叶便争抢不休,倘或是鱼食。它们还不争破头?”陈稷忽的开口,幽幽的说道。
陆离垂首站立一旁,听了太子的话,淡淡的回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再多的话,他却不肯说了。
陈稷笑了,没有就这个话题再说下去,而是话头一转,道:“最近三弟很是活跃。在仕林间颇有些名声,什么礼贤下士……呵,许多人直呼他为‘三贤王’呢。”
陆离挑了挑眉,他知道,太子此次来九华书院,并不是真心来游览,而是有话要跟他说。早些年他游历北地的时候,曾经与太子有些交情,靖难的时候,也曾帮太子做过一些事。今上的几个皇子中。陆离与太子的关系最密切。
而且太子也确实是个有能为的人,于公于私,陆离都希望太子能正位。再者。他与太子关系好,落在旁人眼中,已经是实打实的太子党了,只有太子的地位稳固,他陆离的日子才能更好。
想了想,陆离没有直接评论‘三贤王’,而是忽的说起了自家:“微臣家里的糟心事儿,太子或许听说了吧。”
陈稷点点头,自除夕那日起。定国公府的新鲜事就一桩接着一桩,坊间各种流言更是满天飞。就算太子无心打听,也总能听到有人议论。再加上他是太子。如今又有竞争者,情报工作自是不能松懈,所以,对于陆家的一些事,太子绝对比坊间闲人知道得更加详细。
想到某些事,陈稷不禁露出怜悯的神色:摊上那样一大家子‘亲人’,陆离也真是够倒霉的。
接收到太子可怜的目光,陆离苦笑了下,然后道:“我父亲身子不太好,连带着人也变得‘多愁善感’。我兄长一心想上进,自己走关系谋了个官职,父亲听说后很是不高兴,直说兄长‘翅膀长硬了’、‘眼里没有长辈’等语……”
陆离絮絮叨叨说着家里的破事儿,太子起初有些心不在焉,但听着听着,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直直的看向陆离。
陆离没有闪躲,静静的回视回去,嘴里说着:“父亲不是不想兄长有长进,只是不喜兄长自作主张,让原就老迈的父亲有种‘失控’的感觉。再者,兄长表现得太‘上进’了,步步紧逼,父亲定然会觉得不安,我们陆家虽然式微,但好歹有个爵位。”
陆离迎着太子的目光,浅笑道:“之前,我兄长是家中最受重视的人,父亲也将他当继承人一样悉心栽培。可现在呢,父亲有什么事都不想跟兄长商量。反倒是我,平日里只想着开书院,不关心仕途,不在意爵位,父亲对我却越来越好了。”
虽然陆离并不稀罕陆延德的‘父爱’,但有人关心,总好过被人漠视、冷待吧。
陈稷沉默良久,陆离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做老子的虽然希望儿子上进,可儿子如果太出色,出色到威胁老子的地位,老子也会忌惮、继而打压。
一家一户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一个国家、整个天下了。
“说到书院,九华书院什么时候开始招生?”
太子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不再纠结那个话题,顺着陆离的话问道。
陆离笑了笑,“书院再有一个月便能建成,再准备一下,八月份正式开学。”
太子道:“好呀,到时候如果孤有空的话,也来凑个热闹,原上应该不会不欢迎吧?”
陆离赶忙笑道:“瞧太子爷说的,您若能来,是微臣天大的荣幸,微臣怎会不欢迎?”
“行呀,到时候你提前给孤回禀一声,”太子笑着说道:“到底是父皇亲笔赐名的书院,又有方老先生和王名士坐镇,孤无论如何都要来凑个热闹!”
……
谢向晚和陆离果然是夫妻,陆离这边给书院的开学典礼拉了一个重量级贵客,谢向晚那边也开始了夫人外交。
现在满京城的权贵都在昌平避暑,围绕着汤泉行宫,各家的别业毗邻而居。住得近了,相互拜访也就方便了许多。
谢向晚便接连拜访了几位贵妇。
第一站自是生意伙伴兼世交成国公府,陈夫人现在对谢向晚有种习惯性的信任,两人相交十来年,陈夫人获益良多。
但凡是跟谢向晚合伙做的生意,就没有赔钱的,区别只在于挣多挣少的问题。而这‘少’也是相对而言,若是跟普通生意相比,则是‘多’很多。
十来年经营下来,陈夫人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不敢说富可敌国吧,但也绝对称得上大富婆一个。
现在整个定国公府,包括定国公爷对陈夫人都高看几眼,儿子、女儿的婚事也都办得非常体面。而这一切都是谢向晚带给她的。
所以,她不信谢向晚又能信哪个。
“听说你家的书院建成了?什么时候开始收学生,我家的几个哥儿是肯定要去你那儿上学的。”陈夫人笑着说道。
谢向晚回道:“八月初一开学,提前十天开始招生。”
陈夫人暗暗记了下来,想着到了日子,直接让儿子把孙子送过去。陆离的学问还是靠得住的,而方老先生更是偶像一样的存在啊。有他们在,孙子的课业定然有保障。
陈夫人招呼谢向晚吃茶,两人一边吃一边闲聊。
陈夫人忽的想起一事,问道:“你还记得那个公孙大娘吗?”
谢向晚一怔,然后点头:“记得,去年我及笄礼的时候,她还跟着王氏来观礼了呢。”
“嗤,还‘观礼’,她们分明就是去找茬的。”陈夫人上了年纪,脾气却越来越耿直。
谢向晚笑而不语,被人如此的讨厌,她也觉得无奈啊。
陈夫人道:“就是那个公孙大娘,去年从你们家出来后,便跟王氏闹掰了,沉寂了好几个月。直到今年春天,不知又搭上了哪位贵人,在京城置了个宅院,听说要办什么‘女学’。”
谢向晚挑眉,“唔,这倒是她的老本行,当年在扬州的时候,她便办过闺学,扬州地面上的闺秀们都以去公孙大娘的‘闺学’为荣呢。”
“哼,就她那死板的性子,好好的女孩子交给她,也都给教成个木头人,”陈夫人根本就看不上公孙大娘,嘴里也就没有什么好听的话。
谢向晚听陈夫人说的有趣,不禁笑出声来,然后公允的说道:“其实,她的礼仪还是不错的,且学识也扎实——”
陈夫人摆摆手,道:“礼仪好的人多了去,宫里出来的宫女哪个不比她强。照我说啊,她开什么‘女学’分明就是误人子弟。就怕有那些贪恋‘名声’的人上了她的当,好好的孩子给耽误了。”
谢向晚不置可否,大周朝民风开放,对女人的束缚也不是十分严苛。但仍有一些人追崇所谓的‘贞烈’,似公孙大娘这样为了一个名而宁肯守望门寡的人还有许多。
所以,别看京城的贵妇们把公孙大娘当成‘蠢蛋’,但对于一些书香人家,或者中低层小官吏人家,公孙大娘的那套理论还是颇有市场的。
陈夫人说了半日,见谢向晚还是没有反应,决定不再绕弯子,直接建议道:“与其让她这样的*害无辜的女孩子,不如妙善你也去开一间闺学吧。撇开穆青居士不提,单是你的学识、礼仪和才情,也远超公孙大娘呢。”
谢向晚闻言,不由得露出笑容,“不瞒夫人说,我也正有这个打算呢……”
ps:卡文了,好痛苦。谢谢丁香猫、依依selina亲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和支持,谢谢哈。(未完待续)

☆、第168章 书院招生

<foncolor=red>
时间转过七月,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大半,圣人已经开始准备起驾回京。而随行的宗室、权贵和官员也都纷纷打包行李,只等圣人那边一声令下,他们便跟着一起回京。
陆离和谢向晚却不在此列,学院马上要招生了,他们须得在这里盯着。而且,陆离和谢向晚早就有过想法,书院建成后,他们便准备住在书院里。左右房舍够多,住在这里,既能更好的管理书院,还能远离国公府的麻烦事儿,何乐而不为?
还有一点,陆离和谢向晚都有一个认知,定国公府并不属于他们,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早晚都要分出去单过。书院就不一样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夫妻两个的心血,是彻彻底底属于他们的,他们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完全不必顾忌旁人。
而谢向晚呢,在书院里也能更自由些,可以正大光明的将家里的庶务交给下头人分管,自己则能腾出手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所以,在陆家上下的人忙着收拾行李的时候,陆离寻到陆延德和梅氏跟前,“……书院马上要招生了,我须得在跟前看着……还有开学典礼,我请了许多同窗、同僚以及有名望的读书人参加,对了,太子殿下也有可能亲来,所以,这次我就不跟着父亲、母亲回京了。”
又是骑马、又是泡温泉,在小汤山的三个月里,陆延德过得很是滋润,身体竟渐渐开始好转,除了走路还有些迟缓、右手拿筷子的时候拿不稳之外,他已经跟正常人差不多了。
连圣人派到陆家的太医都说,陆国公的身体恢复得极好。如此保持下去,用不了几年便能恢复如初。
陆延德闻言很是高兴,原本因病残而扭曲的心也慢慢扭转过来。只是他忘了一件事,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在平均寿命不足五十的古代,他已经算是个老人了。
‘几年’后,他即便康复如常,身体机能也开始老化,再想像过去一样驰马打猎,根本就不太可能。
再加上他身边还有梅氏,梅氏可不会想让陆延德那么快‘康复’,活蹦乱跳的重新站起来祸害人。
谢向晚还曾经暗搓搓的想。估计等陆延德回京后,他不是‘偶感风寒’,就是‘旧疾复发’,然后继续躺回病床上半死不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至少现在陆延德的身体状况不错,心情也好了许多,对于陆离‘不务正业’的做法,也没再想过去一样多加训斥。
尤其听到‘太子殿下可能亲来’时,陆延德放佛抱了个热炭团,烧得他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什么?你说太子会来参加你那个九华书院的开学礼?”
陆离点点头,“没错,太子曾这样说过。还有陈大人和广平郡主、安国公世子、靖国公世子、英国公世子……”
陆离掰着手指数了一大堆京城数得上的人物。他每说出一个名字,陆延德的眉毛就忍不住跳一下。
听到最后,陆延德都有些麻木了,看向陆离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曾几何时,那个满脸倔强、满眼渴望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而他这个做父亲的,混到现在,居然还不如陆离有体面。说句‘妄自菲薄’的话,同样的开学典礼。倘或换做陆延德亲自出面去邀请贵客,陆延德也不敢肯定。他能不能像陆离这般请来这么多有分量的来客!
做老子的希望儿子上进,可儿子太上进了。老子也有压力啊!
陆离似乎瞧出了陆延德的心思,最后说道:“还有一件事,我想一并请示父亲、母亲。”
梅氏倒没有陆延德那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